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12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缘。此生,你和阿钱有缘,我只能把他当做弟,把你当做妹……”

  吴松桥经过一番感谢激荡后表现出来的豁达胸怀,令刘桂英的思绪更加纷繁。她无法淡忘自己和这位“大哥”相处的日日夜夜。那时她在病中,吴松桥在田头劳累了一天回来后还得给她做饭。她不吃,他也不吃。他用那双被荆棘划出道道血痕的大手捧着饭碗,像哄孩子似的,直等她把饭吃完,方“嘿嘿”笑着,开始吃饭。数九寒天,吴松桥穿着露出烂棉絮的破袄,却想着法儿扯布给她做新衣服。桂英当时不太清楚这些事,等她康复后,邻居一件件数落给她听,她感动得哭了。这是一个受过惊骇的人,重新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湾。没有他,桂英就像一片落叶,还不知要遭多少风暴的摧残和蹂躏呢?想到这一切,桂英犹豫了片刻,而后坚定地对吴松桥说:“大哥,你放心,我绝不会和你离婚的。”

  再说郑涨钱回到老方桥镇后,只觉得脚下一片虚空,仿佛跌入无底深渊。半轮残月升上来,惨淡而朦胧。四周是一些奇形怪状的暗影。他倒在床上,一种浩大的、无边无际的苦闷蔓延开来……

  一位老中医来给他看病时,提出了疑议:“你不像是得那种病,要不然你在病重期间怎么能干那么多事?”老中医给郑涨钱开了一帖妙方: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肾。百病出于“气”也。怒则气上,平则气消,喜则气下。郑涨钱琢磨了几天,才悟出个道道。老中医给他开此方的真正用意是让他明白:要使身体恢复健康,首先取决于精神的健康。两个深爱着的人,应平心静气为对方的幸福着想,而不是互相拴上链子。从桂英的现状看,至少她是幸福的,吴松桥用自己诚挚的爱撑起了桂英生活中的一片绿荫。解开这团乱麻的最好办法,就是此生不去泗门镇。

  整整12年,郑涨钱再也没有踏进泗门镇,而刘桂英也没有回老方桥镇。

  花烛高照松兰并茂

  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农村小镇,郑涨钱挑起了货郎担。他每天翻山越岭,送货进村,含辛茹苦地拉扯女儿,一直供她读到高中毕业。

  多年来,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有和他命运相似的人;也有同情和理解他的人;还有一些看重他人品的黄花闺女。但郑涨钱不为之心动,无意再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对那些上门提亲的人婉言谢绝道:“我现在一门心思养好女儿,她是我和桂英的骨肉,不能让她受一点委屈。”

  1988年岁末,一个大腹便便的老汉迟疑地走到郑涨钱摆的地摊前。郑涨钱见他不买东西,只是盯着自己傻看,不由得放下手中活,和他对视起来。半晌,老汉喑哑着嗓子问:“你是不是平波的爸,我是从泗门镇来的。”郑涨钱浑身一颤:“你是吴松桥?!老汉点点头说:“我专程赶到余姚来找你,是想请你到我们家去一趟,有要事商量。”郑涨钱紧张地问:“是桂英出事了吗?”吴松桥摇摇头,又拍着自己像十月怀胎的大肚子说:“桂英很好,是我得了肝腹水。我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所以来求你同桂英复婚。”吴松桥还告诉郑涨钱,他现在有了两个女儿,只要郑同意复婚,他就把两个女儿送人。郑涨钱急忙阻拦道:“孩子万万不能送人,桂英也不能嫁我。我尝过这种苦,不该再轮到你来尝。”

  郑涨钱坚持不见刘桂英,却捎去了1500元生活费。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援助他所爱的人。

  不久,吴松桥离开了人世。坎坷的生活留给刘桂英一身债务,他拮据到无力为吴松桥办丧葬。在这危难关头,郑涨钱出现在刘桂英的面前。他悄悄地把吴松桥的遗体背上山,埋进14年前就为自己准备好的坟墓中,同时更换了墓碑。

  做完这一切,郑涨钱把呆滞无神的刘桂英拉到身边,轻轻地理去挂在她脸上的一绺乱发后,低声道:“别愁,有我呢!什么坎坷的路闯不过去呢?!”

