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凭什么赢 作者:[美]埃文·托马斯_2》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奥巴马凭什么赢 作者:[美]埃文·托马斯_2-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贤妻从新罕布什尔州的竞选中险胜归来,比尔·克林顿却是满腔义愤。在竞选中,奥巴马阵营说了许多对希拉里不公平甚至是污蔑性的话,克林顿把这些事情一一列举出来,足足达81页之多。克林顿向每位愿意倾听的人抱怨道——媒体总是把奥巴马视为宠儿。这位前总统敦促道,如果记者没有紧跟着奥巴马,那么希拉里的竞选团就必须这么做。200年1月13日星期天,克林顿在与唐娜·布拉齐儿(Donna Brazile)的电话交谈中情绪激动。唐娜·布拉齐儿是一位直率且意志坚定的非裔美国女性,她曾担任过艾尔·戈尔(Al Gore)的竞选经理,后来她也不时地给克林顿夫妇提供些意见及见解。在和布拉齐儿的电话中,克林顿吼了一个多小时,他喊道:“如果巴拉克·奥巴马成为提名候选人的话,那将是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最大诋毁。”随后,布拉齐儿问道:“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很明显,前总统克林顿性情十分暴躁,表现得焦躁不安。准确地说,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会让他做一些猜谜游戏了。他似乎在担心他妻子会丧失克林顿家族重返白宫的机会。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前总统克林顿再也无法重登总统宝座,所以他在嫉妒她。
  或者说得更奇怪点,他可能是在嫉妒奥巴马。由于克林顿在他执政期不断给予非裔美国人安慰与帮助,并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所以一些黑人称他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他也深深为此自豪。如果奥巴马在竞选中获胜成为美国第一位真正的黑人总统,而使他相形见绌的话,怎么能不引起他的嫉妒?更令人恼火的是,奥巴马在对内华达州记者的回答中赞扬罗纳德·里根总统是真正的变革促进者,而比尔·克林顿只不过偶尔才那样做。克林顿总是能成为人们的焦点,他总是能吸引别人的目光,《克林顿传》的作者戴维·马拉尼斯(David araniss)曾经把他描写为“班级中最有智慧的孩子”。克林顿想成为他妻子竞选中的主要参与者,他将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办公室作为克林顿竞选指挥部。这个指挥部离华盛顿不远,有时战略顾问马克· 佩恩或形象顾问曼迪·格伦沃尔德会住在这里。但包括竞选经理帕蒂·索利斯·多伊尔在内的工作人员,以及情报局的人员都发现比尔·克林顿的存在会令人很不舒服,甚至有时会有压迫感。当他在路上或者去收集情报时,人们才会觉得开心,可他不在的时间总是短暂的。
  比尔·克林顿1月19日在内达华州核心会议中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他在赌场用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方式工作,还用魅力吸引下班的女服务员及赌场总管。最后,在内达华州的竞选中,希拉里以微弱的优势险胜,这使她恢复了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势力。随后,克林顿要去南卡罗来纳州为1月26日的民主党党内初选做准备。他信心十足地表示,他与非裔美国人的接触将会大大挫伤奥巴马的天生优势(在南卡罗来纳州,几近一半的选民是黑人)。但竞选团的工作人员不认为他能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所以只安排他进行了短暂的访问。当希拉里听到要在该州取得胜利所需的最低人数时,她极力支持丈夫的做法。她说:“这太疯狂了,比尔需要去南卡罗纳州了。”
持久围攻(2)
