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同学,请接著看第八句:
  【世界海劫住。】
  这一句清凉大师跟我们讲,世界存在的时间长短,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现在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太空当中的星球,有些星球存在的时间长,有些星球存在的时间短。存在时间长短,各个不相同,这叫『劫住』。劫是佛法里面时间的代名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佛法里面说大劫、中劫、小劫。讲长时间是要论劫所说的,用年月日那就太麻烦、太琐碎了。劫的数量,在佛经里面我们要知道佛说法的义趣,都是形容很长很长的时间,不是说一个定数。现在很多人执著,一定执著一个数量。你执著数量,佛也有方便说法。说法有种种,不是一个说法。譬如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用的「小劫」,小劫怎么算法?
  佛说人的寿命最短十岁,这是讲大多数人,我们今天讲平均年龄。这个世界很不好,人的寿命很短暂,寿命只有十岁。两三岁这个人就成熟,就结婚生子,到八、九岁就是老头子。从十岁每一百年,就是每过一百年,现在讲一个世纪,加一岁,平均年龄加一岁。这样一百年加一岁、一百年加一岁,加到八万四千岁,这是人寿最长的。到八万四千岁就不能再加,要往下减,再过一百年减一岁、过一百年又减一岁,减到十岁。这样一增一减,叫一个小劫。二十个小劫是一个中劫,四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你要执著数目字,佛就给你这个说法。哪些人执著?小乘权教执著。大乘尤其是圆教他不会执著,他为什么不执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长短不二,他执著这些干什么?他心地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所以念劫圆融。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现象无不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头发生的。
  妄想、执著是虚妄的,能发生的体是虚妄的,所发生的事相哪里会有真实的?人明白这个道理,万缘放下,身心就得大自在,才能够入佛解脱的境界。否则的话,你是样样事情斤斤计较,那你是要到哪一劫你才能入得了佛境界?所以这些现象之有,全是幻有,因缘生法。《中观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金刚般若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真实相。觉悟的人在这个现相里面积功累德、断恶修善,觉悟的人;迷惑的人,念念想占有,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放不下,他累积罪业。累积功德的脱离轮回了,多半住四圣法界;造作重业的,就变现出六道轮回,在这里头舍身受生,循环流转,干这个事情,变现这个现相。所有这些现相,总的来说都是从心想生,这个心想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离妄想分别执著,一真法界就现前了。那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这里头没有劫住。讲劫住是方便说,对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还没有放下的人对他讲。已经放下的人没得说,念头尚且不生,还有什么言说?但是在我们现前烦恼习气没有断,我们概念当中确确实实有时间的概念、有空间的概念,《百法明门论》里面讲的「时分」、「方分」,是抽象的概念,不相应行法。这个概念里面似乎是有,实际上没有。不但体没有,现相也是虚幻的,细心的人能观察得出来。再看下面第九句:
  【世界海劫转变差别。】
  这一句里头有三桩事情,前一句著重在「住」,就是这个星球、这个星系,我们今天讲,它存在的时间长短,讲它存在的时间长短。第九句的「劫」,就是存在时间长短里面重要的是底下两桩事情,一个是『转变』,一个是『差别』。清凉大师在这一句里面给我们注解得很好,「随业改变」,要知道不是一成不变的。世界也是刹那刹那在变动的,它改变的幅度很小,我们没有办法觉察得出来;它改变的幅度很大,我们就觉察出来了。这一句重要,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夫学佛,如果心思很细密、很文静、很真诚,你在经教里面就能够做到随文入观。从什么地方观察到「转变、差别」的现象?从自己。粗相,一年比一年老,这不就变化吗?这不就差别吗?一年比一年老,容易觉察;一月比一月老、一天比一天老,不容易觉察到。人从小到老不是刹那之间变化的,实实在在是一秒一秒钟在变化,每一秒都不一样。后一秒钟这个形相,绝对不是前一秒钟的现相。这个话现在一些同修们常常听我讲经,不难懂,我说得很多,在佛法总的叫无常。
  我曾经在讲席里头说过,人有一桩事情勇猛精进,一点懈怠都没有,那就是从出生向坟墓这个目标精进不懈。你不能停个几秒钟,向衰老精进。什么人觉悟到这桩事情?跟诸位说,释迦牟尼佛当年觉悟到了。他作太子的时候到外面去游玩,看到外面生老病死,他觉悟了。觉悟之后,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形态?王位舍弃了,不想继承王位;荣华富贵舍弃了,妻子儿女舍弃了,去修道去了。觉悟了,就是修道才能解决这些问题,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做国王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荣华富贵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真觉悟了!我们现在学佛,还要争名逐利,争权势、争地位,没有想到本师释迦牟尼佛!修行怎么会成功?谚语里面讲「地狱门前僧道多」,不是假话。原因到底在哪里?我们在迷,没有在觉。虽然学佛、虽然出家,虽然搞弘护佛法搞了很多年,细心的反省检点就发现自己依然是迷而不觉,依然是邪而不正、染而不净。那自己心里就有数,我将来死了到哪里去?还是搞三途六道。有什么了不起?有什么意思嘛?
