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的一次猛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眼镜蛇的一次猛扑-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您直接管辖的?不是市里的,不是国际旅行社的?是您的?”古罗夫嘿嘿一笑。“那您的宾馆里出了什么事?”

  “我们什么也没……也许有过一些小偷小摸的事,那不归我们管的。”哈里托诺夫沉默下来了。“近来一个委员会派来了一大批人,不让人休息,说是在找一个什么外国人。所有的姑娘都被抓去,让她们认那人的特征。她们受到小伙子们的压制,分裂了。据说一步也不让她们迈,更不用说让她们进房间了。”

  “这才是工作!”古罗夫心想。“正是应该这样才能查出国际水平的恐怖主义分子来。”

  “我与委员会的事无关,”他叹息一声说道。“但是你自己是知道的,既然委员会盯住了,它是不会放手的。你们整个企业就要悬空了。也许他们要找的外国人不住在宾馆而住在某个妓女的家里呢?”

  “可能的。”哈里托诺夫同意地点了点头,目不转睛地望着。“而您,列夫·伊凡诺夫,也对此人感兴趣吗?”

  “我需要他也是白搭。”古罗夫耸了耸肩膀。“既然宾馆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搜查了,那他早就走了。”

  “万一他真的住在哪个女人家里躲着呢?如果他钱付得多,姑娘是不会把这样的顾客交出去的。我可以去找人谈谈,商量商量,行吗?”

  “试试吧,打听到了,给我打电话。”古罗夫冷漠地说道。他很清楚,哈里托诺夫不怀疑古罗夫对此事的关切。

  “好,我去采取必要的措施,”哈里托诺夫恭恭敬敬地说道,好像他在向市委常委报告。

  “波里斯·米哈依洛维奇,你需要的不是措施,而是结果。”告别时古罗夫说道。“你明天不管有无结果都要给我打电话。行吗?”

  米哈依尔·扎哈尔琴科在约定时间前十五分钟开车到达国家汽车检查站,但古罗夫已经到了。在“麦尔斯”里面同扎哈尔琴科坐在一起的,还有一个同他年纪相仿的小伙子。米哈依尔把车子开到检查坪上,就去找检查员,打听一下为什么找他来。小伙子穿着时髦的服装:皮茄克、牛仔裤,大摇大摆地同米什卡并肩走着。照古罗夫所见,两个小伙子没有交谈,只在有节奏地蠕动上下颚,嚼着什么。这种表现并不表示什么,那小伙子可能是米哈依尔的朋友,是来入伙的,但也可能是随从人员。这种情势怎么也不能使古罗夫感到满意。他朝中校走去,像事先约定的那样,中校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头发灰白的这个老战士显然喜欢回忆侦查工作,所以对刑侦总局来的这位重要人物,颇有好感。

  “沃龙佐夫,去他娘的!”中校大声叫了一声,走到台阶上,回头一看,看到扎哈尔琴科正朝“麦尔斯”大步走去。

  值班检查员也是个不年轻的大尉,急忙去找上司。

  “我在这里,中校同志!”

  “大尉,你我今天不是同志,而是先生!”中校的钢牙套闪亮了一下。

  “我在这里,中校先生!”大尉一边走一边把鞋后跟碰得嗑嗑响。感觉得出来,他们是友好的,大尉总在讨上司的好。

  “我正坐着写指示,突然看到那辆正在受侦查的‘麦尔斯’开来了!”中校靠在汽车的一侧,使得车子倾斜起来了。“这是谁的车?”

  正在等着技术检查的车主们,把中校和检查员围了起来。古罗夫随着人群走到近处,发现米哈依尔和他的朋友正从国家汽车检查局的大楼里走出来,急急忙忙朝自己的车子走去。古罗夫仔细观察伴随米什卡的小伙子,没在他身上发现任何有特色的东西。

  “谁是车主?我们等呀、等呀,可领导在这里却找不到车主!”响起了愤怒的声音。

  “是我的车!”米哈依尔从人群中挤过去喊道。“瞧,通知我们来,真不明白!”他把通知递了过去。

  “车是您的,对吗?”中校接住通知书,仔细打量着小伙子。“拿技术证明、驾驶执照来。”

  “出什么事啦,队长?”陪同米哈依尔来的小伙子问道。“一个月前,技术检查就进行过了的。”

  “您是干什么的?”中校一边收起米哈依尔的证件,一边问那个陪同的小伙子。“是律师吗?”

