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申论相关资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7年申论相关资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论证的效果。例如可引愚公移山比喻依靠群众、坚持不懈定能取得成功。

 5、因果论证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果联系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联系,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而当原因和一切必要条件都存在时,结果就必然产生。所谓原因,指的是产生某一现象并先于某一现象的现象;所谓结果,指的是原因发生作用的后果。原因与结果具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但具有时间先后关系的现象并非都是因果关系;除了时间的先后关系之外,因果关系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结果是由于原因的作用所引起的。在议论文体中,根据客观事物之间都具有这种普遍的和必然的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通过提示原因来论证结果,就是因果论证。

 运用因果论证,不能停在一因一果的层次上,而要善于多角度地分析原因和结果,比如要分析一果多因、一因多果,还要分析同因异果、异因同果以及互为因果。一般来说,在因果论证中要重视以下的因果分析:

 第一,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有时某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这时就必须分析和抓住其中的主要原因,提示引起结果的最本质的最核心的因素来论证论点。

 主要原因,有时指的是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原因,它可能会因不同的议论目的而发生转变。应当根据各种原因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主要原因来论证结果,对其他次要原因,应根据它们所起的作用以及与论点的关系,有所区别地对待,比较重要的次要原因作简要分析,不重要的原因,提示一下即可。这样,论证过程就能有主有次,有面有点,有详有略,既准确又精炼。

 第二,分析产生的原因

 原因有时是多层的,有些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发生作用的原因,但在它们的背后,却还有产生它们的原因。对于多重原因的事物,如果只停留在其中的某个层面上,把它当成最终因素,论点就可能不深刻,也难以把问题说透,这样的因果论证,其说服力是有限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不可轻易罢休,要一直到提示出最终极的原因为止。一般来说,越是表层的原因,越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其论证力也就越有限;越深层的原因,就越能说明问题的实质,就越有说服力。

 第三,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

 这类分析也就是力图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是辩证逻辑的要求。关键是考查和分析不同原因和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异因同果表面上是互不相干的原因,但如果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下去,却可以发现在它们的背后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这时就排除了表面现象的迷惑,更加接近了本质。

 同因异果也是事物之间的常见的相互联系。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在现实中也是很常见的,同样一项改革措施,对不同条件和状况的人们所造成的结果就大不一样。在运用因果论证时,有时就必须分析同因异果的关系,才能使论点深化和得以确立。

 互为因果更具有辩证逻辑的特点。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转化,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在生态平衡的领域里,就广泛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分析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仅要提示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联系,而且必须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因果才会发生互相转化。

 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因果关系。提示出这种因果的必然关系也就阐述了道理,明辨了是与非。

 写议论文常见的毛病是说理说不到点子上,或者片面性大。就其本质来看,是对整体认识的问题,就其表现形式来看,是有因没果,或者因与果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说明文

 (一)、实体事物说明文

 实体事物指人们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具体而实在的事物。如物品、物件、植物、动物、矿物以及建筑设施、自然和人文景观等。以实体事物为对象和内容的说明文,即实体事物说明文。这里分别介绍几种实体事物说明文的写法。

 1、书籍说明

 即对各种图书典籍的说明。用于对书籍的介绍和广告等。一般应说明作者、写作时间和背景、编排体例、大致内容、思想和艺术特色、装帧情况、篇幅、规模、字数。有的还可说明其重要学术价值或在历史上的地位,已经或正在产生的社会反响等。

 2、绘画说明

 即对各种美术绘画作品的说明。此类说明,首先要抓住画面的总体特征和布局,分层次地依先重点后辅助成分,或先背景后主体的顺序有详有略地对画面内容作出介绍和描述。其次,要注意到画面景物与人物间、人物与人物间的联系或关系,从而说明画的表达意图。

 这类说明,根据对象的特点,一般要使用描述法,但这种描述仍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绘画的内容和特征,而非作者的欣赏或鉴赏心得。因此描述要掌握分寸,我们可以称之为科学性描述,以和允许虚构、夸张、变形的文学性描述相区别。

