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人归来-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1988年,四通总经理万润南到深圳大学搞讲座,他的演讲大意是〃泥饭碗比铁饭碗更保险〃,意思是,四通这个泥饭碗可以变成金饭碗。从那时起,史玉柱有了准备创办企业的理想。 
  ●1988年,史玉柱研究生毕业回到安徽。但是他没有去上几天班,就给领导递交了辞职信。领导、亲人、朋友无不为之惋惜。第二部分:历史性的突破   
  ●1989年,史玉柱揣着4000元的创业资本,到深圳寻梦。此前,他已经在安徽老家研制成了M…6401软件,这种软件一装在电脑上,就能打出比四通打字机24点阵更漂亮的64点阵字,而且编辑屏幕比四通打字机大很多。 
  ●1989年8月2日,《计算机世界》上出现了史玉柱早期商业生涯中具有转折意义的半个版的广告〃M…6401,历史性的突破。〃这个广告史玉柱一开始并未付分文。 
  ●13天后,史玉柱收到三张银行汇款,一共1?5万元。10月,在史玉柱和团队的用心经营下,M…6401的销售额跃然上升,迅速突破100万元人民币。   
  ●1989年9月初,史玉柱招聘了三个员工。到10月份的时候,看到收入快速增加,其中的两个员工提出了分股份的要求,但是史玉柱认为,软件是他开发的,启动资金是他出的。他至少应该控股,可以给两人10%到15%。但是,两位员工嫌太少。闹僵之后,史玉柱摔了电脑。〃我从此再不搞股份制了。〃史玉柱说。 
  ●在两名员工离开后的1989年10月,史玉柱投入100万元到《计算机世界》上打广告。   
  ●1990年前三个月,史玉柱已经挣到了3000万元。也是在这个时候,求伯君的WPS借助方正的品牌和渠道横空出世。   
  ●1990年8月,为了抵制WPS,M…6401的升级产品M…6402推出不久之后,史玉柱又组织开发了M…6402的升级产品M…6403。   
  ●1991年春节刚过,史玉柱就召开了第一届巨人连锁会议。经销商包机过来,现场订货,这打破了当时软件行业里常规的〃广告…销售〃的模式,这次连锁会议上,史玉柱当场拿下3500万元现金支票。 
  ●M…6402开发完成后,史玉柱在珠海注册了巨人公司。但是具体的事务还是在深圳处理。之所以把公司起名为巨人,是因为〃IBM是当时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史玉柱想做东方巨人。 
  ●1992年,史玉柱把公司重心转移到珠海,巨人公司改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人民币。这一年,巨人集团的汉卡卖出了2?8万套,实现利润3500万元,史玉柱暗喜。 
  第三部分:根基不稳的巨人   
  ●珠海巨人集团在珠海市政府的关怀下和史玉柱的努力下,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很快接近2到3亿。   
  ●手里有钱,史玉柱开始为自己的东方巨人梦谋划更多的道路了。1993年,珠海巨人集团集中推出M-6505汉卡、中文笔记本电脑、手写电脑等五个拳头产品。旗下也有了六七个事业部。 
  ●1993年7月份,珠海巨人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已经发展到38个,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仅次于四通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年仅31岁的史玉柱作为惟一以高科技起家的民营企业代表,在这年,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榜第8位,成为了中国的新生代贵族。而从白手起家到中国大陆富豪排行第8,史玉柱只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 
  ●还是1993年,中国计算机行业开始遭遇外敌入侵。随着西方10国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的解散,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计算机的禁令失效,…PAQ、HP、AST、IBM等世界知名计算机公司开始〃围剿〃中国市场。 
  ●1994年,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珠海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0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巨人大厦1994年2月破土动工,计划3年完工,气魄越来越大。 
  ●1994年春节之后,史玉柱突然宣布一条惊人消息:聘请北大方正集团总裁楼滨龙出任珠海巨人集团总裁,公司实行总裁负责制,而他自己将从管理的第一线退下来,出任集团董事长。这是史玉柱为解决积累多年的珠海巨人集团的管理问题的一次行动,但后来这次〃空降行动〃因缺乏中下层人才保障被证明并不成功。 
