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传说-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看表,不到9点。 

  “有头绪么?” 

  “几种可能,反正可以肯定的是有内鬼。现在就看你想怎么办。” 

  我摇摇头,正打算说两句粗话,才想到身边长辈都在,还是决定假扮斯文:“查吧,别打官司了,我们游戏暂停开发,把这个事跟你们老爷子说一下。” 

  刘明耀急了:“暂停开发?SCE那边下个月就打算上杂志广告了,暂停开发?” 

  “我说停就停!”我心中一阵急躁,“跟SCE告个罪,说咱们这边出现一点问题,哪怕推翻重做也别和他们撞车,最坏打算就顶上一个永久跳票的罪名,不算什么。” 

  “不能就这么算了啊。”刘明耀第一次特别强烈地反对我的决定,“咱们投了差不多1000万美金啊,席德·梅尔的策划和本子就他妈多少钱?宣传计划都定好了。” 

  我拿着电话看了父母一眼,径自走到自己房间里,对刘明耀说:“敌我形势不明,你打算硬碰硬么?撤下来吧,损失就损失,也没什么办法。” 

  “操!”刘明耀在那边骂,“怎么连贼都不能抓了?丢了东西就这么忍着?什么世道!” 

  “我没说就这么忍着。面上的事儿咱们得做得干净,背后怎么弄是另外一回事。”我心中其实也是一肚子气,但还不是发的时候,“你赶紧去给我筛员工名单,谁有嫌疑,谁嫌疑最大。这种事儿,走官肯定没戏,咱们自己来查。” 

  刘明耀听我说完也有点清醒了,连声说是。 

  “行行,没问题。我这就去查。” 

  “好,最近小心点,别再出类似的事,这件事我想办法解决。” 

  刘明耀对我的承诺还是比较放心的:“好,我去搜集一下有可能的几个人资料,你尽快,这种事儿太他妈操蛋了。” 

  “你也看开点。”我劝他,“好歹现在也穿西装的人了,骂人解决不了问题。” 

  “我知道。”刘明耀声音里透着一点无奈,“我忍不住,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现在见过了。咱们分头想办法,随时联络。” 

  “好。” 

  从房间里出来,二老紧张地看着我:“行文,怎么了?” 

  “没事,没事。”我说,“公司出了一点问题,我明天可能要去沈阳一趟。” 

  我这种鬼话两人才不会信,我妈试探着问了一句:“要不要你爸陪着你去?” 

  我本想一口回绝,后来想了一下觉得让他跟我一起去看看也好,总要让两人对我目前做的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而且我也自认之前跟父亲交流较少,这是所有家庭里男孩子都容易有的毛病。 

  我点头:“爸,那就耽误您一天吧,明天您陪我一起过去看看。” 

  叫我这么一打岔,关于我和张小桐的问话倒是不能再开了,也算因祸得福的一种。我跟父母随便说了几句,借口明天要早起,先回房间了。 

  回到房间,我先给郭振打了个电话。 

  “喂,强者,干嘛呢?” 

  “装电脑。”郭振在电话那边说,他也配手机了,“汪哥想搞电脑房,我让他去你们的零售店拿了100台,正走线呢。” 

  “100台品牌?”我被吓了一跳,现在预装了Windows95,可是不少钱。 

  “这不是想你多赚点么。”郭振在那边说,“汪哥说也不在乎这点钱,以后你们还得管保修。”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保修这个问题在未来几年里一直是硬件销售之后的最大矛盾所在,郭振倒也算精明,一下就说到了点子上。 

  我本来还打算跟他扯两句,想到刘明耀刚才火烧屁股一样的电话,还是先说了正事,要到了三哥的电话。 

  三哥平均过一段时间会换一次电话,一般来说号码都通过郭振转给我。 

  所以理论上我和三哥是没有联系的。 

  三哥很快接通电话,估计这部电话完全就是给我准备的:“行文,什么事?” 

  “三哥,”我说,“上一次你让我别查尚方的投资人,是什么意思?” 

  “就是别问了的意思。”三哥说,“这个人,目前我们没什么能力动。” 

  三哥的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态度,还没等我说什么,他接着说道:“行文,这件事,我建议你还是多问问刘明耀他们家老爷子。你现在身边不止自己一人啊行文,凡事慎重。” 

  我觉得心头一阵无力:“你都不肯说他是谁么?” 

