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府采购或市场销售的过渡期内,各生产企业正在为重新瓜分蓝耳病疫苗市场磨刀霍霍。
  第一阶段:传统疫苗主导市场
  最先在中国市场获得合法身份的蓝耳病疫苗,是国外进口的产品。2005年4月,作为全球第一个蓝耳病疫苗产品,勃林格蓝耳病弱毒疫苗拿到中国农业部〃2005外兽药证字10号〃的注册批文,成为当时国内市场上第一个具有正式批文的蓝耳病疫苗。
  但中国对猪蓝耳病的研究却并不落后,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1996年,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简称〃哈兽研〃)在国内率先分离鉴定出蓝耳病毒株(CH…1R株),它被称为中国蓝耳病的经典毒株。以此为毒株的灭活疫苗,同样在2005年获得农业部的正式批准文号,2007年之前是国内市场上唯一具有正式生产文号的蓝耳病灭活疫苗。
  业内人士介绍,在〃高热病〃被确诊为蓝耳病变异毒株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之前,国内的蓝耳病疫苗市场相当混乱,灭活疫苗有正式生产文号的只有哈兽研一家,弱毒疫苗只有勃林格的进口疫苗拿到正式注册文号,大量的没有生产文号的弱毒疫苗充斥市场。国内有专家始终认为,〃高热病〃疫情的大面积暴发与胡乱使用没有批文的蓝耳病弱毒疫苗密切有关。
  在蓝耳病的免疫效果上,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之间的争议长期存在。普遍的观点认为,灭活疫苗达到免疫效果的时间久,但免疫周期长;而弱毒疫苗达到免疫效果相对较快,但持续时间短;另外,灭活疫苗在安全性上优于弱毒疫苗,弱毒疫苗长期存在动物体内,存在毒力反强、散播病毒的危险。
  在猪〃高热病〃大面积暴发之前,哈兽研的Ch…a1灭活疫苗和勃林格的弱毒疫苗占据了当时国内蓝耳病疫苗的主要市场份额。绝大多数养殖户对这两种产品在防控传统蓝耳病的效果上均表示认可。勃林格公司的一份统计显示,80%以上的用户在第一次使用该公司的弱毒疫苗后,会坚持重复使用。哈兽研的Ch…a1灭活疫苗更是凭借安全、有效、廉价的优势,深受养殖户青睐。
  这一状态随着猪〃高热病〃疫情暴发,并被最终确诊为蓝耳病变异毒株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而改变。变异后的蓝耳病病毒成为罪魁祸首,针对传统蓝耳病病毒有效的Ch…a1灭活疫苗和勃林格弱毒疫苗,对变异毒株的免疫效果遭到质疑,并随着疫情的流行而愈演愈烈。
  2006年11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了当时市场上所有的蓝耳病疫苗产品,包括有批文的和没有批文的,评价它们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免疫效果。相关负责人披露,实验结果表明当时没有一个疫苗具有很好的保护率。
  2007年6月初,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对媒体披露,〃国际上能够使用的普通蓝耳病疫苗只有一种,很贵,打一针要16…18块钱,但这个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没有作用〃。
  防疫形势的日益严峻,促使针对蓝耳病变异毒株的疫苗研制和生产工作驶入快速干道。
  第二阶段:新型疫苗统一调拨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确诊之后,最先抢占市场的疫苗生产企业是山东齐鲁。2007年4月,齐鲁生产的SD1型蓝耳病灭活疫苗开始上市。一个月多前,他们拿到了国内第一张,也是目前唯一一张SD1型蓝耳病灭活疫苗的临时批文。
  山东齐鲁的SD1型蓝耳病灭活疫苗推出之时,可谓占据天时。当时,原来在市场上流通的各种蓝耳病疫苗的效果遭到普遍质疑,而中国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与中国兽药监察所研制的灭活疫苗(NVDC…JXA1型)尚未推出。SD1型灭活疫苗两个月内销量达到3000万毫升。
  但随后不久,湖南、广东等地相继发生使用该疫苗后,猪群出现应激反应的情况。尽管应激反应与接种猪群的健康状况有关,但SD1型灭活疫苗的效果已经开始受到质疑。农业部有关专家在2007年6月广州召开的广东养猪产业博览会上透露,齐鲁的SD1型灭活疫苗针对的是山东毒株,这个毒株与哈兽研的CH…1R毒株一样,都属于经典毒株,不是变异毒株,因此该产品对变异毒株引起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保护效果并不明显。
  2007年5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并被农业部指定为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唯一有效产品,称其实验室保护率达到80%。尽管其在生产中的效果遭到一片怀疑,但是在强制免疫和统一调拨的政策保护下,NVDC…JXA1型灭活疫苗迅速霸占蓝耳病疫苗市场,原有格局被彻底打破。
  6月中旬,首批NVDC…JXA1型灭活疫苗上市,农业部开始对其实行全国统一调拨,包括山东齐鲁、哈兽研、勃林格等厂家的产品市场空间被大幅压缩,齐鲁的SD1型灭活疫苗使用范围缩小到部分养殖场,月销量维持在300万毫升。
  一时间,NVDC…JXA1型灭活疫苗的生产资质得到国内众多疫苗生产企业的追捧,农业部指定紧急生产的企业数量从原来的6家,扩张到最终的19家。6月,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达到2007年的高峰,蓝耳病疫苗的供求关系异常紧张。以广东省为例,据省动物疫苗供应站统计,全省下半年蓝耳病疫苗需求量在3000万…4000万毫升,但截至7月初,只接到200万毫升的调拨产品。供应紧张的情况直到9月份才得到缓解。