  ●1994年8月史玉柱突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提出了〃巨人集团第二次创业的总体构想〃。   
  ●1995年2月10日在珠海巨人集团员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史玉柱突然下达一道〃总动员令〃发动促销计算机、保健品、药品的〃三大战役〃。   
  ●1995月18日,史玉柱下达〃总攻令〃,这一天,珠海巨人集团的产品广告同时以整版篇幅跃然于全国各大报。由此〃三大战役〃全面打响。霎时间,巨人集团以集中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计算机、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产品,其中保健品一下子就推出了12个新产品。 
  ●〃三大战役〃启动后,珠海巨人集团的广告宣传迅速覆盖了全国50多家省级以上的新闻媒介,营销网络铺向全国50多万个商场,联营的17个正规工厂和100多个配套厂开始24小时运转。各地公司召集200名财务人员加班加点为客户办理提货手续,由百辆货车组成的储运大军日夜兼程,营销队伍平均每周增加100多名新员工。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就从38个发展到228个,人员也从200人发展到2000人。 
  ●1995年7月11日,史玉柱在提出第二次创业的一年后,不得不再次宣布进行整顿,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次干部大换血,并向各大销售区派驻财务和监察审计总监。   
  ●1995年9月,珠海巨人集团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下。尽管三大战役并未达到计划目标,但是史玉柱还是发动了随后的秋季战役。结果,也没有能挽救他的百亿计划。   
  ●1996年初,史玉柱为挽回局面,将公司重点转向减肥食品〃巨不肥〃广告,铺天盖地覆盖了全国各大媒体,〃巨不肥大赠送〃,〃请人民作证〃等营销口号随处可见,珠海巨人集团的人员和财力投入在4月有了回报,销售大幅度上升,公司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并没有能挽回局面。 
  。。。。。。。         
第63节:后记         
  后记   
  所有有梦想或者没有梦想的人们都应该研究史玉柱。有梦想的人会在史玉柱的身上学会如何实现梦想,没有梦想的人会在研究史玉柱的过程中为自己树立梦想。   
  我们是带着激动的心情完成本书的写作的。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史玉柱呢?   
  这样一些关键词也许还不够:勇敢、赌徒、坚强、狡诈、灰色、疯狂、革命者、新锐、大智若愚、梦想主义者、个性、吸引力、有故事、失败者、成功者等。   
  显然,他是一个多重矛盾聚合体,印刻着中国第一代、第二代企业家甚至是80后创业者的几乎所有符号。   
  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史玉柱,就是研究中国商业史,这种研究有着太多的乐趣。他的人生轨迹何尝不是中国商业发展的轨迹。   
  所以,要理清史玉柱的线索是足够杀我们的脑细胞的。   
  现在好了,本书的主人公,已经拥有3家上市公司了,500亿元的身价了。一切都会平静下来,而我们也完成了本书的创作,可以享受自己给自己的假期了。   
  让我们感谢一些人吧!   
  首先,当然感谢史玉柱。我们,以及本书的读者,都是幸运的。我们能通过本书看到,一个中国乃至世界的商业传奇的诞生与发展的轨迹,以及这个轨迹背后的故事。   
  尽管有些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在2007年11月1日到来之前,谁会相信,史玉柱还会在45岁的时候,创造一个巨人网络的上市呢?所以,耳熟能详并不代表,我们就能从中受到点启迪或者是触动。 
  还要感谢,在研究史玉柱和巨人的历史中付出了心血的人们,他们至少有何学林、王建/王育、朱瑛石、彭征/张路。本书在写作中参考并且大量引用了他们的文字内容。   
  还要感谢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参考、引用的文章、报道的作者们。他们至少包括刘韧、李宽宽、谢扬林、黄旭等,由于很多是通过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还有一些内容根本无法知晓其作者,我对他们的文章和观点做了大量的引用,谢谢他们在研究上所做出的贡献,和对本书的贡献。 
  还要感谢,一些为本书各种资料进行举证,而又非常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无名英雄们。   
  最后,感谢所有有梦想或者没有梦想的人们。就让我们在本书中,跟随史玉柱的足迹制造梦想或者实践梦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