  “说了也没用。三哥是个无牵无挂的人,但现在得为你考虑。你不像三哥光棍一条,你犯不着为了这种事急。” 

  说这话的时候三哥声音有一点无奈。 

  我深呼吸:“好,三哥我知道了。我向你保证,短时间内不会采取什么激烈行动。我知道,现在想找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麻烦太容易了,我会大局为重。” 

  三哥叹了一口气:“你知道就好。5月份我回去一趟,这边有什么成果回去再跟你说吧。” 

  按挂手机,我一个人坐在床头,觉得浑身无力。 

  想了一会,我还没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另外一部常规电话响了。 

  我看号码,不认识。 

  按了接听,听见一个颇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声音——电话这玩艺,毕竟还是让人的声音有了一些改变。 

  “小周?” 

  “我是,您是……?” 

  “刘国良,托大让你叫过几声刘叔,哈哈。” 

  我一下精神了:“刘叔?” 

  “哈,我听明耀说了你们的事,打了几个电话跟老朋友们求证了一下,跟你说说,没打搅到你吧?” 

  “没有没有,刘叔您说,我听着。” 

  刘国良慢悠悠地说道:“行文啊,大概是这么回事。既然你们收购卫视,按说这种麻烦刘叔应该给你解决。不过我问过一点口风,大家都觉得,既然是做个游戏这种小生意,谁都不太好主动开口。” 

  我嗯了一声:“明白了,然后呢?” 

  “生意你们照样做。”刘国良说,“这件事能不能就这么算了?像你说的一样,闹起来了大家都不好看,没这个必要。” 

  我又嗯一声:“我知道了。那么以后呢?” 

  “以后?”刘国良想了一下,说,“我征求了一下意见,如果他们打算这么继续闹,我们考虑支持你。你也知道,要变天了呀……” 

  刘国良这句要变天听得我心里一突一突的,我忽然明白为何他能从省文化厅一路坐到现在了,如果我没看错,年内省长会上调,代省长十之八九就是他。 

  这些老同志活了几十年果然不是白来的,我甚至开始怀疑尚方这次大张旗鼓的举动是不是有他参与了。 

  不过至少在我看来,这个人的风评和所作所为还都算过得去,我宁愿相信这样一个肯让自己儿子去人才市场找工作的人,相信他那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只是出于一种对“自己人”的本能提示。 

  但我依然觉得,自己以前是太天真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完全没错。 

  跟刘国良又说了几句没什么用的话之后,我把两部手机全部关掉,趴在床上没脱衣服就睡了。 

  妈的,人生就是由无数郁闷组成的么? 

  **** 

  既然事情已经有了结论,我还是把注意力收回到查内鬼上——刘国良那句有意无意的暗示别人也许不明白,我却深知其中的真意。而软件开发方面的损失,按照太阳电子目前的规模和钱包,这点损失自认倒霉也就算了。 

  刘明耀在追查内鬼方面显示出他无以伦比的杰出才干——短短一天时间内,他就把嫌疑人确定在五人以内。这小子在电话里是这么说的:“当年要不是老爷子打死不让,我报的可是警校!” 

  我对此嗤之以鼻,这份成绩估计得掺上蔡青的七分水。 

  “行了,别吹了,你是要抱未来女警吧?” 

  这五个人两个文案,两个程序员,一个美工。刘明耀问我该怎么办,他们家老爷子的意思是这种弃卒随便我们怎么样都没问题,尚方对这种人绝不会心疼。 

  我倒是对如何对付这种人没什么想法,赶尽杀绝做不到,只能先看看到底是谁干的,绝了后患。 

  刘明耀很疑惑:“你打算怎么办?” 

  我嘿嘿坏笑:“这种问题,还是要有劳专业人士出马了……” 

  天还挺冷,刘明耀告诉我他打了个哆嗦。 

  给了这五个人的背景资料,我把事托付给赋闲的郭振,自从三哥长年不在家之后,一直没什么机会没折腾他。 

  刘明耀非常热心地当起出卖自己员工的老板来,我们约定大概下午三点见面,我带我爸和郭振过去。 

  而在这之前,我见到了一个不速之客。 

  **** 

  来的人魁梧高大,国字脸,笑容满面,声音洪亮,在按门铃之后很礼貌地隔着门对我说:“大禹房地产王德荣,请问周行文先生住在这里吗?” 

