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8-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3198-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刘秀不再年青,他五十岁了,夫妻间也就不再像从前那么热情。郭圣通更觉得丈夫心里有鬼,怒不可遏。   当年刘植劝娶郭圣通时说过:“天子娶九女,诸侯纳三妇。”如今刘秀可是不折不扣的天子,就算他不想娶九女,大臣们都会给他弄出九个来,不但是“符合制度”,更重要的是和自己有关系的女孩们送到皇帝身边,自己成为“皇亲国戚”。   但是刘秀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后宫人数,更改了西汉以来的宫廷制度,把多达十五级的后宫姬妾制度缩减为五级,除了“皇后”郭圣通和“贵人”阴丽华,其它的就是“美人”“宫人”“采女”。由于他对后宫的莺莺燕燕没有兴趣,所以后头这三级连俸禄都没给安排,不但姬妾的人数少,而且她们的寝宫,他也很少光顾。因此,其中只有许美人凑巧为他生下了儿子刘英,被封为楚王。这是刘秀唯一没由郭圣通和阴丽华生育的孩子。  虽然阴丽华避开了,但是刘美人和其它姬妾却没法走,她们还留在皇宫里。于是,每当夫妻争吵,刘秀避开之后,郭圣通便认定他是去了其它姬妾的宫室寻欢作乐,越想越气,也越来越没有道理可讲。  刘秀这个靶子不在眼前,郭圣通的愤怒便转向后宫中的其他姬妾、那些她臆想中的狐狸精们发作。非她所生的皇子公主们当然更不例外。很快,后宫中所有的女人和敏感的孩子们,都对郭圣通畏惧至极。   刘秀对郭圣通莫明其妙的变化百思不得其解,一开始她只是针对自己,倒也罢了,没想到三年来她愈演愈烈,居然整个宫庭都成了她眼里的仇家。更不能忍受的,是她对孩子们的态度恶劣得无以复加。  建武十七年十月,忍耐到了极限的刘秀突然发作,颁下了一道废后诏书:皇后郭圣通,总是满怀怨恨,屡次违背我的心意,不肯善视非她所生的孩子。宫廷之中,谁看见她都像看见鹰鹫一样。如今她没有慈爱的品德,却有吕雉、霍成君的风范,日后我怎么能把幼小的孩子们托付给她?现在我派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代表我去收缴她的皇后玺绶。贵人阴丽华,是乡间良家女子,在我当平民的时候就嫁给了我。如今已经三年没有见过面。她的品性足以母仪天下。大臣们照从前皇帝废后立新的规矩,把仪式办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对于我和新任皇后来说,是人生和家庭的不幸,更不是国家的福气。你们都不必上书祝贺。  事情演变到这一步,几乎可以用“疑心生暗鬼”来形容。原本没有的事,愣是在郭圣通的疑神疑鬼中一步步成真,无可挽回。郭圣通终于发现自己已彻底失去了曾经拥有的一切。自己最害怕的事情,终于降临到头上了。她几乎可以预见,接下来就是冷宫、举族流放、母子一起死于非命。这样的记录,在西汉皇家几乎是家常便饭。   刘秀与阴丽华、郭圣通之间的特殊关系,东汉王朝的开国元老以及文武百官们都十分清楚,面对如今这样的局面,他们都无话可说。但殿中侍讲郅恽,与刘秀和郭圣通、刘彊都有特殊的交情,他有话说。郅恽曾经做过洛阳城的守北门小吏,有一次刘秀出猎,天黑才返回,让侍者去叫门,郅恽却说:“天黑了,我怎么能相信真是皇帝进城呢?”刘秀对这个小官员的较真劲儿很赏识,第二天赐了一百匹布给他,后来还让他做皇太子刘彊的殿中侍讲,教授《韩诗》。因此,郅恽也就与郭圣通比较熟悉。   这时,他主动向刘秀说:“夫妻之事,连父母都不能过问,这是陛下的家事,我一个部下当然不能说什么。只请陛下妥善处理,不要留下麻烦。”刘秀叹息道:“你应该了解我的性格,我不会做出绝情的事来的。”就在郭圣通惶恐不安的时候,刘秀的又一道诏书来到了她的面前。她原以为这一定是贬居冷宫,甚至逼令自杀的旨意了。  谁知道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刘彊继续他的太子之位,郭氏所生的次子刘辅升为中山王,封地额外增加一郡——这一郡的收入,则是为郭圣通准备的生活费用,她由皇后改称“中山王太后”,和儿子一起生活。   “太后”,那是丈夫死了妻子才能得到的封号。而郭圣通居然在丈夫活着的情况下就成了“中山太后”,真不知道刘秀是怎么想的,为了不把郭圣通由妻变妾送进冷宫,他可还真是不怕忌讳。   为了进一步安慰郭圣通和郭氏家族,也让刘彊宽心,皇后阴丽华也向丈夫提出了一些建议。于是,出人意表的诏令一道接一道地飞出来,令人眼花缭乱。郭圣通的哥哥郭况,得到了比当初郭氏为皇后时更多的封地,成为阳安侯。儿子郭璜不但成为驸马,而且在阴丽华的格外安排下,他迎娶的是阴丽华所生的女儿淯阳公主刘礼留;而郭圣通的堂哥郭竟,封为新郪侯;堂弟郭匡,封为发干侯;郭圣通的叔父郭梁早逝无子,刘秀干脆就封郭梁的女婿陈茂做南□侯。


