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大运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古大运河-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河工一生无官无职,但在运河百姓心中他是专门救民于水火的下凡神仙,是专门来喝护运河的精灵。清江浦一带的百姓在运河沿岸,为这个神仙、这个精灵,立牌位二三十处,纪念着这位刚直不阿、不愿趋炎附势的民间英雄。
  包世臣蘸运河水,将自己一生引为自豪的好友——老河工郭大昌记载在他的《中衢一勺•;郭臣传》中。

  尾声:今天,我们站在运河边(1)

  光绪二年(1876),英国商人在没有得到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建筑了吴淞(从今上海北站到吴淞)窄轨铁路(轨距762毫米)——这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最早的铁路。
  吴淞窄轨铁路上冒着白烟、一路笛声奔跑着的火车,深深地碾压在清政府脆弱的心坎上。他们感到了大清帝国主权受到了侵犯,自尊心受到了侮辱,第二年,光绪三年(1877),斥资将吴淞铁路从英国商人手中赎回。
  ——我为清廷的这一举动击节叫好!它赎回的不仅是一段长14公里的窄轨铁路,它赎回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
  赎回之后,清政府下令将其拆毁,再于当年在原址上重新开工建筑。
  ——我为清廷的这一举动感到大为不解:斥资赎回就是自己的了,为什么要将它愚昧地拆毁呢?自尊心和气节不是用这种办法争来的!
  随着光绪三年(1877)重筑的吴淞铁路至次年建成,它成为了中国最早正式办理运输业务的铁路。
  象征着现代科技的铁路线的不断延长,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使命逐渐让位给更快、更强、更好的铁路。
  运河,运河的命运,从此开始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因为火车的出现和铁路线的延长,因为汽车的出现和公路线的延长,因为科技时代出现和历史的延长!
  ——还由于,秦岭…淮河一线是中国的地理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运河在淮安相遇。从淮安向南至杭州,降雨量逐渐增多,从年700毫米直至1400毫米;而从淮安向北,降雨量逐渐减少,年不足700毫米,运河普遍缺乏适当水源。其中,问题最突出的是北京的通惠河段和山东的会通河段。济宁以北的京杭大运河实在先天不足,1855年黄河瓦厢大决口中断运河航道,难以修复。
  京杭大运河,慢慢地,有些流段堤岸坍塌淤塞,消失了袅袅渔歌;慢慢地,有些地方变得荒芜苍凉,失去了片片帆影;慢慢地,有些河道干涸断航,长满萎靡不振的无名草;慢慢地,……在我们不自不觉中,曾经水波浩淼、曾经波浪为程、曾经樯帆为路、曾经舻船相接、曾经市井相联、曾经港口相望、曾经显赫辉煌、曾经不可缺少、曾经无可替代、曾经……的京杭大运河,用船歌中的一瓢清水养活一个民族3000年、养活了自秦至清所有朝代的大运河,开始与我们的身体剥离,开始离我们的生命远去。
  太阳滚滚而来的会通河、通惠河段,空旷、寂寥,成了一段遗失了的记忆。惟有那阶梯形的老河道记叙着一条大河步步消退的历史;惟有微微隆起的大堤和堤内宽阔龟坼的河床,证明着它们曾经的存在。临清鳌头矶、聊城山陕会馆、天津三官庙、通州燃灯塔前……船舶在此养精蓄锐,再开始新的远航。如今,仅剩下细细寻找才能见到的一斑斑当年运河留下的水渍,我们只能到历代文人咏运河留下的诗文中去体味往日的清碧美妙,去遥想波澜壮阔、桅樯如林的昔日风光。
  公元前1122年周王室长子泰伯在无锡梅里领人掘起第一筐土,横跨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历时2249年,你终于以“何不夹风云”的气概、横贯南北;带着“与世作甘霖”的使命,于元泰定二年(1325)横空出世:比巴拿马运河早2245年,比苏伊士运河早2364年,比有“运河之王”之称的土库曼运河早2443年。——这不足以使以自豪么?!
  峡谷影蜿蜒、潜形阅古今,你最北面起自北京,最南面抵达杭州,全长1789公里:比巴拿马运河(81公里)、基尔运河(98公里)、苏伊士运河(161公里)、莱茵河…多瑙河运河(171公里)、南运河(380公里)、伊利运河(581公里)全部加在一起还要长!比“运河之王”长400多公里。——这不足以使你骄傲么?!
