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传说-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对马兰说:“干脆这样,春节过来一起过吧,好过一个人。” 

  站在人头攒动的商场里,马兰有一点犹豫一点迟疑地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倒不是什么感动,而是有一点受宠若惊的不安。 

  我跟马兰继续走走停停,我给她建议该买些什么东西,对于一个人住的经验我比她还丰富,说起一些自己处理家务的细节都头头是道,马兰听得很是惊奇。她哪里知道,我正是在独立生活之后才懂得去照顾别人的。 

  我们从商场的一层逛到四层,最后停在了三联书店开在这里的分店门口。 

  “要不要进去看看?”我看马兰。 

  马兰有一点犹豫:“好……” 

  我耸肩:“一个人的时候,看书是比较容易打发时间。” 

  马兰将信将疑地点点头,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跟马兰正在挑着书,忽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我背后响起。 

  “周行文,你好。” 

  我回头,看见亭亭玉立的张欣,还有她淡淡的笑容。 

  **** 

  时间是造物改变世人最强的手。隔了几年之后看见张欣,她已经不再是脸上只有淡淡的让我仰慕的痕迹,如今的她已经完全变成一个漂亮活泼的少女,表情从容,一脸自信而稳重的笑容。 

  我几乎能听见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声呻吟。 

  笑一笑,对她点点头:“好久不见,你更漂亮了。” 

  张欣瞪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有一点激动地看着我:“真的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 

  我点点头:“还行,你怎么样?” 

  身边的马兰听出我们似乎是老相识,便没有再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张欣,默默走到一边随手翻着三联的书架,给我和张欣留下空间说话。 

  一般来说,三流言情剧如果碰到这个桥段必然是镜头后拉,旋转回放,中间穿插各种回忆片断反复浮现,最后定格在男主人公和女人公脸上,音乐响起,大家已经是泪流满面,情不自禁。 

  很不好意思,虽然生活比小说更离奇,但此刻我们似乎还没有这个趋势,显然证明我距纯粹的言情剧主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面张欣的表情渐渐趋于平静,看来时间果然能冲淡很多东西。 

  “我夏天要去北京了。”张欣此时依然保持了她的淡然,“学英语,我妈让我出国。” 

  我“哦”了一声:“去哪里?” 

  “加拿大。”张欣看着我的眼睛说,“听说那里的中国人很多。” 

  “加拿大好,方圆几里地都看不见人……”我被张欣盯得心里发慌,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那里的中国人也不少,比其它地方多帅哥,好过去英国,都是丑八怪……” 

  张欣静静等我说完,才慢慢开口:“我听说你现在很厉害,你不读书了?” 

  “不读了。”我默默低头,“暂时不读了,以后有机会,总要读下去的。” 

  张欣笑起来:“你总是这么自信,真佩服你。” 

  张欣笑起来还是很好看,让我忍不住盯着看,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我自觉心中那种曾经会被微笑和温声软语动摇的感觉已经慢慢变淡了,人的成长就是要战胜不成熟的过去,不管这成长代表失去什么。 

  “没什么值得佩服的。”我说这话的时候忽然觉得内心惨淡,“不用上学就得做更多的事,一样麻烦。” 

  “麻烦?”张欣有一点理解不了我的话。 

  “不知道怎么说。”我苦笑着摇头,“反正麻烦天天有,当不当学生都一样。去北京的话,好好学着吧,出国……出国也挺好的。” 

  张欣低垂眼睑:“我不想出国。” 

  我知道,我在心中对长长睫毛低垂出一抹惊人美丽的她说,我当然知道,可是生活就是这样,强迫你去接受,去熟悉,等你习惯就会忘记当初的反感。 

  习惯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辉煌和梦想,这多可怕,又多无奈? 

  我沉默了一会,才慢慢开口:“如果出国有什么麻烦,给我打电话吧,我想我能帮到你。加拿大没有好的中餐馆,不太适合定居。” 

  张欣接过我的名片,仿佛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口地道了声谢谢。 

  我舔了舔不知何时干起来的嘴唇,对张欣说:“祝你一切顺利。” 

  张欣迟钝地又回了一声谢谢。 

  我转身,去抓马兰的手:“姐,我们回家吧。” 

  走出三联书店很远,我回头遥望,还能看见张欣站在玻璃门口看着名片发呆。 

  我想,我知道了这次深圳之行自己该怎么做。 

  **** 

  晚上跟张小桐通电话,我说起白天遇到以前学校里那个小美女,张小桐听了咯咯笑:“怎么还要告诉我?” 