  经论上常常讲,真正是大丈夫,这个大丈夫也就是大英雄的意思,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不再造轮回业。不造轮回业,首先要把轮回心断掉。什么是轮回心?妄想分别执著是轮回心。妄想分别执著不断,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轮回,你这一生肯定空过了。放下,现在就要放下。哪一天放下,你那一天就成就,你那一天开悟,你那一天就证果。所以你要问你什么时候成就?不要问别人,别人怎么会知道?问自己。圣凡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成圣;一念不觉,凡夫永远堕落,总而言之,不知道世间是「梦幻泡影」,不知道这个。读经太少,这个太少是时间太少,佛法薰习的力量非常微弱,不起作用。如果天天不读经,天天不听教,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学佛,拜佛、烧香种一点福报,种一点善根,起心动念求福不求慧,求升官发财,求保住自己的利益。这个念头叫妄想,这个行为叫分别执著,你怎么能够解脱?你怎么能够入佛门?说真话,皈依没有入佛门,为什么?你没皈;出家也没有入佛门,为什么?皈依没有做到。这三条你做到没有?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你没做到。
  三皈要怎样做到?皈依佛,天天不离开佛陀教诲,念念记住佛陀教诲,时时落实佛陀教诲,这真的皈依佛了。把自己的成见、妄想、习气统统放下,佛教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照做。佛教我们「孝养父母」,我们一定要做到;佛教我们「奉事师长」,我也一定要做到;佛教我们「慈心不杀」,我们连伤害众生的念头都要断掉,不能让众生因我而生烦恼。修十善业,条条要落实,你这才叫皈依佛。在经论当中学习正知正见,那就是皈依法。经天天念,念了没有用处,有口无心,有什么用?念要懂得里头的意思,要把这个意思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你真的皈依了。皈依僧,僧两个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染」,这对自己;对大众,「六和敬」,六和敬是僧团里基本的戒条。
  「见和同解」怎么修?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每一个人都放下,那就同解,都没有意见了,天下太平。我有我的看法,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看法,你有你的想法,各个不相同,这个见解怎么能和?佛最高明的地方、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这一条,佛不是「你们想的错了,你们看的错了,统统依我的!」佛不是这个说法;佛说我们把一切想法、看法统统放下,不就和了吗?我看到经典里头这个说法,佩服得五体投地。於是我要怎么学?跟一切众生交往,我没有意思,我没有意见,我没有想法、没有看法;我随顺你们的想法、你们的看法,随喜功德。你们的想法有善、有恶,我很清楚、很明了,我随顺你们善的,我不随顺你们恶的。我在随顺里面就含有教学、教化的意思在里头,我不说一句话,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教化众生。
  用身体的语言来教,身教。你看我的作法,你看我怎么生活,看我怎么样处事待人接物,看我如何跟一切众生交往,你从这里仔细观察,你就明了了。怎样观察能够看得很清楚、很明了、很真实,没有看错?你自己不能有妄想分别执著。如果夹杂妄想分别执著你去看,看错了,看错之后你就想错了。不但对人,对佛、对菩萨你都会看错,你都会想错。你没有看到事实真相,你歪曲了事实真相。歪曲事实真相於佛菩萨一点损伤都没有,自己可造作罪业了,自己要负因果责任。所以佛法愈说愈细密,细密到无法想像、不可思议。所以清凉大师一句话给我们解答了,「随业改变」,这一句是真理。往好的地方改还是往不好的地方改,都在自己的行业。自己修积善业,你就往善处改了;你要是造作恶业,你就往恶的地方改了,哪有一定?由此,你就应当觉悟。
