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往生传》里面所看到的,三年到五年成就的占大多数,这就行了。所以年轻的时候要求解得透彻,行愿要深,晚年办往生的事,简单容易,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们能够晓得这些事实真相,就知道弘法应该要怎样作法,我们的人力、财力、物力要如何去运用。所以我们今天绝不重视道场建筑的大小,我们不重视这些,我们重视科技的设备,特别著重在录像跟录音这方面。我们这个地方,这个小道场,这些设备在我们自己觉得已经很满意,但是这些行家来看到,他说这个不行,他说我们这个东西还拿不出去,必须再要提高,机器还要提高技巧。有人这么建议,我们也接受,我们总希望把我们的品质不断向上提升。所以现在我们在香港也建了一个道场,有一个录音室,那个录音室比这个地方要大一些,机器设备比这个地方先进,是模仿电视台他们的录像室来做的,他们的摄影棚,他们叫摄影棚,模仿他们摄影棚来做的。大概到下个月,我们装修的工程,机器设备都可以装好。那一边装好我们就要开始工作,否则这些设备都空在那里,那就太可惜了。我不能够天天到那边去讲,我就希望我们同学大家轮流去,每一个人在那边都去录专辑,往全世界流通,所以同学们你们要努力!
  现在在台湾、在美国,有不少电视台播放我讲经的录像带,我希望从明后年,你们同学的录像带都能够在国外电视台去播放,不要老播放我一个人的,一个人大家看到一个面孔看得很呆板,常常换人。先在国外哪个地方有缘,哪个地方就可以播放,希望将来在全世界都能播放,我们走这个路子。以后有这个缘分可以播放,我们没有东西提供给人家,那不行。所以我们在今天是努力的储存我们的资料,有这个机缘我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这是要时间精神去累积,我们自己修学要不断向上提升。我做这个工作不仅只是佛教,我还会邀请其他宗教一起来做,让每一个宗教的传教师,都能够利用今天的高科技,把宗教的教义、宗教的教学,对全世界人播放,我们寻求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对我们自己,那就是退休之后,要认真努力念佛,求生净土;真的要定下来,要万缘放下,留少许生活费用就够了。每一个国家地区对老人福利事业,都有明确的规定。现在我们所接触的,马来西亚这个国家,开放供给全世界任何国家地区的老人,到马来西亚去养老。我们在报纸上看到这个讯息,去打听,我们很欢喜,因为他们收费低廉,而且环境很理想。年龄限制是五十岁,五十岁以上退休的人,都可以长住在它的退休村。我们想深入多了解,也多看看,提供自己做参考,以后我们自己有这个缘分、有这个机缘,我们怎样去办安养院。
  我们办小型的,不要办他们那种大型的,小型的,最好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个人在一起共修很理想,不要多,四十八个人小安养院,一切照顾都简单。请一、两位法师,常住在安养院里面,领导大众念佛。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大众在研究讨论经教,经教仅限於净土宗的五经一论,其他的不要再搞了,决心求生净土,这样好。确确实实做到一门深入,一向专念,决定成就,这才是所有一切苦统统都灭了。所以佛家真的有方法,有理论、有方法。
  这个法门,『苦末罗王此能见』,所以他自己修学这个法门。他从这个法门证得无上菩提,圆成佛道,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六八卷)  2000/10/1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368
  请看「世主妙严品」,得法赞佛,八部四王众,阿修罗王偈颂,第四首:
  【无量劫中修苦行,利益众生净世间,由是牟尼智普成,大眷属王斯见佛。】
  在长行里面,大眷属阿修罗王他修证的法门是「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昨天有人问学佛是不是主张贫穷、落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学佛,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不但教导,而且他做给我们看,自己过贫穷苦日子,帮助别人过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个人是圣人。自己过快乐的日子,也帮助别人过快乐的日子,这个人不是圣人,这人是好人。好人不是圣人,圣人决定是舍己为人。他为什么要过那么苦的日子?世间有这么苦的人,所以他要过清苦的日子。跟世间最苦的人过同样的日子,把这些苦难人生活水平,帮助他们向上提升。
