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月底,省保监会、省财政厅、省农业厅联合向省政府递交了一份特急文件,文件中涉及能繁母猪保险财政补贴的具体内容。保险推进方案变为〃应保尽保〃在近日省政府出台的《方案》中,我省能繁母猪保险的推进方案有所改变。
  一、推进原则改为〃应保尽保,全面投保〃,上月的分段推进计划已作调整。据省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能繁母猪险分阶段覆盖的生猪出栏量100万头和60万头以上的养猪大县(区),原定的两个阶段改为并为一个阶段进行,这样更能体现〃应保尽保〃的原则。
  二、财政补贴按地区划分,养猪户自负12元未变。方案中,欠发达地区,能繁母猪险保费由省财政补贴50%(30元),市县财政负担30%(18元),养猪户自负20%(12元);珠三角地区,能繁母猪保险的保费由地方财政承担80%(48元),养猪户自负20%(12元),省财政不作补贴。
  经济欠发达市县财政补贴难
  虽然上述《方案》已于近日推出,省级财政将按照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能繁母猪险的实际出单数额于年底一次性补贴,但市县财政负担的30%真正完全到位还有待时日。因为个别经济欠发达县市财政本来就不富裕,对能繁母猪险的财政补贴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罗定市共有能繁母猪13193头,人保财产罗定支公司已收到了部分养猪户每头12元的保费,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养猪户的能繁母猪险已经起保。保险公司向养猪户解释,要等罗定市政府的财政补贴到位后〃统一起保〃。
  〃珠三角的市县当然没问题,他们有钱,难就难在我们这些穷县。〃一位保险公司经理对记者说。据了解,人保财产罗定支公司与罗定市政府针对此事正在积极探讨中,具体何时能有结果还是未知数。
  不少养猪户对于能繁母猪险本来就不感兴趣,认为只保母猪不保仔猪意义不大。在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推广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更难以实现政策性能繁母猪险出台的初衷。
  有农村经济研究人员认为,政策性生猪保险不应只由一家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在一定的区域至少应有两家推行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公司展开竞争,激励其向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服务,由养猪户自主选择保险公司,然后根据保单报账来拿补贴比较合理。
  (记者:徐靖《南方农村报》2007年9月19日)
  广东生猪调出大县共得奖5599万元
  中小养户:无奈不能分享奖励
  9月17日,财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决定建立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制度。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对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予以奖励,广东11个县位列其中。
  〃我们希望从这笔奖励中得到部分资金的支持,计划每个社员的养猪场都建立沼气池,还计划建立合作社的种猪场。〃刚成立不久的廉江市和寮镇和兴养猪专业合作社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十分期待,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养猪户的心声。
  入围县出栏量占全国33%
  根据部署,中央财政对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按照〃引导生产、多调多奖、直拨到县、专项使用〃的原则进行。今年生猪调出大县包括:年均生猪出栏量大于80万头的县;年均生猪出栏量在60万-80万头之间,且人均出栏量大于1头的县;达不到上述标准,但对区域内的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起着重大作用的县,如36个大中城市周边的产猪大县。
  另外,为体现〃多调多奖〃,奖励资金的分配按生猪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三项指标测算,其各自所占权重分别为50%、25%、25%。奖励资金测算数据主要以统计系统提供的分县分年数据为准。据介绍,全国各地畜牧主管部门按此原则上报相关数据,今年符合上述条件的县全国有253个,其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33%。
  实现生猪生产监控
  广东省政协委员、江门市政协副主席赵树培先生8月8日在南方农村报举办的〃猪价真相与普遍民生〃讨论会上,曾提出要科学、正确地采集生猪生产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母猪存栏量、肉猪存栏量、生猪价格、饲料产销量等,政府在下决策的时候才能有所依据。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财政决定对生猪调出大县实行奖励,旨在调动地方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国家通过政策扶持,不断夯实养猪产业发展基础,使其逐步成为全国生猪和猪肉的主要供给地。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通过奖励引导生产只是其中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监控生猪生产。
  财政部要求,对生猪调出大县要实行动态管理,确定固定监测点,建立全国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制度。每个县按养殖量的大小,从高、中、低发展水平中分别选取1个村,共3个村作为全国生猪生产固定观察村;每个村按养殖规模大、中、小不同水平分别选取1户,共3户养猪户作为定点观察农户。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好调查报表的填报,于每月3日前,将本县及全国生猪生产固定观察村和养殖户的上月调查数据汇总,并上报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各调出大县上报的生猪生产监测结果原始报表和汇总数据上报农业部,同时要对生猪生产形势进行分析和预警,合理指导养殖户发展生猪生产。据了解,调出大县生猪生产监测和全国生猪生产定点监测制度将于今年底试行。
