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6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盯视着自己的朋友,他的一些作品曾引起过轰动,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被排除在名单之外,可是安德罗洛夫却知道,他比自己更重要!

“首先,俄罗斯的语言必须要存活下去,而俄罗斯语言文化得以保存本身已经是抵抗希特勒或者抵抗中国人的胜利了,这是保存俄罗斯文明的火种,我的朋友,在几十年后,人们或许仍然记得托尔斯泰,但是我们的文学家都消失了,那么人们只能用英语去看托尔斯泰了!”

安德罗洛夫的神情显得极为痛苦,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极为痛苦的现况,他热爱俄罗斯,可他却不得不面对俄罗斯的沦丧,而现在又需要面对俄罗斯的灭亡。

“……其次,他们“用写作和广播当作武器,向人们呼吁打击纳粹德国和中国人,而作为一个数学家家,我呢?我又能做什么呢?我的朋友!”

又一次,将机票递给了安德罗洛夫,他看着对方,神情变得凝重而严肃。

“我的朋友,你现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样也是为了俄罗斯,你肩负着俄罗斯的未来,我的朋友。当然,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留在这里,像照料我的家人一样,照料你的家人!”

还能说什么呢?

面对朋友递来的机票,普拉东诺夫说不出话来了,他无法再次拒绝了,他感激对方作出的牺牲,尽管内心有百般的不愿,现在,他只能离开这里,离开他的亲人。

机场上,四发的dc4型运输机的引擎轰鸣着,这种远程飞机,全苏联不过只有十几架,这是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这种远程飞机将数以千计的专家学者运往了土库曼斯坦,而现在,又有一批专家学者,站在乌法的机场上,他们那双充满悲意的眼睛,最后一次凝视着这座遭到毁灭性轰炸的城市,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次凝视这大地了。

一片漂零的树叶,无法阻挡汹涌而来的大潮。一滴水,同样也不知道洪流的方向,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无论是树叶也好、水滴也罢,他们只能顺着大潮向前奔流着。

当那些茫然而又无奈的专家学者们踏上飞机的时候,用充满无奈与悲痛的眼神打量着周围的时候,在附近的森林中,一个人却在那里默默的踱着步子,他偶尔的会把视线投向天空,夜空中点缀着点点繁星,他想像上帝去祈祷,可是,上帝却无法听到他的祈祷声。

难道上帝已经抛弃了俄罗斯?

在斯大林的心间浮现出了这样的一个念头,尽管自幼在神学院接受教育,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关闭教堂、逮捕神父,但当面对困境的时候,他却又忍不住向上帝祈求,祈求上帝的帮助,祈求上帝的指引,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上帝没有给予他任何帮助。

“为什么会这样呢?”

斯大林的浓眉紧锁,他不知道,为什么连内务部都无法让那些士兵鼓起勇气去战斗,一支支部队成建制的投降了,他们对自己的祖国绝望了,就那么轻易的背叛了祖国,是的,正因如此,他和政府才不得不流亡海外。

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前往土库曼斯坦,不过只是政府的又一次迁都,但作为最终的决定者,斯大林却清楚的知道,前往土库曼斯坦,实际上是为了离开这个国家,流亡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他将在那里指挥国内的抵抗。

“斯大林同志,现在已经是10点了,飞机必须要在半小时内起飞!”

作为斯大林最信任的同志之一,贝利亚一直留在他的身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负责着如何制定流亡计划,同时还和各个地方协调,应该撤走那些人,出人意料的他没有选择那些“忠诚的同志”,而是选择了并不属于同志中的“专家学者”,在他看来,在未来一个专家学者,顶得上一百个“官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官员,但如果没有专家学者的帮助,他们根本无法赢得未来的战争,更何况,他们还将在那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革命的中心”。

“我知道了!”

默默的吸着烟斗,斯大林凝视着森林的深处,就这样离开了吗?就这样离开了俄罗斯的大地吗?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一沉,是的,这就要离开了,他必须要离开这里,前往一片未知的国土,在那里继续领导这场战争,指导这里的人民战斗,在土库曼斯坦,已经聚集了超过一百万军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忠诚的俄罗斯人,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导下,在印度继续这场战争,甚至在那里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建立起新的世界革命的中心,未来仍然是属于他们的。

对!

一定是的!俄罗斯一定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

想到这,狠狠的吸了口烟,斯大林看着身边的贝利亚说道。

“贝利亚同志,我们走吧!”

