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生莲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生莲 完结-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一抬头,唐焰焰便赶紧移开了目光,双手揪着衣襟道:,、这鸡汤,只是焰焰向大人谢罪之物,不当谢的。”

她抿抿嘴唇,起身向前走出几步,背对着杨浩,心中挣扎片刻,硬下心肠来说明自己今日的来意:“昨日……误伤了大人,焰焰彻夜难眠,仔细想了许久,人家过往种种,真的去……真的是太荒唐了。人家也不知以前是着了什么疯魔,昨夜反复思量,终于……终于下定决心,今鬼……我……我来见大人……”

唐焰焰背对着杨浩时,金锦浑脱小帽下便是延颈秀项,小袖胡衫儿系着细细的小蛮腰儿,下身的湘波裙儿

还在微微摇动,真个是绣罗裙上双鸳带,裙边微露双鸳并,哪娴静的背影柔姿绰态,着实惹人生怜。

杨浩不是铁石心肠,听她这般幽幽倾诉心肠,真比她舞刀弄剑的杀上门来威逼还觉抵受不住。耳听得她说的情深意切,杨浩不知她是正要向自己道别,还道她又要向自己吐露衷肠。不觉心慌起来。

若是她瞪起眼来以势相逼那也罢了,这般柔情,就算他是百炼的精钢又怎禁受得住?那拒绝的话又怎么说得出?一时间杨浩心慌意乱,情急智生,杨浩忽地想起一个借口,登时站起身来,打断她话语道:“唐姑娘,你今日来的正好,杨某正有一桩为难的事要相求姑娘,还请唐姑娘能助杨某一臂之力。”

唐焰焰正狠不下心来道别,听他打断自己的话,心中没来由的便是一阵轻松,连忙转过身道:“啊,有什么事,杨大人请说。

杨浩道:“唐姑娘,我芦岭州剿杀袭扰本州的诸羌乱匪颇见成效,如今芦岭州已然平靖,然而四方商贾大多被羌人吓走,一时半晌还不会回来。如果不想些办法,还不知要多久才能恢复芦岭州的元气。唐家在西北是名门望族,各方商贾与唐家或多或少都有生意往来,我想……请姑娘以唐家的身份向熟识的商贾发出束贴,唐家说的话,对他们而言,应该比官府更有说服力。不知姑娘你……”

“好!”

杨浩刚刚露出犹疑神色,唐焰焰的心就软了,迫不及待地便应下来。待她答应了,便在心中生起了自己的不气:“你个没出息的,今儿本走向他辞行的,怎么还要答应帮他的忙?如此这般,怎能与他割舍得清楚?再不要答应他的事了,再不要答应他的任何事了,连这事儿回头也要交托给舅舅,从此远离芦岭州,再也不理这个大混蛋。”

杨浩见她答应,欣然一揖道:“如此,多谢唐姑娘了,此事若成,姑娘成全的不止是我杨浩,整个芦岭州如今五万军民,都会感念你的恩德的。”

他叹了口气,又道:“不瞒唐姑娘,我芦岭州剁灭羌匪,威镇四夷,这是立威的手段。可是要在这儿站住脚,却还须笼络四方羌夷土人,如今我已遍撒请贴,邀请四方头人首领在野离氏营中聚会,欲以工商手段和共利目的结盟诸羌。

此番前去,不为炫耀兵威,而是为了贿之以利,所以,需要一些有实力的商贾随我同行,这样才有立杆见影之效。可是,现在要请各方商贾回芦岭州来都极为困难,更别说让他们还未见利,便带上大笔货物随我往羌人营地去了,能有这般影响力的,放眼整个西北,唯有唐秦折王四家,我能求助的,也只有……”

“好!我帮你。”

唐焰焰心里正发着誓,却又是鬼使神差的答应下来……

“这姑娘很不错。”唐焰焰一离开,李光界便不知从哪儿钻了出来,望着唐焰焰的背影,捋着虬须,眯起一双眼睛赞道。

杨浩瞟了他一眼,问道:“那子渝卿“

“折姑娘也不错。”

杨浩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道:“天底下不错的姑娘多了去了,难不成我都娶回来?”

李光岑笑眯眯地道:“只要你有那个本事,就全娶回来又怎么样?女人嘛,大丈夫谁没有个三妻四妾的,女人多了,家族才兴旺。再说,这两位姑娘俊俏的很,对你又是一往情深,娶回来皆大欢喜,何必婆婆妈妈、忸怩作态。”

“皆大欢喜?”杨浩苦笑道:“这两位姑娘,是那么好消受的?娶回来总得有个大小的名份吧?你说谁大谁小?真把她们都娶回来,我看是从此家无宁日了。”

杨浩只是随口反诘,谁料李光岑倒是非常认真,他蹙起眉头,仔细思索半晌,点头道:“有道理,为父想想看呵……,唔……折姑娘嘛,性情儿好,有胸襟,虽说出自寻常人家,却像个大妇的模样。不过……,唐家富甲天下,你若能得其臂助,那便前程无量了。于公于私,你都该娶了这位姑娘才是。说到身份么,唐家的女儿,万勿与人做小的道理,除非你是东京城里的那位赵官家,有或一方亲王的身份,所以……你该娶唐姑娘为妻,折姑娘为妾。”

他看了杨浩一眼,认真地道:“折姑娘通情达理,她一介民女,得成为你一州牧守的妾侍,亦该知足了。”

杨浩摇摇头:“义父,女人并不都是一门心思攀附权贵的,有志气的男儿,讲究宁为鸡首,勿为牛后,女儿家何尝不是如此?”