  1992年2月18日,郑涨钱和刘桂英肩并肩走进泗门镇人民政府办理了复婚手续。

  晚上,刘桂英缓缓打开吴松桥临终前送给他俩的礼物一对花烛。郑涨钱的心怦怦直跳,他轻轻地拨开烛蕊,擦亮火柴。花烛柔柔地、一闪一闪地、高高地燃起来。桂英告诉久别的丈夫,吴松桥留下的遗言是:“真想再为你点一次花烛……”

  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Number:5493

Title:语丝

作者:黄洁

出处《读者》:总第16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要彻底了解一个伟大的思想,所需要的时间也许要和孕育那思想一样多。

  理想是一件很抽象的东西,似乎渺不可追,但谁若能坐言起行,在斗志昂扬之时准备出击,他的成功机会会大增;如果相反则必败无疑。

  让心思意念随意飘忽,你将会变得更有创意。

  理性能够策励有智慧的人,鞭策愚笨的人。

  如果你要成就任何伟大的使命,与其依靠智慧,不如依赖勇气。

  内涵比外表重要,而一颗良善的心,却又是一切修养之始。

  每个人都抱恨他的记忆力不好,却无人抱怨他的判断力不够。

  最大的哀愁莫过于在痛苦中回想快乐的时光。

Number:5494

Title:心有所归

作者:赵翼如

出处《读者》:总第168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一个习见场景:夜空下,女人指一粒星子说好看,男人会报出它的学名方位女人凭直觉领悟的美感,不幸让男人用理性肢解了。

  这一年,我的生活概要写在一只摇篮里,但有男人来叹惜:你完了。牺牲得你快没你了。

  牺牲?笑话。谁见植物为花落结果伤心过?事实上,孩子常常能更新一个女人。

  当然母亲所做的一切,没法让人喝彩,在男人看来,光那没完没了的鸡零狗碎,就足以把一切美好感觉赶跑。他们更醉心波浪惊起,世界杯足球赛堪称男人的“蜜月”。

  女人更在意生命的点点滴滴。婴儿的第一泡尿,第一个笑,全比精彩的射门更精彩!。

  孩子有一种非凡魅力让你把琐事也做出趣味来,似乎替他效劳就成了自身的需要。

  头顶的天空沉落到小小的澡盆里,我把自己淘洗了一遍,浸泡出来的念头很简洁,生命应当快乐。这会儿我可不愿和墨黑字块呆着!难道孩子不是神来之笔么?用力嗅一嗅那团原装的生命真气,啃一啃小脚巴丫上颗颗豆米,绝对有缕缕醉意穿肠而过,太享受他了!连哭声在孩子身上也不失其魅力只管忘乎所以喊出生命原初的质朴清亮……

  我的确经不住孩子的诱惑,心里全给摇篮吸过去。孩子比什么都更喜欢的玩具,是妈妈。于是我学猫装狗扮狼外婆,吹泡滚滚捉毛毛虫样样玩得自从成为大人,从没玩过这把戏哪。一下唤起儿时种种,那早已从现实里逃出去的小飞侠7个小矮人白雪公主又簇拥而来,参与我们开心一刻的胡闹。我尽扯些可笑的废话,儿子不时发出“哇、噢’的快活叫嚣。惹得小外甥忽冒灵感:“哎呀,老师总教我别说废话,怎么你跟宝宝一说,这废话就神了?今天作文就写《废话的妙趣》怎么样?”说完在琴上敲响练习曲《老青蛙小青蛙》,咕咕咯咯一应一答活像我们老痴小痴。母子笑做一堆。很久没笑得这样彻里彻外了。女人不做一回母亲,哪里享受得到如此不掺水的纯粹?

  孩子让女人发现:愉快比面子更重要。“它好比幸福的现金支付,其他都不过是一张支票。”男人极少明白,如麻的报表合同剥削了太多的快乐,弄得口袋膨胀心肌紧缩。苦也不屑细说。女人本来适宜做里屋的门帘,播撒宁静和暖。可我不得不兼做挡风挡雨的门。有时要用肩膀撞开黑夜。那次踏雪背儿急诊,也觉自己脆薄得不行,但更弱小无助的眼神,刹那间激励我把头举起……

  天晓得我哪来这般好耐性、好脾气、好体力。

  劳累有时给人奇特的安抚愁苦哀怨都落入睡眠的陷阱。从前留守人的夜,一向静得荒凉,如今每一觉被切成三五段,连梦也被切成碎片,然而毕竟有啼声穿透了夜色,使黑夜变得安详。

  女人的一大福分,便是心有所归。

  记得有回夜半惊梦,醒来眼解沁凉,忽觉脸上偎一只温软小手,似要抹去我满心委屈。那一日,儿子刚满4个月。

  儿子在啥都没会的时候,已教会我很多知道了自己的平凡,且捉得平凡里潜着的诱人东西。慢慢出息得会缝虎头鞋,做红兜肚了

  !每个俯身摇篮边的母亲,都会随孩子的目光重新打量世界。

  而从孩子的表情上,亦可读到母亲的某段经历。

  儿子爱笑。

  这朵笑,便是儿子赠给母亲的最高勋章。

Number:5495

Title:希伯来文化谈丛

作者:朱维之

出处《读者》:总第168期

Provenance:大地

Date:1994。8

Nation:

Translator:

