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尖处,需注意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鉴别。②器质性:极少见,听诊特点与器质性二尖
瓣关闭不全类似,但不传至腋下,可伴颈静脉和肝脏收缩期搏动。
    其他部位:①功能性:在胸骨左缘第2、3、4肋间,部分青少年中可闻及生理性(无
害性)杂音,可能系左或右心室将血液排入主或肺动脉时产生的紊乱血流所致。杂音1~
2/6级、柔和、无传导,平卧位吸气时杂音易闻及,坐位时杂音减轻或消失。②器质性:
常见的有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有时呈喷射性,提示室
间隔缺损等。
  2)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区:①功能性:主要见于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
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称Austin F1int杂音。
应注意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的杂音鉴别,见表2—5—17。②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瓣膜
病的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为心尖S。亢进,局限于心尖区的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
递增型杂音,平卧或左侧卧位易闻及,常伴震颤。
表2.5.17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的鉴别
    主动脉瓣区:主要见于各种原因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的器质性杂音。杂音呈舒张
早期开始的递减型柔和叹气样的特点,常向胸骨左缘及心尖传导,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前倾坐位、深呼气后暂停呼吸最清楚。常见原因为风湿性心瓣膜病或先天性心脏病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特发性主动脉瓣脱垂、梅毒性升主动脉炎和马方综合征所致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区:器质性病变引起者极少,多由于肺动脉扩张导致相对性关闭不全所致的
功能性杂音。杂音柔和、较局限、呈舒张期递减型、吹风样,于吸气末增强,常合并Pz
亢进,称Graham steel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三尖瓣区: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低调隆隆样,深吸气末杂音增强,见于三
尖瓣狭窄,极为少见。
    3)连续性杂音: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杂音粗糙、响亮似机器转动样,
持续于整个收缩与舒张期,其间不中断,掩盖Sz。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稍外侧闻及,常伴
有震颤。此外,先天性心脏病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也可有类似杂音,但位置偏内而低,约在
胸骨左缘第3肋间。冠状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窦瘤破裂也可出现连续性杂音,但前者杂音
柔和;后者有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急性病史。
    7.心包摩擦音(pericardialfriction sound)  指脏层与壁层心包由于生物性或理化因
素致纤维蛋白沉积而粗糙,以致在心脏搏动时产生摩擦而出现的声音。音质粗糙、高音
调、搔抓样、比’较表浅,类似纸张摩擦的声音。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响亮,
坐位前倾及呼气末更明显。典型者摩擦音的声音呈三相:心房收缩一心室收缩一心室舒张期,
但多为心室收缩一心室舒张的双期摩擦音,有时也可仅出现在收缩期。心包摩擦音与心搏
一致,屏气时摩擦音仍存在,可据此与胸膜摩擦音相鉴别。见于各种感染性心包炎,也可
147
148
第二媳、体格、检查
gl。j溱鬻餐鋈篱鋈0jjj000j 1000 jj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心脏损伤后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感染性情况。当心
包腔有一定积液量后,摩擦音可消失。
第六节  血管检查
    血管检查是心血管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重点阐述周围血管检查,包括脉搏、
压、血管杂音和周围血管征。
一、脉搏
    检查脉搏主要用触诊,也可用脉搏计描记波形。检查时可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    }
脉、颈动脉及足背动脉等。检查时需两侧脉搏情况对比,正常人两侧脉搏差异很小,不易    i
察觉。某些疾病时,两侧脉搏明显不同,如缩窄性大动脉炎或无脉症。在检查脉搏时应注    }
意脉搏脉率、节律、紧张度和动脉壁弹性、强弱和波形变化。    ;
    (一)脉率    i
    脉率影响因素一般类似于心率。正常成人脉率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为60~100次/    1
分,老年人偏慢,女性稍快,儿童较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