  我们要问用什么方法来提升?释迦牟尼佛没有去做工、没有去经商、没有去搞这些科学技术,怎么样帮助众生把生活水平向上提升?这里面有大学问在。如果是以这些物质常常去救援别人、救济别人,这不是办法。救济只能救一时,不能救一辈子,决定不能叫人家一生都要靠救济生活,哪有这种道理?父母爱护子女,照顾得无微不至,子女能不能一辈子靠父母照顾?不能,必须要帮助他有独立谋生的能力,有独立开拓的智慧,这是真正的爱护,真正的照顾。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想想这是教育。所以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教他什么?诸位想想是不是教他提升生活的品质,把凡夫的生活提升到佛菩萨的生活,这是世间人没有法子能相比的。提升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生活,佛在经上常常说,人间的帝王、天上的天王、摩醯首罗天王的富贵,都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平民。下品下生的人,他们所享受的,摩醯首罗天王都比不上,你们在《无量寿经》上看过。
  由此可知,佛不是教人贫穷,不是教人落后,不是的。佛示现过这种贫穷落后这样的生活,这是他教学的智慧,善巧方便,他把物质生活水平降落到世间最低的,最贫困的人欢喜接近他。如果他示现很富贵、高贵,平民不敢见他,这个事实真相我想很多同修都能够理解。世间确实有不少人,在大富长者、达官贵人面前他退缩,他不敢向前去;招呼他、请他,他都不敢。见到达官贵人不会说话,话都说不出,佛降低,跟他们完全一样,他们欢喜,这些人才能接受教化,才能得度,原因在此地。这叫大慈大悲,这叫善巧方便,我们要懂得,要能够理解,不但要理解,而且要知道学习,才能够真正落实普贤行愿里面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跟这些人不能相处,你怎么度他?世间苦人多,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还在贫穷饥饿的边缘上,没有饭吃的有多少人?我们应该要晓得。世界上人口大概有七十亿,没有饭吃的人占的比例很大,不是小数。
  在我们中国这个地区,李木源居士这一次到内陆去访问,我们捐赠学校,五月份我去的时候,我答应捐赠一百所小学,现在看这个情形,我跟李居士讲,我说我们决定不拘限在一百所学校,愈多愈好。他现在懂得了,教育重要!一所学校钢筋水泥的建筑,至少可以使用五十年,决定没有问题,五十年当中你想想培养多少学生。一个学校不说多,一年毕业两百个人,五十年就能成就一万人,这个功德多大!我们决定不搞寺庙,决定不要说自己生活过得舒适一点,我们省一点,帮助多少人。边远地区建一所小学,人民币只要十几万,大概合新加坡的钱三万块钱就差不多。我们今天的预算,一所学校新加坡的钱六万块钱,这是平均数。有些地方便宜,有些地方价钱高一点,有四、五十万的,有十几二十万的,所以我们把平均数列在三十万,这是真正的好事。
  菩萨他所修学的法门,以及我们在此地看到他的赞颂,这是真正的慈悲济世,『利益众生净世间』,净化世间。如果不能够修苦行,你这个事情就做不到,纵然能做到,决定不能够圆满。要想做到圆满,自己生活一定要降低,能过得去就很好,就可以了,绝不贪图享受。学佛的人在世间,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跟世尊当时不一样,形式不一样,精神不能变,我们心里常常存托钵想,在这里面锻炼自己断贪瞋痴,在这里面修清净心。我们每天虽然在这边吃饭,都做托钵想,我们来托钵的,三楼餐厅那是斋主。斋主供养什么,我们就吃什么,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在这里头修清净心、平等心,修慈悲心。我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这不行,这不是学佛,这就不叫修苦行。一切都随缘,一切都欢喜,他给我吃,我也欢喜,他不给我吃,我也欢喜,在这里面把我们的高下心磨掉。《华严经》末后善财五十三参,那叫历事炼心,就是在世间种种不平事相当中,我们去锻炼,锻炼平等心,锻炼成清净心,不经过锻炼,清净、平等也是一句空话,没有通过实验。
  昨天晚上李居士跟我谈到他去访问内蒙,内蒙住蒙古包,他还去住了蒙古包,一个蒙古包里头住六个人,通铺。晚上要起来上洗手间,洗手间很远,走过去那个草地上,草地上都是马粪,走过去回来脚上都是马粪,没有水洗。在高原、边远地区,他听说一个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大概出生的时候洗一次,听说结婚的时候洗一次,死的时候大概洗一次,一生洗三次澡,他们生活过得很快乐。我们这些人,所谓在现代化都市里头娇生惯养。他讲在沙漠里面,下雨没有地方躲避,树都没有,衣服都湿透了;太阳出来了,衣服也晒干了,他也不感冒,他也不生病。赤脚在地下走,扎到铁钉,扎破了也没有事情,若无其事。我们这里碰到一点点,怕破伤风,毛病都来了。人家走的是山路,脚底下踩的都是石头,抵抗力强。真的我们想到,所谓是如果很不幸的话,像其他宗教里面讲的世界末日,我们在世界末日活不了的,他们能活。将来世界上留下来的是哪些人?是他们这些人。我们禁不起风吹雨打,稍稍吹一点风就感冒,就受不了;人家是日晒雨淋都在大漠上,他们若无其事。在我们眼光当中,他们是苦行,他们生活太苦了。
