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盗墓实录-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好做,竞争很激烈啊,你是不是有什么靠山或背景啊?”
    “背景?我现在只有背影!”青格勒图愤愤地撂下筷子,一仰脖喝干了杯中酒,重重地放下啤酒杯,“人们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这进去才几年啊?出来一看,世道全他妈的变了,别说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形势什么的宏观要素了,就连蒙东集团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公司都发生了太多让你我意想不到的变故。‘人心不古’,这话太有道理了,简直就是先知的预言。”
    我捏着筷子愣在了那里,从一进小肥羊的店门我就应该发觉点什么,按照青格勒图的风格,他没有理由把久别重逢的聚会安排在大庭广众的酒店大堂,嘈哗混乱不说,这里人多眼杂,明显不适合他当初在电话里约我的时候说的“商议一些对今后你我人生走向必将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的谈话氛围啊!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我看你要是没有相当重大的事情要和我面谈,绝对不会跑到天津这个地方来约我见面吧?咱们兄弟的关系可是出生入死换来的,你要是有什么话就和我直接说,遮遮掩掩也不是你青格勒图的一贯风格,对吧?”
    我看着跷腿吸闷烟的青格勒图,他的脸色有点儿发黑,络腮胡须刮得铁青,明显修剪不久的头发已经看得见斑白的颜色,端坐在方桌对面烟雾缭绕沉默不语,这是一个成熟男人的经典形象,凭我对他的认识和了解,我可以肯定地作出判断:无论蒙东集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这个意志坚定、行为果断并且拥有丰富社会阅历的青格勒图一定早已作出了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他约我来天津,绝对不是为了简单的叙旧,更不可能是为了诉苦或抱怨,想必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和我谈,也许,一个谋求双赢的交易正在进行。
    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青格勒图吸完烟,一边客气地招呼我多吃多喝,一边提出了建议:“云飞,你对盗墓还有没有兴趣了?咱们明天去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去参观一下如何?”
    “东陵盗宝?”我脱口而出,“民国时期二十九军的大军阀孙殿英好像先下手为强了。”
    “哈哈哈哈哈哈!”青格勒图发出爽朗的笑声,全然不顾周围食客的异样目光,“你的想象力还是那么丰富啊!你要是没有什么别的安排,咱们明天就去东陵开开眼,顺便聊一点儿霍尔特山的事。”
    霍尔特,这个蒙古山系,终于再次真实地出现在了我的现实生活里,我不知道今后的人生走向到底和这个次主峰会产生什么样的交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座圆山乃至整个大小兴安岭山脉,的的确确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这是一个我不能回避的地方,在这片神秘莫测的荒蛮蒙域放逐过我的理想主义,萦绕着我的真挚爱情,而且,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远没有结束,我必须在自己尚能左右人生方向的时期去完成一些了断,这样在我的有生之年里,我就可以了无牵挂、毫不遗憾地安享天年了。
    霍尔特,我来了。
    清东陵虽然属于河北省的遵化市,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却和天津市的蓟县临近,而且清东陵景区和蓟县北部的黄崖关长城景区距离也不是很远,由此在许多旅游公司的行程安排上这两个景点都属于同一条旅游线路。
    我和青格勒图也懒得自己寻找乘车路线和旅馆,干脆直接找家旅游公司报团出游算了,既省心又省力。
    我还真没来过清东陵,其实别说这么偏僻的地方,就连北京的明十三陵我也没有去过,不是没有时间或时机,学校经常有事情需要老师往北京跑,但是我对明清的墓葬文化没有太多的学术兴趣,我是研究北方游牧民族迁徙历史的,尤其是对千年之前的鲜卑文化更感兴趣。我不是一个盗墓狂人,从没有想过通过发掘古人遗冢达到发家致富的目的,之所以高度关注各个时代鲜卑墓葬的发掘考古工作,完全是因为墓葬遗规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陵寝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墓室里面的每一件陪葬品都会通过它自身的特点来讲述一个关于文化和文明的故事,而破译这种包含在墓葬物品之中的历史文化符号,承载一段鲜活文明的延续,这就是每一位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而对于我这样的历史文化研究者和墓葬文物爱好者来说,能够亲身前往陵寝考察或者亲身参与文物发掘,这无疑是一件让我激动不已、终身难忘的重要时刻。现在我们要去的是大清王朝的皇陵所在地,虽然这段文化与鲜卑文化有着比较大的时间差距和空间距离,但历史是一脉相承的,参照比较的价值不容忽视,何况旅游只是青格勒图力邀我来天津的一个借口,更重要的事情他还没有对我说。