 此外,绘画说明应包括对绘画的体裁、风格、艺术性等方面的介绍。

 3、植物说明

 对植物如花草树木、庄稼瓜果等的说明,要注意其外在特征,包括形状(高低长短大小粗细)、色泽、气味、生长或生态状况。还要注意其结构、生长或栽培历史、产地、生存条件、种植和管理方法、价值和用途。有的也可引用有关它的故事、传闻、诗歌等。

 4、动物说明

 对动物的说明首先要注意其外形特征、身体结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其次,要注意其生长过程、繁衍情况、饲养历史和饲养方法;再次,要注意其独特的功能、用途、本领,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另外,有的还可说明其生存历史、环境、价值,以及有关它们的故事、轶闻、诗歌等。

 5、一般实物说明

 一般实物主要指各种物品、物件。说明实物首先要说明其外形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色泽、声音、质料、结构等。其次,根据不同对象,有的需说明其历史、发展变化;有的需说明其形成;有的需说明其种类、用途、功能、价值。对于较复杂的事物,还需说明其内容构造、组成等。一些重要和常用物品,还可以作些历史考证,引用一些有关的传说、故事、诗词等。实物说明多用描述法和数字、分类、举例等说明方法,使说明具体、形象、生动。

 6、建筑说明

 这类说明包括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园林寺庙、庭院房屋等各种建筑设施的说明。

 对建筑的说明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握和突出建筑物的基本特征。这种特征首先表现在建筑物的轮廓上,而对轮廓的把握又要依靠人们感知上的〃简化〃规律。比如人们把一个山谷说成像个葫芦,把一座楼说成〃工〃字楼,就是感知上〃简化〃的结果。当然,把握一个事物的特征有时还要靠与别的事物的比较,对建筑也是如此。通过对该建筑与别的类似的或相反的建筑的比较或对比,该建筑的特征也就表现出来了。

 (2)、要安排合理的表达顺序。对建筑物的说明,一般采用空间顺序或结构顺序。即先介绍它的方位、面积、体积、总体面貌,然后再依其内容空间结构顺序,如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东而西、由南而北、由中间而四周(或与以上顺序相反)的顺序,加以介绍。介绍时既可以用第三人称作客观的介绍,也可以以一个参观者的身份,用移步换形法来介绍。总之,言之有序才能给人以有关建筑物面貌的清晰认识。

 (3)、要处理好整体说明与局部说明、重点说明的关系。在建筑物的说明中,既要有对于它的整体的概述,又要有对它的各个局部的分说,同时在分说中要注意突出重点,对重点应详说,这样才能正确反映出建筑的风貌和特点。

 (4)、要灵活使用各种说明方法。对建筑的说明从总体上多使用结构说明法,但不论对建筑全貌还是对其局部的说明,又多用描述法、比喻法、数字法,使人对建筑的物理属性和审美属性都能有必要的把握。

 对各种景观的说明与建筑说明类似,可以参照。

 对各种实体事物的说明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要求,这就是:①要注意说明的条理性;②要善于抓住和说明事物的基本特征;③要把握好重点、非重点,处理好详略的安排;④依据不同的说明对象和说明意图,灵活、恰当地选用不同的说明方法;⑤在准确、平实的基础上,适当注意语言的生动性,以增强说明效果。

 (二)、抽象事物说明文

 抽象事物指人类的各种精神或心理现象以及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性事物或事物范畴。前者如思维、灵感、情绪、记忆,后者如辩证法、历史、文学、体育等。以这些现象或事物为对象和内容的说明文即抽象事物说明文。

 对这些抽象事物的说明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

 研究心理现象或精神现象属于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研究辩证法属于哲学,历史、文学则是人文科学。对这些〃事物〃的说明必须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仅有一般的了解是不行的。