  我一个人这一生当中,无论是哪一方面的际遇,吉凶祸福,自己要负责任,与外缘决定不相干。凡夫很可怜,他不知道这个真正的意义,他总是怨天尤人,所以他的路是走下坡,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为什么?自己没有错,全是别人错。菩萨不如是,菩萨全是自己的错,别人没有错,他往上升。为什么?天天反省,天天改过,天天自新,他做这个转变。佛给我们讲,根本烦恼六个,贪心、贪吝、愚痴、瞋恚、傲慢,这个习气你自己不知道。养成习惯了,别人批评你,或是当面、或是背面批评你,你不服,你说别人毁谤你,你怎么会有成就?儒家的君子,佛法里面的菩萨,这个菩萨是指我们自己;我们学佛无论在家、出家,受了三皈五戒,受了菩萨戒,你就是菩萨了。你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菩萨,你不可以做个有名无实的菩萨,那个没有用处。名副其实的菩萨,试问问你受五戒,五戒你有没有天天去温习一遍?你受菩萨戒,《菩萨戒本》古人是定半月半月诵戒,怕你忘掉。古人还有半个月的能力,我这上一堂课,我还能够维持半个月,半个月以后怕忘掉,再温习一遍。现在的人说老实话,三天都不行。不但三天都不行,真的是可怜,三个小时都不行。
  你们看看我们在此地上课,上课是连续两个小时,很安静的在听讲,很像那么回事情。讲完了,出了讲堂的门口,心就变了,还是凡夫心,还是妄想分别执著,学的这个东西没用处。学世间法很明显增长贪瞋痴慢,学佛法不得利益,没有增长戒定慧,也没有减少贪瞋痴慢,这就是所谓功夫不得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没有觉悟,三皈依头一条没有做到,有名无实,这怎么能成就?所以要想成就,就要认真放下自己的烦恼习气,我们一般人讲的成见,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要非常认真努力,记取经典上的教训。我们采取佛的看法、想法,这个地方一定要知道,我不是被释迦牟尼佛牵著鼻子走。因为如果有人说,你放下自己的想法看法,去听释迦牟尼佛的,你不是好汉,被人牵著鼻子走。你一听这个话也满有道理!於是不学佛了。你错了!经典里面的想法看法,自性本来是这样的,所以随顺佛陀的教诲是随顺自性本具的性德,不是随顺别人。释迦牟尼佛如果还有妄想分别执著,那我随顺他我是被人牵著鼻子走;释迦牟尼佛没有妄想分别执著,「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性德流露。
  我们现在智慧没有开,性德没有流露,他性德开了,性德流露了,我随顺他就是随顺自己的性德。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了解这个真相,你跟佛走,一切依靠经教,你的信心坚定了,你的信心清净了。前面讲第一个是净信,第二个是坚固心,后面接著你看,亲近善知识,得佛力加持,你就是华严会上的当机者。你还有怀疑、还有顾虑,你怎么能入佛道?入佛道实在讲,就是宗门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你有疑惑、有顾虑,你不可能明心见性。为什么会有疑惑、顾虑?是因为你没有放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没有放下。统统都放下了,还有什么疑惑?还有什么顾虑?所以祖师大德常常挂在口头上,我们叫它做口头禅,「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入华严境界!读《华严经》,入华严境界;读《法华经》,入法华境界;读《无量寿经》,入弥陀境界。
  你的障碍在哪里,你知道吗?放不下。有人说「我一切都放下了,为什么还不觉悟?」你「一切都放下」没有放下,那个「一切都放下」也要放下,这个意思比较深。你想想他说这句话,你细心去观察,「我一切都放下了」,「我」没有放下,还有我在。有我相就有人相,有人相就有众生相、就有寿者相,四相具足,你放下了什么?真的放下了,疑惑断了,忧虑断了,我们一般人讲怀疑、顾虑一扫而空,那是一个真正放下的人。真正放下的人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是真心现前,妄心没有了,真心现前了。真心离念,真心起用就是智慧,真心起用就是万德万能,真心起用就是无量相好。自受用,一切具足大圆满、大解脱、大自在,自受用;他受用,「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切众生不一样,众生烦恼轻的,他跟善知识接触,他得的受用多;烦恼重的,他得的受用少,这个道理非常明显。
  我们同学,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我们跟李老师学,这是有个小班二十几个人。我们跟一个老师,听一个老师教诲,各人所得的不一样,不就这个道理吗?每个人成就的不一样,各人所得的不一样,原因在哪里?每个人对老师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