  “告诉你你能更开心。”我跟她说老实话,“这种小事瞒着您太没意思了,我觉得吧……反正我说完了您吃点小醋之后更多的应该是开心。” 

  “也不知道你从哪学来的。”张小桐嗔笑道,“听起来像经验丰富的花花公子。”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了?”我打哈哈,“我可是遍读天下情书的强者。”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张小桐用我说过的话回敬我,“一天到晚没正经样……喂,说起正经,3月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你去不去?” 

  “去,当然要去。”我笑嘻嘻地道,“我要看着您做获奖感言报告呀。” 

  “说的跟拿到手一样,哪有那么大把握……” 

  “相信我,没错的……”我极其恶劣地模仿刘德华,“不过去的时候记得多穿点儿,3月份洛杉矶挺冷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张小桐在香港逗留了一个多星期,把诸多事务都处理完才赶回来。这其中包括一次凤凰卫视的董事会议,两个回归后必要的政府活动和跟香港电影协会合作的谈判。 

  詹姆斯·卡麦隆是典型的视觉派导演,与喜欢玩花哨并擅长没钱拍大场面的香港导演们一拍即合。97年香港导演会还没解散,不少人众志成城地希望把香港电影搞上去,娱乐片的题材和内容层出不穷。詹姆斯·卡麦隆和一些闻风而动的制片人到港研究武侠片可以说是极大地鼓舞了香港电影界的士气,好莱坞的投资额度对香港来说无疑是金矿级的——香港电影的平均投资额才300美元,听起来都可怜。 

  与此同时,蔡青已经开始着手去洽谈《蜀山剑侠传》的版权问题。 

  根据版权法,还珠楼主还没去世50年,其女儿李观贤,也就是《蜀山》中李英琼的原型也于前两年去世,版权问题我倒不用太操心,有诚意和钱自然能要得到,况且这部书距作者去世也快40年了,离真正共享的日子也不久矣,估计没人会愿意把版权抱在手里让它烂掉。 

  按照日程安排,我和张小桐几乎是擦肩而过,我动身往深圳走的同时她也必须要回来,春节前不断的有各种活动要参加,尽管她可以回绝大部分活动,但是一些必要活动已经让人觉得时间不够用。横竖我们也是天天对着的,暂时分开几天倒也不错。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现在这种心态还是别跟张小桐一起去深圳的好。我这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不是很好,不希望在她面前露怯,也不希望这件事影响我们的感情。 

  我为自己这种可笑的中年人心态而惭愧,却不得不这么做。今年春节来得早,1月底已经是春节了,我在家草草过了春节,在年初四就跟马兰还有蔡青一起动身往深圳去,而张小桐正好在这一天从香港回来,我们除了通两个电话互诉衷肠之外也没什么可做的。这一次我依然选择了火车作为交通工具,反正只要过了初一火车票立刻多到不能行。 

  还是那条线,从沈阳出发,直奔广州,连火车站都不用出,转车到深圳。这一次我们的行程相对低调得多,我主要是来跟姜博士探讨新解码技术问题,这方面我暂时还不想让外人知道。 

  姜博士在97年中把家人都接到国内来了,国内事业的如火如荼让他很满足。这位曾经在美国人和日本人熏陶下很有了一点社会优越感的技术人员看到全中国那么多人因为他的产品而发生巨大改变,总跟我感慨世界上太多国家需要丰富的资讯。我每逢这时就笑,知识和资讯就是权力啊。当一个人知道的足够多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赋予了足够的权力,去争取他想要的东西。 

  千百年来,世界总是以金字搭状组成,保存知识的人总是一小部分。后来知识开放了,讯息却又被控制。只有当两者的开放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谓的人生而平等这种屁话才有一定意义。 

  自由的基础是交流,宽容的前提是睿智,这是出于一个社会个体应当明了的最简单的问题。 

  …… 

  大年初五的傍晚,我们到了姜博士在宝安区的住处。现在这里依然很少人,姜博士跟妻女在客厅团团围坐着吃饭,一起的还有工厂几个高管,看样子春节谁都没歇着。 

  由于到访是突然性的,让姜博士很有一些意外,我们到的时候也不太对劲,正赶上人家吃饭。蔡青的身份所有人都是知道的,她笑着跟众人打了招呼,我们把带来的礼物交给姜博士,顺便说了一番新年应该说的话,让这位美籍华人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由于在场的人太多,蔡青不得不调整战略,借花献佛地送给在场的人每人一个红包,这些红包本来是打算到开会时候发给劳苦功高者的,但现在场面如此,不能厚此薄彼。 

