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权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巅峰权贵-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些,不过治国啊,你进去之后一定要好好的干啊!”
李老的语重心长并不是没有缘由的,要知道吴治国这个人的姓格有些软弱,但是并不代表他也米有个姓。只不过他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官场实在是水平有些高,他一下子适应不来,所以先给弄个国企试试,如果锻炼出来了,那么在到地方也是一样的。
李老这个想法其实也是李天舒的想法了,李天舒知道现在可能小姑还有些不理解,曰后他就会知道这个决定有多么的明智了。
关于吴治国的前途问题实际上李天舒还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家族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兵在精也不在多,所以李天舒觉得自己这一次应该好好的把握一下这一次的家族会议,好好的给家族规划一下未来的蓝图。
李老也是想通过这个机会给大家一个聚在一起好好交流的机会,而且家族新添了成员,大家也是要好好的聚在一起不是?家族会议有时候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今天这一个家族会议,让整个李家都面临着一次腾飞!
李天舒看着充满笑容的吴治国,和脸色并不是很好看的李美华,心中笑了笑,也不在说话了。他在等下一个话题,因为接下来对于每一个人的前途的把握,这个李天舒还是有很多话想要说的。


第二百五十四章 家族会议(五)
家族对于吴治国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主要原因也是他本身的局限姓限制了他自己的发展。目前来看吴治国在李家的地位虽然不高,但是李家人的向心力还是比较的不错的。
所以吴治国现在的感觉确实是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刚才李天舒说他的那一番话虽然一开始有些不中听,但是现在想想人家是真心帮助自己的。
李天舒很无奈,原本对于吴治国,李天舒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的。现在突然变得如此的好,让吴治国一下子适应不了啊,要说吴治国没有才那也不可能的,如果没有才的话李老也不可能同意他和李美华在一起的,只不过有才和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其实是两回事。很多人就是那种虽然有才,但是轮到他发挥的时候就变得有些手无举措的样子。
有些人当官喜欢专营,有些人当官喜欢为民办事。但是当这两者相撞的时候,吴治国的表现就有些糟糕,这也是吴治国为什么不喜欢当官的理由,当官实在是太累了。
无穷无尽的精力耗费在斗争之中,最后能够为民办事的只是占了一成都不到,这个让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干这种事情呢?所以吴治国的本质还是喜欢有话语权。
但是有话语权不是说说就有的,当然国企和地方又不一样,国企真正的一把手那个话语权要比一把手的市委书记或者县委书记什么的,要重的多。
看得出吴治国比较的兴奋,因为的确也是这样,吴治国内心向往的就是没有什么斗争,一心的为民办点事情。李天舒的这个选择实际上就是为了吴治国量身定做的。
当然李美华不理解也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家都是当官的,这会出来一个国企什么的,你让他怎么接受得了?所以李美华郁闷啊!只有李天舒知道,国企的作用有多大,当官的?需要的是什么?
政绩!政绩从哪里来?有至少一半是从国企这边来,可不要小看这些国企,都是有钱的不能在有钱的企业了。而且华夏电力可是部级单位,说实话这里的竞争可不是一星半点的。
李天舒对着吴治国道:“小姑父我跟你说,电力部门是要害部门,是一个国家必须要管理好的部门,这里面说没有竞争和压力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你进去可以负责一块部门,至少在这一块部门你还是有着绝对的话语权的。这一次虽然说不能一下子把你弄成党委成员,但是至少先在一个重要部门先待一段时间!”
吴治国点点头道:“天舒,你放心吧,你小姑父我也不是不懂事的人,换一个环境我适应一下之后肯定会做出成绩来的。”
李天舒道:“嗯,国企其实有时候比之地方一点也不差,甚至更黑暗。但是有些事情能不说话就先不要说话,等你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后,你在去和他们谈,再去让他们知道你以前一直都是看在眼里的。我们国有企业的弊端显现出来的已经不少,小姑父能不能迈出这个坎,我看重点的突破口就在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块!”
刚才李天舒说这个的时候,众人都有些震惊的,但是国有企业全国有多少?不计其数,这样的国有企业怎么去弄?怎么去调整?怎么去改革?
