《警世通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警世通言-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牵牛郎隔天河而苦思织女。倘复迁延于月日,必当天折于沟渠。生若无
  缘,死亦不瞑。勉成拙律,深冀哀怜。诗曰:
  未有佳期慰我情,可怜春价值千金。
  闷来窗下三杯酒,愁向花前一曲琴。
  人在琐窗深处好,闷回罗帐静中吟。
  孤恓一样昏黄月,肯许相携诉寸心?
  娇鸾看罢,即时覆书,前写〃虎衙爱女娇鸾拜稿〃:
  轻荷点水,弱絮飞帘。拜月亭前,懒对东风听杜宇;画眉窗下,强消长昼刺鸳鸯。人正困于妆台,诗忽坠于香案。启观来意,无限幽怀。自怜薄命佳人,恼杀多情才子。一番信到,一番使妾倍支吾;几度诗来,几度令人添寂寞。休得跳东墙学攀花之手,可以仰北斗驾折桂之心。眼底无媒,书中有女。自此衷情封去札,莫将消息问来人。谨和佳篇,仰祈深谅!诗曰:
  秋月春花亦有情,也知身价重千金。
  虽窥青琐韩郎貌,羞听东墙崔氏琴。
  痴念已从空里散,好诗惟向梦中吟。
  此生但作干兄妹,直待来生了寸心。
  廷章阅书赞叹不已,读诗至末联〃此生但作干兄妹〃,忽然想起一计道:〃当初张珙、申纯皆因兄妹得就私情,王夫人与我同姓,何不拜之为姑?便可通家往来,于中取事矣!〃遂托言西衙窄狭,且是喧闹,欲借卫署后园观书。周司教自与王千户开口。王翁道:〃彼此通家,就在家下吃些见成茶饭,不烦馈送。〃周翁感激不尽,回向儿子说了。廷章道:〃虽承王翁盛意;非亲非故;难以打搅。孩儿欲备一礼;拜认王夫人为姑。姑侄一家;庶乎有名。〃周司教是糊涂之人,只要讨些小便宜,道:〃任从我儿行事。〃廷章又央人通了王翁夫妇,择个吉日,备下彩段书仪,写个表侄的名刺,上门认亲,极其卑逊,极其亲热。王翁是个武人,只好奉承,遂请入中堂,教奶奶都相见了。连曹姨也认做姨娘,娇鸾是表妹,一时都请见礼。王翁设宴后堂,权当会亲。一家同席,廷章与娇鸾暗暗欢喜。席上眉来眼去,自不必说。当日尽欢而散。正是:姻缘好恶犹难问,踪迹亲疏已自分。
  次日王翁收拾书室,接内侄周廷章来读书。却也晓得隔绝内外,将内宅后门下锁,不许妇女入于花园。廷章供给,自有外厢照管。虽然搬做一家,音书来往反不便了娇鸾松筠之志虽存,风月之情已动,况既在席间眉来眼去,怎当得园上凤隔鸾分。愁绪无聊,郁成一病,朝凉暮热,茶饭不沾。王翁迎医问卜,全然不济。廷章几遍到中堂问病,王翁只教致意,不令进房。廷章心生一计,因假说:〃长在江南,曾通医理。表妹不知所患何症,待侄儿诊脉便知。〃王翁向夫人说了;又教明霞道达了小姐;方才迎入。廷章坐于床边,假以看脉为由,抚摩了半晌。其时王翁夫妇俱在,不好交言。只说得一声保重,出了房门,对王翁道:〃表妹之疾,是抑郁所致。常须于宽敞之地散步陶情,更使女伴劝慰,开其郁抱,自当勿药。〃王翁敬信周生,更不疑惑,便道:〃衙中只有园亭,并无别处宽敞。〃廷章故意道:〃若表妹不时要园亭散步,恐小侄在彼不便,暂请告归。〃王翁道:〃既为兄妹,复何嫌阻?〃即日教开了后门,将锁钥付曹姨收管,就教曹姨陪侍女儿任情闲耍。明霞伏侍,寸步不离,自以为万全之策矣。
