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场人鬼之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一场人鬼之战-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0月28日的下午,在特别行动局的会议室中,报到的三十二名成员全部准备好了自己的行囊,里面有药品、食物、武器。

我们这群人将要探索的地方,就像一片虚无的海市蜃楼让人难以捉摸。

“虽然已经充分设想了此行的难度,但我们还是对这次探险一无所知。最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一旦踏入血族基地内将会受到怎样的攻击,精神波,子弹,还是人形机器?假如我们这些人被困在一个不知名的基地里,无法与外界联络,该如何返回,又如何完成使命?”越是临近出发的时间,葛里菲兹与依诺船长就越显得忧心忡忡。

雅格布上校、地狱男爵、亚伯拉罕?萨平以及阿蜜莉雅沿着急速上涨十二米的海岸线,做了最后一次巡逻之后,也及时的赶到了诺亚方舟前,看雅格布上校的脸色,有些苍白。

亚伯拉罕?萨平和阿蜜莉雅刚从深海中探察完洋流出来,身上都是湿漉漉的。

两个人都正忙着用毛巾在擦着脸,看不到他们现在的表情。

“我早就说过,我正渴望有这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你们这种担心实在是多余的。”

在我们这三十二个人当中,只有罗宾上尉与高大的地狱男爵信心十足,他们正摩拳擦掌等待着晚上九点半的出发时间快点到来。

五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2018年10月28日,晚九点半,我们所有人依次登上了诺亚方舟。

准备去找那些黑精灵,要回伏尼契手稿。

……

由于北美大陆的劳伦泰德冰架,包括其他的庞大的冰架,在两极地区海底深处的超级火山强烈的喷发影响下,也开始融化。超级火山是指能够引发极大规模爆发的火山。

虽然对于这种爆发规模没有严谨的界定,但极大规模的爆发都以瞬间改变地形,瞬间改变全球天气及全球性的生命灾难。

这个名字源于英国广播公司的著名科学节目horizon在2000年提及各类型爆发规模时节目监制所创作出来的。

以前曾有丹麦的地质学家假设发生了超级火山爆发,在他们的模拟系统中,爆发出的火山灰和喷出的气体将会进入大气层中,造成全球性的火山冬天。

英国有科学家也用计算机做过模拟试验,如果黄石公园超级火山爆发,三到四天后,大量的火山灰就会跨过大洋到达欧洲大陆。

模拟预示了美国3/4国土将受到影响。

最大的危险在方圆1000公里的地区内,这里90%的人口无法幸免于难。

大部分人会因为吸进的火山灰在肺里固化而死亡。美国的东海岸也会覆盖一厘米厚的火山灰。

在欧洲,更大的危害是无法预测的,因为这是火山灰形成的粉尘到处飘荡。更大的影响是紧接而至的气温变冷。

根据计算机的预测,地球年平均气温会下降10c左右,北极地区会下降12c左右。

专家预测这样的寒冷气候会持续6到10年,然后才逐渐恢复正常。

我们现在碰到的情况还算是比较幸运的,那几座超级火山都是在南、北两极的深海中。

至少,没有大量的火山灰席卷全球。

根据双栖种亚伯拉罕?萨平在深海巡逻时收集的数据。

在三天前,所有冰川融解开始加速,大量淡水进入北大西洋,导致全球海洋热盐环流终止,高纬度地区气温急剧下降。

所以,我们感觉到今年的温度远比前几年要低得多。

我们走的路线会经过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暖流发源于加勒比海,终结于挪威。

因为北大西洋上盛行西风,故而墨西哥湾暖流的热量主要是通过空气输送给了西北欧,对北美也有加热作用,但小一些,造成西北欧现在的气候比同纬度地区要温暖、湿润得多。

但是,亚伯拉罕?萨平和阿蜜莉雅告诉我们,墨西哥湾暖流虽然还在源源不断地把温度较高的海水,从加勒比海带到高纬度地区,加勒比海的海平面却没有下降,高纬度地区海洋的海平面也没有上涨,这说明,除了墨西哥湾暖流之外,一定还另有洋流,把高纬度地区海洋多余的水体带走,并补充给加勒比海,使得墨西哥湾暖流不中断。

