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猪业实录 作者:南方农村报-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去两年,国内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飞涨,高毒农药凭借着〃物美价廉〃的优势占据了大部分农村市场,种植户反映,与使用国外的进口农药相比,选用甲基1605等高毒农药的成本要减少50%以上。如此看来,正是高利润的黑手制造着一个个花样繁多的潜规则,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暴利自然让一些产业链上的不法之士趋之若鹜,铤而走险。谈到这里,我们无法再回避监管缺失的话题。但与其把食品安全的责任归罪于监管的缺失,不如说是法律和制度的缺失。
  2006年11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正式实施。2006年12月,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立法规定〃有害食品〃召回制度。2007年,公众期盼着《食品安全法》立法进程的提速,期盼着食品安全领域的潜规则在日益完善的法律制度面前无处藏身。
  (记者:赵威《南方农村报》2007年1月9日)
  没有堵住的〃瘦肉精〃黑洞
  广东生猪产业链瘦肉精检测关卡探营
  10月20日,《广州市生猪屠宰检疫和违禁药物检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两天内,广州四大肉联厂81头〃瘦肉精猪〃在〃现检现杀〃的新规下落网。
  新规一出,〃瘦肉精〃的监测可信度有所提高,但市民对〃问题猪肉〃的警惕,却绝不会因此放松。
  一头猪从养殖到餐桌走过哪些环节?谁来保证〃瘦肉精猪〃不再流向市场?在现有的监测措施下,究竟还有多少〃漏网之鱼〃?据调查,广东的〃瘦肉精〃监测从养殖到市场涉及三个环节、三次检测、多个部门。
  第一个环节是养殖,由基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负责监管。生猪出栏前,养殖户报检到所在地的兽医站,检疫人员上门检测,给合格的猪打上标记,开具检疫证明、运输车辆消毒证明、非疫区证明等。证件齐全后,生猪就具备了出场资格。养殖环节的产地检疫既是〃瘦肉精〃监测的第一道关口,又是滥用〃瘦肉精〃的唯一源头,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源头〃监测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个环节是屠宰,正规的交易流程要经过生猪批发市场和屠宰厂两个场所。生猪通过流通商进入生猪批发市场,市场所在地的动物防疫监督所(站)负责抽样尿检,合格的生猪方可屠宰。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部门负责检疫,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管理。屠宰环节的宰前检测是目前控制〃瘦肉精猪〃流向市场的最重要关口。
  第三个环节是流通,主要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农业、质检等部门也参与其中。从屠宰厂出来的合格猪肉产品必须〃两证〃齐全,即屠宰场开具的〃畜产品检验合格证〃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开具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进入市场后,工商等部门采取不定期抽检的方式来监测猪肉产品质量。
  流通环节是猪肉产品流向餐桌的最后一个监测环节,也是最受关注、矛盾最集中的一个环节。如此看来,似乎广东的〃瘦肉精〃监测程序缜密、严谨,但为何如此层层设卡,还有〃漏网之鱼〃呢?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目前〃瘦肉精〃的监管上缺少强制性规定,每个环节的监测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漏洞,监管的制度缺失令人担忧。
  养殖环节产地检测目测为主
  阿强(化名)今年18岁,是镇上最年轻的兽医,他的检疫员编号是〃12〃。于是在他检过的每头猪的耳牌上都刻下两串数字:化州市石湾镇的邮政编码和他的检疫编号。
  阿强说他几乎每天都在和猪打交道,主要工作就是过秤、打耳牌、开条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阿强说,其实是个体力活。
  〃条子〃就是〃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是生猪走进批发市场和屠宰厂最重要的通行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养殖户拿到〃通行证〃的手续并不复杂,只要打个电话到兽医站报检,阿强和他的同事们就会上门,给要出栏的每头猪称重、打耳牌,然后养殖户就可以到站里交款、开条。
  10月19日上午,阿强在官禄村用了2个小时,就完成了一养殖户42头出栏生猪的检疫。记者在现场看到,阿强的检疫基本上是〃目测〃,没有采集尿样,检疫的结果是100%放行。
  如此检疫如何能够与〃合格证明〃相匹配?产地检疫标准究竟如何规定?