    旅游大巴在津蓟高速公路上疾驰,意兴昂然的游客们没过多久就倚窗靠背地纷纷入睡了,在半睡半醒的混沌之间与车窗外青翠高拔的银杏林和一带远山的雾蒙景致擦肩而过。这就是具有国人特色的旅游场景,目的性极强,计划去什么景点就是什么景点,绝对不会在沿途多欣赏一点儿计划外景观,所谓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区拍照、回家忘掉”的旅游四阶段法则还真是奏效。
    青格勒图和我并排坐在大巴尾部的高背座位上,由于车内不允许吸烟,这个高大的蒙古壮汉就像旅游车前端的娇小导游一样,一边看着车窗外迅速倒退的美景,一边不停地吃着小零食。这个场面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以前无论在什么场合,我都没有看到过青格勒图吃零食,看来监狱里每个月一百四十元的生活费标准还真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
    “青格,你会不会是有了胃病啊?需要阶段性进食吗?”我还是不太相信自己的判断,反正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除了欣赏窗外美景和听着大巴的车载电台歌曲以外,随意的聊天也是一个消遣时间的不错选择。
    “有啥胃病啊,我的身体这几年一直都在得到强化锻炼,比以前在查干浩特镇健康多了,再说就算其他部件可能出故障,胃也不会有问题,我现盗墓实录鲜卑王陵幕后的较量在每顿都能吃下一只鸡。”
    青格勒图此言不虚,这两天我和他去饭店,他已经改变了原来对饭店装潢和地位的追求,而是对牛马羊猪鸡和鱼虾青蛙牡蛎等一切红肉白肉、四条腿或两条腿的以及没有腿的动物尸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甚至有理由怀疑他在监狱的这几年里会不会像一头直立行走的黑驴一样依靠草料苜蓿等植物生存。
    “你平时好像也不怎么吃零食,现在啥时候买了这么一大包的东西啊,带着多费劲,黄崖关长城不是要爬的吗?”我有点儿不解地看着大嚼大咽的青格勒图发问,别人带的零食都是一些花生瓜子或水果,最多再加上一袋小点心或巧克力,这个壮汉倒好,买了超多的高脂食品,手里还捧着半只三黄鸡撕咬个不停,害得前排睡觉的两个女乘客在梦中都在吧嗒嘴,我猜她们做的肯定不会是艳梦。
    “还用到爬长城?”青格勒图鄙夷地看了我一眼,“今天晚上到宾馆之前就消灭掉,我都计算过的,明天到了黄崖关再买点儿。”
    青格勒图把一条鸡腿骨扔进脚下的垃圾袋,这只三黄鸡的全部骨骼终于完整地保存在了红色的塑料袋里,就像是为一具遗骸覆盖上了鲜红的旗帜。
    “你说你不喜欢吃肉,那你这几年比我多吃了多少海鲜和牛羊?我要把我损失的部分弥补回来,不然还真对不起这么好的胃。”青格勒图饱食以后开起了玩笑,他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我是真的有事情找你帮忙,不过好菜不怕上得晚,啥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办成的,咱们这几天就放松一下,边玩边聊。”
    “我能帮你什么忙啊,我的真实身份还真就是一个大学讲师,我可不是什么官方间谍之类的,没那么大的能量啊!”我笑着打趣,不过往事就像民国早年的八仙桌脚里的白蚁,一丝一点地啃噬我的灵魂,我对那个真实的官方潜伏者没有任何好感,哪怕是在梦中。
    “你是什么身份这不重要,你有什么能量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你肯不肯帮我,肯不肯为了兄弟两肋插刀。我早就不是蒙东集团的总裁了,从我被羁押的那天起就不是了,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法律上规定了我的法人资格的丧失,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面对唾手可得的可观利益,很多人早就把道义和良心抛到脑后了。我和你说实话吧,我现在已经控制不了蒙东集团了,其实在我入狱以后我就没有真正左右过蒙东集团董事会的那几个人,只不过我当时的消息比较闭塞,一直以为他们还是按照我确定的方向在运作,事实上他们早就另外选举了董事会的组成人员,而且一些常规业务已经被分离到了新组建的子公司,我原来熟悉的一些业务和客户,现在都已经被剥离了出去,而如今的蒙东集团,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核心业务都不是我能够控制的,别说控制了,有好几个董事我压根都不认识。”
