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闪电--世界发明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慧的闪电--世界发明史话-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棋也大不相同。当时,人们把西萨的发明称为“查图兰加”(意为“四部分”), 

它是一种战争游戏,有“象”、“马”、“车”、“兵”四种棋子,而这四 

种棋子正好代表了当时印度军队的组成,这种游戏不同于同类的其他游戏的 

关键所在,是发明人使每一种棋子的移动方式都粗略地模仿它所代表的战斗 

单位:国际象棋中的车起源于战车,能够沿任何方向的直路前进,而马则能 

跨越障碍,但不能在一步尚未跳完时停下来。 

     国际象棋在8世纪末通过克什米尔传到中国,然后再传到朝鲜和日本。 

它又很快向西传到波斯。阿拉伯人在7世纪侵犯波斯时学会了这种游戏,从 

此,它便在阿拉伯国家迅速传开。到11世纪,国际象棋通过西班牙传到了欧 

洲。 

     从那时以来,国际象棋逐步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游戏。这种游戏一直在 

发展变化。到16世纪时完成了最后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加上了用车护王的走 

法。 

     国际象棋的棋盘黑白相间,纵横8格,共64方格,分黑白两方,各有一 

王、一后、双车、双象、双马和8兵。各子走法不同,以把对方“将死”为 

胜。双方如不能“将死”或有“长将”“长杀”,某方无子可动,局面重复 

出现三次以上等情况,均可根据“规则”列为和局。子路运行全盘,战术相 

当复杂。 

     1475年,卡克斯顿出版了《国际象棋谱》,表明国际象棋在英国已非常 

普及。16世纪,出现了葡萄牙棋手达米亚诺和西班牙棋手洛佩兹等研究国际 

象棋的文章。在19世纪,英国曾由于有斯汤顿这样的棋手而称霸棋坛。从那 

以后,各国的棋坛新秀不断出现,俄国、古巴、波兰、斯堪的纳维亚、东欧、 

美国和中国的棋手都曾荣获过国际象棋的冠军。 



                                火药的发明 

                               (公元6世纪) 



     火药的发明,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发展。最迟在中国的秦汉之际, 

由于医药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了硝石、硫磺、木碳这些在后来成为炼制 

火药所必须的重要原料,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西汉初年,道术方士盛行。炼丹术士们为了发明所谓长生不死之药的金 

丹,对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及其化学反应进行了艰苦探索。东汉末年,著 


… Page 23…

名的炼丹家魏伯阳写成世界上最早的炼丹专著《周易参同契》。西晋末年, 

著名的炼丹家葛洪又写成了《抢朴子》一书。南北朝时代的著名炼丹家陶弘 

景也进行过广泛的药物学与炼丹术的研究。正是在长达数百年的艰苦探索 

中,炼丹术士们逐渐认识到包括硝石、硫磺、木炭等在内的一些化学元素的 

基本性质及其反应规律。 

     到了唐初,著名医药学家和炼丹家孙思邈已认识并掌握了硝石、硫磺、 

木炭混合在一起能发生异常猛烈的燃烧这一特点。为了控制这种猛烈的燃 

烧,他发明了著名的“伏硫磺法”。虽然孙思邈的主要目的在于伏硫磺,但 

事实上他已制取了最初的火药。 

     火药发明后,在唐德宗年间即用于战争。不过最初只是利用其燃烧性能。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将密闭在容器中的火药点火即发生爆炸,因此由利用其 

燃烧性能逐渐改为利用其爆炸性能。 

     北宋初年,火药的发展进入了它在古代的昌盛时期。宋初成书的 《武经 

总要》一书中,曾明确载有毒药烟球、葵藜火球、火炮这三种火药武器所使 

用的火药配方。与此同时,民间也有不少火药武器的发明献给朝廷。到了北 

宋末年,在战争中已开始使用“霹雳炮”、“震天雷”之类的爆炸力较强的 

新式火器。 

     大约在南宋末年,火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约在 13世纪后 

期,希腊人才通过阿拉伯人的著作知道了火药。在此期间,元军在与叙利亚 

的交战中失败,火箭、火炮、震天雷之类的火药武器落入阿拉伯人之手。此 

后,火药武器,即由阿拉伯国家传入欧洲。 

     在欧洲,最早提到火药的是中世纪后期的著名科学家罗吉尔·培根。他 

在1249年的一封信中,最早论及到火药的性能及威力。那刚好正是元军入侵 

欧洲的数年之后。此后,在欧洲即出现了最初的火药生产以及以中国的“震 

天雷”为原型改制的新式火药武器。 

     火药传入欧洲时,正值欧洲中世纪“千年暗夜”的末期。因此,火药一 

传入欧洲就被用于战争。尽管火药武器本身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没有什么显著 

发展,但它却改变了欧洲的传统的作战方式。 

     直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由于无机化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由于 