  据了解,目前我国现行的《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49-1996)中并没有检测〃瘦肉精〃的项目。这部法规制定于1996年10月,实施已有10年之久。
  同样,在2002年7月正式实施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中,也没有将〃瘦肉精〃检测纳入产地检疫的范畴之内。
  〃瘦肉精〃检测在产地检疫环节中,无法可依。有关法律人士认为,即使具备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的生猪,在屠宰或流通环节被检出〃瘦肉精〃超标,也只能追究养殖户的法律责任,而无法追究检疫员的〃失职〃之责。但是在阿强和他的同事们看来,即使政府给了这样的职责,他们也无力担当。
  记者在兽医站看到,除了一台存放药品、疫苗的老式冰箱和几张桌椅外,站内几乎没有任何家当,更看不到检测仪器和设备。
  一位负责人透露,自从20世纪90年代后,畜禽的产地检疫费、防疫费几乎成了站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每头猪收取7元钱的费用,只能够勉强维持站内十几名兽医每个月平均300-400元的工资。
  〃这两年养殖户都信不过我们给打疫苗、治猪病〃,阿强说。
  屠宰环节强制执行抽检率低
  10月20日下午,记者在广州嘉禾生猪批发市场见到叶远明时,他刚刚采集完尿样,沾满了猪尿味的工作服还没来得及换洗。这位白云区兽医防疫检疫站负责人和他的10位同事承担着整个白云区所有畜禽防疫检疫的工作,〃工作量相当大〃。
  当天《办法》开始实施,明确规定:屠宰厂(场)应对待宰生猪进行盐酸克伦特罗(即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含量的检测。
  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从地方立法层面解决了屠宰检疫中违禁药物检测无法可依的局面,使得〃瘦肉精〃监测有了强制执行的依据。
  据了解,我国现行的《动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按屠宰检疫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屠宰检疫〃,而现行标准仍沿用1997年12月国务院签发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该条例并没有将〃瘦肉精〃检测纳入其中。
  叶远明介绍,在《办法》实施之前,由于屠宰厂缺乏检测设备等原因,动检部门只能在批发市场不定期地抽检生猪,但是检测时间长,等结果出来后,〃瘦肉精猪〃可能早已进入农贸市场,上了百姓的餐桌。
  《办法》要求,屠宰厂必须设置宰前检疫室供动物防疫监督使用,待宰生猪必须在每日15时前进入待宰间,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比例对生猪采集尿样,进行快速筛选检测,对其中呈阳性的样本再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以最终确定〃瘦肉精〃是否超标。
  当天23时之前,动检部门要将检测结果通知屠宰厂,以确定待宰生猪是屠宰上市还是无害化处理。但〃按时完成抽样检测的难度很大〃,叶远明说,当天嘉禾市场内1300头待宰生猪的62个尿样采集工作直到16时30分才完成,而抽检率刚刚接近5%。
  据了解,每个样品快速筛选检测的成本是20元,定量分析的酶联免疫检测成本70元。按照这样的成本核算,广州市下拨到检疫站的全年40万元专项检测费用,只能检测4000-5000个样品,而嘉禾生猪屠宰厂一年屠宰生猪44万头,检测比例可能还达不到1%,按照新《办法》当天的检测比例,现有的经费全年只能检测65天,其余的300天仍无法落实。
  流通环节工商抽查边堵边漏
  10月20日上午11时,广州东兴肉菜市场梁经理拿到了工商部门抽检合格的通知,〃这是一周内的第二次抽查〃,梁经理说,猪肉产品中〃瘦肉精〃残留量是每次抽查的重点。
  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吴晓曼副处长介绍,广州市场上猪肉质量安全监测主要由各级工商部门负责抽检,目前市工商系统共配备了13台快速检测车,各个分局都具备〃瘦肉精〃监测的能力。
  吴晓曼认为,流通环节的〃瘦肉精〃抽检只能是〃亡羊补牢〃,如果不从源头上把好关,很可能〃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据介绍,〃瘦肉精〃检测的成本高、周期长决定了工商部门在流通环节的抽检比率不会很高。目前确定猪肉产品中是否残留要2个小时,确定是否残留超标要7-8小时。当确定有残留时,〃问题猪肉〃可能早已经上了百姓的餐桌,甚至已经引发了中毒事件。
  流通市场与百姓的餐桌距离最近,〃似乎把所有的问题都指向流通环节,却忽视了对生产源头的监控〃,吴晓曼说,此时再来监管,为时确有些迟了。
