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栴檀树光足行神,他修学的法门非常契合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代表娑婆世界众生选择法门,他说得好:「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讲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六根耳根最利。所以世尊当年在世,用音声作教体,每天跟大家讲经说法,上课用音声,不用文字。再看看古老的中国,孔老夫子教学生也用这个办法,用音声。确确实实证明文殊菩萨讲的没错。栴檀树光足行神,他用的是这个方法。『佛音声量等虚空』,周遍法界;『一切音声悉在中』,九法界众生的音声,「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说法众生得真实利益。
  
  足行神偈颂第七首:
  【佛音声量等虚空,一切音声悉在中,调伏众生靡不遍,如是栴檀能听受。】
  栴檀树光足行神,他所修学的法门是「以香风普觉一切道场众会」。前面虽然说了一些,意思还没尽,我们在此地做一个补充。『一切音声』当中,音声的内容是『调伏众生』,后面三个字好:『靡不遍』,无有不遍,遍是普遍,遍及。这一句里面为我们显示出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为众生设想得周到。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有能力对治。那我们要问,佛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对我的烦恼习气观察得这么清楚,又有方法来对治,我今天为什么还不能成就?就像去年我在吉隆坡遇到一个小乘法师,跟我谈话,埋怨释迦牟尼佛,他说:「佛讲众生度尽我才成佛,我还没有度,释迦牟尼佛怎么能成佛?」责怪佛菩萨。我告诉他,你错了!佛菩萨对你很了解,佛菩萨教导你也非常周到,问题在哪里?你自己没有依教奉行,你怎么能怪佛菩萨?「哪一点叫我不责怪佛菩萨?我哪一点没有奉行?」佛菩萨教你忍辱,你做到了没有?学佛还一肚子怨气,般若波罗蜜你没有,禅定波罗蜜你也没有,忍辱波罗蜜你也没有,布施、持戒统统都没有,你怎么责怪佛菩萨?
  所以孟夫子讲得好,境界现前的时候,聪明人、有智慧的人「反求诸己」,遇到挫折、遇到障碍,回过头来反省,过失在自己这一边,不在别人,别人那边哪里有过失?孟夫子尚且懂得这个道理,何况佛菩萨!经上讲的话句句真实,我们不能成就,实在讲,怪我们听不懂佛的话。天天在读,天天在听,没有听懂。不要说别的不懂,净业三福就不懂。为什么说你不懂?你没做到,懂的人一定做到,没有做到的人肯定不懂。这是早年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他老人家跟我讲,「佛法知难行易」;行易,你不能行,你不知。这句话以后我愈想愈有道理,确确实实如是,佛法不是知易行难,佛法是知难行易。佛法如是,使我们联想到所有一切圣贤教诲都是知难行易。怎么证明?我们看看三四岁的小朋友,你教他他能做到,这是行易,这是我们真的看到了。
  现在在台湾、在中国大陆,有一些人发起儿童读经。我听杨老师告诉我,教《弟子规》。他在台湾教的时候,三四岁的小朋友他做到,反过头来看他父母没有做到,他会告诉父母,「这一条你没有做到,那一条你也没有做到。」他做到了。行真的是易,知实在是难;真正知道了,哪有做不到的道理?所以「调伏众生靡不遍」是一句实话,我们今天没有得到世尊的调伏,是我们自己粗心大意。实在讲我们读的也不少了,听的也不少了,没有听进去,没有看懂,所以日常生活当中还是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不能得大自在,不能随众生缘,还一味执著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那当然生烦恼。放弃妄想分别执著得自在,真正做到「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第八首:
  【一切毛孔出化音,阐扬三世诸佛名,闻此音者皆欢喜,莲华光神如是见。】
  莲华光明足行神,他所修学的是念佛法门,我们在前面看到,他所主修的是「一切毛孔放光明演微妙法音」。「微妙法音」,我们从偈颂里面明白了,微妙法音是『三世诸佛名』。闻佛名的功德不可思议,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所以佛在一切经论里头,赞叹诸佛名号,名号里面所诠释的是圆满的功德。我们这些年来,在经教里面看出来了,就像梅光羲老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里面,所引用的隋唐大德,那个时候不仅是中国的这些大德们,还包含著高丽、日本当时在中国留学的这些高僧,他们共同来观察,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哪一个法门,也就是今天讲哪一部经典讲得最圆满、最殊胜?几乎不分宗派,所有这些大德们都肯定足以代表整个佛法的,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称这部经叫根本法轮,一切经是华严眷属。一切经都是讲《华严》某一个部分、某一个单元。所以从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华严经》在整个佛法里面,它是概论;像我们研究哲学,哲学概论,无所不包。
