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的雪 作者:刘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的雪 作者:刘恒-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烟,干这些多情有什么意义呢!他就是这么想的。他奇怪为什么别人不像他这么想。
他在放学路上问过罗小芬,他实在太想找个人谈谈了。
  “你说活着好还是死了好?”
  “……你怎么啦!”
  “你怕死么?”
  “我?……没想过。我们还小呢!干嘛死呀?有好多好多事我们没见过,还有好多
好多好吃的没吃过……”
  “好吃的?”
  他感到十分茫然。初二上学期,他东奔西撞的怪念头找到了突破口。体育课的内容
是打排球,十几个人围着一个人托球,大家轮流站到中间去。该他了,开始时有人故意
把球托歪,后来有人干脆扣他,球砸在他身上弹得老远。他把球抢回来,一切从头开始。
人们故意不把球传给他,等他不知所措时又突然把球击向他的脸部。策划这一切的是全
班最高最壮的人。姓吴。他过去一直有些怕这个人。
  “他敢把我打死么?”
  他问自己。他抢球时顺便捡回来半块砖头,放在脚旁边。他想预先暗示他们一下。

笑声突然减弱了。操场上的同学都把目光移到这个圈子。姓吴的脸有些红。
  “我看他敢不敢打死我!”
  他心里默念着。当姓吴的把排球再次击中他的膝盖,男女同学并无恶意地快活嘻笑
起来的一刹那,他抄起砖头,像上房的野猫一样踪了上去。
  姓吴的头上缝了三针。他挨了学校的警告处分。布告贴在六十八中校门口的宣传橱
窗里。这反而使他一下子解脱了。他从死亡的恐惧中莫名其妙地冲了出来。
  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截住欺负过他的同学,一手抓住人家的衣领子,一手拿着半
块砖头。他死不怕,还怕什么?
  “服不服?”
  “服!”
  “叫我爷爷!”
  “……爷……”
  他不嘲弄别人。他松一口气,把被他唬住的人丢开。后来,这些人都抢着巴结他。
那时候他只有一米五四,比大部分同学都矮。可是他们都怕他。
  以后,他养成了使擀面杖的习惯,身高也长到了一米七四。
  不算高,可也不算矮。他赢得了不怕死的好名声。他不怜惜自己也不怜惜别人的生
命。打架时他几乎从来不躲,他动起手来没头没脑没轻没重。他没有打死人,自己没有
被人打死,纯粹是一种巧合。
  打架前的紧张和打架后的自我陶醉,使他忘却了死亡的威胁。那时候他十五岁。
  除了出生不久时的惨境,十年前那个胡思乱想的雨夜是他倒霉的真正开端。现在,
置身在八达岭绿草如茵的山坡上,他再次确认了这一点。
  山上下来一群大学生,从他旁边的一条小路上走过。他躺着没动,草软得像毯子一
样。大学生有男有女,每人走过时都看他一下。其中一个女孩子,像看见一位准备喝或
已经喝了敌敌畏的自杀者一佯,她就差尖叫一声了。
  他坐了起来。东山的城墙上飘着几面旗子和一小片一小片的白色斑点。是旅游帽。
红旗在往山下移动。
  强劳时宿舍里有个机床厂的车工,谈改造体会的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
受了‘四入帮’的毒害”,“万恶的‘四人帮’毒害了我”。他罪名是猥亵少女。他到
师傅家串门,看上了人家十一岁的女儿,这个瘦猴还爱告密。宿舍里谁说下流话了,谁
手淫了,他看见什么告什么。他还口口声声说:“我受了‘四人帮’的毒害。”“‘四
人帮’让你摸人家闺女了?”
