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丘吉尔-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这个问题上,他遭到艾登的反对,但却得到辛克莱的支持。辛克莱认为,轰炸机不能“在双方直接交战的地带”发现轰炸目标,空军元帅对此也表示赞同。但是,第二天14日,德军突入色当地区,危急局势开始出现,法军司令部和法国总理都送来警报。雷诺在那天拍来电报说,法国陆军顶不住坦克与俯冲轰炸机的联合攻袭,请求英国再派10个以上的战斗机中队来增援已在支持英国远征军的、但正在迅速被消耗掉的空军中队。    
    战时内阁不愿立即接受这一要求。丘吉尔认为:    
    在我们帝国的心脏进一步暴露在敌人面前之前,我们应该等一等再说。机械化部队突破防线,除非后面有大量的后续部队,否则面对人数众多的法军,并不会起决定性作用。摩托化车队需要汽油作动力。根本的要害或许在于要支持即将开始的反攻。    
    基于这样的考虑,遂作出决定,准备派出10个中队,但其中6个中队还要拖延一段时间,待到对实际战局作出进一步的观察后再最后决定。    
    第二天清早15日,雷诺变得更加绝望了,他打电话给丘吉尔说,“我们已经失败……我们吃了败仗。”情况确实如此,一度曾控制着阿登前线的法国第九军崩溃了,德国坦克离他们原有的阵地推进了约60英里。但当时英国战时内阁对局势还不十分清楚,于是丘吉尔决定飞往巴黎,同法国领导人进行会晤。陪同他的有帝国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迪尔将军,以及战时内阁秘书处军事方面负责人伊斯梅将军。丘吉尔一行约在下午5点半到达法国政府所在地凯多塞,发现政府各部担心德军占领巴黎,已在焚烧文件卷宗。在雷诺和达拉第在场的情况下,丘吉尔一行听取了总司令甘末林将军对战局的说明。在这位将军说完后,丘吉尔问道:“还能从什么地方调来大量部队吗?”但得到的回答是“摇摇头,耸耸肩,说‘没有’”。    
    正如丘吉尔后来所写,“马奇诺防线是为什么而建的?它应该能节省兵力……我承认,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到吃惊的事情之一。”甘末林请求增派英国战斗机,丘吉尔早先已答应从10个空军中队中派来4个中队,现在又请伊斯梅将军给伦敦打电话,请求再把那6个中队派来,“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他们则必定会遭到覆灭的后果,这不是好的历史事件”。在午夜来临之前,英国政府同意了丘吉尔的请求,丘吉尔亲自将这个消息转达给雷诺与达拉第,此后他就睡在英国大使馆,第二天上午就飞回伦敦。然而,实际上这些空军中队,尽管被派去参战,但并未飞到法国机场,因为那里不能给飞机提供雷达掩护,而特别容易受到攻击。    
    到这时,局势已很明朗,德国进攻的目标是阿布维尔和英吉利海峡沿岸,而不是先进攻巴黎本身。这意着要把法国军队同英国和比利时的军队全部切断荷兰军队已在5月14日晚投降了。到5月19日,英军司令戈特将军开始考虑,他将不得不退到沿海地带,从而从海上撤退。他之所以这样考虑,那是因为他尚未得到法军统帅部的明确命令,而且法军统帅部似乎也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在此期间,雷诺决定改组他的政府,达拉第的国防部长职务改由他本人担任,而把达拉第安排到外交部;他说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登保卫者、老将贝当元帅进入战时内阁,任副总理。他还起用魏刚将军取代甘末林,虽然魏刚的年龄比甘末林还大,当时已73岁,但被认为他更有魄力和办法。正是为了会见魏刚,讨论军事局势,丘吉尔才又一次在5月22日访问巴黎。这次会见是在魏刚设在万森城堡的总司令部进行的。魏刚显得“坚定、果断和出奇的活跃”。他概括地讲述了一项计划,按照这项计划,法国第一军和英国远征军向南推进,与从索姆河南部向北进攻的法国其它部队会合,局势似乎比丘吉尔上次访问时更易于控制。丘吉尔在英国大使馆相当舒服地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便飞回伦敦。    
    


第二部 胜利与背弃第5节 最光辉的时刻(2)