  我吃了一惊,王金凯他爸啊,牛人啊,北关市排名第二的房地产公司老板啊——实在不好意思,太阳家园做得太大,想不排第一还真有点难度。 

  开门把来人迎进来,我对笑容满面的王德荣微笑:“久仰王总了,我就是周行文。” 

  王德荣估计已经从他儿子嘴里知道了大概情况,看见我明显是经常挂的微笑和孩子一样的脸还是愕然了一下,随即迅速恢复常态,进到客厅里来。 

  招呼王德荣坐下,我去沏茶,一个茶馆里常用的滚圆玻璃壶,一包方便茶叶,看起来特不诚恳的一壶茶就出来了。 

  “王叔叔,您用茶。” 

  王德荣毫不在意地端起茶杯,朝我颔首微笑:“多谢。” 

  我坐到王德荣的对面,满面笑容地看着他。 

  王德荣随便意思意思地喝了一口茶之后,放下茶杯:“周行文……我,我这次是专程来向你道谢的……” 

  王德荣这一句话已经足够我佩服他了。这么大年纪,能成功绝不是偶然。以前经常有人跟我说你看得起每个人,每个人才能都看得起你,这话想来也有一定道理。 

  我对着王德荣摇摇头:“王叔,您不用谢我,您问过您儿子做过什么了吗?” 

  王德荣对我摇头:“我只知道他把周局长的儿子打了,其他的还不知道。” 

  我问王德荣:“王叔,您知道鲁薇是谁吧?” 

  王德荣点头:“我知道,好歹我也是做房地产生意的。” 

  我耸肩:“王金凯把鲁姐的头打破了,您知道么?” 

  王德荣吓了一跳:“这个小王八蛋,他就没跟我提过这事。” 

  “所以,”我说,“您去谢鲁姐吧,不是她拦着我,我可能真就忘了‘网开一面’这四个字怎么写。” 

  王德荣仰头长叹一声:“就是来谢谢你这个网开一面的,于公于私,你都没必要开一面。” 

  我微笑:“王叔说得好笃定,似乎肯定所有事都是我一手操纵了?” 

  王德荣苦笑:“我也有几个朋友,这种事总能问得清楚。” 

  我呵呵一笑,把手中茶杯端向王德荣:“王叔,您是生意人,知道和气生财,知道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是非成败转头空,您也不必为这事太过于操心了。” 

  王德荣想了一想,把自己的茶杯碰上,自嘲地道:“唉,见识少了,让人笑话。别的不说,以后只要周老弟有用得着我的地方,随便你讲!” 

  我淡淡一笑:“相逢一笑,您说是不是呀王叔?” 
 

 

 






  
 第八十章
 
  送走王德荣,跟我妈一起出门的老爸也回来了,叫上郭振,我们三人在司机的陪同下一起往沈阳开过去。 

  刘明耀知道我跟我爸一起过来,很是踌躇了一番怎么称呼我爸。叫叔叔吧把人喊老了,叫大哥吧明显是占我便宜,最后决定还是叫叔叔,大概是权宜了一番得罪谁下场比较惨之后的结论。 

  我爸感觉挺好,坐着儿子的奔驰,跟司机有一句没一句地发点关于现在时局的牢骚,吹暖风喝冰啤酒,看看车外的风景,回忆一下自己当年的岁月。 

  他年轻的时候赶上上山下乡最后一拨,回来之后就是工厂工人,跟我们公司的司机也算有共同语言,聊得不亦乐乎。我对之前的那个断层时代了解也算不少,看书听人讲之类的,不过经过旁人讲述和文字材料的浮饰之后,那些历史已经变得渐渐不真实起来。伤痕文学的作者们往往在文字中表达自己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如何清醒,讲述者也多半会略过一些跟自己光彩无关的事,说自己如何如何善良,以此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各种理由。 

  我又想起郭振经常说的那句话来了:人活着不就是不断给自己找理由么? 

  大概如此。 

  郭振在我身边翻着一本富勒的《战略序论》,还有身边的一本约米尼的《战争艺术》,这些书都是老得不能再老的书了,还是托境外翻译之福才能在现在看到,由此可见文化之间的沟通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近来郭振对电脑的持续热情有所下降,尤其是Windows95中文版发行以来,这人开始转向研究各种战略书籍,从孙子兵法到近代战争史分析一样不拉。我托了几次人给他带了一些暂时没有简体翻译或者翻译了依然没有出版的战争理论书。研究战争在90年代后期几乎成了大多数男生的必修课,后来经过分支,成了研究兵器的研究国际关系的研究民族精神的……归纳起来出发点倒是好的,说起来也好听:忧国忧民。不过仔细挠头想想,口号多于行动,废话多于决心,大多数也只是处在“研究研究”的角度。 

  鲁迅以前曾经嘲笑过这种口号爱国青年,说他们无非只是用一个民族大义的帽子去跟人争论,希望以爱国的立场去抨击别人罢了,实际上自己爱国不爱国,倒并不看重。 

  我偶尔想起来会觉得有一点郁闷,这种人跟除了在自己家里给自己人添乱还做过什么?几十年前中国几个最大的爱国青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