第三部分:盛世的开创者唐太宗以柔克刚成大业的光武大帝(13)…(图)

  郭家提前得到了“皇太后家族”的待遇和爵位。郭圣通于是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郭氏家族也成为史上唯一一个非但没有遭殃丢命,反倒全家升官发财的废后家族。   不过,尽管刘秀百般抚慰,太子刘彊仍然忐忑不安。自从母亲被废离宫,刘彊就在忧虑中过日子,终于,他在郓郅的劝说下找到了好办法,向父亲上书表示要退出太子位,让给继母的长子刘庄。刘秀与阴丽华觉得长子没有过失,父母之间的纠葛不应该连累孩子,都表示不同意。   刘彊仍然不能安心做太子,他屡屡向身边的官员和弟弟表示自己甘愿去做外藩亲王的心事。如是者多次,刘秀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终于在两年后作出了决定:改封刘彊为东海王,原来的东海王刘庄成为新任太子。   为了进一步向儿子表明父亲继母的歉意和慈爱,刘秀随后又将刘辅迁到更富饶的沛地为王,改封郭圣通为沛太后。同时升郭况为大鸿胪。   郭况升官晋爵之后,刘秀仍然觉得自己废太子的决定对不住郭圣通与自己曾经的二十年夫妻情份。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他经常到她的哥哥郭况家去做客,将所有的公卿诸侯都带去作陪。虽然刘秀自己生活节俭,但是他毫不吝惜地把大量的金银绸缎赠给郭况,以至于郭况后来富得流油,整个洛阳城都称他家做“金穴”。   郭圣通被废九年后,她的母亲“郭主”去世了。对刘秀来说,“郭主”是这世上最后一个跟他有过“母子”情分的老太太。于是,他用最高的礼仪为这位被他喊过二十年“娘”的老妇人举行葬礼,并且亲自以子婿的身份,带着所有的文武百官一起出席。   可以想象,刘秀的这一系列举措,背后都有阴丽华的支持和默许。然而,刘秀和阴丽华越是厚道,郭圣通所受的刺激就越大,她追悔莫及;身体也在心情的影响下越来越差。  后来刘彊终于要离开父亲和继母,前往自己的封国东海了。刘秀始终对儿子无过而废太子位非常歉疚,阴丽华也对自己生的刘庄取代长子地位心中不安。于是,刘秀将刘彊的封地再次扩大,使他实际上成为拥有两个封国的亲王,领地合计二十九县。而其中特地加入鲁郡的原因,则是因为那里有最为壮观华丽的宫室灵光殿。   为了更好地照顾远行的儿子,刘秀特意安排刘彊的堂舅郭竟去担任外甥的东海国相。临行时,他还下诏,将刘彊的车马仪仗以及宫室陈设,都升至跟自己这个皇帝一样的档次,以此弥补刘彊未能登基为帝的遗憾。   在得知儿子被如此优遇的消息之后,当年六月,郭圣通终于了无牵挂地离开了人世。刘秀与阴丽华对郭圣通的去世百感交集,以封国太后的礼仪将她葬于北芒。  刘彊虽然对父亲的慈爱感激万分,但也不禁对自己所得到的超乎常理的待遇而不安,屡屡向刘秀上书,表示不想再做这个旷古未有的“双料亲王”,请求退还鲁郡,只当一个东海国王就够了,至于自己等同皇帝的服饰器物,他更是强烈推辞,唯恐新任皇太子刘庄心里不受用。对于刘彊的推辞,刘秀毫无商量余地地拒绝了。他对儿子的良苦用心非常清楚,叹息着将刘彊的奏章给公卿大臣传阅。   公元56年春天,包括刘彊在内的诸王都到洛阳朝见年已花甲的刘秀。刘秀带着他们一起登泰山封禅。封禅结束后,已经年老多病的刘秀希望长子能够多陪自己一段日子。刘彊没有返回封国,而是跟着父亲回到了洛阳皇宫。   和儿子相处时间长了,刘秀和阴丽华都发现刘彊心境黯淡,而且体弱多病。虽然他不肯承认,但是原因不说自明。在百般宽慰无果之下,刘秀和阴丽华作出了另一个决定。由司空带着这样一道诏书来到了西汉高祖刘邦的祭庙:“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吕太后贼害三赵,……不宜配食高库存,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他们希望能用这种方法,明明白白地告诉长子:即使父亲不在世了,继母也决不会做出损伤他的事来。