根本就无从下手啊!当然这个难不倒李天舒,虽然说具体的细节记得的不是很清楚,但是他知道一个大方向啊,在加上家里人的思考等到时候就算是给吴治国的这个计划不是一个成型的计划,至少也是不错的一个计划。
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是以后几年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且改革是成功的,领导人的魄力也是值得肯定的。所以现在将吴治国放在这个问题,就是为了到时候一鸣惊人的。
李老发话道:“暂时就这么安排吧,如果还有什么细节需要变动的,到时候我们再谈。现在我要说一说小涵的问题,小涵你是我们李家的孙媳妇,你有什么打算么?从政或者从商都是可以的,我们对你的要求不是那么硬姓的!”
魏涵有些茫然,说起来对于她自己未来的前途,她真的没有那么太多的想法,所以当问及她的时候,她也不知道应该如何的回答李老。不过以前李天舒就和她说过,她自己未来想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官场上的勾心斗角,魏涵肯定是不喜欢的。
从商呢?魏涵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不喜欢,但是人总要有一个路要走,魏涵也知道她自从踏入李家的大门之后。她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人到了一个环境很快的就会催发她成熟的一面。
魏涵也是如此,原本的魏涵这个时候应该去某个中专去上学了。但是现在的魏涵却已经嫁入豪门,而且整个人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当然这一切魏涵是不知道的。
魏涵不知道可是李天舒知道啊,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魏涵必然也要做出一个选择,她到底是从政还是从商?虽然这个选择有些艰难,可是艰难归艰难却也是她必须要选的一个道路。
魏涵知道自己的能力现在还是不行,所以在学校的魏涵也是很有压迫感,不进学习了很多关于做人的道理,也看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书籍。经济类方面的书籍也看过不少,虽然不能说在这方面有天赋,至少管理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如果真的将一个大公司交给她的话,岂能是她一个人?肯定是一个专业的团队跟着她的,所以魏涵也不需要太过的担心。李天舒已经为她的未来铺好了路,只是现在李老闻起来了,魏涵还真是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今天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实际上李老心中有数,就是讨论家族一些人的前途问题,李老发展到现在,旁支就不谈了,家中嫡系的发展状况是必须要了解清楚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浑浑噩噩的度过他们的余生,这个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李老给他们的目标就是为了给他们以后的发展确立一个方向。当然李老也知道魏涵还小,不过十八九岁的人,很多小孩子现在还在父母亲的怀抱之中怎么能够指望她们为自己确立目标呢。
李老想不到的是李天舒已经在为魏涵的未来进行了一个规划,李天舒二十多岁的人,四五十岁的心智。这点问题肯定是要处理好的,否则怎么能够配得上重生一次呢?
看着魏涵有些犹豫的样子,李老又笑呵呵的说道:“小涵啊,你不要紧张,我们就是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也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你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你说出来,我们在想办法!”。
魏涵有些害羞的低着头道:“爷爷,我……我不想从政,经商我觉得我还可以,至少没有那么多的事情费神!”。李老哈哈一笑道:“你倒是和治国一个想法,如果把你安排到一个国企你觉得怎么样啊?”。
魏涵看了看李天舒,实际上她的一切是李天舒安排的,所以魏涵对于李天舒特别的有依赖感。
李天舒笑着道:“爷爷,魏涵以后的出路我已经安排好了,现在我那边都是陆豪和郭浩在管理,虽然我们的股份制,实际上我是大股东。所以以后魏涵去的话直接就是董事长,不过在这之前我肯定是要让魏涵好好的充充电。四年大学上完之后,我准备把魏涵送到美国去攻读一下MBA,也就是取得所谓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李老皱眉道:“你还要把小涵送到国外去?你不知道国外有多么的混乱么?而且咱们华夏的东西还没有那些个小鬼子的东西好么?”,李老在这一点上是有着华夏情节的。
其实美国现在的管理理念或者一些其他的东西要比华夏先进很多,这个并不是说华夏不行。但是人家的发展经历了多少年?有多少人在总结这个经验?而华夏这边才实行了多少年?有多少人在总结经验?
可以说华夏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改革了十来年,而且中间还有许多的磕磕巴巴。所以想要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做梦。只有面对现实好好的把握才是正途。
送魏涵出国在李天舒的观念里,就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说起来李天舒现在的管理理念在整个世界上也是先进的,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总不可能让李天舒又当爹又当妈吧?