  “一般的朋友。”

  “把罩子抬起来,扎哈尔琴科!”中校转身对着检查员说道。“大尉,你检查一下发动机的号码和其他所有的部件。注意点!要擦得放亮!朋友,你也去擦。扎哈尔琴科,您同我一起去,您要详细写下您是什么时候、向谁买的车子。”

  中校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把在门口犹犹豫豫的扎哈尔琴科推进古罗夫的办公室,说:

  “您把门锁上,有电话来,您不要接,二十分钟以后我回来。”

  说完他就走了出去。

  一看到古罗夫,米什卡就什么都明白了,等门一关上。他就说:

  “您好,列夫·伊凡诺维奇,您组织得很不错。您怎么知道我受到监视的?”

  “我的职业是这样的嘛,小伙子。”古罗夫回答。“你说说吧。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你打电话叫我与廖恩奇克见面呢?”

  原来米哈依尔仍然同跛子萨什卡·加列依继续保持着友好关系。跛子是被古罗夫枪毙的波里斯·加列依的弟弟。萨什卡不像他哥哥,是个善良的小伙子。他一个人住一套两居室的房子,那里天天聚集着当地的醉汉,不过一些严肃认真的人也来。就在这个住所里,一个月前有过一次谈话,说阿基姆·廖恩奇克前不久借给什么人两个性格残暴的小伙子,可第二天在家门口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廖恩奇克正在喝酒、发疯,集团里的人都责怪他,说是他,阿基姆亲手把他们弄死的。当时米什卡就打了电话给古罗夫。后来过了一天,一个陌生的小伙子来说,他是代表廖恩奇克的。当地的刑事犯头头证实小伙子是桑采沃集团的人,他要求去莫斯科暂时避它个把礼拜。米哈依尔不听长者的劝告,收留了瓦西里,把他当请来的客人,但他很快就感觉到了,瓦西里对主人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好像他对谁也不隐瞒。

  “具体点说,他对什么感兴趣?”古罗夫问道。

  “我是这么理解的,他对您,列夫·伊凡诺维奇,非常感兴趣。”米什卡回答说。“有时我们喝酒,说一般的故事。他有时突然问我什么时候最后一次见到上校的?首先他没说您的姓名,我就假装不明白是哪个上校?这时他就盯着我,说别再装糊涂了,你并不是每天都同刑侦上校谈话的。我一再坚持说我没有这样的朋友。于是瓦西里便提起我们前不久的一次会面。我这才放下心来,我明白了,他什么也不知道,除开听到谣传有人袭击你之外,仅此而已。我向他解释说,那个人我还记得,我是从后院离开他的,我捅了他一刀就走了。瓦西里沉默了一会儿,喝了一口酒,说:你小子别给我装蒜。你当时到处打电话,说你用钢笔尖刺伤了侦查员。可前不久我们的人看见你同上校在一个厅里锻炼,后来又一起去洗淋浴。侦查员的胸部上和肩胛骨下面有枪伤,但手上没有刀痕。我知道您经常锻炼,而且有枪伤。我一听,客人说的是实情,便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于是便把一个茶杯朝他两眼之间砸去。我大喊大叫,见你娘的鬼去吧,我不知道什么上校!狗东西,你收拾你的东西,赶紧给我滚!我抓住一只酒瓶,准备打架,他个子虽然不起眼,但很结实。突然,我的瓦西里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安慰起我来了。他没有离开我,而是同我一起住着,就像针离不开线一样。就说今天吧,我把汽车检查局的通知给他看,我说应该开车去。可他却对我说,我也同你一起去,一个人呆着没味。”

  “米沙,事情不简单,很危险,对他,我也闹不清楚。你的“麦尔斯”车上安了一个塔灯,以便容易进行跟踪,我想,电话是会被人窃听到的。所有这些事都与你无关。车上的塔灯你也不要去找,你什么也不知道,像以前一样,有事电话里说,不过不要给我打电话。”

  “这个瓦西里要求我干什么呢?”

  “我说不准,很可能他们想起了我们以前那次会见,检查我们之间是否有联系。”古罗夫一边回答,一边考虑,在这样的情势下可不可以求小伙子找到廖恩奇克。玩反对刑事犯罪分子的游戏,是一回事,反对特殊勤务局的人,就是另一回事了。

  米哈依尔感觉到了古罗夫上校的怀疑,说道:

  “您别怕,列夫·伊凡诺维奇,我不是那么简单的,该说什么您就说吧。”

  “我说,”古罗夫已经下定了决心。“不过你得按我的要求做,不能搞一点独立性,否则你,米沙,连尸体都会找不到的。”

  “您别吓唬我,您不吓我都害怕呢。”

  “既然你害怕,那就好,无所畏惧的人,我倒是受不了。你单独去见当地的头头。你告诉你的‘朋友’,这不关他的事,想多知道,就去问头头本人。而对头头你就说,你有私事急着要见阿基姆,他要是详细问,你就威胁说:如果不带你去,廖恩奇克是不会饶恕的。明白了吗?”