  却说娇鸾原为思想周郎致病,得他抚摩一番,已自欢喜。又许散步园亭,陪伴伏侍者都是心腹之人,病便好了一半。每到园亭,廷章便得相见,同行同坐。有时亦到廷章书房中吃茶,渐渐不避嫌疑,挨肩擦背。廷章捉个空,向小姐恳求,要到香闺一望。娇鸾目视曹姨,低低向生道:〃锁钥在彼,兄自求之。〃廷章已悟。次日廷章取吴绫二端,金钏一副,央明霞献与曹姨,姨问鸾道:〃周公子厚礼见惠,不知何事?〃娇鸾道:〃年少狂生;不无过失,渠要姨包容耳。〃曹姨道:〃你二人心事,我已悉知。但有往来,决不泄漏!〃因把匙钥付与明霞。鸾心大喜,遂题一绝。寄廷章云:
  暗将私语寄英才,倘向人前莫乱开。
  今夜香闺春不锁,月移花影玉人来。
  廷章得诗,喜不自禁,是夜黄昏已罢,谯鼓方声,廷章悄步及于内宅,后门半启,捱身而进。自那日房中看脉出园上来,依稀记得路径,缓缓而行。但见灯光外射,明霞候于门侧。廷章步进香房,与鸾施礼,便欲搂抱。鸾将生挡开,唤明霞快请曹姨来同坐。廷章大失所望,自陈苦情,责其变卦,一时急泪欲流。鸾道:〃妾本贞姬;君非荡子。只因有才有貌,所以相爱相怜。妾既私君,终当守君之节;君若弃妾;岂不负妾之诚?必矢明神;誓同白首,若还苟合,有死不从。〃说罢;曹姨适至,向廷章谢日间之惠。廷章遂央姨为媒;誓谐伉俪,口中咒愿如流而出。曹姨道:〃二位贤甥,既要我为媒,可写合同婚书四纸。将一纸焚于天地,以告鬼神;一纸留于吾手,以为媒证;你二人各执一纸,为他日合卺之验。女若负男,疾雷震死;男若负女;乱箭亡身。再受阴府之愆;永堕酆都之狱。〃生与鸾听曹姨说得痛切,各各欢喜。遂依曹姨所说,写成婚书誓约。先拜天地,后谢曹姨。姨乃出清果醇醪,与二人把盏称贺。三人同坐饮酒,直至三鼓,曹姨别去。生与鸾携手上床,云雨之乐可知也。
  五鼓,鸾促生起身,嘱付道:〃妾已委身于君,君休负恩于妾。神明在上,鉴察难逃。今后妾若有暇,自遣明霞奉迎,切莫轻行,以招物议。〃廷章字字应承,留恋不舍。鸾急教明霞送出园门。是日鸾寄生二律云:
  昨夜同君喜事从,芙蓉帐暖语从容。
  贴胸交股情偏好,拨雨撩云兴转浓。
  一枕凤鸾声细细,半窗花月影重重。
  晓来窥视鸳鸯枕,无数飞红扑绣绒。(其一)
  衾翻红浪效绸缪,乍抱郎腰分外羞。
  月正圆时花正好,云初散处雨初收。
  一团恩爱从天降,万种情怀得自由。
  寄语今宵中夕夜,不须欹枕看牵牛。(其二)
  廷章亦有酬答之句。自此鸾疾尽愈,门锁竟弛。或三日或五日,鸾必遣明霞召生。来往既频,恩情愈笃。如此半年有余。周司教任满;升四川峨眉县尹。廷章恋鸾之情;不肯同行,只推身子有病,怕蜀道艰难;况学业未成,师友相得,尚欲留此读书。周司教平昔纵子,言无不从。起身之日,廷章送父出城而返。鸾感廷章之留,是日邀之相会,愈加亲爱。如此又半年有余。其中往来诗篇甚多,不能尽载。