第1134章中德合作

1943年,初秋,浓厚的云层像毯子一样整晚笼罩在柏林上空,直到清晨仍然没有散去。在城市西方的哈维尔湖一带已经下起了细雨,雾气迷蒙,水天交织成灰色的一片。

在潮湿的街道上,消防队员和工种兵正在清理着街上的瓦砾,尽管德国在东线取得极为辉煌的胜利,但是对于德国人来说,在东线的胜利并无法阻挡来自盟军的轰炸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又一次把炸弹投在了柏林。

英美轰炸机在过去的一年间,总是不断的对德国实施战略轰炸,从对鲁尔工业区的轰炸,再到对汉堡、对柏林等地的轰炸,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对德国的轰炸直接影响到了德国的军事生产,甚至给予民众士气造成了打机。

不过,还好,来自东方的胜利,总是会挽回一些士气,尤其是从东方运来的食物,丰富着德国人,甚至西欧各国民众的餐桌,这多少总挽回了一些什么,尤其是对于西欧占领区的民众来说,随着德国开始从乌克兰总督区、莫斯科总督区源源不断将面粉、牛奶、牛肉以及猪肉运回国,西欧各国的苦日子总算是到头了,许多输入德国人商品重新回到了西欧各国的柜台上。

也许一切没有那么遭,许多人这么想着,不过无论如何沉默的抵抗是依然存在的。

对于柏林人来说,或许餐桌丰富了,但对于他们来说,轰炸仍然不时的折磨着他们的神经

已。不过未来充满期待的柏林人和过去一样,在清晨中,在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造成的伤害中,再一次于清晨中醒来,再一次迎接着充满希望的一天。

不过这一天,许多嗅觉敏感的人会注意到,在报纸上的一个角落中,有一个新闻,新闻并不起眼《中德贸易条约》签订,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新闻,对世界局势的影响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一开始没有人知道《中德贸易条约》是基于什么样的立场签订,但在中德两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的时候,伦敦、华盛顿等地无不在关注着这场公开性的谈判,对于盟国的间谍而言,他们急欲获得任何有关这场谈判的情报。

在过去的四个月间,在谈判过程之中,数以百计的与其相关情报出现在伦敦和华盛顿的情报机构,各国的情报人员分析着这份贸易条约对盟国事业的影响,分析其着对德国的影响,但是,在贸易条约谈判过程中,这些情报人员还是发现在柏林以及德国大城市的百货公司中,开始出现了因为战争关系,早就在柜台上消失的丝绸睡衣、丝袜等奢侈品,在水果柜台上,人们惊喜的看到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而诸如天然咖啡、巧克力等商品亦出现在市场上。

无疑这些商品都是来自中国的,英国的海上封锁曾阻断了这一切,现在,来自中国的商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德国安抚民众的一种工具。或许,正是因为数千吨“稀有商品”的突然上市,给民众带来的惊喜,使得德国终于做出了实质性的让步,中德贸易条约签订了。

现在没有人知道贸易条约会带来什么,但是至于对于德国普通民众来说,很快,那些“稀有商品”将不再稀有,战争对民众生活造成的影响将会造成最低。

又一次,置身于菩提树下大街,李卓为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在街道两侧依还能够看到战争带来的创伤许多房屋被炸毁了,还有一些房屋带着焰火烧灼的痕迹,在街道上,不时的可以看到防空消防部队卡车穿行着,不过,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

事实上,他现在更多的是在观察着街道上的德国人,他注意到这些柏林人的身上,穿着的衣装大都显得有些阵旧,显然,这是因为战争的关系,许多服装厂都用来生产军装,供应军队的需求,民众的需求自然被压低了。

“市场!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李卓为在唇边喃语着,他的眼中散发出一丝狂热,现在,他所面对的是一个被压抑数年的市场,无论是德国亦或是欧洲,每一个地方都是如此,只需要将国内的商品运到这里,就根本不需要担心销路。

至于运输问题,现在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经过铁路可以直接把商品从华北以及江南运往德国,根本就不需要经过大海,运输速度甚至超过过去的海路,而且德国正在对俄国境内的铁路轨距加以修改,很快中德两国间的直达火车就会开通。

“唯一的问题,就是配额了!”

这是李卓为,不,更准确的来说,是每一个驻德商务人员或者公司代表们的最担心的地方,甚至这也是贸易条约需要进行一百天谈判的原因为了避免贵金属输出,德国要求采用的配额制,而根据进口配额,每年不过只是二十五亿马克的配额,其中还有许多是德国工业界急需稀有金属、农矿产品,真正的工业消费品又能有多少呢?