    但一系列的事变使这项计划未能实施。从索姆河南部地区发起的攻势未能得手,戈特北翼的阵地由于比利时军队的溃退而陷入困境。戈特感到,他的部队惟一的希望就是朝沿海的敦刻尔克撤退,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由他的南翼给予保护,于是,5月26日白厅下达命令,要驻守加来的英军坚持战斗到底。丘吉尔被不得已而作出的这个决定弄得心烦意乱,“他明显地不思饮食”,并对伊斯梅说道,“我感到身体有病了。”但敦刻尔克撤退或称之为“发电机计划”取得极大成功,自5月26日开始行动,到6月4日止338000多名英国和同盟国的军队踏上了英国本土。诚然,这些部队未带回他们的重型装备,但大多数人至少带着自己的步枪。    
    5月31日,在巴黎举行了一次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丘吉尔再次飞去参加了会议,此行陪同他的有艾德礼和伊斯梅。另外,英国方面还有B.L.斯皮尔斯少将,他是一位保守党下院议员,也是丘吉尔的朋友,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因而使他又添上了一种资格——丘吉尔任命他为自己同雷诺打交道的私人代表。这次会议同意撤出纳尔维克。这项建议是英国方面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舰只和防空火炮的损失。另外,还拟出了行动计划,一旦意大利参战,就对它进行海空联合袭击,而这种事情当时似乎已迫在眉睫。但丘吉尔还必须努力消除英军和法军不能按大体相等的数量撤出敦刻尔克的顾虑,他坚持他赞同法军撤出敦刻尔克,他用法语重复说“bras dessusbras dessous,”意思是说,“手拉着手”撤走。当他说到,正下达命令让未受伤的士兵先于伤员撤走,以确保能尽快在英国组成新的部队,这时他极为沮丧。法国方面,很明显继续战斗的信心和热情已起了很大的变化。雷诺虽作出了热烈的反应,但新任副总理贝当元帅却似乎反应冷淡,甚至怀有敌意。丘吉尔和斯皮尔斯在正式议程讨论结束后,拜会了这位元帅,当有人建议“要改变法国外交政策时”,斯皮尔斯对这位元帅说,“那不仅意味着遭到封锁,而且还意味着法国所有落到德国人手中的港口将受到轰炸。”    
    6月4日,丘吉尔在下院发表演说,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所取得的成功,阐明了未来英国政策的方向。他告诫说,“战争不是用撤退来赢得的”,但他又立即补充说,“这次援救中却蕴藏着胜利,这一点应当注意到。这个胜利是靠空军获得的……我们所有各种型号的飞机……和我们所有的飞行人员都证明比他们现在面临的敌人要优越。”最后,他以坚定的口吻说道: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的地点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但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之下也将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是适当的时候,拿出它的全部力量和可能,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6月10日,法国政府撤离了巴黎。第二天,最高军事委员会再次举行会议,但这次会议被迫在卢瓦尔的布里亚尔附近的米盖城堡召开。丘吉尔又一次飞来参加会议,陪同他的有艾登和迪尔将军,迪尔接替艾恩赛德任帝国总参谋长,此外,还有伊斯梅同行。次日早饭前,雷诺告诉丘吉尔和艾登,他把贝当拉进政府是犯了一个错误,因为贝当所抱的是失败主义态度。会议拟订了在布列塔尼建立一道军事防线的临时性计划;但事情似乎已很清楚,法军的抵抗不会坚持得很久。    
    事实上,这时法国的苦难已达到顶点。6月13日,丘吉尔在前一天刚刚回到英国,就又赶往法国,这一次是到图尔,因为法国政府已迁到那里。随机同行的有哈利法克斯、伊斯梅和比弗布鲁克。丘吉尔一行到达时,没有一个人来迎接,甚至连吃一顿午餐都有困难。当他们见到雷诺时,发现他显得优柔寡断,急于求和,但仍然声称恪守3个月前达成的不允许这样做的协议,根据记录:    
    丘吉尔先生说,英国决不会将时间与精力浪费在非难与指责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同意采取违背这项最近达成的协议的行动。第一步应由M.雷诺就当前局势全面向罗斯福总统去电说明,在有什么其它考虑之前,先等待一下回音。如果英国打赢了战争,法国还会挽回它的面子和尊严。    