  一圈谈笑下来,诸人都很满意,显然蔡经理除了姜博士之外,也很器重他们。不管是不是人才,被人重视的感觉肯定是好的,这谁都能明白。 

  我坐在旁边没什么事儿似的看电视,凤凰台正在做关于旅游的节目,现在很流行新马泰十五日游的那种春节套餐,主要针对的是内地客户。香港旅行社从来都没想过,内地的市场居然这么大。内地虽然城市人口只有三亿多,但这三亿多刨除普通工薪阶层,刨除青少年儿童,刨除老人,刨除忙得没法旅游的,其数字依然可观。 

  要知道,从80年代开始,中国很多流行趋势几乎是跟着香港走的,民众对香港和东南亚生产电视剧集的诸国都有无限的神秘感和向往。97回归之后,政策的落实,大形势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合作和业务的开展,香港人这才发现,原来内地也是比较好赚钱的。 

  当然,这种所谓发现也只是针对后知后觉的人而言,在这之前无数港商在内地的成功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只不过那时没发展成全民运动而已。 

  香港经济经过亚洲金融风暴之后也受了不少牵连,尤其本地一些投机商跟着趁火打劫,虽然有中央的资金援助,也着实乱了一阵子。这会全民目标都瞄准内地,以为在内地能赚到什么钱,深圳这边投资的人陡然多起来了,某个做掌上PDA的集团也已经在国内开始了宣传。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那个集团在国内建立的新公司叫恒基伟业,那种PDA叫商务通。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的广告后来喊了很多年,国内的PDA热潮自此掀起。 

  我在那里看了一会电视之后,这些来吃饭的厂里的各部门头头们都知机地告辞了,姜博士送客之后请我和蔡青到书房去说正事。 

  姜博士的书房收拾得极其美式,米白色的简洁风格,除了电脑和旁人不一样之外,别的都很中规中矩。我站在书架旁随便看了一眼,多数是关于媒体发展的资料,其中大半是英文的。这就和某些人用名著来软装修要高明得多,书么,自己不看不用买来干嘛? 

  姜博士支开妻女,给我和蔡青泡茶,黄山毛峰的袅袅香气慢慢升起。我抽了一下鼻子,接过蔡青递来的茶杯,低头闻了一下,没喝。 

  姜博士站在我身后,笑着问:“怎么?有兴趣?” 

  “嗯。”我说,“我在想,光盘媒体技术出现之前,储存这些书和资料要多少空间啊……现在好了,几张盘搞定。如果新的媒体技术出现,大概一张盘就能装下这个房间里所有的东西了吧?” 

  “媒体技术的革新还没这么快。”姜博士叹了口气,“现在为止,CD和VCD还是主流,我估计要持续到99年或者2000年才能有大规模的更新,民用技术毕竟是要靠经济和商业运作来推动的。” 

  “日本不还是VHS录像带么?他们在电脑硬件革新上好像很不用心。” 

  “也不能这么说……”姜博士抽起一本名为《菊花与刀》的美国人写的日本文化书,“东芝和夏普这些公司在技术革新的力度上远大于世界上很多知名企业,你看东芝笔记本电脑和IBM的硬件战争就知道了。只能说他们的民用空间比较小,不好发展。” 

  “是短期内没有什么市场吧?”我说着就想起除了中国很少有国家使用高压缩率格式存储电影这件事,足以证明在某些方面,外国佬都很死心眼。 

  “嗯,也可以这么说。”姜博士喝了口茶,我就算不回头也能听见声音,“现在DVD的使用率其实已经在逐步提高了,但价格始终是个大问题,6C不肯考虑降价的事。” 

  “他们会降的……”我回头淡淡一笑,这笑容之邪恶,连在一旁坐着的蔡青都忍不住被吓着了。 

  姜博士一下子明白了我要说什么,只是皱起眉头:“传播途径有问题呀……” 

  我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茶,冲蔡青扬了扬下巴:“蔡姐,你觉得咱们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蔡青想了一下,回答:“媒体吧。” 

  我点点头,回望眼神尚有一些迷茫的姜博士:“您听明白了吗?” 

  姜博士摇摇头:“不明白。” 

  我摸摸下巴,把茶杯放下:“这么说吧,姜博士,您觉得破解这个东西需要多久时间?” 

  姜博士自然知道我所指的是什么,自信地笑了笑:“我现在已经破解了,DVD的加密工作有我参与。” 

  “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