  “我不是傻瓜,不过我得对廖恩奇克说认真的,否则我会倒霉的。”

  “你可以把瓦西里的情况详细告诉他,在体育馆的事一定要说,有人同上校一起洗淋浴,也要告诉他。而且你还要说,照你的看法,任何一个生意人都不可能去同上校洗淋浴,这些都是假的。瓦西里不知道是什么人,正在检查你,并且正在寻找同古罗夫的联系。至于去年的那个汉子——古罗夫上校,你在同瓦西里谈话以前,也不知道。我认为,在你同赐恩奇克谈话以后,你的客人很快就会走。你也不要用自动电话给我打电话,你家里有电话,所以没有必要使用自动电话,一用则可能有人监视。如果廖恩奇克给你什么任务,你坚决拒绝,他如果掐住你的喉咙,你就表示同意,然后往正面的窗玻璃上,斜着贴上一块橡皮膏。我会给你挂电话,要尤里·彼得罗维奇,你骂一句下流话就把话筒挂上。第二天上午十一点,你穿过玛丽亚丛林去索科里尼基……”

  “这条路我知道。”米什卡打断他的话。

  “路上肯定会有人检查你,如果没人跟踪,我就让你停下;如果有人监视,汽车检查站就会把你拦住,需要什么转达的,他会转达的,在他检查你的证件时,你也可以对他说几句。不复杂吧?全记住了吗?”

  “记住了,您不要害怕,列夫·伊凡诺维奇,我不会害你的。”

  “你主要是不要害自己,否则上帝不会饶恕我的。”古罗夫回答以后,出乎他自己的意外,居然给米什卡画了一个十字。

  中校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好像古罗夫不在办公室里似的,他说:

  “好啦,扎哈尔琴科,你的‘麦尔斯’小车是干净的。算你运气好,可以把车子从这里开走了。”
第十三章彼斯科夫中尉直到晚上十点才在“布达佩斯”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被人找到,虽然国家安全局的人在下午六点已经换班,所以医生说此人在里面躺了至少三个小时。中尉还活着,但没有知觉,流了很多血,被人打穿了头盖骨。

  库拉根中校碍到出事的消息,已是将近午夜了,而直到午夜两点,他们才在奥尔洛夫将军的办公室里召开侦查会议。时间拖了这么久,使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大吃一惊。

  “从斯克里沃索夫斯克传来消息,说手术进行很顺利,中尉的生命已经脱离危险。”奥尔洛夫说道。他用手掌搓搓脸庞,顺便望了一眼古罗夫和克里亚奇科,责备地望了望库拉根。“巴维尔·尤里耶维奇,怎么搞的,您的工作人员在十九点的时候差点被人打死,您直到半夜才知道此事,而往刑侦局报告竟是在午夜一点以后?”

  “我应该同领导商量一下,这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嘛。”库拉根回答。“救护车在二十二点以后就把人送走了的。……”

  “把他弄走也没通过你们在行政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奥尔洛夫打断库拉根的话。“真令人吃惊!整个宾馆都知道你们的人在工作,可你们的工作人员却不知道他的一位同志在洗手间失去知觉,躺了几个小时。这也叫反间谍工作者!您能找到什么人呢?!”

  “在俄罗斯,是没有负责任的人的,”古罗夫轻声说道。“犯罪事件多得数不清,尸体也多得无法统计,却没有负罪责的人。巴维尔·尤里耶维奇,你下令造一个花名册,把白天所有走出宾馆的人都登记上。你下过命令没有?”

  “当然下过了。”库拉根回答。“出去的人的名单,他们的特征,他们是否订了火车票或飞机票,都登记好了。”

  古罗夫已经知道,将近十九点的时候,住在宾馆里的一位法国客人告诉看门的人,说洗手间里躺着一名男子,地板上全是血。看门的人把这话告诉了行政值班员,直到十点才来人,他们无法解释谁应该把他们认为的醉汉从地上扶起来。这消息是怎么通过值班的安全局人员的,不明白。很可能是反间谍局拖延了,但没有通知民警。这种事经常发生。矿是大家一起找的,但找到的天然金属,人人都老想藏起来。古罗夫望了一下库拉根苦闷的脸庞,不愿意相信他参与了双重游戏,不过,如果上面有命令,他是会沉默的。

  “巴沙,你认识那个受伤的军官吗?”古罗夫问道。

  “从来没有见过面,那位中尉不是我们处的。”

  “这么说来,他也不向你报告啰?”

  库拉根明白问题的潜在意思,想了一下之后回答:

  “每个工作人员天天都要写报告。这些报告在小组里进行初步研究,如果发现里面有值得注意的东西,他们便把报告转送给我。”

  “这就是说如果彼斯科夫被捉住了,这事你都可能不知道。”古罗夫总结说。

  “他们可能绕过我,”库拉根表示同意。“但从不绕过将军。”

  “但是,不论是对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