  为希伯来人,犹太人正名

  希伯来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他们是中东地区闪族的一支,最初住在阿拉伯半岛的南边,以牧放牛羊为业,逐水草而居。约在公元前3000年,他们越过沙漠的边缘,北迁到两河流域,在那儿的南部住下,制服了苏美尔人,发展了古巴比伦文化和苏美尔文化。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他们又从两河流域,沿着“新月形的肥沃地带”,向北向西迁移,到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当时称为迦南地区。当他们从幼发拉底河流域来到迦南地区时,迦南人叫他们为哈比鲁(Habiru)人,意思是“从大河那边来的人”,后来写成文字,就成为希伯来(Hebrew)人。以色列(Israel)的名字起于氏族时代的第三代族长雅各时,因为雅各在两河流域岳父家发财致富后,荣归故里时,路上有一天在旷野里过夜,有一位天使来和他角力,雅各胜利了,那天使叫他把名字改为“以色列”,意思是“与神灵角力”,因此他的后代便自称“以色列人”。在王国时代分裂后,北朝名为“以色列王国”,南朝名为犹太王国。以色列王国于公元前722年亡于亚述,成了“迷失了的十族人”不知去向。可能是跟别的民族同化,融进其他民族中去了。犹太王国于公元前587年亡于新巴比伦,幸而亡国而没有灭种,他们被分区聚居,便于管理;他们有半自治权,有自己的法律和审判官;可以成家立业,自置财产;可以自由经商,也有的成了富翁。从此,犹大人被外国人叫做“犹太人”(Jew)。这个名字起初有些歧视之意,后来时间久了,约定俗成,便把他们通称“犹太人”,并且没有了歧视之意。在我国,称他们为犹太人也有200年之久了,习惯成了自然。有人提出意见,说这译名不妥,有藐视之意,不如改为“犹太”。但在最初用“犹太”这个译名的人是19世纪初的西欧人,他们译犹太这地名时只知译音,顾不了其他歧义。唐时景教徒把“希伯来”译成“石忽”,宋代开封犹太人把“以色列”译为“一赐乐业”,19世纪初欧洲人把“犹太人”译成“犹太”都是取音不取义,更无褒贬之意。

  希伯来文化的辉煌

  希伯来民族是一个小小的奇特的民族。论疆域,只有我国最小的省份海南省那么大;但论文化,却和我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史。他们有流传下来的古代宝贵的文库《圣经》,与中国、印度、希腊的名著并列为影响最深远的四大古文库之一。我们若把古代世界分为四个文化圈,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代表,印度是中南亚文化圈的代表,希腊是欧洲文化圈的代表。希伯来则是中东地区文化圈的代表。中东地区,从地中海东岸到两河流域,即西亚和北非,以“肥沃的新月形地带”为中心,自古被称为“古文明的摇篮”,曾产生过许多赫赫有名的古文明大国,称帝称霸。例如埃及、巴比伦、亚述、腓尼基等,都曾产生辉煌的文化,横行一时。以色列这个小小的民族,常受他们的欺侮,或剥削,或奴役,或俘虏,或驱逐,吃尽苦头;但他们坚韧不拔,凭自信,站住脚跟,屡次陷入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忽见柳暗花明又一村,再凭自己的才智和努力,保住已有的文化并且进一步吸收别人的文化来壮大、发展自己的文化。所以小小的希伯来民族能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尽量吸收四邻的古国文化而且集其大成,并以光辉的“希伯来文化”代表中东地区的文化圈,在世界古文化中大放异彩。反之,在它周围的四邻,曾经是赫赫有名的古文明大国,如今都已被湮没,他们的古文化早已中断,留到现在的只有金字塔、石像、空中花园、通天古塔的遗址,以及坭版、瓦片、断碣残碑,供后人考古凭吊,都没有系统的文化著作流传下来,但是希伯来民族却留下一部煌煌巨著《旧约》,给世界各国人共同享用。它从公元70年被罗马灭亡,被迫流亡世界各国近2000年之久,如今却奇迹般的又复国了,它的人民文化素质仍很高,在各门文化领域都有杰出的人物,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卡夫卡等等,不断出现的成就,指不胜屈。

  在古代,以色列人的才干发挥在诗、文、音乐方面。圣经、次经、伪经、死海古卷等宝贵的文库,3000年来一直吸引世人的注意,读者愈来愈多,不是愈来愈少。但在古代,以色列人在科学上默默无闻,没有创造什么奇迹,连一条大的桥梁也没有造过,一条著名的水道也没有修过。所罗门所造的豪华宫殿,是由腓尼基人供给的材料和技术师。可是现在,以色列人科学的发达,人才辈出,却是惊人的,以色列每1万居民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就有135人之多,而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则分别为70人、65人、48人和28人。1987年,以色列每1万个劳动力中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发表论文81篇,大约是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2倍,是日本的4倍多。

  看来,以色列已经成了一个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