这就是全球海洋的热盐环流。

事实上,墨西哥湾暖流只是全球海洋热盐环流的一部分,只不过全球海洋热盐环流因为很多部分都是在海面下,所以不出名。

可如果那些冰川还在受火山影响不断崩溃、融化,那么,所带出来的淡水就会不断地增加。

总有一天,会超出所有洋流所能带走水体的最大限度,如果足够多的淡水进入北大西洋,就可以把其高纬度地区的海水稀释到不足以下沉的密度,墨西哥湾暖流也会终止。

一旦墨西哥湾暖流终止,西北欧地区气温就会降到同纬度其他地区——加拿大北部和西伯利亚的水平,冰川会在挪威、瑞典、芬兰和苏格兰等地开始发育。

气温降低又会促进冰川的发育,如此反复。

虽然温度下降的速度不会如电影《后天》中所描述的那么急剧,但是现在看,地球的平均气温在黑暗时代未来的几年中会从平均三十五度下降到平均十几度。

而那些吸血鬼现在之所以没有太大动作,那是因为温度对他们来说还太高了一些。

他们还在等待,等待最好的时机。

我有时候甚至会想,那些超级火山的突然爆发,会不会是吸血鬼在搞鬼。

但我又觉得他们不足以把爆破火山的能量控制得这么精确,一旦稍有不慎,整颗星球就有可能被毁了。

如果玛土撒拉血族连超级火山的爆发都有能力控制,那他们的工程爆破技术和地球文明相比,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真到暖流都终止的那一天的话,恐怕,我们的罗得核避难所也会被不断上涨的海水淹没,玛土撒拉血族也会大规模的登陆地球。

但现在,并不是考虑这些许多年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

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不能放过以空岛所处地点为中心,辐射出的直径为三百公里的圆形范围内任何一点可疑的地方。

只要玛土撒拉血族的基地不在太平洋海底,而在陆地。

那么,在我们的地毯式搜索下就一定会被发现。

现在,我们的脚下还是陆地,面积缩小了不少的陆地。

诺亚方舟正经过美国阿肯色州的首府——小石城(littlerock)。

我看到的还是是一片接一片天高地远的废墟。

把这景象叫做废墟并不太确切,更确切地应该叫做“一无所有”。

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无边无际的类似于沙漠的大大小小的尘埃堆,极细极细的尘埃堆,一个接一个在无风的天地下安静地伸向天边。

沙堆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道奇蓝色,淡天蓝色,浅石板灰色,漂白后的杏仁色。

紧接着,我又看到了一座座庞大、漆黑的玻璃山,这里的玻璃山其实也不全是黑色的,黑色的只是表面上薄薄的一层。

诺亚方舟离得近了。

我们才发现在玻璃山的内部,其实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

座座玻璃山在已经被涂上亚云铁涂料的、闪着微微冷光的光明之翼下五彩缤纷,景象怪异神秘。

如果不是过于空旷,过于寂静,过于玄秘的话,这些从未见过的景色应该对我来说会很有吸引力。

诺亚方舟这时候速度缓了下来,慢慢地停在一座黑玻璃山的山尖上,这正是这片地区最高的黑玻璃山,上面的视野很辽阔,如果有太阳光的话,四周的景色可以尽收眼底。

“为什么停下来?”依诺船长问。

“这个地方……有些古怪。”缇奇·米克·诺亚的语气有些紧张。

“是吗?我来看看。”葛里菲兹走到了水晶墙壁前,朝下看去。

“怎么样?看出什么了吗?”伏尼契教授在这次行动中表现的一直很积极,关切地问道。

“这里原来是小石城,阿肯色州中最大的一座城市。”葛里菲兹把眼睛贴在水晶墙壁上说,“我看这个地方尘埃堆积的样子和颜色,是在突然发生的巨型核爆炸之后,城市被彻底摧毁掉后形成的。我可以肯定是那些由钢筋水泥建造的精美建筑在高温下化为粉尘后,被融铸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颜色的玻璃。不过,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古怪的地方,不知道缇奇·米克·诺亚看出了些什么。”

第003章 核武熔城

缇奇·米克·诺亚道:“我也不太清楚,只是有种奇怪的感觉,所以才会停下来。我想只是自己最近整理记忆碎片太累了吧,如果大家看不出来有什么古怪的,我就按原定路线继续飞行。”

依诺船长慢声低语道:“如果你真觉得有古怪,我们可以在这附近地区转一转。”

随后的半个小时里,诺亚方舟沿着美国海岸线做低空飞行,我再次看清了这饱受磨难的土地:海边的崖岸大多都断裂了,整座整座的山顶像被拦腰斩断般弯倒在地,海岸狼狈不堪。

海水已经淹没了一半面积的城市废墟,现在海边的建筑上,留下一层层蓝白色的厚厚的堆积物,层层叠叠,做出张牙舞爪的怪模样。

这是海水陡然升高又突然落下后留在岸边的海盐碛,盐碛里的水分完全散失后,就会凝结成岩石状,像这样逐渐晒制而得的盐叫作“海盐”。也许几亿年后,如果到那时候还有人类活在地球,他们也许就会在这里发现一座海盐矿,一座古代海盐矿矿床。