  於是这些大德们再深入的观察,发现《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归宿;《华严》能够得到究竟圆满,是最后结归在《无量寿》,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於是大家也是公认《无量寿经》第一。《华严》、《法华》皆是《无量寿经》的引导,引导我们入《无量寿》,这才得究竟圆满。所以前清初年,干隆时代,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这个话说得有道理,没有说错。《无量寿经》,现在我们真正是希有难逢,见到夏莲老的会集本。我们再深入观察,这四十八品里头哪一品是第一?最殊胜、最重要的?当然是第六品「发大誓愿」,弥陀四十八愿。四十八愿这四十八条,哪一条第一?这个不必我们说,古大德已经给我们说出来,第十八愿。十八愿是什么愿?十八愿就是「诸佛名号」,临终十念决定往生,所以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於是我们就明白,名号功德第一。
  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名号的注解、详细说明;一部《无量寿经》是四十八愿的注解;《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无量寿经》的注解;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华严经》的注解。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观察,才知道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的功德不可思议,包括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佛法。释迦如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说无量无边的佛法,也不超过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阐扬三世诸佛名』,「三世诸佛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闻此音者皆欢喜』,九法界众生,甚至於包括一真法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我们一心称念,不夹杂一个妄想,念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十法界的一切众生没有不欢喜。由此可知,我们如果想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应该怎么做?念佛。
  净业三福最后一条「深信因果」,这句话怎么讲?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看到这一句不懂,我想了三、四年,有一天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净业三福三条,头一条是人天福报,第二条是小乘福报,第三条是菩萨的福报,大乘。「深信因果」放在第一条我不会怀疑,因为我们凡夫都知道,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要受恶报,这个「深信因果」我们凡夫都知道,菩萨还要修吗?我大惑不已!这个疑问在心里三四年。有一天忽然搞通了,才晓得那个因果不是普通因果,是什么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从什么地方明白的?从佛在大经里面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忽然悟出来了。一切法里头包括佛,从心想生。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念佛」是因,「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果,见佛就成佛。所以我才真正懂得这一句,「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这才把净业三福这十一句讲清楚了,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地方是证明。「闻此音者皆欢喜,莲华光神如是见」,这是专修专弘念佛法门。第九首偈:
  【佛身变现不思议,步步色相犹如海,随众生心悉令见,此妙光明之所得。】
  这是微妙光明足行神他的赞颂,他主修的法门是「其身遍出种种光明网普照曜解脱门」。这一个修行带头人是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不仅是言教,也是身教。赞颂里头第一句『佛身变现不思议』,跟我们说明佛没有一定的身相,随众生现相。『步步色相犹如海』,海是比喻深广无际,「步步」就是指一切时一切处,决定是以众生心随机应化;众生心是感,佛身是应。感的人有心,应的人无心。我们跟众生为什么不能感应道交?我心想他,是感;他心想别的东西,这就不能应。如果要是正好我这个时候想他,他这个时候想我,就会有感应,没有这么巧的事!佛的妙,妙在哪里?佛没有想,所以众生有念头想,佛立刻就应,通的!没有障碍。我们是妄念纷飞,我们可以感佛菩萨,佛菩萨能应我们,我们对众生就很困难,道理就在此地。佛菩萨跟一切众生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我们是怎么学法?我们没有佛的神通道力,也没有如来的智慧方便,我们怎样把这个教诲落实?那就是我们一般常讲的察言观色。我们要是看人多了,你看看算命看相的、看风水的,这些人从事於这个行业,靠这个吃饭的,因此他对於一个人的观察就很细心。不像我们粗心大意,我们不是搞这个行业,不依这个吃饭,所以就不留意;他们靠这个行业吃饭,观察人真的是观察入微,他看的人多了,经验丰富。所以我们讲到察言观色,他们真是一流,这样才能够应机说法,我们在这里学这个。