  管理细则在讨论中
  此次,获奖市县数量最多的前三个省是:四川,41个;湖南,37个;河南,21个。广东有11个,获奖数量列全国第七。在15亿元专项资金中,广东共获得5599万元。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了解到,目前该项资金已拨付到县。
  财政部表示,奖励资金将专项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户的猪舍改造、良种引进和粪污处理,生猪养殖大户购买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及防疫服务费用等发展生猪生产的支出,不得用于部门基本建设、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等与生猪生产无关的支出。对此,省农业厅有关人员透露,农业厅正与广东省财政厅联合召开会议,商讨该项资金的使用,随后会有一系列的管理细则出台,用于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散养户不敢奢望分享
  无疑,所有养猪户都极为关注专项资金的真正用途,但可能到最后大多数养猪户的愿望仍会落空。
  〃我估计这笔钱又是奖励到那些大规模的养猪场那里,小规模或散养户基本不要指望了。〃化州市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徐伟光的话代表了部分化州散养户的心声。因为根据财政部对奖励资金的使用指引,占养猪主流的中小规模养猪场基本难以从这些奖励中得到好处。
  化州养猪户庞老板只养有20头母猪,肯定不会纳入规模化生猪养殖户的范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当他得知基本不能从中得到好处时,说话提高了声调:〃难道生猪调出大县就没有我们的功劳吗?为什么每次的好处都归那些大场?〃庞老板认为,小规模养猪户缺资金,缺技术,更应该得到扶持。
  更有养猪户表示,何谓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应该定义清楚,是100头还是1000头?阳春市的养猪户则质疑生猪调出大县的统计是否准确,同时认为像阳春这样的猪苗调出大县亦应该得到奖励。
  (记者:林礼广 劳锦华 《南方农村报》 2007年10月30日)
  能繁母猪补贴:用力需恰到好处
  9月初,兴宁市叶塘镇养殖户邓善平领到了国家发给的能繁母猪补贴,他一共养了100多头母猪,领了7000多元。邓善平养了十来年的猪,规模由小变大,因为养母猪拿补贴还是头一回,这令他喜出望外。
  兴宁市畜牧局局长刘炳坤告诉记者,该市9月份将所有母猪补贴发放到位。据了解,广东全省的母猪补贴也在9月份发放完毕。
  特殊环境下特别政策
  说起母猪补贴,还得从猪价开始。去年底,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到今年5月份,已经涨到7。0元/斤。肉价上涨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广州市低保户董义霞说,由于猪肉价格高企,一个月只吃两回肉。据统计,今年人民生活每月开销因为肉价上涨而增加开支3%…5%。这国计民生的问题直接牵动了国家领导人的心。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陕西考察,指出要切实抓好生猪生产,对饲养母猪给予适当补贴,保护母猪生产能力。
  于是,国家第一个有关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能繁母猪补贴出台。7月23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拨付2007年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的通知》。通知称针对当前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形势,为保护生猪生产能力,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国家财政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每头母猪给予50元的补助。补贴由国家财政部直接下发到各地,各地先通过有关部门统计造册,按名册下发。据了解,财政部8月底将11。4亿元能繁母猪中央补贴资金拨付到各省份。
  补贴是全国性的,但广东、福建等9个沿海省市,其补贴由当地省市县各自负担。据统计,加上9个沿海省市,国家共发放了近20亿元的母猪补贴。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厅了解到,广东省9月初省财政对东西两翼的地区(汕头、韶关、河源、梅州、惠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14市)和江门恩平市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给予补助,省与市县财政分别负担补贴资金的60%和40%。市县财政负担比例,由各地级市政府自行确定。
  〃这是在特殊环境下的政策。〃刘炳坤称,当前猪病频发,猪源紧缺,猪价高涨,已经较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国家发布政策,调动农民养猪积极性,促进生猪生产,〃是好事〃。他说兴宁市去年生猪出栏40多万头,今年母猪补贴下发了190多万元。养殖户邓善平也认为,国家发放补贴这一举措,施惠于民,多年来没有享受这样的好处,〃很是感动〃。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谷继承表示政府的扶持是应该的,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采取一些特殊的激励政策,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那么,母猪补贴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母猪补贴似锦上添花
  当前,我国年出栏生猪5亿多头,其中30%是由规模化、专业化养殖场提供,另外70%由农村散养户所养。温总理在陕西考察时就对养殖户说,全国人民吃肉的问题还需要广大农村养户来解决。
  但是,前年开始的猪价持续一年多的低迷,再加上去年疯狂的疾病以及饲料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村养殖户养猪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甚至还要亏本。因此,农村出栏生猪大幅度减少,全国猪源紧缺。据统计,四川、湖南等生猪养殖大省,农村散养户有一半没有继续养猪。
  然而,母猪补贴只针对那些养有母猪的养户,已经退出的农民没有享受此项政策的权利。那么,在受惠的农民不多的情况下,这补贴对他们的作用有多大呢?
