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2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她岂能岂敢当面撕破父亲的伪善面皮呢。只有我在外心灵受创伤、受羞辱被强压后回到家中视她为出气筒而肆无忌惮地大发淫威,而她却无力也不能还手。也只有我无缘由地对她狂吼训斥以宣泄心中无名的恶气、晦气、霸气、傲气,她依然没有根本也不可能有低微回敬的音量。哭泣嘤声往往是她痛楚不堪的呻吟,双眸含着晶莹的泪珠。

  女儿实在太渺小太羸弱了,面对父亲失意与失败后的血红“斗鸡眼”、受伤后的“狼眼”,她总是哭泣,想不起去法庭,更不知道今天的每张报纸每本杂志上都写满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字句。

  总在我失去人性而变为兽性再回归到人性后,女儿还是胆怯地依偎在我的怀中,用一双小手抚摩着我那因愤怒而变形的脸,用含泪的目光舔拭着我那凶残无情的眼睛。也只有这时,我才良心发现,愧疚的泪水如雨似泉,紧紧地拥搂着女儿,觉得女儿的那一双柔软温暖的小手似钢鞭般地抽打着我的心肝肺腑。女儿清澈、宽容的目光照射着我自私的灵魂……

  女儿不会用种种的“眼”来审度我,尽管她爸爸在这个世界上活得那么无能又那么窝囊,让她也跟着受苦受难。然而女儿总是用一双纯净的明眸荡涤着我的心灵,抚慰着我的创伤,像黑夜里一盏灯光,引导着我回归人性的至善至美。□

 

Number : 9377 

Title :怀念未知

作者 :莫小米

出处《读者》 : 总第 181期

Provenance :时代青年

Date :1996。5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尚记得早年某个清晨 的情景:一位平日绝对少言寡语的单身女邻,忽然激动得大声呼喊。我们都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推门看去,她笑着对每个被她吵醒的人说:你们瞧,他来了,他来了,他没通知我,突然来了。——他是她的男朋友,这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的。

  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女邻的大呼小叫太应该,因为她太幸福。幸福源于她压根儿没想到他会来,那一切是未知的,在一个未知的清晨领受了一份未知的幸福,那幸福因未知而变得无限。

  那一幕发生在约20年前,而到了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未知变得越来越难得。试想她与他虽在两个城市,但拨个程控电话是如此方便。“喂,想你。”“我来看你。”“什么时候到?”“后天一早。”……寥寥数语,戳穿了未知,于是一切皆在预料之中了,那值得大呼小叫的幸福便大打折扣了。

  如今我们的生活,已逐渐被预知所包围。早晨起来你来不及拉开窗帘,打开窗户,便有直播电台的小姐嗓音柔柔地对你说:“今天下雨,小心路滑。”“阳光灿烂,又是个好天气。”这样,窗外的一切都清楚了,那种“试问卷帘人”的情趣就没有了。

  假如你不想出门,却盼着有人来访,那将是谁呢?电话铃响,一位友人说,他将在20分钟后抵达。很好,你起立,收拾客厅,烧水。门铃响,开门,他如约而来。一切有条不紊,却少了一份临时迎客的忙乱与惊喜。

  妻子要生产了,由于做过B超,你早就知道了孩子的性别,妻子的肚子就少了一份神秘感,产房门口那充满期待的问句“是男是女”就变得多余了。

  预知的确使我们感觉方便多了,预知让我们活得更有把握更显效益,预知使一切顺利,然而这顺利却不免乏味。其实从本质讲,生命是属于未知的,前途未卜才激发渴望冒险的进取心,胜负难分才有惊心动魄的白刃战,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心田令勇敢的小伙子充满激情,无限魅力的未知将来使人可以忍受无边的苦难而满怀希冀,种种的突如其来,使我们有了种种对付突如其来的本领……

  叛逆或者忠诚

    一个出色的间谍是基于忠诚,还是叛逆?这很难讲。

  英国人菲尔比是本世纪最出色的间谍之一,他仅凭单枪匹马就给世界上最强大的三大间谍机构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先是在二战时期与纳粹谍报机构为敌,战果赫赫。战后高居英国谍报机构的领导位置,却又是苏联克格勃的内线。以至到最后所有的间谍机构对他都戒备重重。直至他死后多年,历史学家与传记作家仍为其大伤脑筋。他为何要这样做,金钱与信仰似乎都不足以解释。

  终于有人想到了菲尔比的父亲。他是英国上流社会的绅士,却皈依了伊斯兰教,他在中东活动,却使中东的石油利益归于美国而不属于英国。人们终于发现了这对父子一脉相承的“反骨”,他们总是要与自己所从属的、所拥有的、所既得的一切背道而驰。