“无论如何,总算打开了一个口子!”

作为公司代表,李卓为自然知道,华北早就制定的“贸易立国”的根本,只要打开一个口子,很快,源源不断的商品就会涌入德国以及欧洲,无论德国政府是愿意还是不愿,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开市场,毕竟即便是德国政府也需要考虑民众的需求,甚至占领区民众的需求。

傍晚时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柏林城中的中国驻德大使馆召开了,这是一场中德两国工商界的宴会,受邀请的既有德国工商界的显赫人员,也有德国的军政官员,在宴会厅内,乐队演奏着欢快的音乐声,斟满香槟酒的酒杯冒着些汽泡,而妇人们则高谈阔论的谈判着巴黎时装的最新款式,这些都能在卡德韦和库达姆的时装店买到,即便是在巴黎沦陷的情况下,巴黎依然引领着欧洲的时尚圈。

而当女人们在那里谈论着时装、丝袜、化妆品等话题的时候,男人们则在那里谈论着商业,比如克虏伯等大公司的代表们则围着中国信托公司的代表,在那里谈论着向中国输出机器的事情,还有一些人围着中国人在那里谈论着商品进口事宜。

或许,战争影响到了许多德国人的生活,但在另一方面,战争似乎并没有给这些富人带来多少影响,战争只产生了一个结果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富有了,实际上,战争也正是如此,战争的爆发在德国制造了数量众多的百万富翁,许多过去一穷不明的人,在波兰、捷克以及俄国获得了成功,用自己的方式为战争服务着,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个人的财富而努力。

“我是在空军部工作的,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一年之内,英美轰炸机就会从柏林上空消失,现在,为了加强首都周边,尤其是工厂周围的力量,我们已经想了很多办法。”

穿着军礼服的中年上校向个妇人说道。

“你们确实应该相办法,如果轰炸持续下去的话,民众的想法就会不稳!”

另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强调道。

“如果,我们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商品,那么,不稳就不会发生!”

左手端着酒杯,李卓为加入了这些德国人的谈论中,曾在德国留学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德语。

“哦,真的是这样吗?”

恰在这时,一旁一位穿着陆军制服的少校军官走过来,他看着李卓为笑着问道。

“你们在中亚就是这么干的,是吗?”

显然,这名少校对中国在中亚的统治很感兴趣,而李卓为则笑着说道。

“我不知道他们在中亚是怎么干的,但是作为一个普通民众,我想说的是对于人民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以及消费品,我想,几乎每一个人都渴望安定的生活,如果他们既有面包,同样也有漂亮的衣物,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一个简单的回答,实际上并没有回答少校的问题,在少校正欲追问的时候,李卓为又接着说道。

“如果你的餐盘上没有面包,衣柜中没有衣服,自然的,你会去抱怨,会去不满,你觉得呢?”

不待对方回答,李卓为微微举起手中的酒杯,然后兴致勃勃的说道。

“所以,我想,在今年,没有什么比中德贸易条约更重要的事情了,对于德国民众而言,他们可以获得廉价且丰富多样的商品,而对于中国而言,中国也可以获得工业发展所需的机械设备,在这里,我想让我们一同,为中德两国的友谊干杯!”

冲着面前的人们举着酒杯,李卓为与少校两人悬空轻击了一下。

恰在这时,大使开始了他的演讲。

“……信任,唯有中国与德国、亚洲与欧洲之间,彼此相互信任、相互了解,才能促进两国以及两大陆的发展,我相信今天之后,中德、亚欧之间的关系必将迎来新的篇章……”

第1135章胜利前夕的忧虑

早在1941年初夏的这些日子里,希特勒染上了疾病。首先,他经常胃痛可能是不可抑制性的。这是由于服药过量每星期口服上百片防毒药,外加注射数支青霉素、磺铵。

接着,他又染上了痢疾这是“狼穴”周围沼泽地区的常见病。他除拉痢疾、恶心和四肢酸痛外,还发冷发热。后来他的私人医生莫雷尔医生,把元首的心电图特地送给巴德瑙海姆心脏医院的卡尔?韦伯博士那位德国最为著名的心科权威复检。他并不知道他的病人是希特勒,只知道他是一位“工作很忙的外交家”。他的诊断是:急剧发展的冠状动脉硬化,是一种不治之症。但莫雷尔医生并没有将这一消息告诉希特勒。甚至他还当面对元首说,他的心脏很好。但是,莫雷尔却在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