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粪便。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排出洗肉
水样便。出血坏死性肠炎排出红豆汤样便。
    (8)细条样便:排出细条样或扁片状粪便,提示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9)乳凝块:乳儿粪便中见有黄白色乳凝块,亦可见蛋花汤样便,常见于婴儿消化不
良、婴儿腹泻。
    3.气味正常粪便有臭味因含蛋白质分解产物,如吲哚、粪臭素、硫醇、硫化氢等
所致,肉食者味重,素食者味轻。患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结肠或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
阿米巴肠炎粪便呈血腥臭味。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时粪便呈酸臭味。
    4.寄生虫体  蛔虫、蛲虫及绦虫等较大虫体或其片段肉眼即可分辨,钩虫虫体需将
粪便冲洗过筛方可见到。服驱虫剂后应查粪便中有无虫体,驱绦虫后应仔细寻找其头节。
    5.结石粪便中可见到胆石、胰石、胃石、肠石等,最重要且最常见的是胆石,常
见于应用排石药物或碎石术后。
    (二)显微镜检查
    在显微镜下观察粪便中的有形成分,有助于消化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因此粪便的显
微镜检测是常规检测的重要手段。
    1.细胞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肠道炎症时增多,其数量多少与炎症轻重及部
位有关。小肠炎症时白细胞数量一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