  菲尔比忠诚或叛逆的不是他的这个或那个主子,他叛逆这世界的常规,以此忠诚于其家族的世袭的“反骨”。□

 

Number : 9378 

Title :流行音乐

作者 :余华

出处《读者》 : 总第 181期

Provenance :北京青年报

Date :1996。5。1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在我儿子出生半年后,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很正经的人了。他除了吃和睡、哭和笑以外,还没有别的更突出的表现,我就对陈虹说:“他应该有点什么爱好了。”

  所以我决定让他来分享我对古典音乐的爱好。我希望巴赫、勃拉姆斯他们,还有巴尔托克和梅西安他们,当然还有布鲁克纳和肖斯塔科维奇,能让我的儿子漏漏感到幸福,因为他们每天都令我愉快。我以为漏漏会子承父业,会和我一样感到愉快。

  我从全部CD盘里,为儿子挑选了三部作品:巴赫的《平均律》,巴尔托克的《小宇宙》,德彪西的《儿童园地》,三部作品都是钢琴曲。我喜欢钢琴的叙述,那种纯粹的、没有偏见的叙述,声音表达出来的仅仅只是声音的欲望。我没有选择弦乐作品,是因为弦乐在情感上的倾向过于明显;而交响乐,尤其是卡拉扬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穆拉文斯基的列宁格勒乐团所演奏的交响乐,我想会把我儿子吓死的,他小小的内心里容纳不了跌宕的、幅度辽阔的声音;至于清唱剧,就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我被叙述上的单纯和宁静深深打动,可是叙述后面的巨大的苦难又会使人呼吸困难,我不希望让儿子在半岁的时候就去感受忧伤。

  每天到了晚上,我把他抱到床上以后,钢琴曲就会开始。在旋律的发展中,他逐渐进入梦乡。就这样日复一日,他在钢琴曲里睡去,翌日醒来时,又在钢琴曲里起床。慢慢地,他学会了爬,又学会了走路,开始呀呀学语。同时我看到巴赫让他出现了反应。他有时候听音乐会摇头晃脑起来,甚至连身体也会跟着摆动。最激动的一次是他爬到一只音箱前,对着里面飘出的钢琴曲哇哇大叫。

  正当我乐观地感到儿子对巴赫的喜爱与我越来越接近的时候,外婆拿来了一盒儿童歌曲的录音带,里面有一首四十多年前周璇唱过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

  这一天下午,我的儿子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显得十分激动,张大嘴巴使劲地笑着,小小的身体拼命扭动。他让我将这首歌放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自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因为激动过度而没有了力气,倒在床上睡去后,我才关掉了音响。

  我苦心经营了近一年的巴赫,被“小燕子”几分钟就瓦解了。于是我的蓄谋已久,我的望子成龙,我的拔苗助长,还有什么真正的宁静,在我儿子愤怒的手上和口齿不清的“小燕子”里,一下子就完蛋了。流行音乐通过我的儿子,向我证明了它们存在的力量。现在回想起来,当我儿子最初摇摆着身体听巴赫时,他已经把《平均律》当成流行音乐了。他是用听摇滚的姿态,来听我们伟大的巴赫的。□

 

Number : 9379 

Title :心灵的声响

作者 :刘墉

出处《读者》 : 总第 181期

Provenance :海外星云

Date :1996。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我的心底藏着几个小故事,每次想起,都一惊,因为我原以为自己很聪明、很客观,直到经历这些故事之后,才发觉许多事,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方能了解。那是人性最微妙的一种感觉,很难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

  刚到纽约的时候,有一天跟朋友坐计程车,下车之后才发现司机少找了钱。

  “这个混蛋骗了我们,”朋友骂道,“让他拿这钱去买药吃。”

  我笑了起来,觉得这句话好有意思。可不是吗?坏心没好报。所以后来每次我受骗,也学那位朋友的阿Q精神:“给你拿去买药吃。”

  有一天,我看了部叫做《欢喜城》的电影。里面描写一位拉黄包车的父亲,怎么辛苦地抚养全家、怎么被恶势力欺侮、女儿怎么被毁容、父亲又怎么为救孩子而受伤,且在女儿婚礼上旧伤复发,却强忍着痛苦,捂着流出的血水、装出笑脸……

