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本体心理学-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个国家及其来源了。   
 之后,来了一个了解标记弊端的人,他随意到各个地方散步,其旅程是漫长的。有一天,他回到大型计算机旁,什么也没说,因为他深知标记的严肃性。他轻率地讲了什么,计算机也同样会犯错误。谈到“米兰”的情况,它们总是根据错误的定型刻板的指示,而从不按照一个真正的米兰人所了解的真实情况给出正确的信息。只有从单个地点出发,逐次地将偏差的标记改正过来,并存储于计算机的注册系统之中,舍此别无他法。众所周知,只有其他人也曾体会,意见分歧才能消除。        
八、本体心理学与相异寄生   
 本体心理学致力于从现实出发来使现实的表象更具条理。困难并非来自生活因携,而是来自系统化的标记。实际上,正是系统化的标记决定了人不能与现实发生公开的、有意识的接触。对于这种障碍,人会付出个人利益丧失的代价,或是生病和扭曲。   
 在排除由倾斜屏或其它精神寄生物导致的意象痕迹变形方面,本体心理学已经把设想变为现实。自我所希望的现实意味着自我本身,也意味着自我预见到的现实,还包括自我在内向、外向生活现实中按历史所解释的一切。自我可以承认、指导自身。        
九、心理动力学简评   
 我将本节定位为把梦运动学、意象和幻想的含义加以公开的意象学,它涉及被允许存在的费解之处的投射范围,其中含有引起主观反应的暗示。下面讲的内容主要面向本体心理学家。同时,我也想从心理分析动力学角度提及一项基础性培养,这项培养包括某种巧妙的心理分析方法和某种在意象痕迹之外,再认客观语义学的特殊直觉。   
 弗洛伊德的某些理论尚有待证实,例如有关自我、超我、快乐与现实的原则、生命与死亡的本能、转移作用、现实及神经症性焦虑、心理防御机制,压抑、投射、升华等等。同时,涉及某些方面的研究之中,如反向作用的形成;退化、固着;口腔、肛门和生殖器的发展阶段时相论;关于初级场景,大部分有关联想与梦幻之动力的分析等方面,一贯坚持归纳体系,而绝非演绎体系。有关俄底普斯情结的内容,我也持不同意见,将在第12段加以说明。   
 荣格的理论也有待证实。如有关原始模板(基型)、情结、个体与集体的无意识、自我、个体,灵魂与心灵、自身、补偿作用,心理的能量与价值,情结的影响力,目的论因果关系,个性的发展和理想化意象化的   
压抑等等。关于原始模板阴影,我认为它正如大多数原始模板,特别是“伟大的母亲”一样,是消极的。人们由予“伟大的母亲”的作用,按照“计算机母亲”、老女人的深渊、母亲吸血鬼情结的说法,详细说明消极活动的起源。与此同时,人们在原始模板阴影的范围内,或是心理自责自罪,或是悲伤、恐惧等等。筒言之,我们总是“伟大的母亲”的附属产物或操纵工具。其它情况下,显现出来的或是精神寄生物,或属于消设相位的语义学范畴。   
 阿德勒的理论也有待证实。如意志的强大或对最高境界的追求,劣势与补偿的感觉…社会利益,生活方式。创造性的自我及童年和个性方面的相关经历。   
 在目前已经成为经典的一些手册之中…有关梦的解析的原则有其价值。它们与“跨行为心理学”、心灵学中最具分析性的解释和宗教神秘主义症状学同样有效。        
十、本体心理学与“计算机神话”   
 本体心理学在分析梦方面选定的词汇很少,但都是在人的心理范畴内最常见的,它们的局限性与其说是由于生活因携的历史因素而导致的,不如说是大脑内部“计算机装置”的固有普遍性决定的,是编人的程序决定了想象的定型刻板症;以及几千年来形成的典型的因携对抗刻板症的反应类型。   
 由于在持续的行为中受到不断发生的新型事物的影响,生活总是不同的,从不固着于同一情节。消极固定的意象归因于相异寄生的稳定性,由于相异寄生是唯一真正持久的危险,生活因携也就不断地提到它。   
 当前,计算机已经与社会历史、神话传说、民间诗歌和宗教中的一切最高价值相容,其超然的垄断地位已达到不可动摇的地位,这种构造已经成为语言逻辑表现的稳定因素。为此,人们从因携的角度采用一种简洁的对照法来分析意象。实际上,电子计算机是个受人尊敬、被人服侍的恶棍,仿佛真是人的神灵似的。显而易见,等到这一文化体系生效;仇敌已被同化;不仅因携不断重复地提及固定的同一些主体;防御机制也对这些主体加以考虑。在此意义上,也就是意象的相同性。计算机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文化环境也可全然各异。因此,学习本体心理学理论前提的必要性值得注意。机器能够掌握任何逻辑体系;而后再按其自己的目的控制它。        