  廷章一日阅邸报,见父亲在峨眉不服水土,告病回乡。久别亲闺,欲谋归觐;又牵鸾情爱,不忍分离。事在两难,忧形于色。鸾探知其故,因置酒劝生道:〃夫妇之爱;瀚海同深;父子之情,高天难比。若恋私情而忘公义;不惟君失子道;累妾亦失妇道矣。〃曹姨亦劝道:〃今日暮夜之期,原非百年之算。公子不如暂回乡故,且觐双亲。倘于定省之间,即议婚姻之事;早完誓愿;免致情牵。〃廷章心犹不决。娇鸾教曹姨竟将公子欲归之情,对王翁说了。此日正是端阳,王翁治酒与廷章送行,且致厚赆。廷章义不容已,只得收拾行李。是夜鸾另置酒香闺,邀廷章重伸前誓,再订婚期。曹姨亦在坐,千言万语,一夜不睡。临别,又问廷章住居之处。廷章道:〃问做甚么?〃鸾道:〃恐君不即来,妾便于通信耳。〃廷章索笔写出四句:
  思亲千里返姑苏,家住吴江十七都。
  须问南麻双漾口,延陵桥下督粮吴。
  廷章又解说:〃家本吴姓;祖当里长督粮,有名督粮吴家,周是外姓也。此字虽然写下,欲见之切,度日如岁。多则一年,少则半载,定当持家君柬帖,亲到求婚,决不忍闺阁佳人悬悬而望。〃言罢,相抱而泣。将次天明,鸾亲送生出园。有联句一律:
  绸缪鱼水正投机,无奈思亲使别离;(廷章)
  花圃从今谁待月?兰房自此懒围棋。(娇鸾)
  惟忧身远心俱远,非虑文齐福不齐;(廷章)
  低首不言中自省,强将别泪整蛾眉。(娇鸾)
  须臾天晓,鞍马齐备。王翁又于中堂设酒,妻女毕集,为上马之饯。廷章再拜而别。鸾自觉悲伤欲泣,潜归内室,取乌丝笺题诗一律,使明霞送廷章上马,伺便投之。章于马上展看云:
  同携素手并香肩,送别那堪双泪悬。
  郎马未离青柳下,妾心先在白云边。
  妾持节操如姜女,君重纲常类闵骞。
  得意匆匆便回首,香闺人瘦不禁眠。
  廷章读之泪下,一路上触景兴怀,未尝顷刻忘鸾也。
  闲话休叙。不一日,到了吴江家中,参见了二亲,一门欢喜。原来父亲已与同里魏同知家议亲,正要接儿子回来行聘完婚。生初时有不愿之意,后访得魏女美色无双,且魏同知十万之富,妆奁甚丰。慕财贪色,遂忘前盟。过了半年,魏氏过门,夫妻恩爱,如鱼似水,竟不知王娇鸾为何人矣:但知今日新妆好,不顾情人望眼穿。
  却说娇鸾一时劝廷章归省,是他贤慧达理之处。然已去之后,未免怀思。白日凄凉,黄昏寂寞,灯前有影相亲,帐底无人共语。每遇春花秋月,不觉梦断魂劳。捱过一年,杳无音信。忽一日明霞来报道:〃姐姐可要寄书与周姐夫么?〃娇鸾道:〃那得有这方便?〃明霞道:〃适才孙九说临安卫有人来此下公文。临安是杭州地方,路从吴江经过,是个便道。〃娇鸾道:〃既有便,可教孙九嘱付那差人不要去了。〃即时修书一封,曲叙别离之意,嘱他早至南阳,同归故里,践婚姻之约,成终始之交。书多不载。书后有诗十首。录其一云:
  端阳一别杳无音,两地相看对月明。
  暂为椿萱辞虎卫,莫因花酒恋吴城。
  游仙阁内占离合,拜月亭前问死生。
  此去愿君心自省,同来与妾共调羹。
  封皮上又题八句:
  此书烦递至吴衙,门面春风足可夸。
  父列当今宣化职,祖居自古督粮家。
  已知东宅邻西宅,犹恐南麻混北麻。
  去路逢人须借问,延陵桥在那村些?