  影片里有一段,是那父亲冒着倾盆大雨,拉一位富商到目的地,富商把钱递给他,等着找钱,那父亲突然露出一种很特殊的笑,没找钱,转身拉着空车冲入雨中。

  富商一直骂,电影院里的观众却笑了。我相信每个人都在为那父亲高兴,大家明明知道他不对,却也理解,因为他有一群可怜的孩子在等着他归来。

  自从看了这电影,每次我被骗,气了一下,就不气了,心想说不定这骗我的人,有着可怜的境遇,说不定在风霜雨雪中,也正有一群孩子,盼着他带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归来……

  20多年前,我做电视记者的时候,有一次要去韩国采访亚洲影展。

  我好不容易备妥了各项文件,送去给电影协会代办的一位先生。可是才回公司,就接到电话,说我少了一份东西。

  “我刚才放在一个信封里交给你了。”我说。

  “没有,我没看到。”对方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立刻冲到西门町的影协办公室,当面告诉他,我确实自己细细点过,再装在牛皮纸信封里交给了他。

  他举起我的信封,抖了抖,说:“没有。”

  “我以人格担保,我装了。”我大声说。“我也以人格担保 ,我没收到。”他也大声吼回来。

  “你找找看,一定掉在了什么地方。”我吼得声更大。“我早找了,我没那么糊涂,你一定没给我。”他也吼得更响。

  眼看采访在即,我气呼呼地赶回公司,又去一关一关地求爷爷、告奶奶办那份文件。就在办的时候,突然接到影协那个人的电话。

  “对不起,刘先生,是我不对,不小心夹在别人的文件里了,我真不是人、真不是人、真不是人……”

  我怔住了。忘记是怎么挂上那个电话的。

  到今天我已忘记了那个人的长相。但不知为什么,我总忘不了他,明明是他错,我却觉得他很伟大,他明明可以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把发现的东西灭迹。但是,他没这么做,他来认错了。我佩服他,觉得他不但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位勇者。

  许多年前,我应美国水墨画协会的邀请,担任当年国际水墨画展的全权主审。所谓全权主审,就是整个画展只由我一个人评审,入选不入选,得奖不得奖,全凭我一句话。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尊重主审,一方面是避免许多评审品味相左,最后反而是“中间地带”的作品得奖。不如每届展览请一位不同风格的主审,使各种风格总有获得青睐的机会。

  那天评审,我准备了一些小贴纸,先为自己属意的作品贴上,再斟酌着删除。

  评审完毕,主办单位请我吃饭,再由原先接我的女士送我回家。

  路上,她一边开车,一边笑着问:

  “对不起,刘教授,不知能不能问一个问题。没有任何意思,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那幅有红色岩石和一群小鸟的画,您先贴了标签,后来又拿掉了呢?”

  “那张画确实不错,只是我觉得笔触硬了一点,名额有限,只好……”我说,又笑笑,“你认识这位画家吗?”

  “认识,”她说,“是我。”

  不知为什么,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是水墨画协会负责人之一,而且从头到尾跟着我,她只要事先给我一点点暗示,说那是她的画,我即使再客观,都可能受到影响,起码,最后落选的不会是她。

  一直到今天,10年了,我都忘不了她。虽然我一点都没错,却觉得亏欠了她。

  我的三个故事说完了。从世俗的角度看,那车夫是坏蛋、那影协的先生是混蛋、那水墨画协会的女士是蠢蛋。但是,在我心中,他们都是最真实的人。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可以不忠于世俗、却不负自己良心的人。

  每次在我评断一件事或一个人之前,都会想到这几个故事,它们教了我许多,它们教我用“眼”看,也用“心”看,当我看到心灵最微妙的地方,常会有180度的大转变。□

 

Number : 9380 

Title :远行的信鸽

作者 :顾为鸽

出处《读者》 : 总第 181期

Provenance :世界之窗

Date :1996。4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信鸽能辨方向,但无人能解释其中的奥秘。当信鸽饲养人聚在一起放飞鸽子时,其场面总是那样的壮观,所有的鸽笼同时打开,白色、灰色、褐色的鸽子伴随着巨大的声响一起飞向天空。

  历史上充满了各种有关鸽子的传奇故事。大家都知道,在《圣经》里,一只鸽子给诺亚衔来一株橄榄树枝,向他报告洪水退去的消息。在古埃及,信件都是由鸽子来分发的,直到今日,埃及的邮政徽标上还有鸽子的图案。离我们再近一些的历史事件中,如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双方展开了大量的间谍战,那些间谍们往往就是把从敌方鼻子底下获取的秘密情报通过鸽子传递回营的,其中有些故事还被引为战争中的著名范例。如《白色视线》的故事,讲的就是一只雌鸽救出一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