里有有着常见的共生盐类矿物:石膏、硬石膏、钙芒硝、无水芒硝、天青石、方解石、白云石、杂卤石、天然碱等。

但没有人能猜得出,这些海盐矿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形成的。

缇奇·米克·诺亚告诉我们,她打算在这里沿海岸线飞行一天再离开。

因为,她有种感觉,这个地方会有血族基地存在的感觉,女人的直觉往往是很准的。

所以,我们这些人没有给她提出任何意见。

在这段时间里,大伙们看到的还是各种各样的废墟:无边无际的沙漠,沙漠下面都是被掩埋的城市;赤红扭曲的岩浆造成的千里岩溶和火山灰,在这炙烈的岩溶流淌过的地区,不知有多少生命在高温与气lang中化为灰烬;更多的是广阔无边的玻璃状物体,它们几乎遍布大多数海岸,当地面已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谁也无法辨别自己正在哪一座城市的上空飞行。

依诺船长对这类废墟特别留心,每看到一座玻璃状废墟,他总是低飞下来,认真地看着地面上那些五彩的玻璃山。

我们所看到的这座废墟呈暗红色,在天空看去像巨大的、自身发出淡淡红光的宝石,红宝石旁边还有一些较小的黑色、淡蓝色的玻璃山,相互映衬出鲜明的反差。

这怪异的景色像是来自于另一颗星球。

“我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就在这附近。”

缇奇·米克·诺亚坚信她可以在这个地区找到血族的基地,她把诺亚方舟停在这片红色的玻璃堆上,让我们这些人一起下去搜寻。

红色的玻璃废墟很可能是一座大城区或大实验区,成百上千座楼房被核爆炸产生的高温烧溶后,流泻成钢水一样的物质,最后冷凝为不分你我的一大堆混合物,成了大伙们现在看到的这片红色玻璃山。

它已没有任何形状,任何像样的东西,要想知道原先这里是什么样子,全靠你的想象。

这种核爆炸过后的景象葛里菲兹很熟悉,我曾在葛里菲兹的工作间里看到过这方面的图集,在用小型核弹爆破异空间屏障之前,他也曾多次让我们看首次核爆炸后的录像。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座安放24新式洲际弹道导弹的钢铁架子,罗得核避难所内那高达五十三米的导弹架,在核导弹发射后就化为乌有,九十平方米的发射间内没有留下一点儿痕迹,而在那座钢架曾经站立的地方,留下一个巨大的深坑。

一颗比篮球还小的原子弹的威力相当于三吨tnt炸药,这里我可以详细说明下:tnt炸药的数量有被使用作为能量单位,每公斤可产生420万焦耳的能量,1000吨tnt相等于4。2兆焦耳,一百万吨相等于4200兆焦耳。

而一颗大型原子弹的威力已大到无法估计的程度。

葛里菲兹叹道:“造成这样大面积城市废墟的肯定是一颗超级原子弹,钢铁都化为气体,那水泥的建筑炸成粉尘就很正常了。”

依诺船长问:“葛里菲兹,我们国家的小石城遭到过原子弹袭击?这件事我怎么不知道。”

葛里菲兹回答道:“不是其他国家干的。是美国内部在野党与执政党之间的能源之争,在您的‘凯旋号’避难船走之后发生的事。”

依诺船长摇了摇道:“我以前还认为美国各个政派一向都很团结,没想到……居然动用核武器。”

这时候我心想。

至于那各色的玻璃山一定是各种大建筑的残骸,因其表层的颜色不同,所以,才化成了不同的玻璃。

没有一点生物的痕迹,没有一点绿色覆盖的裸露的地球,整个地球充满了一种蛮荒蜕变之后,再也找不到同伴的孤独感。

我们的小瑞亚个子虽然娇小,但胆子一向很大,看到这些美丽的玻璃山后,她又蹦出诺亚方舟独自出去逛了。

还好刚刚我们在高空探察过,知道这里没有可供变异生物藏身的地方,也没有任何食物。

大家都认为这里是片比较安全、也很荒芜的地区。

所以,大伙们也就没拦着瑞亚,放心的让她出去玩了。

水晶房间里,我和依诺船长借助房间中央的三维地图,研究了一段时间照明范围外的那些看不到的地区,发现这里的环境就像是超远陆地的概貌。

总的来说是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小石城上空溶蚀力的雨水曾对这里的可溶性玻璃进行溶蚀,不断侵蚀下终于接触到了玻璃岩层内的石灰岩,导致了这些玻璃山中形成了溶洞,就和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是一样的。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

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雅格布上校等巡逻队中的人,因为之前几天巡逻任务的繁重,在路上一直都在睡觉。

亚伯拉罕?萨平打醒来后就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