李光岑还待劝说,杨浩已道:“唐姑娘已答允替我招揽商贾们复来芦岭州,不日咱们就要往野离氏部落一行了。商贾们的事要唐姑娘操劳,其他的事就得咱们早做准备了。这一遭是去会盟诸羌做生意去的,所以义父族中那三千铁骑不能带去,你这些天要对本地征召的汉人民壮加强训练,到时候战力如何且不去论,至少这精气神儿,不能让

诸羌部族的勇士比了下去。”

李光岑疑道:“百这度是为何,让那些骁勇的战士去为你壮壮行色有何不好?”

杨浩道:“我去的是野离氏的部落,加上路线随时移动,能有什么凶险呢。反而是这芦岭州,就矗在这儿动弹不得,这是咱们的根基,万不容有失。再说,横山诸羌还不晓得你们的底细,只当你们也是汉人,两军对垒时能瞒得住他们,但是如果坐在一张席上饮酒,那就难免要漏了马脚。

咱们现在还不能让横山诸羌摸清咱们的底细,这支杀手铜,一旦暴露就起不了奇军之效了。再者说,一旦让他们知晓这三千铁骑亦是羌人,消息也就泄露了出去,芦岭州招募些羌人民壮倒不为难,可是这么短的功夫凑出三千人马来,怎不令人生疑?夏州李氏若得了消息,一时半晌或许还不会怀疑到义父头上去,却必然要怀疑党项七氏与我芦岭有所勾结。

我虽得罪了李继筠,但其父李光睿乃一方诸候,着眼全局的人物,未必便肯为了这种事来与我为难。可他一旦知道义父在芦岭州,亦或知道我与党项七异缔盟,对于这种撼摇他的统治根基的事,那是一定要不惜一切的。凭我们如今的实力,哪里是夏州倾力一击的对手。

这次迫不得已动用三千铁骑全力剿灭与我为敌的横山诸羌,已是行险,好在每战必全歼其战士,全掳其子女,一时倒不虞消息泄露。回头我们开始自羌人中招募些战士,亦可遮掩过去。可要是现在带着他们去与横山诸羌会盟时显摆,那就不成了。“

李光岑听了点点头道:“浩儿言之有理,就依你的,那为父去了。”

“且慢!”杨浩又拦住他道:“义父,请寻一咋I机密处,拨些可靠的族人过去,带上这次刹灭诸羌寨时搜罗回来的铜铁,让李兴尽快打造几件得意的武器出来,我要看看,这武器是否真如他所说那般犀利。”

李光岑抚须笑道:“哈哈,为父也正迫不及待地要看看他所说的神弓呢。你若得了这件利器,那可就如同径虎凭添了一只翅膀了。”

杨浩也是一笑,顺口纠正道:“义父,该是一对翅膀才对。“

李光岑摇头道:“不然,这还只是一只。”

杨浩诧异地间道:“只是一只?”

李光岑嘿嘿一笑,狡黠地道:“当然,纵有百万大军在手,若无军饷粮草,又济得甚事?武力只是一只翅膀,那另一只翅膀么,刚刚才飞出你的府门,你若把握得住她,这一对翅膀才算齐全。”

杨浩怔了片刻,苦笑道:“义父这是转着弯的来劝我了,唉!你还是先去帮我打造好那一只翅膀吧……”

芦岭州山谷中地理,狭长如蛇,后谷临近山岭的地方,设置的就是羌寨。杨浩到了寨前,弃马从羌人寨中穿过去,随着李光木和木恩爬上山岭,又绕过两座山峰,便到了一处隐秘的山洞。

洞口有冷泉汩汩流出,可是山洞中却不觉寒气,进去不远,就觉叮当声作响,滚滚热气扑面而来。这洞中就是李兴炼铁锻制兵器的地方,经过多日筹备,如今已经开始运作。这里虽就在山岭中,却少用木炭,而用煤矿。煤矿炼铁,热度更高,而西北地区要得煤矿也容易,这一来也不必把附近的树木都砍伐光了。

三口中原罕见的竖式大风箱,放置在宽敞的山洞中,每口大风箱前坐一个人,正在鼓风炼铁。李家用的锻铁炉鼓风箱是自己研究出来的竖式双木扇风箱,这种竖式的风箱坚固耐用鼓风量大,强大的风力在锻铁时提供了充分的氧气而提高了炉火的温度,所以“一品堂”夏锻铁时的温度比别人家的风箱都要高很多,因此打造出来的铁器相当精良,如今得杨浩提醒又用了煤炭,质量自然更上层楼。

有几组本是铁匠出身的大汉在李兴的指导下,正手持铁锤,轮番在铁砧上锻打钢铁,叮当之声不绝于耳。杨浩最在意的就是李兴所说的那种神弓,所以李兴最先准备打制的就是弓箭。杨浩走到山洞深处,见李兴正坐在一角专注地制作弓箭,旁边案上摆着十几件亮闪闪的小玩意儿,均为铜铁所制,打磨的十分精巧。

杨浩双眼一亮,脱口问道:“这个……莫非就是你那弓上所用的机具?“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201章 赴会
大人来了,这些零件就是用在我所研制的一品弓,上所有的机件。”直到杨浩发话,十分专注的李兴才发现他们进来,连忙拿着那件半成品迎上前来。

弓造的怎么样了?”