    这时,罗斯福对雷诺10日发出的电报用同情的方式作了答复,但使法国总理感到失望的是,罗斯福不愿将自己的话公开发表。6月14日,在法国北部指挥15万英国新军的布鲁克将军说服丘吉尔下令免去他在法国的指挥权,并同意他渡海撤回。16日,英国战时内阁决定,在法国舰队尽速驶往英国各港口的条件下,同意法国寻求停战,但法国政府中资历较低的成员戴高乐将军赞成继续抵抗,在此期间,他同范西塔特、德斯蒙德·莫顿和其他几个人在伦敦起草了一项英法联盟的声明。在征得内阁同意后,用电话将这份声明的原文告诉了雷诺。丘吉尔准备再次与雷诺会晤,以便亲自说明情况,随同前往的有另外两大政党的领袖艾德礼和辛克莱,这一次他们乘巡洋舰前往。但这次访问并未成行,因为英国大使罗纳德·坎贝尔爵士在丘吉尔出发前就提出警告,法国政府已陷入危机,雷诺在那天晚上辞职。17日,斯皮尔斯从波尔多飞回来,同机到达的有戴高乐将军,随后戴高乐通过英国广播公司向法国人民发表讲话,号召他们继续战斗。    
    丘吉尔在以后的4年里再也没有访问法国。6月18日,他对下院说:    
    魏刚将军所说的“法兰西之战”现已宣告结束。我预计“不列颠之战”就要开始了。……因此,让我们勇敢地承担我们的责任,我们要这样勇敢地承担,以便在英帝国和它的联邦存在1000年之后,人们也可以说:“这是他们最光辉的时刻”。    
    这是一个为确保国家生存而需要采取坚决行动的时刻。7月3日,丘吉尔在内阁办公室亲自处理一项扣留停泊在英国各港口的法国战舰使其不得向别处调动的行动计划。在英国港口的战舰或在亚历山大港的战舰都未遇到什么麻烦,但在北非港口奥兰,这里有一支重要的海军分舰队,法国海军舰队司令拒绝接受海军中将詹姆斯·萨默维尔统率的“H舰队”的最后通牒,结果法国海军遭到短时间的炮击与海军飞机的攻击,三艘战舰被击毁,一艘被击伤,约1300人丧生,“H舰队”实际上未遭损失。    
    7月4日,丘吉尔向下院说明了导致政府决定采取这一果断行动的原因,其中包括法国未能保证在早先的战斗中被皇家空军和法国空军击落的约400名德国飞行员,在被俘后送到英国。然后,丘吉尔报告了奥兰战斗的经过,最后,他向政府官员发出训令,要求他们“保持戒备的精神和自信的力量”。这些话表达了政府的信念,即如果企图入侵英国,就要遭到失败:    
       皇家空军情况良好,拥有前所未有的力量。德国海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虚弱,而不列颠的陆军则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强,首相瞩望英王陛下的所有身居要职的臣仆要作出沉着、坚决的榜样。    
    这次演说后,丘吉尔得到了整个下院的热烈欢迎,当他就坐时,大厅四周所有的人都起立向他欢呼。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说:    
    直到这时,保守党总是以几分保留的态度对待我,每当我走进议院或在紧要场合起立发言的时侯,我所受到的最热烈的掌声是从工党席位上传来的。而现在,在这庄严的、响彻云霄的和声中大家都联合在一起了。    
    这并不表明有什么反法情绪,而是标志着同意大家所同意采取决定性行动,使英国海军在危急时刻保持至高无上的优势。    
    在春末夏初的某些时候,在政治家中存在某种责难的迹象,同时在议会外面,出现了对张伯伦派特别敌对的情绪。从法国和比利时回来的士兵,对武器装备短缺多有抱怨,他们没有认识到,重整军备已经有意识地集中到海军与空军方面;从敦刻尔克逃出来的那些人,还不知道他们之所以得以死里逃生,应归功于空军掩护的成功。但丘吉尔意识到,他尚有赖于张伯伦及其同伙的支持,这些人仍支配着下院。5月末,他主动向劳合·乔治提议,在征得张伯伦同意的情况下,想请他参加内阁。然而劳合·乔治以张伯伦在任为理由,拒绝这一邀请。5月29日,他写信给丘吉尔说:“酿成这场灾难的几位设计师仍是你的政府的主要成员,其中有两位还加入了指挥这场战争的内阁。”丘吉尔回信说:“像你一样,我没有自己的派别。我本人从张伯伦那里得到了大量的帮助。在我们最近的关系中,他对我所表示的友好和礼貌使我感动。我已同他携起手来,必须以完全坦诚的态度共事。”    
    丘吉尔考虑到,劳合·乔治似乎对他是否有热情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还有相当的疑虑,这或许是出于对丘吉尔的好意而拒绝参加内阁。在这个机构内部,有关应对即将参战的意大利采取何种政策,已经存在某种意见分歧。雷诺想让英国采取主动措施,提议对直布罗陀、马耳他和苏伊士保持中立或非军事状态,以收买意大利;哈利法克斯被这种想法所吸引,说他认为“这或许比首相期望让法国试探欧洲均衡的可能性更为重要”。但这件事正值敦刻尔克撤退的最初几天;丘吉尔认为,“在我们看到可能有多少部队从法国撤回来之前,最好不要作出决定,……这次撤退可以对空军优势进行真正的考验。”他的看法得到了艾德礼和格林伍德的大力支持。丘吉尔还形成了一种看法,即认为参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