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传说-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带着一点惊喜一点感激回家了。 

  我们和大伯母一起打车回去,周兴路看见自己妈跟着我们回来,本来很期待的目光变成了哆嗦,我小声对张小桐说:“蛋糕店在93年6月前必须兑出去,让大伯母做一年就换人吧,她太贪小利,不容易做大做好。” 

  “好,”张小桐斜眼看着周兴路,“我是不是该向大舅妈告他一状?” 

  “没必要,你就纵容他的毛病吧,过两年他肯定得载自己这些自大的毛病上。既然看他不顺眼,你干吗治病救人啊?” 

  “你真毒啊……”张小桐捏了我一把,“将来可不准对我玩这些阴谋诡计。” 

  “是是是,我只敢对您玩嬉皮笑脸……” 

  过了春节就快上课了,蛋糕店的生意如我所料十分火爆,好到张小桐必须再雇一倍的人手才能应付。92年国内西点生意的利润空间超过200%甚至300%,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蛋糕店的销售额几乎达到了当初张小桐投资的总合。我给张小桐一个任务,在开学前再开一间分店,这次我不帮她写策划案也不会帮她选址找人,一切全看他自己。这间分店我打算让小姑父去管,尽管那是个不太通人情世故的人,我需要的也仅仅是一台人工收银机而已,其他的方面根本用不到他。 

  分店规模不用像总店这么大,张小桐自己亲身上阵起来倒也得心应手,几天下来已经把能办的都办了。姑父在家整日被小姑训斥成“只会读死书”的废人,对自己的状况十分不满,跟张小桐一拍即合。在暑假结束前一天出任雪缘分店的店长。 

  我摸着下巴敲计算器跟张小桐说:“这样,经营整一年,一年之内会出现最少20家模仿你的蛋糕店,不用管他们,你做你的,我初步估算两家店的利润大致会在350万左右,这还是保守估计。等到明年年初,你把两家店作价500万兑出去应该不成问题。” 

  张小桐的嘴已经合不上了:“有,有这么夸张么……” 

  我微微一笑:“你看下个月的营业额吧。” 

  这句话的结果就是1992年3月一个月里我经常见张小桐魂不守舍,每天摆弄着白纸和一些数据。我嘲笑她:“财迷!”张小桐振振有词地反问我:“不知道谁每天挖空心思赚钱,说我财迷?哼!” 

  这个“哼”字说得娇媚可爱,我也只好落败下来。 

  月底结算,两家店总计营业额接近40万,由于之前预计到这种情况,我让张小桐嘱咐大伯母和姑父收支保密,然而饭桌上还是能看见大伯和小姑血红血红的眼睛。 

  我画了一张曲线给张小桐:“这是一年内的收支变化预测,最初低,中间高,后来还是低。这跟一年内的宣传,竞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我估计最高营业额能达到一个月接近70万甚至80万,最低也低不过40万这个底线。把成本和支出刨出去,再算上明年转让店铺之后给大伯母和姑父的分红,你一年可能能拿到500万,把店盘掉还有500万。” 

  张小桐真傻眼了,以前我写小说给她海阔天空讲故事的时候她还没什么具体的感觉,现在我把大把的钱放到她面前,她开始觉得有点不适应了。 

  “喂!”我在她眼前晃手,“傻眼了?” 

  “有,有点……”张小桐迷迷糊糊地抓我肩膀,“行文,肩膀借我靠一下。” 

  我坐到她身边,张小桐把头靠在我肩膀上:“行文,你怎么这么厉害?” 

  我心里一个激灵,这个可不能说。 

  “因为我不孤独,有表姐做我的同类。” 

  “讨厌,以后不要叫我表姐了好不好?” 

  “那叫什么?当亲戚朋友的面叫你小桐?”我苦笑,“咱们已经够亲密了,大人们看咱们是孩子才不怎么管。” 

  张小桐不是不明白事的姑娘,仔细一想也是,她从我很小开始就跟我腻在一起了,这些大人们不看在眼里才怪。 

  “那……以后没人的时候叫我小桐好不好?” 