  宿舍里的人都拿这位瘦瘦的车工开玩笑。人活到这份上,真不如一头撞死。
  他谈改造体会时总找不到话说。他想谈谈多年前的那个雨夜,但他怕人笑话。他自
己毒害了自己,这个道理似乎没法说通。
  人真是奇怪的东西。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从城墙上走下来,气喘吁吁,傻乎乎地笑着。一个穿粉色连衣
裙的四、五岁的小姑娘,把鲜黄鲜黄的粪便拉在台阶上,她母亲在一边扇着扇子等她。
有个外国小伙子顺着公路的陡坡追赶同伴,突然踉跄起来,他挣扎了十几米,还是侧着
身子跌在地上了,至少有上百名中外务等人士对着这个场面微笑。离长城出口处不远,
一个农村姑娘在卖袜子,哪儿都能买到的那种彩格鲜艳的尼龙袜子,要命的是居然有好
几个人围着她。一个中年男子把刚买的冰棍掉在地上了,冰棍硬得断成两截,可是没碎,
男人愣了一会儿,弯腰把一块抓进嘴里,另一块用两个指头捏住。
  不错。人就是奇怪的东西。
  李慧泉在城门洞上边看了一会儿人群,就到南边的饭馆吃饭去了。心情稍稍轻松了
一些。当天晚上,他在昌平住下。夜里他腿腿胧胧地想起了赵雅秋,睡得不稳。服装厂
招待所的被子有一股臭脚丫子味儿。他想、将来结婚时一定要出外旅行,比八达岭好玩
的地方全国哪儿都有。从现在开始他就得攒钱。他要带着她游遍名山大川。她当然不是
赵雅秋,但赵雅秋为什么不是她呢?他欣喜一阵难过一阵,不知自己是醒着还是在梦里。
  回到神路街,罗大妈说有人找他。是薛教导员。这可没想到。
  薛教导员留下了一张便条和一本小册子。便条叠成几何图案,小册子外边包着旧晚
报,这正是薛教导员整整齐齐的作风。他拆开便条。
  到司法部听报告,顺便看看你。听居委会说你表现不错,我很高兴。你两个月没给
我去信,我以为你又出了什么事,现在我放心了。想给你买几本好书,可是书太贵,我
身上又没带那么多钱。
  这本小书我翻了翻,内容很好,你要认真读。别忘了给我写信,我怕你出问题。
  罗同志夸你很老实,她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你这人还有另一面。在恋爱问题上不
要产生急躁情绪。急躁容易出问题。我对你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你自己要注意。
当然,你现在表现很好。我让你练书法,你练书法了吗?别忘了给我写信……
  纸是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的,两面都已写满。纸再大点儿,薛教导员不知还会罗嗦什
么。书法练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脾气,这是薛教导员上封信中告诉他的,怕他不信还从
报纸上剪了一条消息给他寄来了。他却没当回事。他的确想干点儿什么正经事情。但不
是练书法!况且,他这个岁数学什么都来不及了。
  “慈盾善目的小老头,叫我老大姐,一看就是好人……”罗大妈说道。
  “除了您,他对我最好。”“孩子只要听话,没有不招人疼的!”罗大妈一定把他
搞对象的事告诉薛教导员了。他感到很不是滋味。薛教导员知道的一定比他还详细。有
多少姑娘不愿意跟一个解教人员见面?这个间题罗大妈最清楚,他不希望罗大妈把它告
诉别的人,哪怕是他尊重的入,他自己也不想知道这些事。只一个满身澡堂肥皂水味的
姑娘就够他呛的了。她一个人代表了一批人,代表了一大片人,她们黑压压地站在他的
对面,丑陋、健壮、自命不凡。让她们见鬼去吧!
  李慧泉打开报纸。小册子封皮是黄色的,定价八角五分。他对题目不怎么感兴趣,
《青年的理想与人生观》。这是那种看五行就让人睡觉的书。看这种书让你觉得对面坐
着个骗子,一边偷偷撒尿一边教导别人不要随地大小便。但是,也许真的值得一看吧?
薛教导员可不是骗子。他读了个开头,就把它放下了。他坐下来给薛教导员回信。大意
是,我活得很好,街道上对我也很好,我一定好好干,让您放心。他没提恋爱问题。他
突然发觉自己心里有许多秘密,无法亮出来的光棍儿汉的秘密。有些真相和真情是永远
不能告诉别人的。人不能光着屁股在街上走。让薛教导员少为他操心的办法,就是告诉
他:我活得很好。还告诉他:书我一定好好读……
  李慧泉觉得自己才是骗子呢!
  六、七月相交时节,天气突然暴热。柏油在阳光下冒出透明的气体,没有风,便道
上的树耷拉着落满粉尘的枝叶,草坪上的花朵色彩黯淡,塑料做的似的。行人尽可能露
出胳膊、胸膛、腿,甚至肚子,却又想方设法藏住脸部,使它免受毒日的烤晒。老人们
的身体显得更加丑陋,而姑娘们却显得更加楚楚动人了。街上到处是冷饮摊子,私人卖
的汽水不是黄得发绿就是粉得发紫,一看就让人想起颜料,但喝的人照样络绎不绝。
  李意泉的摊子位置不好,背对马路没什么,面朝太阳却糟透了,东大饼百贤商场的
门楼勉强挡住一些阳光,但阴影只及停车场的中部,他的摊棚离停车场还隔着几米宽的
便道呢。他完全置于烈日之下,他把摊棚后帘掠上棚顶、把衣服架子重叠着搭在棚壁两
侧,仍旧没有凉风,却把柏油的热气从背后引过来了。
  工商管理所给每个摊位装了一个灯头。以前是共用几盏大灯的,电费分摊。现在每
摊一灯,想卖到什么时候都可以。一个退休的老工人坐在摊群旁的一把小凳上,为每个
摊位计算点灯的时间,以后好按比例收费。
  李慧泉也改成晚上卖货了。晚上不比白天人少。十字路口是乘凉人聚集的地方。带
眼睛比带钱的人多。生意做得让人不耐烦。
  他有一个星期没上咖啡馆。
  那天晚上,片警刘宝铁突然出现在他的三轮车前边。他吓了一跳。
  刘宝铁神情严肃,甚至有点儿紧张。
  “找你有点儿事!”“我……怎么了?”“能提前收一下吗?收了吧,咱俩一边走
一边说,这儿不方便。”“我怎么了?!”“别紧张,不是你的事……”刘宝铁笑得不
太自然。他帮助李慧泉整理衣物,好像要竭力安慰对方似的。周围的小贩都看着他们。
当警察给李大捧子递上一支烟之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走到有副食品商店门前,刘宝铁站下了。商店已经关门。他招呼李慧泉在两排台阶
中间的凹处蹲下。
  “你认识方广德吧?”