  我们常常观察,我们自己没有机缘到这些地方去观光旅游,可是现在这些录像带很多,电视里头经常有播放,多看看长见识,让我们能够了解地球上许多国家地区人民生活状况,他们的风俗习惯。我们念念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不能不了解。了解多了,我们对於自己的生活决定会约束,不敢太过分,能过得去就很好,一定要知足,知足常乐。看看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生活是什么样的环境,回过头来再看看自己,实在是太过分了。这是不能不想到的,然后想到我要怎样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诸佛如来应化在世间,不仅仅是我们这个地球,十方世界众生无量无边,诸佛菩萨在其中应化,无不是以修苦行为第一,这个意思我们现在逐渐明白了,他这样做是为了教化众生的方便,真正能够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普度众生。
  在新加坡,我们曾经遇到许哲居士,李木源问她:你为什么不做一件新的衣服穿?她的衣服都是垃圾堆里面捡来的,一生从来没有自己做一件衣服穿;捡来的时候洗洗干净,合适就穿,不合适改一改就穿。李木源居士问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她说:我每天接触的都是很穷苦的人,我一定要过跟他们同样的生活,他们才能够接近我;如果我的生活过得太好了,他们就不敢接近我。这不是跟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菩萨,「无量劫中修苦行」,一个道理吗?我们多想想、多体会体会,这是我们的学处,我们要认真、要努力去学。
  我劝勉我们的同学,一生当中不要去建道场,为什么?这世间有许许多多人无家可归,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我们有没有想到这些地方?我们应当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学道。我们有能力教化一切众生,跟一切众生生活打成一片,这是大慈大悲,这真正叫爱护一切众生。爱护就是表现在生活融成一片,跟他们没有两样,决定不搞成一个特权阶级,搞成一个不同的身分,让人家不敢接近你,这就错了,这就不能够普度众生。尤其帮助众生,要帮助最苦难的众生,他摆在第一位。
  救济苦难众生就是要帮助他受教育,他受了教育之后,自然就能改善他的生活品质,比物质的救助要好得太多了,让他开智慧,让他有技能。由此可知,在现在社会当中,我们有能力去办学校,这就是真正在教化众生。我们不要建道场,我们办学校,从小学办起,先办小学、再办中学、再办大学,全心全力去投注。现在我们在国内建了有十几所学校,希望我们推动这个工作,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学校都很少。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培训师资,当然这是国家的事情、地方政府的事情,可是我们必须要协助他。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是相当辛苦的,但是他们的辛苦决不是白费。这一生辛苦是种因,来生必定得善果。我们对於因果报应深信不疑,这是真理,谚语常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中国许多大德重视因果报应,现在外国人也在探索,现在在外国出版的这些书籍、刊物,探讨轮回这一方面的资讯愈来愈多,我们应当搜集,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可以做为引证的资料。佛讲经说法,比喻、举例作证,这是说法里头重要的方法。古大德教导我们,举比喻、举例子是愈近愈好,为什么?最近的,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发生在本地的,一提出来每个人都有印象,这个说服力最强。所以弘法利生的人,对於这些报导,无论是书籍、报纸、杂志要留意搜集,做为自己在讲台上的资料,说明这一些决不是虚构的、决不是想像的,它是事实。只有真正了解,透彻的明白,他自然就愿意把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
  诸位看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可以把自己生活水平提高,冬天穿棉袍,丝棉袍可以穿,为什么他把丝棉袍卖掉,去买棉花做棉絮的棉袍,什么原因?一件丝棉袍换成棉絮,可以换成三、五件,自己可以穿,可以布施给别人,这就是修苦行。降低自己生活水平去帮助一些苦难的人,都是在这个范围当中,无量劫当中都是干这个事情。饮食方面也尽量降低水平,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