  我点点头,看见她耳畔的一点乱发,伸手帮她拂开。尽管心里明知道这种动作最容易让女生有好感,还是忍不住做了。毕竟这个世界上能真正说知心话的人只有她一个。 
 

 

 






  
 第十一章
 
  4月,张小桐父母远走俄罗斯。他们并不知道张小桐赚了多少钱,大伯母和姑父受了钱的威胁没对别人提起过。从表面上看,一个西点屋所能赚的钱绝不可能太多。这也是受常识所限,譬如有人曾经质疑过一个游戏币卖几毛钱的游戏厅怎么可能月入数万,归根到底说,也只是因为不熟悉细节罢了。真正从事过这种行业的都会明白其中奥妙。 

  我用心险恶,让大伯母和姑父做架空店主,看得见钱来,学不到东西。张小桐只要在两家店里出现几次,所有来上货和套近乎的也就都知道老板其实另有其人了。我催促张小桐,5月放假期间必须再搞定一间分店,恶性竞争不出三个月就会出现,要巩固好后防。 

  张小桐在一个月内分两次请了四天病假,把房子和装修的问题一一搞定,我不忘火上浇油给她一份小说稿。原本小说打算写对网络游戏的大胆预测,仔细考虑之后觉得这涉及太多商业机密,目前比我们有实力搞游戏研发的人不知道多到哪里去了,这些东西还是少说的好。 

  张小桐没辜负我对她的殷切希望,很痛快地把第二家分店的地址选好了。她找人装修的同时我开始头疼找人的问题,根据我记忆,现在能找到的可信的人不多,无奈之下我只好让张小桐给董庆华去电话,让他帮忙物色一个合适人选。 

  “让我找人?不怕把你的钱都贪光啊?”董庆华在电话里开玩笑。 

  “有本事贪走那是他的本事,董叔您就帮帮我吧……”张小桐在电话跟董庆华起腻,那声音我听着都起鸡皮疙瘩,“我不认识什么人,只认识您一个能人。” 

  “哟,小小年纪就会扣高帽子了。你说说吧,能给人开到多少?” 

  张小桐装作思索一阵才慢慢回答:“2000吧,只要管理好,2000总没问题。” 

  董庆华吃了一惊:“嗨,比我工资都高啊,要不我给你看店算了。” 

  “董叔您真能开玩笑,我怎么请的起您?如果点歌频道做的好,您年末可要谢谢我呀。” 

  张小桐给董庆华的那份策划最起码让台里今年多收了数百万的收入,现在才两个月不到,已经有无数厂商打电话要求在点歌频道插广告了,这可是笔大钱。董庆华这个人虽然野心很大,却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张小桐提起这个,他不想帮也得帮了。 

  和预想的差不多,董庆华沉默了一下,问:“什么时候要人?” 

  “5月1的长假之后。” 

  “好,我给你想想办法。” 

  人事就这么搞定了。我能大概猜到董庆华会让谁来管理,所以这方面放心得很。 

  现在张小桐再说想开分店或者做什么家里已经没人出来阻拦了,事实是最好的论据,92年改革开放热潮继续深化,大家开始看重钱,却从来没想过钱改怎么赚。张小桐的生意成功无疑刺激了周围的亲戚,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意到底好成什么样。 

  分店在5月长假之后顺利开张,于春荣就是董庆华找来做管理的人,这个人我在2000年才认识,听说一直很不得志,却是个非常耿直的人。本着对任何人都不能特别信任的原则,我还是让张小桐做好各种防范工作,人在艰苦的环境下能耿直,环境好了还真未必能一直坚持。 

  不出我所料,5月中开始陆续出现了各种名目的西点专卖,反正这玩艺又没专利,谁都开得。我让张小桐开始为六一儿童节的宣传做准备。董庆华很够意思,给雪缘六一的活动做了个不要钱的专访。由于之前几个月雪缘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初期竞争者们在价格和宣传战上都败下阵来。说实话我倒不是很怕价格竞争,毕竟接下来我打算立刻开始搞多项经营,只是打价格战的话,我们损失不大。 

  六一儿童节张小桐在摄影机的全程跟踪下给全市500名特困家庭的孩子送了蛋糕,我独自坐在家里看电视上张小桐僵硬的微笑幸灾乐祸。这种抛头露面的事还是让她去做吧,我就一傻小学生,谁也别和我过不去。 

  张小桐在六一这一场秀之后几乎就成了自己蛋糕店的形象代言人,我估计现在有人想撼动她的生意都难了。学校和市里授予她无数称号,赚钱之外受尽赞誉,我打趣地对她说:“很多年以后你写回忆录,一定要这么写:‘那一年,命运的齿轮开始慢慢转动。’”张小桐吃吃笑:“命运的齿轮有点卡。” 

  “时代开始变了,”我坐在高高的楼顶看着城市的变化感慨,“你还记得我三岁时的眼前这一片是什么样吗?” 

  “记得,”张小桐说,“我们几乎从未离开过这座城市,对这些变化不是很敏感。” 

  “时代变了,”我伸懒腰,环视无人的楼顶,“再过几年,现在觉得新鲜的又是过眼云烟,我们得抓紧时间了。” 

  张小桐皱眉:“我们难道还不够抓紧时间吗?” 