  你流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二市,沟通、连接起自西向东流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你与这些河流发生了五次“十字”大交叉,这是你在技术上的伟大之处。在自然界,我们不会见到“十字”交叉的河流,河往低处流,一条河不可能穿过另一条河而流淌,你是靠“船闸”做到的。船闸调节了高高低低的水系。这就是你与自然河不同的地方。这就是你的不同凡响之处。你以上苍的杰作、生命的奇观的身份,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一份宝贵遗产,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中瑰丽的花朵。
  你是华夏大地上南北水道运输的大动脉,是一条集通航、灌溉、防洪、排涝与一身的综合利用伟大工程。你的开凿成功,直接造就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辉煌、文化的繁荣。在自然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在世界的东方古老华夏大地,惟有另一项人工工程——万里长城可以与你相提并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派大将蒙恬率军30万戍边的同时,征发40多万民工,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12700多里的群山之中,用花岗岩条石和特制的砖块,修筑高大坚固的城墙,以阻隔北方匈奴的长驱入侵。墙顶分段设置敌台、垛口和射洞;城墙旁,视野开阔处附设古代传递军情信号的烽火台。
  修万里城,筑万里人。这八个字道尽无数苦难无数离乱无限悲哀无限凄惨,依稀可闻孟姜女千年不绝的哭声。
  这就是闻名于世万里长城。这就是“出塞抱琵琶,骑驼还故乡”、静观着千古青史和情怀的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力量、意志的象征,万里长城历经风霜雨雪,巍然屹立,
  如果说长城是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那么,你则是奔涌在民族胸膛上的一脉血管。
  如果说长城是以魁梧的身驱阻挡外族入侵、保家卫国的父亲,那么,你则是位有着水的柔情、勤劳质朴的母亲。
  如果说长城是一个健美壮实的勇士,护佑着他的子民;那么,你则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用你汨汨甘甜的乳汁,毫不吝啬地喂养着你怀中的儿女。
  长城运河,一个凸起,一个凹陷,一雄一雌,一刚一柔,一阴一阳,成为民族情感和智慧、韧性和意志的象征。
  然而,在我眼里,你远比万里长城伟大——
  作为古代最浩大的一项军事工程,长城的军事意义早已不复存在,早已成了观赏性的盆景;在大地上直观地诠释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理想的你不是这样,你依然年轻。自你诞生那天起所具有的意义,不但一点都没有丧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积累、日益丰富、日益多彩。你连缀起一座接一座的城镇集市,伴随着船运和经济交流,还有丰富的民俗、饮食等文化的传播,你已经不只是一条河,而是升华为一条文化带,一条漫长的遗产长廊,展示着中华3000多年迷人的文明成就:城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物有陶瓷、丝绸、园林……书有三国、水浒、西游、红楼、三言二拍……至于运河两岸诞生的名人,那就无法尽数了!
  如果说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是为了隔绝和封闭,是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的进入,是消极的,而你则全然不同,你的诞生是为了不同地区间最大限度的沟通和交流。无论开挖者有怎样的初衷,一旦凿成,那就再不受初掘者动机的左右和束缚,客观上起着促进统一而不是巩固分裂的作用,显示着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追求融合的宝贵质地。
  如果说长城是一柄闪亮的利剑,那么,你则是一根生命的长藤:你蜿蜒流淌千百年,接纳百川、包容天雨、广收水源、改善水质、长藤串湖、调蓄并举、川流不息、滋润大地、养育苍生。任凭沧桑变幻,斗转星移,唯有你贯穿南北,横亘古今,激荡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见证沿岸的历史和传奇。在长城防御功能日益减退、最终消失,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的今天,你还有近一半的流段仍然提供着舟楫之利、灌溉之源乃至百姓日常的浣洗和饮用,你融入了众生朝夕于斯的庸常生活,充满生机。