  〃50元/头的母猪补贴毕竟不多,养几十上百头也就补了几千元。〃记者在走访时,不少养殖户如此反映。他们说,目前猪价大好,只要能把猪养活,就能够赚钱,但是想通过这些钱就扩栏,〃那很难〃。
  邓善平告诉记者,他拿了7000多元的补贴,并没有直接用于扩建猪舍上。他说就算这些钱全部用于生产,效果也不明显。像他这样存栏100多头母猪的猪场,不可能在原有的猪舍旁边几个几个猪舍地扩建,〃我去年买下了一个猪场〃。
  去年没有退出市场的养殖户,当前正享受着高肉价和国家政策。据市场信息反馈,今年以来,猪价都处于高价位,有时甚至达到8元/斤的毛猪价,这是十年来的历史高位。按正常计算,卖一头200斤的肉猪可获纯利200…400元。而50元/头的母猪补贴只是给养户塞满了人民币的钱包多添了几张〃零花钱〃。
  警惕隐藏市场风险
  肉价上涨,根源在于猪源紧缺。可喜的是,政府没有强行干涉处于市场末端的猪肉价格,而是采取发放母猪补贴等〃市场化〃手段,着眼于从源头化解难题,这表明政府在调控市场方面趋于理性和成熟。
  不过,这种调控仍然有巨大的风险,市场调控往往会一不小心变成对市场内在规律和秩序的干涉。
  这次猪肉涨价始于2006年年底至2007年年初,至今已有10个月有余,这段时间,市场末端的猪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早已传递至生猪养殖环节,并通过此环节传递至母猪养殖环节。由于母猪、生猪养殖市场化充分,进入门槛非常低,在目前有大利可图的情况下,政府即使不给补贴,农户养殖母猪、生猪的积极性也已非常高,相信再过几个月,市场上生猪和猪肉供应紧张状况将会缓解,猪肉价格自然会回落。
  另外,生猪生产及母猪养殖都需要一定时间,政府给的补贴再多,也不可能让母猪长得更快、下仔更多,也不可能缩短生猪养殖时间。政府补贴只能更大幅度地提高农户的养猪积极性,而不可能立即增加市场供给。
  而在政府养猪补贴的刺激和导向作用下,农户养猪积极性过于旺盛,却暗藏着极大的市场风险之前母猪和生猪养殖非正常萎缩导致目前猪肉价格暴涨,而现在母猪和生猪养殖非正常增长将很可能导致猪肉价格不久后的暴跌,最终损害的仍是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政策下发后,国家进行了跟踪。全国畜牧总站9月份对全国20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后备母猪快速增长,同比增长了105。7%,环比增长31。8%。据介绍,增长的后备母猪大部分是由规模化猪场扩栏的结果。
  全国畜牧总站的调查结果显示,后备母猪增长过快,在许多地区,后备母猪占母猪的比例偏大,后备母猪与能繁母猪的比例在一些地区甚至已接近1∶1。谷继承表示,后备母猪比例偏大,就会导致明年下半年仔猪的供应量大幅度增加,有可能造成过剩。而过剩必然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就必然影响农民的养猪积极性,宰杀能繁母猪的现象又会发生,从而引发又一轮〃猪贱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