  “现在是爬坡阶段,这种速度已经很不错了。”我盯着张小桐随风飘动的长发说,“以后可能会有很多困难,我们一起努力吧。” 

  “你不是比谁都努力吗?”张小桐嫣然一笑,眺望远方,“因为你,我已经不能想象自己的未来了。这样难道不是很好吗?老师总在课堂上总说,我们的未来是无限的。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自己的未来其实只是在一个小范围里。那些梦想啊什么的,象你说的一样,都是挂在驴子嘴边萝卜。” 

  “你不是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驴子中的一员了吗?”我微笑,“人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跳出来的,一次又一次,一步又一步。” 

  “你真喜欢给人做思想教育,干脆我叫你哥哥算了。”张小桐嘟嘴,“怎么进步,不还是跟着你老人家的脚步吗?” 

  “一起进步嘛,”我说,“俺能与全国知名的少年作家张小桐同学共同进步,也是荣幸了。” 

  “……你骂人!” 

  被张小桐捏了好一阵,我才开始说正事:“现在还不是乐的时候,我们还有几件事要办。第一就是店里的人要扩招,趁天热起来开两个露天西点广场,找人表演也好,做宣传也好,总之要让中学生以上的孩子们认为这是一种时髦消费。你也知道,现在已经出现竞争了,不动手就得被人排挤。” 

  “第二,把目前的账目再梳一遍,现在漏洞还是不小,最近半年内不能让伯母和姑父贪走太多。你得经常出现,让她们有点小阴影。” 

  “第三,我准备快小学毕业了,之后可能不会继续读书,先跟你说一下。” 

  张小桐这次真正吃惊了:“你不读了?” 

  “不,我打算休学一年,到时候再跟你说理由。” 

  张小桐想说什么,犹豫之后还是叹了口气:“你想做什么?” 

  “不是做什么,”我看了一眼远处,天地间有一些茫茫的雾气,其实是灰,“是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听过么?” 

  “这话由你说,就很可笑。” 

  我听张小桐口气不善,只能进一步解释:“这么说吧,并不是有些事非做不可,而是有些事非发生不可。” 

  张小桐不知道我是说父母离婚的事,瞪大眼睛看着我,那担心的表情让人心头一紧。 

  我朝张小桐张开手:“小桐,抱我一下,楼上风有点冷。” 

  张小桐在风中把我抱住了,她的身体有一点抖,很暖。 

  7月又是暑假,张小桐考了年级第三名,我考了学年第一。我们姐弟俩再次作为亲戚们和邻居之间谈资被翻来覆去地讲。张小桐按照我的想法在三家店的门口加设了露天摊,供应冷饮和新鲜出炉的各式点心。最开始反应不是很好,两个多星期之后人渐渐多起来,一是天气热了,二是好热闹图新鲜的人始终占多数,当然,最重要的是有闲钱的人多了。 

  这一招奏效之后,张小桐开始隔三差五去一趟店里,弄得大伯母和姑父心惊胆战,手脚收敛了很多。我和张小桐算过一笔帐,这两个人目前为止贪走的钱大概快有2万了。照这样下去,一年内应该有26万的钱平白无故被他们贪走。我让张小桐仔细查账的同时暗示他们,如果做得好,满一年之后会有一笔不少的红包,做不好的话,可以考虑换人。 

  张小桐没参加暑假补习,老师知道她事多,也没多说什么。现在学校的所谓自愿补课没几个人敢不去,这年代国内学生人微言轻没谁肯理,我唯一一次成功逃过补课也是郭振找了几个朋友帮我装家长给市教育局打了匿名电话才成功。由此可见,张小桐现在算得上是个有分量的强者了。 

  店里的生意说是甩手,实际上要操心的事很多,张小桐也是让我给锻炼出来了,现在基本不用我跟着参合,自己跑前跑后也能打点得顺顺利利。我跟她开玩笑:“以前姑娘家14岁都得生孩子了,你这点事没多难吧?”张小桐笑着唾我:“去,你才生孩子呢……” 

  我在暑假期间美其名曰跟表姐学习,成天跟张小桐腻在一起,让周兴路十分不爽。这事也不能怪我,我不想陪张小桐她还不干呢。其实就算带上周兴路他也一准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用周星驰的话说,何必呢?何苦呢? 

  7月底,我开始让张小桐陪我去了一趟沈阳三好街。92年3月15日沈阳三好街的第一座大厦维用大厦竣工,这座大厦是东北大学掏地皮新加坡维信掏钱合股建成,据说投资总额在1200万左右。我来的时候维用大厦的大部分摊位已经租出去了,我和张小桐上下走了一圈,生意不好,价格一般。想想现在私人企业对电脑的需求量还没大到夸张的地步,我对张小桐说:“能不能在这里租一个好一点的铺,我打算做代理。” 

  张小桐有点为难:“租地方倒没什么问题,只是具体经营上怎么办?我们都不能放下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