有机化学的诞生,火药的发展才出现了新的趋向。 



                              速溶咖啡的问世 

                               (公元850年) 



     关于咖啡的发现,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大约在公元850年,有一个叫卡 

尔迪的阿比西尼亚牧羊人,他发现自己的山羊有一种奇怪的举动:一直在啃 

一种常青的灌本。于是他决定尝几颗这种植物的干果。一尝之后他发现,这 

种干果能起兴奋作用,便到处宣扬他的发现。他碰到了一个在祈祷时老爱打 

瞌睡的老人,便劝这位老人尝一尝这种植物的干果。老人尝了之后,果然有 

了精神。于是咖啡便传播开去,成了人们喜欢的一种饮料。 

     原来这种常青植物含有咖啡碱,而少量的咖啡碱就能通过对中枢神经系 

统、心脏、血管和肾脏的作用而使人出现兴奋状态。 

     由于咖啡对人有刺激作用,所以在从阿比西尼亚出口到也门和其他阿拉 

伯国家之后几百年间,咖啡在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饮料的同时,也引起了很 


… Page 24…

大争议,出现了无数次禁止饮用的情况。但由于人们的欢迎,最终是无法禁 

止的。 

     1838年,美国国会开始用咖啡来取代美国士兵和海员给养中的朗姆酒。 

最开始时是用咖啡汁,但事实证明液体式的咖啡并不适用。生活在芝加哥的 

一个叫加藤佐取的日本化学家发明了粉末状的速溶咖啡,并于1901年开始出 

售。1906年,一个叫华盛顿的美国化学家研究了一种精制的速溶咖啡,并在 

市场上大量出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部购买了国内生产的全部速溶咖啡, 

给咖啡业以巨大刺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购买了二亿六千万磅 

的速溶咖啡,全部供应部队使用。 

     普通的粉状咖啡是一种不溶的浓缩物,生产过程的第一步是把绿色的咖 

啡豆混合起来,第二步是烘烤,第三步是磨碎,然后用蒸馏法有效地提取。 

20世纪60年代采取了一种新的干燥法。用这种方法是先把提取物进行冰冻, 

然后放在真空内去掉水分,留下干的浓缩物,再把它制成速溶的固体颗粒, 

这样制造的咖啡具有更加美妙的香味。 



                           印刷术的起源与发展 

                               (公元868年) 



     印刷术的发明,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68年,中国就有了 

木板印刷书,现在还存有当时版本的佛经《百万塔陀罗尼》,被认为是最古 

老的印刷品。 

     但木版印刷需要一块块刻制木板,所花费的劳力非常之大,因此难以大 

量生产。为此到了宋朝的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活版印刷 

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用火烧硬后便成为活字。排版前,先在有框的铁板 

上敷一层纸灰和松脂的混合物,排上活字后加热并把字面压平,使活字粘在 

板上,便可和木版一样印刷了。因此,就活字印刷术而言,其发明权在中国。 

     从西方来看,最早发明印刷术的是德国人古丁堡。他于1405年前后发明 

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技术有三个主要之点: 

     一是用铝或铅合金铸造铅质活字; 

     二是加压力把铅质活字版压在纸上印字; 

     三是采用油性印刷墨水。 

     古丁堡发明的重要之点在于他把上述三条巧妙地结合起来了。也就是 

说,只有用铸造活字、机械加压印刷和采用油墨,才能快速地进行大量印刷, 

而且印刷的质量也好。 

     古丁堡的发明在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这种活字印刷便在欧洲普及 

开了。现在的活字印刷术在原理上和古丁堡发明的印刷术基本是相同的。 

     在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之后的三个多世纪里,这种印制技术并没发生多大 

变化。但到了18世纪,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用手拣字和用手操纵的印刷机 

印刷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书报的迅速增长的需要。显然,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报 