  但他像个灾难一样,当被问到尖酸恼人的问题时,居然对记者们大喊大叫。他还尖锐地把奥巴马比作杰西·杰克逊(Jesse Jakson),因为杰克逊曾在1984年和1988年的南卡罗来纳州的竞选中直接要求黑人选民投票给他。自由派人士被克林顿这样笨拙的举动吓坏了,他们没想到他会打种族牌阻止奥巴马成为“黑人总统候选人”,黑人同胞们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做。最后,希拉里·克林顿以14∶86输掉在南卡罗来纳州的非裔美国人的竞选。随后,希拉里阵营就这次竞选中出现的问题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得出这样的结论:绝不可能因为任何种族问题击败奥巴马。与此同时,一名竞选密使还秘密地拜访了杰西· 杰克逊,请求他写封信公开说明一下——事实上也确实没有大事情发生。杰克逊也表示,克林顿的话并没有冒犯到他,但委婉地谢绝了写一封公开信的要求。克林顿夫妇发现,这些年来他们小心、诚恳地建立在黑人中的良好基础正在逐渐瓦解。那些一直维护公民权利的老一代人也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作为黑人同盟中的一员,纽约州的格雷戈里 ·米克斯(Gregory Meeks)对哈罗德·伊克斯说:“你不会理解这是一个什么状态,就因为我们支持了希拉里,选民们称我们是‘房子中的黑人’和‘手帕领袖’。”同样,约翰·刘易斯(John Lewis,一位维护人权英雄,曾在20世纪60年代因策划非暴力游行抗议而被打伤。——译者注)作为示威运动中的英雄(在60 年代,他曾在南方示威运动中再三受到袭击)和民主党的忠实代表,也转而支持奥巴马。
  参议员爱德华· 肯尼迪与比尔·克林顿进行了一次艰难的电话会谈,指责他们在分裂竞选。克林顿对肯尼迪说:“是他们先开始的。”肯尼迪反驳说:“我认为那不是事实。”1月28日,参议员肯尼迪和他的侄女卡罗琳·肯尼迪——或许她的身份更重要——美国前总统约翰· 肯尼迪之女,在华盛顿召开记者会表示支持奥巴马。为此,克林顿竞选团的助手们非常恼火,还曾就此责备过希拉里没有争取获得肯尼迪家族的支持。尽管工作人员多次催促,希拉里最后还是没有给卡罗琳打过电话以求获得她的支持。看到希拉里在舞台上那华丽的演讲和不屈不挠的个性,就知道她不愿意私下和捐赠人及支持者们联系。她也不喜欢以一对一的模式向别人施加压力。哈罗德· 伊克斯认为,希拉里不是林登 ·约翰逊。
  卡罗琳·肯尼迪从未支持过除肯尼迪家族以外的候选人,这次她却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位如同先父般的总统》的专稿。索利斯·多伊尔看了这篇文章后,拍案而起:“哦,天啊!我们完了。”
  鉴于竞选记录,奥巴马竞选团并不担心种族问题会左右竞选结果。戴维·阿克塞尔罗德表示:“我们可能损失一些选票,但我们也会因此得到一些选票,我认为种族问题不会决定最后的结果。”尽管如此,当谈到种族问题时,奥巴马竞选团的工作人员还是表现得格外敏感和谨慎,就像种族的问题是一个最好不要去碰的话题。事实上,他们确实有理由担心种族偏见会成为影响竞选的一个因素,因为种族歧视往往表现得不明显,并且经常和其他偏见夹杂在一起。但对于奥巴马来说情况还算乐观,毕竟他是后种族人。尽管奥巴马本人总是对这个乐观的观点避而不谈,但不可避免的是,还有些人存有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持久围攻(3)
  众所周知,就种族问题做民意调查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承认他们存有种族偏见。民意调查显示,有10%到30%的选民认为种族问题将会是竞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人中一部分是愿意投票给奥巴马的黑人选民,还有一部分是白人。几乎没有白人是完全的种族主义者,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投给共和党人。从纽约州上部到南部偏远地区,这一带被称为阿巴拉契亚(Appalachia),这里的老年人和工人阶级对非裔美国人存有恐惧和愤恨。他们投票的动机往往复杂而难以理解。还有像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这样的一些地区,他们没有明确的态度,且常常摇摆不定。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选民存在,才能使竞选达到力量上的平衡。这些地区的人曾经非常忠诚于民主党的新政政策,但同时又在19世纪80年代的总统竞选中不支持里根,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定要抓住机遇让他们绝对忠诚。奥巴马的工作人员认为,无论是希拉里·克林顿还是秋季大选中的共和党提名者,他们都不会单单在种族问题上纠缠。就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应该清楚,一个聪明的政治家不会去触及奥巴马的“异类”问题——这个来自异国的黑皮肤人和他的外国背景。他们只会用稍加遮掩的方式指出问题。奥巴马并没有分享他们的文化价值——他们可以把他塑造成一个哈佛杰出的人物,一位看不起私藏武器的专家,并且想把美国带向一个混血儿民族的人。奥巴马中间的名字是侯赛因(Hussein),他父系的穆斯林祖先也成为竞选中的问题。无论他澄清了多少次他是基督教徒而非回教教徒,但民意调查显示,从始至终有超过10% 的选民认为奥巴马信奉穆斯林教。