  接触众生,我们听他的音声,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我们应当给他说些什么,他能接受,他不会排斥;如果是很适合他的心意,他就会非常欢喜,不太欢喜的时候他也不至於反对。如果我们一提出,跟他谈话的时候,他的表情就不好,就表现出不能接受,这个话立刻就要终止,不能再说下去,说下去就伤感情、惹是非,甚至於叫对方记仇恨,祸从口出。对方不是佛菩萨,不是高等的天神,他有瞋恚,他有嫉妒,他心量狭小,我们虽然好心好意把圣贤大法贡献给他,他未必乐意接受,未必领你的情;甚至於还起反作用,「你拿这些东西来教训我!」反目成仇,这个麻烦大了。
  清朝从开国,宫廷里面就常常讲《无量寿经》,一直到咸丰的时代都没中断过;咸丰皇帝死了,慈禧太后执政,就把宫廷里讲《无量寿经》废止,她不喜欢听。她喜欢什么?喜欢听戏,宫廷里面天天演戏,搭上戏台。为什么不喜欢听?大概我们看到这个经文里面所讲的,可能她犯了不少毛病,听了不舒服。自己称「老佛爷」,释迦牟尼佛可以摆在旁边了,她自己是老佛爷,谁还敢在她面前讲佛法?她所乐听的都是奉承的、巴结的、赞扬的,清朝的国运一落千丈,最后亡在她的手上。这是说明察言观色是多么重要。
  第三句讲得好,『随众生心悉令见』,满众生的心愿。你心量小跟你说小法,你心量大跟你说大法,你喜欢空,跟你说空法;你喜欢有,跟你说有法,「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菩萨所修的。这样才真正能够利益众生,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一般人讲辩才无碍。往年我们学经教的时候,李老师对於观机这一门非常重视,他教初学,这是一个重点的科目。另外一个重点科目是结缘,你要不结缘,你的成就再高、辩才无碍,你跟听众没有缘,纵然你讲经讲得天花乱坠,没有人喜欢听。他老人家举出很多例子跟我们说,鼓励我们平常要广结善缘、广结法缘,到你将来发心弘法的时候、上讲台的时候,听众多,法缘殊胜。
  要想法缘殊胜,不能不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才能跟人结缘,这是个重点。要想契机,那你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你才能够应机,绝对不可以随顺自己,你要懂得恒顺众生。随顺自己,「我想怎样怎样」,不行!他又想怎样怎样,你怎么办?意见就不和,不和麻烦就来了,障碍就来了。所以佛菩萨修忍辱波罗蜜,自己没有意见,随顺别人的意见,调和别人的意见。要懂这个道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看看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许多误会、许多冲突,乃至於导致不幸的战乱,原因是什么?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接受别人意见所导致的。佛菩萨清楚,圣贤人明了,所以教我们忍让。处处忍让,学随缘随喜,学随心应量。这个地方妙光明菩萨,微妙光明足行神,他在这里教我们。最后一首:
  【十方普现大神通,一切众生悉开悟,众妙华神於此法,见已心生大欢喜。】
  这是积集妙华足行神他的赞颂,他主修的法门是「开悟一切众生,令生善根海」。这是总结修行带头人必须具有的德行,他才能够领众,他是一个称职的领众。『十方普现大神通』,这就是现身应机说法。『一切众生悉开悟』,这一个目标很不容易做到。说法不能不契机契理,所以佛经称之为「契经」,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称之为契经,跟世间书不一样。世间的典籍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佛法理机双契,才能令一切众生开悟。这一切众生不开悟怎么办?我们晓得一切众生根机不相等,我们在经典上常常读的,成熟的根机一听就开悟,这种人不多。
  我们以禅宗为例,达摩祖师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难道每天盘腿打坐一句话不说?这个想法是违背常理,他除了打坐的时间,他也吃饭,他也会散步,也会跟大家聊聊天,也会跟大家讨论一些佛法,没有一个开悟的。但是虽不开悟也要说,给这个众生种善根。后来遇到慧可,慧可开悟了。一切众生里头有一个开悟了,没开悟的是根没成熟,没有成熟怎么办?帮助他增长善根,这就对了。没有善根的人,帮他种善根,这就是前面讲的随众生心而授法,把法传授给他。绝对不是每一个众生都是根熟的,这不可能。有一些根利的,并没有在身边,他开悟了,六祖会下的永嘉大师就是的。永嘉大师开悟是没有遇到六祖之前,他遇到行策,跟行策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