  又取银钗二股,为寄书之赠。书去了七个月,并无回耗。时值新春,又访得前卫有个张客人要往苏州收货。娇鸾又取金花一对,央孙九送与张客,求他寄书。书意同前。亦有诗十首。录其一云:
  春到人间万物鲜,香闺无奈别魂牵。
  东风浪荡君尤荡,皓月团圆妾未圆。
  情洽有心劳白发,天高无计托青鸾。
  衷肠万事凭谁诉?寄与才郎仔细看。
  封皮上题一绝:
  苏州咫尺是吴江,吴姓南麻世督粮。
  嘱付行人须着意,好将消息问才郎。
  张客人是志诚之士,往苏州收货已毕,赍书亲到吴江。正在长桥上问路,恰好周廷章过去。听得是河南声音,问的又是南麻督粮吴家,知娇鸾书信,怕他到彼,知其再娶之事,遂上前作揖通名,邀往酒馆三杯,拆开书看了。就于酒家借纸笔,匆匆写下回书,推说父病未痊,方侍医药,所以有误佳期;不久即图会面,无劳注想。书后又写:〃路次借笔不备,希谅!〃张客收了回书,不一日,回到南阳,付孙九回复鸾小姐。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过了三四个月,依旧杳然无闻。娇鸾对曹姨道:〃周郎之言欺我耳!〃曹姨道:〃誓书在此,皇天鉴知。周郎独不怕死乎?〃忽一日;闻有临安人到;乃是娇鸾妹子娇凤生了孩儿,遣人来报喜。娇鸾彼此相形,愈加感叹,且喜又是寄书的一个顺便,再修书一封托他。这是第三封书,亦有诗十首。末一章云:
  叮咛才子莫蹉跎,百岁夫妻能几何?
  王氏女为周氏室,文官子配武官娥。
  三封心事烦青鸟,万斛闲愁锁翠蛾。
  远路尺书情未尽,想思两处恨偏多!
  封皮上亦写四句:
  此书烦递至吴江,粮督南麻姓字香。
  去路不须驰步问,延陵桥下暂停航。
  鸾自此寝废餐忘,香消玉减,暗地泪流,恹恹成病。父母欲为择配,娇鸾不肯,情愿长斋奉佛,曹姨劝道:〃周郎未必来矣,毋拘小信,自误青春。〃娇鸾道:〃人而无信,是禽兽也。宁周郎负我,我岂敢负神明哉?〃光阴荏苒,不觉已及三年。娇鸾对曹姨说道:〃闻说周郎已婚他族,此信未知真假。然三年不来,其心肠亦改变矣,但不得一实信,吾心终不死。〃曹姨道:〃何不央孙九亲往吴江一遭,多与他些盘费。若周郎无他更变,使他等候同来,岂不美乎?〃娇鸾道:〃正合吾意。亦求姨娘一字,促他早早登程可也。〃当下娇鸾写就古风一首。其略云:
  忆昔清明佳节时,与君邂逅成相知。嘲风弄月通来往,拨动风情无限思。
  侯门曳断千金索,携手挨肩游画阁。好把青丝结死生,盟山誓海情不薄。
  白云渺渺草青青,才子思亲欲别情。顿觉桃脸无春色,愁听传书雁几声。
  君行虽不排鸾驭,胜似征蛮父兄去。悲悲切切断肠声,执手牵衣理前誓。
  与君成就鸾凤友,切莫苏城恋花柳。自君之去妾攒眉,脂粉慵调发如帚。
  姻缘两地相思重,雪月风花谁与共?可怜夫妇正当年,空使梅花蝴蝶梦。
  临风对月无欢好,凄凉枕上魂颠倒。一宵忽梦汝娶亲,来朝不觉愁颜老。
  盟言愿作神雷电,九天玄女相传遍。只归故里未归泉,何故音容难得见?
  才郎意假妾意真,再驰驿使陈丹心。可怜三七羞花貌,寂寞香闺里不禁。
  曹姨书中亦备说女甥相思之苦,相望之切。二书共作一封。封皮亦题四句:
  荡荡名门宰相衙,更兼粮督镇南麻。
  逢人不用亭舟问,桥跨延陵第一家。
  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廷陵桥下。犹恐传递不的,直候周廷章面送。廷章一见孙九,满脸通红,不问寒温,取书纳于袖中,竟进去了。少顷教家童出来回复道:〃相公娶魏同知家小姐,今已二年。南阳路远,不能复来矣。回书难写,仗你代言。这幅香罗帕乃初会鸾姐之物,并合同婚书一纸,央你送还,以绝其念。本欲留你一饭,诚恐老爹盘问嗔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