  阿克塞尔罗德认为,比尔· 克林顿是通过对杰西·杰克逊进行评论的方式来引出种族问题的。在1月末的时候,他曾告诉记者:“克林顿这么做是有企图的。”虽然阿克塞尔罗德有些偏执,但他完全相信当克林顿指出种族问题时,他们夫妇也非常担心其引发的后果。他告诉记者,希拉里的竞选就像大白鲨一样,水面看上去风平浪静,但……
  对于这些,奥巴马看起来似乎仍不在意。11月下旬,他约见了在公众生活中非常成功的黑人女性,他们自称“黑人女孩俱乐部”。这次午餐约会是由唐娜·布拉齐儿准备的。布拉齐儿不仅仅向克林顿夫妇提供意见,同时还会给奥巴马一些忠告。奥巴马说:“就我个人来看,我不认为种族问题会成为一个话题,我也不想搞个人政治。”在南卡罗来纳州,奥巴马拒绝参加那些由来已久的、在黑人社区分发“零花钱”给竞选中的积极分子和牧师以便他们帮助笼络人心的活动。因为他认为那是见不得人的勾当。相反,克林顿夫妇却在不停地散发他们的好意和金钱。结果是奥巴马不仅赢得了黑人压倒性的支持,同时他还以高出对手 30% 的得票率赢得了南卡罗来纳州的胜利。媒体再一次把他当做是最有希望获得民主党内提名的人选。阿克塞尔罗德注意到,当奥巴马看到比尔·克林顿在南卡罗来纳州初选中的支持率在一周内下降了17个百分点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摇了摇头,然后微微一笑。
  那是柴郡猫(常露齿嘻笑的猫。——译者注)似的笑容,但奥巴马不是一个幸灾乐祸的人。他没有表现出过分的兴奋或是幸灾乐祸。当阿克塞尔罗德看到他时,奥巴马也没表示出他有多高兴。奥巴马为人谨慎,如果为此就开始幸灾乐祸,那将是对他时间上和情感上的浪费。
持久围攻(4)
  奥巴马小心翼翼地保存他的实力,他不会像比尔·克林顿那样当托盘经过时什么糖果都拿。相反,他是个食欲不振的人,他做什么都很有节制。事实上,在跟随他的记者看来,他几近厌食。大多数候选人都会赢得十场胜利(或者十五场)。对于希拉里来说,她会在闹市区的酒吧里大口大口地喝啤酒,也会在白人选民的酒吧里狼吞虎咽地吃那些油腻腻的香肠汉堡,现在她正和自己的腰围作斗争。而奥巴马似在减肥,他总是很有规律地吃一些鲑鱼、米饭和绿花菜。在波特奇(Portage)的一家汉堡店里,他会边大口嚼着薯条边点 4 个汉堡打包带走。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一家煎饼店中,他仅仅点了几张煎饼准备打包。一位美联社记者质疑:谁会带着煎饼走在街上啊?当时一个服务员一口气说了许多口味丰富的顶级煎饼,但奥巴马走到家常酸奶前说:“我是个很传统的人,简单就好。”曾有记者开玩笑说,如果奥巴马吃一口那些汉堡或煎饼的话,他会马上关上他那辆运动型多功能汽车的门,回家吃自己准备的黑莓。记者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找一些他的“丑态”,这着实使他沮丧,所以奥巴马不愿意面对媒体。当他处理完记者们无穷无尽的问题后,他总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这时他也会表现得像在乡下的老爸一样,耷拉着肩膀去倒垃圾。
  对他来说真正的放松和消遣就是打篮球了。在 2 月初的时候,一位记者也加入了奥巴马的篮球活动中,发现他的球队中有许多篮球好手,其中包括他妻子米歇尔的哥哥——克雷格·罗宾逊(Craig Robinson),他曾经是普林斯顿队的球手,现在就任于俄勒冈州立大学当篮球教练。还有一位是雷吉·莱夫(Reggie Love),他可谓是奥巴马的“替身”,是个万能的随从,他高 6 英尺 4 英寸,并且曾经在杜克队打过球。打球时只有奥巴马穿着长运动裤,似乎是在掩盖自己精瘦的腿。在篮筐下,奥巴马表现得完全不像平时的自己,他不会和其他人一样跑动要球,而且他的动作毫无规律,有时他在运球中会突然来个高难度的反弹传球,有时会在跑动中来个胸前传球,就好像一个陆军新兵在走队形一样。但是,奥巴马也会突然变得动作敏捷,他会抓住防守队员疏忽的一霎那来个胯下运球,然后闪过他们直接带球上篮。他常常做出这种机智、从容不迫的动作。
  奥巴马的球队虽然不全是精英成员,但却是最富战斗力和竞争力的团队。为此,他的一位在伊利诺伊州做出纳的朋友亚历克西·吉娜力艾斯(Alexi iannoulias),在艾奥瓦州政党核心会议的前几天在球场上和他大吵了一次。吉娜力艾斯回忆到,那次他的球队输得很惨,所以他就发疯似地对奥巴马大喊:“我也想赢球!”奥巴马听他这么说,也生气了,他用少有的发火的语气说:“我不在乎和谁打球,我和谁打都行!你想调换球队是吧?好,如果你愿意我们就换!”吉娜力艾斯非常生气,没有说话。他回忆说:“然后奥巴马就给我他那招牌微笑。”吉娜力艾斯边说着,边模仿奥巴马的笑容——露出闪光的牙齿,眼角堆出些皱纹,下巴还微微地向内收着。奥巴马的这种笑容给人一股温暖的感觉,也让人解除了戒心。
  虽然奥巴马本人在竞选活动中很少出场,但他那务实的妻子弥补了这点不足。米歇尔有她自己的行程安排,并开始在《观点》(The view)这类女性节目中频频露面。这样她可以通过节目来展现她是位有魅力的母亲,也是个普通的女人,同时,如果情况需要的话她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