  我不能设想崇山峻岭之间没有了长城会是什么样子,我也不能设想坦荡辽阔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没有了运河是个什么样子。
  天天枕着运河的水声睡去,日日迎着运河的浪声醒来,自小生长在运河边的我甚至能从水声里分辨出你心中哪是波的欢唱,哪是浪的豪歌,波声缠绵而舒畅,浪声激越而高扬。运河千里金堤上的响杨亮桐,是我梦的倒影;运河舒缓的流水,是梦的声响……大运河,我是你怀里一叶渺小的帆,是你用柔情将我托起;大运河,你在我眼里,是美的长虹,力的彩练,诗的灵犀:“秋浸空明月一湾,数椽茆店枕江关。微山湖水如磨镜,照出江南江北山。门外居然万里流,大定一带是维舟。山水湖色相吞吐,并作农云拥渡头。”(翁方纲:《韩庄闸二首》)
  运河的北端乍暖还寒时节,我的江南、我的江南运河,早已麦节声声,花开烂漫,春情融融。汛水涨满运河,涨满与运河相连的湖泊渠塘,又是鲤鱼啸子时。
  春水一动,鱼儿的隐情也就被触动。它们浮上日渐温暖的水面,寻找新水渐淹的草滩,或几株芦苇几丝垂柳装点成的近岸,如同恋人寻找公园的花丛或亭榭楼阁。鱼人相类,我们从来没见过哪条鱼在茫茫大水中央寻爱,就像我们没见过青年男女在广场中心谈情说爱一样。爱,需要自己独特的舞台:几分装点,一派神秘。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鱼交尾,江南运河人将之称为“啸子”:鱼啸子或啸子鱼。我十分钦佩乡人用字的生动精到:一个“啸”字,何等传神!把大胆袒露、敞朗和急不可待的疯狂,生动地托出。“鱼爱”在一刻之间萌发,呼啸而起,呼啸而来,非“啸”不能摹其状,不能传其神。
  鱼的春情勃发,取决于雌性鱼,雌性鱼沉静漾水时,雄性鱼守护神般在它的左右前后慢慢飘动,悠悠摆尾,只传递浓浓密密的爱意,决不莽撞骚扰雌性鱼的身子或嬉咬其尾,绝对绅士。雌性鱼一旦性起,必有窜出水面的跃动,“轰嗵”一声划破或黄昏或清晨的宁静,也就是发出爱的信号了。伴随着这爱的跃动,雌性鱼旋即浑身溢满香气,这香气出自性腺,凝聚着高科技的现代化妆品或人工香精也丝毫不能与之相比!这也是江南运河人昵称雌性鲤鱼为“香婆子”的缘故。在“香婆子”散发出的这种无从抗拒的香气的激发下,周围的雄性鱼立时春情荡漾,箭一般地追逐开来,追逐出簇簇拥拥的浪花。雌性鱼一边在水草中窜游,一边产下鱼卵;雄性鱼随尾其后,一边排放精液,一边频频扇动尾巴,将鱼卵与鱼精搅混。鱼卵就这样受精了,无数小鲤鱼就在这样翻卷着的水花中孕育。——这是一幅激动人心的“鱼乐图”:飞游、窜跳、咬尾、翻滚、逐成一团……在如黛远山和星光蓝天衬映的水面上,爱得浪花飞溅,爱得哗哗啦啦,百米之外可闻其声。大运河,你是啸子鱼的舞台,是生机与活力的舞台。
  这也极大地刺激着手持鱼罩走在河岸上的人。他们闻声下罩,疯狂追扑。本来,鱼罩下水的一瞬有一闪的“罩风”,机灵的鱼最容易在这风临的一瞬间逃遁。但啸子鱼们爱得迷迷糊糊、痴痴傻傻,全不在乎、全不了然那阵杀风的到来,迷迷糊糊、痴痴傻傻中成了罩中物。其实,雄性鱼灵活,敏捷,完全可以只身逃走。可它见伴儿不窜,自己便也不窜,一副共赴患难的样子,结果双双被罩鱼人捉住。有时,雄性鱼本能的一闪,躲过死亡之罩,可千万别以为它会逃之夭夭,不,它一定会回来,围着鱼罩打转,再用嘴拼命地啄着罩墙,拼命地往里钻,向里撬,钻脱了皮撬出了血,在所不辞,至死不悔。它要和罩中的雌性鱼同生死、共命运。凡亲眼见到过这种场面的人,除非他是铁石心肠,否则,无一不被鱼类如此坚贞的深情所感动,所震撼!
  这就是大运河,这就是大运河水养育出的鲤鱼的秉性。
  秋到运河,用脱去谷穗的稻草编一条长长的绳子,用火熏一熏,然后于傍晚时分,从运河河心放入,一直牵到河岸来。我们在这绳头边悬马灯一盏,支铁锅一口,锅里放上运河水煮着,等着河蟹顺着绳子登岸来。秋风一响,蟹脚发痒。火熏过的草绳就是它最爱蹭痒的物什。舒舒坦坦地登上岸来。是时秋蟹正熟,壳凸红膏,螯封嫩玉,只只都是肥脐。运河边有“一蟹上桌百味淡”的老话,可见河蟹之鲜美。一晚上,我们可以“守绳待蟹”十数只,我们尽情,直如圣人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哦,大运河,我心灵的河,你喧哗着我的整个童年。
  稍长,告别童趣的运河,我走进常州,走进少年的运河。荡苏东坡来常州的那只木桨……静静地永恒在他下船的运河古渡码头,相伴它的是故乡人在他11次来常州泊舟上岸的地方修建的“东坡舣舟亭”。这里是俯视大运河常州段的最佳地点。我来了。我静坐在“舣舟亭”里,眼前运河逶迤,耳畔天风浩浩。天风送来的是同乡咏运河的诗:“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消曾糜太仓,夜闻邪许泪滂沱。”(龚自珍的《乙亥杂诗》)
  运河里的西垂夕阳,城墙上的点点晚霞……喔,那是怎样的一幅图景:“管柳犹遮旧女墙,角声孤起送斜阳,英雄百战成廖落,吴楚平分自渺茫,寒烟带愁离塞远,暮江流恨入云长。”(浦源:《西城远眺》)运河边的城墙,城墙边的运河,你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