纸。 

     德国的印刷商柯尼希和一位叫鲍尔的技术员于19世纪初来到伦敦,在一 

位有魄力的财政支持者的帮助下,创建了第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印刷 

所。 


… Page 25…

     1812年《泰晤士报》创办者的儿子——约翰·沃尔特看见了生产的样机, 

引起极大兴趣,并订购了两台印刷机。1814年11月29日,《泰晤士报》首 

次用这两台机器进行印刷。 

     柯尼希和鲍尔制造的机器所根据的原理是很简单的。直到那时,每一张 

要印刷的纸,都必须用手放在印刷板上,印版用手操作的滚筒来上墨,用手 

或脚来压。柯尼希采用使印版在涂油墨的圆筒下通过的方式,使这些印刷过 

程都机械化了。用这种方法每小时可印1200张,而用手工印刷每小时只能印 

300张。 

     欧洲和美国的主要报纸用这种机器印刷达50年之久,但是后来它就为滚 

动印刷机所取代了。美国人布洛克于1863年制造出了第一台滚动印刷机,它 

能容纳大卷新闻纸,可使新闻纸不断地送进机器内。布洛克采用了圆柱形印 

版,这样,每一样东西——纸、油墨、活字都在转动的圆柱上了,因此大大 

地加快了印刷的速度。 

     但此时的排版还是用手工作业,相当费力,迫切需要机械化。1876年, 

一个移居到巴尔的摩的德国年轻技术员默尔根塔勒,开始研制一种像打字机 

那样的有键盘的机器。十年之后,即1886年,默尔根塔勒研制成功了铸成整 

行活字的排版机,并很快被许多报纸和印刷厂所使用。 

     至于其他的排版工作,特别是书籍的排版工作,单字自动铸排机更为适 

用。这种机器是一个叫兰斯顿的美国人在19世纪80年代发明的。它有两个 

分离的部件:一个是键盘机,它在纸带上按一定的型式打孔,每一种型式代 

表一个字母;另一个是铸造机,在铸造机内按打孔释放出字模,按字模铸成 

单个的金属铅字。铅字自动组合成行,行又组合成页。 

     印刷技术的近期发展是致力于加速排版过程。极快的单行自动铸模机的 

工作,像单字自动铸排机一样从纸带打孔开始,用计算机来作分行和单词转 

行的工作。又一个新的进展是照相排版。照相排版用几个键盘工作,要排的 

文字在键盘上打印,然后转变成纸带上的孔。纸带被送进照相装置,孔眼花 

样在装置里转变成照相软片或纸上的铅字,再进行检查和校改。 

     20世纪60年代,英国发明了“整页电传机”,可以从一个中央报社把 

报纸的内容整页地传给地方报社。此后,印刷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 

人类社会的信息快速传递创造着新的条件。 



                                牌戏的出现 

                               (公元1000年) 



     牌戏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但它究竟发源于何处,起源于何时, 

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据说,早在公元1000年以前,在东方一些国家就有人 

玩牌了。但直到1300年前后,牌戏才传到欧洲。 

     西方最初制造的牌叫“塔罗特”。这种牌是带画的,22张一副。这种牌 

过去用于占卜,现在也还有人用于占卜,但到14世纪末叶时,它就跟56张 

一副的东方牌结合起来了。 

     最早的记分牌戏使用78张一副的牌。这种有趣的小游戏在意大利称为 

 “塔罗奇”,在德国称为“塔罗克”,在法国称为“塔兰”。 

     法国人最先采用现在的52张一副的扑克牌,也是他们使4套牌获得了目 

前的标记。然而英国人却改变了牌名称,例如,代表方块的符号,按法文应 


… Page 26…

称为“方形”,而英国人则称之为“钻石”。在英国发展起来一种叫“惠斯 

特”的牌戏,它是从其他的各种牌戏,其中包括早在16世纪就有人玩的“胜 

利”牌戏派生出来的。1742年,霍伊尔制定了“惠斯特”的规则,尔后又为 

其他的牌戏制定了规则。 

     现在流行的定约桥牌是范德比尔特在1925年引进的。在此之后15年, 

戈伦引进了计牌点的打法,这种打法后来取代了计最大的牌数的打法。21点 

牌是一种最古老的赌博牌戏,而且是全世界赌场中最流行的一种牌戏。 



                               冰淇淋的发明 

                                 (1295年) 



     冰淇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冷饮食品之一。在炎热的夏季,吃上一根冰淇 

淋,的确是一个很开心的享受。从冰淇淋最初的发展史上看,它是在国王的 

宫廷中产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