 2、科学性

 作为说明文,即使是抽象事物,一般也只要求对关于它的科学定论给予介绍或说明,有争议的,也要客观地加以介绍,一般不能有个人的某种主观意见——不能像议论文或论文那样。因而要严格根据可靠的资料,对说明对象做出客观、周密、准确的说明,不能有主观随意性。

 3、针对性

 有关抽象事物的知识可从各种专业书籍中查到,写说明文加以介绍,必然是出于某种现实需要:或配合活动,或澄清认识,或解决疑难。因而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避免无的放矢,乱发空炮。

 4、具体性

 之所以要对抽象事物加以说明,主要是它不易理解。因而对它的说明就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抽象为具体的化解过程。应举实例、用比喻、作比较,用平易通俗的语言,作深入浅出的介绍,以达到使读者理解的目的。

 (三)、抽象事理说明文

 抽象事理和实体事物相对应,主要指人们对于事物的各种规律性的认识。它反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反映人类对事物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提升。比如对事物的成因、相互关系、价值、作用、好处、程序、方法等等的认识就是抽象事理,对这些的说明即抽象事理说明。以抽象事理为对象和内容的说明文即抽象事理说明文。

 常见的抽象事理说明文有三种:

 1、道理说明

 即对某些事物、现象、活动的规律或根据、理由、原因等的说明。比如〃为什么要保持生态平衡〃、〃南水北调的意义〃、〃天气和人类的关系〃、〃吸烟的害处〃等就属于道理性说明。这类说明主要是能提高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价值(包括正价值和负价值)及意义(或危害)的认识,从而去积极从事、参与或努力避免、防止。它近似论说文,只是其对象是与人类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具体事物和活动,如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人体卫生保健等,而且一般在道理说明之后有具体的方法说明,有突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

 进行道理说明就必须首先掌握有关的道理,而且掌握和表述得越全面、深刻越好,这样才越有说服力。其次表述要注意主次、详略和条理。这类说明有时采用层深式结构,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深入论理;有时采用并列式,一、二、三、四将道理逐步说明;更多的是总…分…总式,即先总提,后分列,再总结的论理模式。最后是要以事明理,却不能抽象、空泛地讲理,要举实例,列数字,引典籍,使道理更有说明力。

 2、程序说明

 即对某种事情、工作或活动进行的先后次序或顺序的说明。

 这种程序说明大致有三类:一类是制作某种物品的程序说明。如〃怎样养鸟〃、〃怎样采制标本〃、〃怎样栽培花木〃等。一类是使用某种物品的程序说明。如〃怎样查阅工具书〃、〃怎样使用吸尘器〃、〃怎样驾驶拖拉机〃等。一类是从事某种活动的程序说明。如选举程序、竞赛程序、商业谈判程序等。

 3、方法说明

 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方面问题的具体办法和做法,即方法。所有关于这方面的说明即方法说明。

 方法从它的本源上来说,是人们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只是由于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深度不同,方法就有优劣、正误之分。我们要进行的方法说明,自然是指符合实际的、正确有效的方法的说明,这是方法说明的前提。

 进行方法说明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应讲清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所从事活动的意义、价值或重要性,以强调掌握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引起对方法的重视。

 (2)、要讲清方法的具体步骤和细节,以体现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对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

 (3)、有时可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以供不同条件下的不同使用者进行选择;也可对新旧方法进行对比,以推广某种新方法,提高效率。

 (4)、为保证实践的效果,有时需要指出使用某种方法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克服、补救的措施。

 (四)、文艺性说明文

 对应一般说明文或科学说明文而言,文艺性说明文是指采用文艺的笔调,通过种种形象化的方式来介绍和解说事物、事理或知识的说明文。它题材广泛,适应性强;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文笔轻松,含趣味性;具有将深奥的知识浅显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形象化的特点。它能增强一般说明文所缺少的给人的亲切感或亲近感,增强表达效果,引起阅读兴味。优秀的文艺性说明文是说明文与文学特别是散文结合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