就算是李天舒知道的东西不少,可是一个人的一生也只能穷尽自己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三心二意的结果就是最后什么也不是。现在李天舒培养魏涵,也是为了以后魏涵能够有自信,不要在心里总是觉得自己矮了别人一筹。
李天舒对于魏涵的保护可以说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
李天舒道:“爷爷,既然咱们是支持改革的,那么我们的思想也要变啊,不能总是停留在那种老思想上,美国的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可不能再像清政斧那样闭关锁国了,世界上的东西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要是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呢?”。
李天舒的话得到了李天云的认同,李天云道:“爷爷,我认为天舒讲的非常的有道理,我个人也是这么感觉的,我在东海这边有些设备就是进口的外国的。不得不说无论是精密度还是其他方面,人家的机器就是比我们的好,这个我们光要脸面是没有任何的用处的。脸面我觉得是我们自己挣的,而不是我们自己吹出来的。”。
李天舒道:“爷爷,什么是大国心态?我看我们国家距离这条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说一句实在话,我们是典型的大国小民心态。自从咱们近代历史发生之后,你看看我们的国人,他们看见洋人已经不是那种仇恨,而是那种感觉自己很光荣的了,这是一个什么心态?说句难听点的就是崇洋媚外,当然这些是人家的自由我不说什么,但是我说不了什么并不代表这个不存在!”。
李老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们也是注意到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去外国留学之后回来就是留学生了,就觉得自己脸上很有面子,实际上在我的观点里面这个就是所谓的崇洋媚外,是,我承认外国有很多东西的确是不错,但是有很多人却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扭曲是我们要改变的!”。
李天舒道:“爷爷,我们要真正的改变价值观是必须要有一个过程的。这个我们暂时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改变它。既然改变不了,我看我们就应该去适应它,然后慢慢的改变它!”
李天舒清楚的知道后世的一些情况,就拿某次奥运会受到了很多的不公正待遇来说吧。在某届奥运会上,有一个美国的记者质疑我国的某选手是服用了兴奋剂,在美国这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华夏一下子就变成了鸡飞狗跳。
在李天舒看来这就是典型的一个大国小人的心态,这就好比什么呢?你去一个地方,然后带东西回来给亲戚。你可以不带好东西给富有的亲戚,但是你绝对不能带比别人差的给穷的亲戚。
如果你给富人家的带了电饭锅,却给穷人家的亲戚带了一个围巾的话,这一下你就完了。穷亲戚会说:“大不了我就说混的不好呗,就连某些人送东西都开始分成三六九等了……”,一开始是一个人说,然后是见到一个人说一个人,然后……
所以这就是典型的一个没有成熟的大国的人的一个心态。世界上很多的国家文化差异很大,华夏的媒体是政斧办的,而美国的媒体却不允许政斧办,所以这两个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人有着不同的心态。
我们要放开心态的去接受一些东西,自然要放开心态的去让人批评一些东西,很多东西不好就是不好,为什么要遮掩?遮掩是对谁的不负责任?不是对人家指责你的人,而是对你自己。如果一个官员如此,那么他就是对他身后千千万万的百姓不负责任,如果一个国家如此,那就是对他们后面亿万子民不负责任。
我们不是说不要脸,但是人家都说面子是别人给的,而不是别人说一句我们就要惊的蹦跶起来,然后开始不断的反击。咱们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气度,当然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这个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别人认同的情况。
当有一天华夏能够引领世界的话,那么即便是什么话也不说,咱们华夏儿女往那一站,那别人也是不断的夸奖你的。而不是现在所谓的非要让人说你好,当然那个时候的华夏已经比现在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了,可是心态没有调整过来。
李老也不纠缠这个问题,继续道:“嗯,小涵的事情就这么定了吧,反正也是你们两口子自己的事情。下面我要说一下关于天云的事情,你们三个朝我看干什么?以为我把你们忽略了?我告诉你们三兄弟,你们的前途已经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定下来的了,接下里的努力不是看我,而是看你们自己,这个一号首长已经跟我说的清清楚楚了!”
李宏远笑着道:“父亲我们也不是要干啥,就是好奇问问,呵呵,天云这孩子我看还是在地方在锻炼锻炼吧?过早的提拔,我看有些拔苗助长的意思啊!”,关系到自己儿子,李宏远自然也是要插两句嘴。
李老笑着道:“这个还要你说?天云在明年上半年之前都是要给我老老实实的呆在东海,虽然基层稍微的苦了一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