  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屠宰后的猪肉进入市场后,监管部门突然多了起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包括农业、质检、食品、卫生、工商等多个部门都可以到市场上抽检,也都有资格发布权威的检测报告。
  多头管理时常会带来〃没有问题谁都不管,有了问题都来罚款〃的混乱局面,另外市场监测信息的资源共享也存在一定问题。
  业内人士预测,在〃瘦肉精〃能够给养殖户和猪贩带来丰厚的非法利润的背景下,〃瘦肉精猪〃仍然存在生存的空间,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记者:赵威 劳锦华《南方农村报》2006年10月26日)
  瘦肉精:民众梦魇
  东莞黄江镇瘦肉精中毒事件报告
  玉堂围市场上猪肉档口里卖的猪肉,很多都是猪肉老板自己从外地拉过来的。那次把欧旭林吃死的猪肺,是在2号档口一个姓邹的老板那里买的,是那个邹老板自己去惠州潼湖那边拉的。
  欧旭林已经死了将近10个月。
  〃(他)长得很高大。在街对面开一家窗帘铺,住前面的锦绣花园小区里。〃东莞黄江镇玉堂围市场门前卖香烟的阿婆记忆深刻。
  阿婆也知道他的死因:〃是吃猪肺死掉的,里面有什么瘦肉精。吓死人,跟中毒一样。现在我都不敢吃猪肺。连吃猪肉都要加倍小心。〃
  害怕的不光这个阿婆。自2006年3月份欧旭林出事以来,玉堂围市场所有猪肉档的猪肺都很难卖出去。
  欧旭林原本是南海人,在黄江镇经营着一家名叫〃美雅布艺〃的窗帘铺。2006年3月1日中午,欧旭林从铺面街对面的玉堂围市场里买来一个猪肺拿回家熬汤。家里六口人,他跟他老婆、两个孩子、母亲和姐姐,一起分享了这锅猪肺汤。
  喝完汤,欧旭林马上外出工作,而其他人则都留在了家里。突然间,欧旭林的老婆跟孩子都感到肚子疼,手脚还发抖。他们急忙到附近的诊所打了针,症状消除了。
  晚上7点多钟,欧旭林回到家,也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而且还特别严重。家人赶忙通知医院。等黄江医院120救护车赶到的时候,欧旭林的呼吸心跳骤停。医护人员急忙抢救,虽然心肺功能复苏,但是欧旭林迟迟没有苏醒。他马上被送进了黄江医院。在黄江医院急诊科,经过验血,欧旭林被证实是因为吃了问题猪肉而导致瘦肉精中毒。
  3月4日,依旧没有苏醒的欧旭林被送到了广州的珠江医院。在珠江医院神经内科的病床上躺了十多天,3月19日,欧旭林被确认死亡。
  事情过去了9个多月,原来属于欧旭林的〃美雅布艺〃窗帘铺仍然大门敞开,但是物是人非,经营者已经换了人。
  附近几家窗帘铺的老板却依旧记得欧旭林。
  一个来自梅州的女老板经营着一家〃华兴窗帘〃。她说,长这么大,还没听说吃猪肺会吃死人。她还说,现在看到猪肺那血扑扑的样子就害怕,就会想起欧旭林。以前不敢吃,现在更加不敢吃了。关于欧旭林的死在黄江还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描述。一个开餐馆的女老板说,欧旭林进医院以后洗了三次血,每次流出来的血都是黑的。
  还有人说,欧旭林死的时候样子非常难看,面孔扭曲。玉堂围市场的猪肉摊生意也比以往冷清了很多。来自龙川的一位老板说,欧旭林出事的那几个月,别说是猪肺了,就连猪肉都很难卖出去。大家都不敢到玉堂围市场买肉。
  另外一位老板也说,事情过去了那么久,生意还是没恢复到原来的好。
  欧旭林死后,全家人已经搬离了黄江。锦绣花园的住所,也转租给了别人。人们交头接耳,纷纷猜测他的家人拿到了多少赔偿。
  卖香烟的阿婆说:〃估计有好几万吧。毕竟是死了人的。〃
  玉堂围市场的承包者梁先生透露了具体数字:〃我给了他10万,黄江食品公司给了5万。〃
  梁先生说,事情根本不是他的责任,玉堂围市场上猪肉档口里卖的猪肉,很多都是肉档老板自己从外地拉过来的。欧旭林那次吃的猪肺,是在2号档口一个姓邹的老板那里买的,是那个邹老板自己去惠州潼湖那边拉的。
  他说,现在市场上猪肉的来源很不规范,有的是猪肉老板自己拉,有的是食品公司收过来提供给肉档老板。所以出了事,谁都想把责任往外推。
  梁先生说话的时候显得气呼呼的,出这笔钱他显然很不情愿。而那个邹老板比他更生气。他承认是自己卖的猪肺,但是,他说,那天的猪明明就是从食品公司那边进的,吃出了问题应该找食品公司负责。
  邹老板还有一肚子的火:〃我还想去告他们呢!从他们那里进的猪出了问题,搞得我们的生意那么冷清!〃食品公司的人显然也不想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一提起欧旭林的事件,工作人员都讳莫如深。一个保安说道:〃谁知道是不是瘦肉精,或许是吃了别的中毒呢?〃
  在黄江食品公司里,一块开阔的空地后面是十几个猪栏,里面大大小小的猪身上都有花花绿绿的记号,标明是从哪里拉过来,由谁拉来的。每天的下午5点多钟,是黄江动物卫生检疫所对这些猪进行抽检的时候,他们会在每栏里选两三头猪取尿,然后进行检疫。经检疫没有问题的,第二天凌晨,食品公司就会对这些生猪进行宰杀和加工。到了检疫的时间,检疫员陈浩手持一条长长的〃取尿器〃,不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