  紧张的供求关系,稳定的利润收入,使得具备NVDC…JXA1型灭活疫苗临时生产批文,同时具备足够生产能力的企业在此期间获利颇丰。据证券市场人士分析,以中牧股份、金宇集团为首的龙头企业在统一调拨期间的销售额都在1亿元左右。19家生产企业几乎全部开足马力生产,产品在6…9月间持续供不应求。
  11月初,蓝耳病疫苗市场供求逐渐平衡,农业部停止对NVDC…JXA1型灭活疫苗的全国统一调拨,新型蓝耳病疫苗的统购统销时代结束。
  第三阶段:弱毒疫苗有望反弹
  蓝耳病疫苗市场面临着一次重新洗牌。
  停止统一调拨之后,蓝耳病疫苗将回归到市场调控或政府招标的供应模式。由于NVDC…JXA1型灭活疫苗在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上的效果已经得到官方认可,所以该疫苗进入政府招标采购名单应该不会出现意外。在1个多月的过渡期内,19家具有临时生产批文的企业就要为采购招标和将来的正式生产批文储备产品和生产能力。而市场上其他的几类蓝耳病疫苗产品要想进入政府采购名单,就必须拿出该产品对蓝耳病变异毒株有效免疫的证据,否则只能依靠市场流通抢占用户。
  目前除中国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研制的NVDC…JXA1型灭活疫苗之外,市场上还有五种合法销售的普通型猪蓝耳病疫苗,分别是维科生物生产的Ch…a1型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上海海利生产的弱毒疫苗,山东齐鲁动保的SD1型灭活疫苗,勃林格的弱毒疫苗。
  维科生物和上海海利的弱毒疫苗值得特别关注。这两个产品都由哈兽研研制,2007年4月底,获农业部新兽药证书,5月21日获批准文号,这是农业部对我国猪蓝耳弱毒疫苗批准的第一个正式生产文号。这一型号疫苗的技术分别由维科生物和上海海利使用并投入生产。
  6月至7月间,两公司的产品相继上市。据透露,上海海利的蓝耳病弱毒疫苗4个月内完全依靠市场的销售量达到近800万头份,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这样的业绩在灭活疫苗统一调拨的背景下尤为可观,市场潜力值得期待。而维科生物虽然持有国内仅有的两个蓝耳病疫苗正式批文Ch…a1型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但是却没有申请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NVDC…JXA1型)的临时生产批文,没有蓝耳病疫苗产品参与统一调拨。
  这似乎与哈兽研在国内生物制品领域的地位不相称。实际上,在国内生物制品企业对NVDC…JXA1型灭活疫苗生产批文趋之若鹜的时候,维科生物的目光更多地瞄准了蓝耳病弱毒疫苗。
  看好蓝耳病弱毒疫苗市场的决不仅仅是这两家企业。10月中旬,国家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成都参加中国动物保健品行业高峰论坛时透露,已经有10多家企业向农业部提交了蓝耳病弱毒疫苗的生产许可申请,目前只有哈兽研研制的产品达到审批要求。
  弱毒疫苗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效果,也越来越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目前生产中比较流行的免疫方法是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联合使用。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弱毒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效果进行权威鉴定,结果有望在近期公布。一旦得到认可,蓝耳病弱毒疫苗甚至有可能进入蓝耳病疫苗政府采购招标名单,将为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提供一项新的有力武器。
  (记者:赵威《猪业革命》特刊2007年12月)
  新型蓝耳疫苗告别江湖混战
  19家生产企业拿到的都是临时生产批文,每家企业需要投入200万元的费用获得生产资格和种毒,仅此一项使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原始身价达到3800万元。尽管如此,申请获批企业的数量还是一再扩张,最终达到全国疫苗生产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农业部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统一调拨期间农业部下拨各地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近10亿毫升,销售总值达8亿元。
  一纸命令,让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统购统销时代宣告结束。11月初,农业部叫停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NVDC…JXA1型)的全国统一调拨,显示疫苗供应紧张的局面终于得以改善。
  11月8日,农业部官方网站发布动态新闻称,〃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我国自行研制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符合规程要求,完全可以满足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需要〃。