迈需两天才能完成。”李兴说着,把那件半成品放在案上,拿起那些圆的扁的方的长的各种各样的小机件麻利地往上面装配着,尝试了一下,他取下一个滑轮样的小零件,唤过一个铁匠,指点了几处需要再打磨一下的地方,让他马上拿回去加上。

其实李兴所说的一品弓,就是后来的神臂弓,此弓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单兵武器中远战武器的巅峰之作。因为此物到了后世早已失传,所以曾有许多人怀疑它只是一种踏张弩,否则难以想象会有这样强大的威力。而此时杨浩所见,虽然这弓上加了许多的辅助零件,与普通的弓相比算是一种十分精密的武器,但它毫无疑问仍然是一张弓,而不是弩。

李兴设计的这些精巧的零件是这裂弓的射程和开弓力量的保证,但它既不像床子弩那般笨拙,也不像踏张弩那么使甩缓慢,而且机关的辅助,甚至使它比普通的弓发射更快,只是在保养上比普通的弓要求更多。

实际上尽管宋朝对这样高明的军事技术严格保密,但是这种技术还是有所泄露,直到后来的《永乐大典》,里边还是零星记载着它的机关制造技术,清代学者纪晓懈曾亲自见到了这些图样,并想依此重新制造神臂弓,可惜《永乐大典》上的图样只是神臂弓的单个零件图样,没有组合图,以纪学士之聪明也不能明白神臂弓机关的各个部件需如何组装。

后来编幕所谓的《四炸涂书》时,实际上就是对历史著作进行的一次大扫除了,编纂《四库全书》的十多年里,大清朝把他们不想看不愿看的东西全都毁尸灭迹了,除了收录少数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科技著作,删节纂改了一部分著作之外,许多科技著作连同一些前朝的小说,戏剧统统予以销毁了,禁毁图书共计三千一百多种、十五万部以上,简直是文学史上的一次大灾难,结果就连这些零散的神臂弓部件图也彻底消失了,后人只好你猜我猜大家猜了。

此时杨浩却是亲眼见到了这种神奇的强弓,尽管它还只是一个雏形,但是随着李兴的解说,他也略略明白了它的犀利。这种弓的制作比起普通的弓来当然困难的多,虽说它的主体以强韧的止桑木为主干,却是用的复合材料,它用的箭也比普通的箭要短的多,但是尽管箭比较细,由于射速极快,三百步洞重札不成问题,命中目标就是洞穿,一般的铠甲是抵挡不住的,所以其杀伤力还是很可怕的。

听着李兴的解说,杨浩忽然想到一个重要问题,忙问道:“这弓造一把需要很长时间?比起普通的弓来,所耗几何?”

最先进的,不一定是最实用的,一些先进的武器,因为制造一件所耗费的金钱和时间太长,经不起战争的损耗,是不可能用在实战上的,这一点杨浩还是知道的。

李兴笑道:“现在劈有的机件铸模全都要从头做起,钢铁也需再加评炼,制弓的各种材料也才运到,所以慢了些。若是由我带出十几个徒弟来,所有的东西都备齐了,一个月便能造出十几柄弓来。

至于所耗的钱财,当比普通的弓要贵上八成。”

这个代价相对于战争的人命损耗是相当值得的,这个制作速度也非常快了。如果要扩大生产,当然还需扩招大量的雇上,如能形成流水作业,速度将会加快很多。杨浩盘算着,欣然贞着头。

就在这时,有人急急赶到,禀报道:……大人,折家送来了几十大车兵器衣甲,范主簿正在到处找你。”

“喔?快走。”杨浩喜形于色,匆忙离开止洞之后,杨浩忽地省起一事,便道:“程德玄最近没有什么异动吧?”

李光黎笑道:……你担心他会坏事?放心好了,他在芦岭州毫无根基,连一个使唤得动的人都没有,根本就是一个瞎子,聋子,再说,他是芦岭府的判官,想独自一人到处走动都不可能,这里又隐在光寨之后,他根本无从知晓的。为了以防万一,就连他身边听用的人,杨晋城都时常予以轮换的。”

杨浩点点头,叹道:“其实我也不想孤立他的,可是此人心里想些甚么,我实在无从琢磨,和这种人打交道实在是太累了,只好敬而远之。只要他不来坏我的事,我也不会去与他为难。钢铁,也开始采购了吧?”李光芩道:“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