    我在天津刚刚见到青格勒图时莫名产生的疑问得到了初步的答案,但是他的一番言语还是对我形成了震撼级的触动,那个黄经理曾经是我的入门师傅,是现在我身边的这个蒙古男人把他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他怎么可以过河拆桥呢?何况在我的印象里,这个矮胖的文弱男人既没有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也没有过硬的人脉和资金,他凭什么胆敢向青格勒图叫板呢?想当初在科尔沁草原的蛮荒为了白粉而逃命,要不是青格勒图派了林晨冒死相救,黄经理就不仅是在青格勒图之前就身陷囹圄,恐怕那个油光肥亮的脑袋上早就镶嵌了几颗子弹了吧,三百克白粉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黄经理是只九头鸟也早就一命呜呼了,看来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黄经理有这个能力?他懂经营管理吗?”我有点儿糊涂,“我当时向他请教一些公司管理上的问题,他几乎什么都说不上来,最后只好搪塞我说需要时间和阅历的锻炼。”
    “时间和阅历?呵呵,我看不是时间的问题,也不是阅历的问题,这一切完全就是贪欲和利益在作怪。”青格勒图目视车窗外的远川,沉思着回答:“我可以断定,在老黄的身后一定还有更厉害的角色在替他撑腰,不然他不敢嚣张到这个地步。按照老黄的性格和能力,他充其量也就是扮演一个看门狗的角色,应该是个过路财神,他的身后肯定有一个靠山,这个靠盗墓实录鲜卑王陵幕后的较量山不但熟悉蒙东集团的运作,而且也应该对蒙东地区的政商圈子很熟悉,甚至不排除在蒙东地区是一个呼风唤雨的大鱼。看来我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还是有点儿分量的。”
    旅游大巴在我们不经意间已经缓缓停靠在交驳站点,我们一行游客开始陆续下车,抬头远望,一条和缓的山脉横亘在华北平原,在这条山脉的正南方,将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大型皇家陵寝遗址——清东陵。
    
    第二章  伤逝
    
    蒙东第三监狱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而三监的十七号临时羁押室就是初次入狱的犯人必须暂时居住的号所之一。
    中午吃饭的时间到了,张阳和另外一个犯人为第十七小队的犯人领饭,他们推着一个小滑轮车走在两位管教狱警的前面,车上装着一盆大米饭和一盆菜,是炖菜,几种常见的蔬菜混合在一起熬煮而成,包括土豆、萝卜和大白菜叶子等,甚至上面还浮有几片五花肉,尽管不能和蒙古烩菜或东北乱炖相提并论,但是这样的午餐毕竟还是汤汤水水,吃起来比较顺滑。两个管教走在后面,漫不经心地谈论着阳光工资以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正午的阳光有点儿刺眼,照射在淡蓝色横纹的囚服上面有点儿燥热,三三两两的囚犯聚坐在小方桌前吃饭聊天,整个监区的就餐氛围还是相当温馨的,假如没有囚犯蓄意闹事的话。
    “啪”的一声,一只盛满米饭的方型搪铁饭板重重地拍在了一个正在低头享受五花肉美味的中年囚犯的脑袋上,炖菜的汤水飞溅到了和这个光头壮汉一起用餐的其他多位囚犯的身上和脸上,来不及擦拭,甚至都没有眨盗墓实录鲜卑王陵幕后的较量眼,这些机灵的囚犯们像安装了战斗机座椅弹射装置一样,瞬间就纷纷跳到饭桌的外侧并形成了一个近似标准的圆圈。
    被铁板饭盘砸中光头的男人并没有跳开,其实所有的囚犯都是光头,之所以只叫他一个人光头,是因为别人都是在入狱以后被迫理的光头,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个囚犯的头皮上都有那么一点儿短短的头碴儿,青色的头皮像是一个模子里面烧出来的青花瓷,可是这个端坐饭桌、不为所动的被砸男人,他的头皮是先天的无发,油亮而光洁,一块非洲版图状的暗色胎记分布在脑后,并且随着头部的俯仰而发生着褶皱与位移,似乎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诠释着地壳版块漂移说的正统理论。正是由于他的先天因素导致他是蒙东第三监狱第十一监区当之无愧的正宗光头,也正是由于另外一些或明或暗的后天因素,导致他也是这个监区将近四百位囚犯们当之无愧的现实领袖和精神教父,当然,他仅仅认识为数不多的几个简体中文,也不知道以文化人的真正内涵,说他是精神教父,并不是说他能给这四百位囚犯带来灵魂深处的慰藉或者是心灵层面的解脱,他被称为教父的唯一理由就是他除了左右其他犯人的实际行动以外,甚至试图控制他们的精神,乃至思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监狱里也不例外。
    当一组弹簧被一种强大的神秘力量用一块铁板强行压下去以后,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这种力量足够强大,始终不给弹簧以反弹的机会;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弹簧把压在头上的铁板弹射出去,假如这种强大的力量刻意减弱或者撤销。
    光头就是那块压在众多囚犯头顶上的铁板,在他的压制和控制下,每四十位囚犯组建一个联合组,每个组里有一位组长对他负责,定期汇报组内的最新事件和思想动向,光头直接管理着这十位组长,好处就是可以随时获得任何囚犯在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