  一切围绕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种种纷争似乎逐渐偃旗息鼓。这个在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的紧急状况下推出的〃早产疫苗〃,虽然尚未完成兽用生物制品审批的全部手续,但却已经走完了自诞生以来的4个多月的计划调拨阶段。
  这一阶段,业内人士形象地称之为〃江湖纷争〃。
  纷争的起点源于对〃高热病〃原发病因的探究。自2006年夏季猪〃高热病〃疫情暴发以来,国内猪病研究专家对其病因的判断始终众说纷纭。2007年1月,农业部确诊蓝耳病变异毒株是其原发病因,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但这一结论并没有得到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部分专家始终对其持怀疑的观点。
  5月初,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兽药监察所联合推出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新型灭活疫苗(NVDC…JXA1型)。一时间,新型疫苗的免疫效果成为新的争论焦点。通过绿色通道完成快速审批手续的新型疫苗,在推出之前并没有获得完整的田间试验数据,80%的保护率数字仅从实验室得出,养殖户和专家们对其应用于生产中的效果大多持谨慎态度。
  6月下旬,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开始实行全国统一调拨。针对疫苗的江湖纷争从理论学术界转向生产企业,国内众多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厂家对新型蓝耳疫苗的生产资质趋之若鹜,拿到临时生产批文的企业数量也一再扩张,从最初的6家扩大到目前的19家。在疫苗供应紧张的状态下,各企业产品质量上的差异被忽略。
  所有的纷争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停止统一调拨〃的事实面前渐渐平息,但蓝耳病列入国家强制免疫动物疾病的趋势已不可逆转,随之而来的蓝耳病疫苗政府采购招标也即将随之启动,刚刚走出江湖纷争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将继续接受疫情威胁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
  研制成果饱受争议
  2006年夏,随着猪〃高热病〃疫情在中国各省愈演愈烈,一场针对无名〃高热病〃的科研竞争,在各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间展开,来自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最终得到官方的认可。
  2007年6月,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田克恭博士等专家,在国外权威科研刊物《PLOS ONE》(《科学公共图书馆》)上发表关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研究成果,并公布病毒基因的全序列。
  这一研究成果成为后来确诊〃高热病〃原发病因、研制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疫苗的重要理论依据。2007年8月,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在接受部分中外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有任何技术部门对此结果质疑,没有与此不同的研究结论。
  据了解,2006年11月就已经研究得出蓝耳病病毒变异导致〃高热病〃疫情的结论,但是该结论被承认却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直到2007年3月底,农业部发布《关于做好2007年猪病防控工作的通知》,最终公布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贾幼陵局长在6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农业部在2007年1月就已经完成了对变异毒株的全序列分析,确定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随后研制新疫苗的工作马上展开。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兽药监察所联合承担紧急研制疫苗的重担。
  按照常规的科研程序,一种新型的疫苗从确定病因到研究成功,至少要3年,对特殊疫苗的研制时间要长达10年。而这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从确定病因到新型疫苗研制成功,仅用了90多天的时间,是典型的在防控疫情形势紧张的情况下紧急推出的产品。虽然其实验室保护率达到80%,但是由于缺少田间试验和生产应用中的数据,在当时其可期望的免疫效果遭到普遍怀疑。
  新型疫苗在蓝耳病阳性猪场的效果如何?用于去年发过病的猪场情况会如何?针对经典毒株的免疫效果如何?诸多问题在没有实验数据和统计数据支持的情况下,都无法回答。一位业内专家表示,新疫苗的紧急推出相当于在全国各类猪场内做该疫苗的田间试验。
  虽然饱受争议,但是在残酷的疫情压力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最终走上了快速评审的绿色通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