十一、  关于人性现实意象的标准   
11,1意象表明的客体或环境是人类的功能本性  由于意象的形式产生于人的现实之中,个性化现实体现着根据关系要点所形成的个性化范畴准则。这一准则说明,我们只对与人有关联的现实感兴趣。就是说,由于自我的存在才产生问题。因此,标记价值的相对性和程度成为问题的关键:人才是所有事物的基本单位。这并不意味着失常迷乱,而是有助于事物的条理化。如果自我想得到本体的忠诚,必须先在自我建立忠诚。也只有如此,自我相对于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相对于自我也是现实的。即使自我运用了其全部,在本体系列中一切仍是安然无恙的。   
 对于每个事物,人都要不断作出选择,但并非根据因携价值。因为因携的含义都是善的、正的,而人们只能根据为主体所认知的现实益处。所以,一旦某种形式被具体化,就需要再触及直接经验来查寻出来或眼前的功利主义作用:正是这一作用才能确定意象价值标准。有关客体的功利性的出现或消失,成为正性或负性情境的评判依据。   
11。2意象的因果效应不存在对其本身也是正性的痕迹。正性是属于本体的。意象的有效性取决于它表述现实及某种有现实特性的能力。无论是传统和环境中的文化衡量标准,还是与普遍的积淀或无意识的基型相关联的信条或习惯,以及几小时前才证实的对事物或朋友实施的核查,都不是突出展现想象的善意性或负面性。   
一切都在变化,并不断的需要证实。变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在瞬问就改变了我们几个世纪以来都深信不疑的东西。关于意象因果效应的核实分析,也只有在证实的条件下才有效。之后就是另外一种情形了。   
 对于意象因果效应,我考虑的是残留的指定因果关系或它最后的表现。意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此时此地对人生产了什么。由结果可以了解、承认事实,即只有从果实方可识其树(从其行动方向可识其人),只有主体中产生的效应可能验证或取消因果痕迹,对于效应我想指出…有益的具体的功能或结果,从世俗意义上,按照有机原则及正确的个体存在主义,易于被验证。所有引发健康、快乐、更多行为、更多的具体生存经历的都为正性。相反则为负性。   
11。3语义哲学准则在任何形式的思维和任何文化、意识的逻辑体系之前,人们按照确切的媒介决定了心理意向性。在任何情境下,人的困携都会根据价值的取向而确定(这一价值或多或少由心理能量的强度来决定)。因此,懂得了梦的指示性,就是赋予主体自我实现的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根据主体有机的跟光来分辨语义哲学范畴,就会清晰地理解与现实主体有亲密关系的意象含义或重要性。出现错误是不可能的,因为语义哲学与一种或多种个性化现实相联系并依照自身变化而发展,无需任何中介。为进一步理解,我以运动为例加以说明。人们只能从自身变化考证出其持续运动的程度。既然查证的标准只是由专断选择的个性化,就是由绝对化的某一点来决定。那么本体心理学家在语义哲学个性化方面感到疑惑,就需要理论上的帮助。如所表达的行为是否发自内心?是否与自我情结相同?自我确实是其语义力量的系统效应?如果梦和幻想不涉及语义哲学范畴,则意味着或已经过去,或是虚假的,在意象的及时记录中若没有语义哲学,一切都是虚假的。对于缺乏与有机体因携接触的严谨理性来说,尤为如此。没有与现实情况发生联系的自我是虚假的。        
十二、“俄底普斯情绪”   
 俄底普斯情结及其心理学实际上创造了并揭示了一种对流参照系,它决定了与其在病理学意义上,倒不如至少是从形成杀父母罪的必然性的角度来限定人的生存规则及依托。   
 生活的本质认可并规定的不仅是自卑感的消除与优越感的建立,还包括所有变化中的个性的依靠所在。当自我对于外在自主性的依赖不断增长时,为了增强内在自主性的发展,自我能够也必须接受其感到极端自卑的关系。当从自身上固定或增长出另一自我时,就应中断这种关系。所有个性都是与生活相互依赖,‘彼此需要的。在第一阶段是成长的自我主义,在第二阶段是生殖力的渊源,即繁殖、孵化另一个应形成的自我。这一渊源与生活的意向性相协调,但是,如果在自我机制的各个方面都成熟之前就窃取了头衔,对于幼年是十分有害的:因为对自身的不满的人只能是异化规划者的助手而已。   