  “方叉子怎么了?”
  “你跟方广德关系怎么样?”
  “你知道就别问了,我卷宗里有。到底怎么了?”
  李慧泉有点儿不高兴。刘宝铁用一种神秘的目光过于认真细致地观察他,让他觉得
受了侮辱。一定出事了。有人怀疑他。
  刘宝铁吐了口唾沫。
  “方广德逃出青海了。”
  “越狱?!”
  “算逃脱吧……到火车站拉煤,扒火车跑了。沿途没堵住,不是漏了就是在中途下
车了……刚刚接到通报……”
  刘宝铁很宽宏地看看他。
  “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李慧泉说不出话来。他首先想到的是,方叉子这下完了。方叉子总是干一些让人吃
惊的事。他打架不勇,却动刀把人捅了;他拍婆子一拍一个准儿,却弄了三十多岁的卖
花生仁儿的乡下女人;他来信口口声声要争取减刑,却逃跑了。他是个什么东西1李慧
泉傻了一样蹲在那儿。刘宝铁的表情缓和多了,他拍拍慧泉的肩膀。
  “瞧你交的这份朋友,怎么跟没长脑袋似的!……你一共跟他通了几封信?”
  “我……”
  “别大惊小怪的。我们到方广德家去过了。再说,等青海那边转过材料来,里面搞
不好就有你的信。他给你的信没丢吧?”
  “留着呢。”
  “几封?”
  “……四封吧。都留着呢,回去看看就知道了,他没写什么……”
  “他当然没那么傻。”
  “你们派出所对我不放心是不是?”
  “不放心就不跟你说了。明天把信带到派出所去。万一有情况,比如他来找你,你
看见了他,你知道怎么办吧?你有我的电话,拨匪警也可以,反正你别放跑了他,别提
供藏身的地方,当然,最好是抓住他……我琢磨事情到不了这一步,可不能不防,万
一……”
  “我知道了。”
  “慧泉,你小子可得稳当点儿呀!”

  “我明白。”刘宝铁离开了。
  去找一个外号“八哥”的女人。
  方叉子早年跟她测过夜。她的家在神路街西巷尽头的铁路宿舍,已经有了孩子,是
个规规矩矩的女人了。李慧泉在菜店和牛奶铺见过她。昏了头的方叉子能到她那儿投宿
吗?不可能!就像方叉子来找他一样不可能。除非方叉子不够朋友,想拉几个垫背的。
只要为哥们儿打算一下,他也不会往这儿闯。
  派出所的人有点儿神经过敏。
  李慧泉在烟摊上买了两包凤凰牌的香烟。神路街坏了几盏路灯,房屋显得高大,黑
暗的角落也增多了。树后边,墙角,没有光线的门洞,似乎随时有可能窜出一个人来。
  方叉子没那么傻,他想。
  拐进东巷,走了没几步便见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身影。他的心怦怦乱跳几下,接着便
平静了。
  十八号院门对面的路灯底下站着一个看书的人。轮廓熟得不能再熟,可实际上却是
方叉子的弟弟。半年不见,他又长了半头。李慧泉知道他来干什么。他按响车铃。小五
猛地抬起一张清秀的高中生的面孔。
  “您回来了!等半天了……”
  “看的什么书?”
  “英语。我妈让我来……”
  “进去说,进去说……”
  “不啦,我还得回去温功课呢,快考试了……我妈让我跟您说……我哥跑了!”
  “公安局都告诉我了,甭你说。”
  “不是!我妈的意思……反正吧,就是吧,我哥要是回北京了,可能来找您,万一
来找您,我妈让您帮帮他……他快完了。”
  “他已经完蛋了。我没法帮他。帮不好连我也完了。”
  “不是!我妈不是这意思。他要来找您,您劝他去自首,让他自己去自首,他要不
去了,您再报告派出所什么的,反正吧……”
  “你妈还说什么了?”
  “说……她就怕别人把我哥打死,现在公安局抓人都带枪,我妈这两天老哭。”
  “打死和让人枪毙不是一样吗?你哥怎么也完了。回去告诉你妈,你哥来了我就把
他捆上,然后叫你妈来劝他自首……”
  “您真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