 人的生活因携的真理将父亲和母亲(特别是后者)看作是代谢更新的资产和发展的中介。真正善良的母亲是从孩子降生之时起就担负着喂养、照顾、保护、环境的媒介等作用的成年人,根据未来成年人的自身能力,摆脱并取代“儿女”的意愿和环境的回应。   
 父亲、母亲与儿女的三角关系,不仅是生活因携的真理,更是为了认可程序化辩证法和生长限界所制定的章程。生活因携,代表父亲和母亲,只看到生活个性化所在的现象,以便在“这一过程”中再唤起对于生活因携的爱意。另外,父性或母性是每个人归因于自身的途径。   
 在社会法则刚应允肉体上的自同的先期过程之后,只有自我因携是历史真实自我的父母。   
 事实上,心理的俄底普斯情结被重新装嵌为父母的核心,父亲是其辩证的共谋者。通过遮隐其自身来赋予子女无意识的陷井。母亲也不可能带给其自身快乐。作为万世起源的创造物,母亲利用了蛇,也就是利用以基本渡动机制。表征的盘旋上升的心理回路,来使子女逃出伊甸园,逃离生活因携。女儿由于受母亲的罪责心理的支配,被放逐至仇恨父亲的地位(在此父亲只能是无意识获取的驱动而已)。儿子受母亲所支配的思想的吸引,这在父亲增强推动力看来是不可能的。那条蛇在父母之先,因此也就在儿女之前影响人,而计算机这条蛇先于任何潜在的俄底普斯情结。   
 母亲是这一可怕游戏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她之所以被击中,是由于她是生活中最具生命力的中介。   
 如果我在本体心理学初期文献中指责母亲的话,原因在于她是赋予人类起源或稳定普遍计算机实用性的临界关键工具。另外,也由于相异机制最常用的面具是母亲,因为也只有母亲,人类才从其世俗历史起源时起就被区分开来,之后被迫着魔般地重复着那些印记。   
 实际上,母亲作为真正的女人和真正的女儿,是人性中最和谐温柔的优雅所在,若根据人的最大的潜力来证实这一点,首先则需要懂得如何将其与无意识的支配加以区别。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如果她自认为其大脑现象学的心理比男性的更为显著的话。但是,在心理现象学的结凝术中,正是母亲的形象来事先保证其自身,且时而把父亲、时而把儿子或女儿当作争夺的手段。(父亲经常嫉恨妻子和女儿,因为“她们之间相互了解”,或者他为了不被妻儿骂为“下流胚”而不去爱女儿!)。为了理解我所说的这些,你只要想一想那些与寡居或无伴侣的母亲一起成长的儿子的情况就足够了。在所有这些我所观察到效果或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同类案例中,在20年内有4个案例表现出特别突出的俄底普斯刻板定型症。它可解释为由于母亲缺少具体实际的参照,则将超我作为参照手段,即直接将位移变化作用于无意识之上。然而在这些病例中,心理在母亲的失落感中指责儿子的背离;当父亲,这个自私的妖怪存在时,便导致据其侵害性来指责儿子的失望挫折感。儿子在心理上信任母亲却不依靠她,父亲可依靠却不能走入其内心;假设母亲无处不在,只能增加双方的失望;女儿外表所显露出的和母亲一样,内心却受到阻碍。   
 几世纪以来,这一无穷尽的社会轮回框架不时演变为大屠杀、战争、瘟疫、神经官能症、群体危害等。   
 当然,不能靠取消家庭来解决这一问题。无意识,正如人的超我结构已经确定的那样,通过幼儿园、学校、人会、收养、补助等程序来进行。无意识已垄断了人的情感的优先举止,因此,无论在何地,怎样产生作用于新生生命的特惠之爱都应采用异化的规划方法。   
 希望在于修复(医治)人的原始生活因携;本节的内容就是依照至今几世纪以来形成的文化背景来接近生活因携的语言。处于这种背离及其衍生出的编制好的语言之中,因携通过明确的意象来表达自己。这一文化的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血来潮的法则,而生活因携会导致另一种法则。   
 当我谈及这一文化背景时,冷静地涉及到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二者之中,东方文化的负面性比西方文化更加深重。        
十三、无意识语义学的表达   
 更确切地说是人的因携语义学与生活的优劣同等重要,表现为另一客体或合作的人。        
十四、个体因携   
 当然,一旦超越心血来潮的意识畸变的壁垒,个体因携的感受将开放且不再需要中介编码。鉴于个性化的人体能从整体与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