东汉王朝,绝不会重演诛杀异母兄弟和废太子的历史。   57年2月,62岁的刘秀病逝于洛阳南宫前殿。临终的时候,他相濡以沫34载的结发妻子阴丽华陪伴在他的身边。  刘秀虽然去世了,但是阴丽华还在。刘庄遵照父亲的遗愿和母亲的嘱咐,对长兄一如既往的友爱。然而阴丽华的母爱和明帝刘庄的手足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相信的。刘秀刚一去世,广陵王刘荆就想陷害刘彊,逼他造反走上绝路。  刘荆假冒郭况的名义,写了一封信让人送给刘彊,鼓动他为郭圣通报仇、夺回自己的皇位,并以秦始皇长子扶苏的遭遇恐吓他。刘彊惊慌失措,连忙把这封信连同送信人一起交给刘庄。   经过讯问,刘庄发现是自己的同胞弟弟在搞鬼,便将这事隐瞒下来,只是暗地里限制刘荆的活动而已。其实刘荆真正的目的,是想趁乱谋夺皇位,刘庄发现之后,便将他改封广陵,送出洛阳城。刘荆不甘心,到封国后仍然大放阙词:“我的相貌很像父亲。他三十岁打天下,我如今也三十岁了,是不是也到了该起兵的时候?”相士被吓得脚软筋麻,立即告发。刘庄仍然不忍心对弟弟下杀手,只是下令不再给他配备侍卫部属,派人看守王府,其它亲王待遇仍然照旧。没想到,刘荆不久又故态复萌,找人来诅咒刘庄,又被人告发。刘荆自杀。刘庄对弟弟屡教不改走上绝路很伤心,追谥思王。


第三部分:盛世的开创者唐太宗以柔克刚成大业的光武大帝(14)…(图)

  当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平息之后,这年冬天,刘庄才依依不舍地将终于放下心的大哥返回封国。然而刘庄没有想到,也许是父亲的去世和自己的登基再一次使刘彊回想起了往事,更也许是刘荆事件使刘彊受惊过度,再加上因为自己的缘故,使得皇帝惩治了亲生弟弟——返回封国不到半年,刘彊便一病不起。   得知消息的阴丽华和刘庄非常焦急,派太医急赴鲁地为刘彊诊治,并下令刘彊的同母弟弟们都立即赶去宽慰兄长。可惜的是药石只能治病,却不能改命。就在这年五月戊寅日,三十八岁的刘彊病逝于鲁地灵光殿。临终时,他写下了最后一道奏章:我蒙受父亲和兄弟的恩遇,得到了两国的封地,还有超越礼制的宫室仪仗礼乐。一切都令我无以回报。由于我没有保重身体,常年患病,使皇太后和皇帝担忧,络绎不绝地派来太医方士。我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如今我命薄早逝,不但不能再孝顺母亲、还要使得皇太后和皇帝哀伤,心里非常惭愧。请皇上照顾我的儿女,为我的女儿们找到好丈夫。如今父亲去世,皇上要格外加意孝顺母亲。另外向其它的弟弟们辞别,从此永远再不能相见了。   可以看得出来,刘彊的性情也很像父亲刘秀,宽厚善良,如果他做皇帝,于国于家也一样是好事。可惜他被自己的生身母亲给耽误了。   刘庄得知大哥的噩耗,捧着奏章泣不成声。他随后下令,以皇帝的仪仗为刘彊举行隆重的葬礼。诸王诸公主诸外戚诸侯都必须参加。伤心的不只是刘庄,还有看着刘彊长大的阴丽华。当年她因为这个孩子而甘愿退出后位,他不但是郭圣通的孩子,也是她阴丽华的孩子。更因为刘彊的猝然去世,与自己亲生的儿子刘荆有脱不了的干系,阴丽华对他的早逝就更为哀伤,自责未能克尽母亲的义务,没有办好丈夫交代的事情。   在皇太后阴丽华的坚持下,刘庄陪着母亲一起参加了刘彊的葬礼,阴丽华流着泪,一直将刘彊的灵柩送到葬地。   阴丽华照顾关爱的,并不仅仅是刘彊。中山王刘焉,由于是郭圣通最心爱的小儿子,所以刘秀和阴丽华一直没有舍得送他去封国就藩,而是一直留在身边照顾。阴丽华对刘焉甚至超过疼爱自己亲生的儿女。直到刘庄即位三年后,阴丽华才恋恋不舍地让早已成年的刘焉离开自己前往封国。   由于是郭圣通的宠儿,刘焉一直都被阴丽华和刘庄格外关照。按规矩,皇帝不召,亲王是不能随意离开封国,更不能随意进京城的。这是为了预防诸王图谋不轨的铁律。但是刘焉却是个例外,他什么时候在封国呆腻了,随时可以回洛阳,完全听凭自由,不必请准。阴丽华叮嘱她的儿孙们善待郭圣通的家族,而且要牢记她曾经做过他们十七年的嫡母、嫡祖母。因此必须将郭圣通视作母亲、祖母来看待。  这一点,不但明帝刘庄做到了,连阴丽华的孙子汉章帝都牢记在心。中元三年,阴丽华的孙子章帝北巡路过真定时,特地和郭氏家族聚会,赏赐万斛粟米和五十万钱。章帝还以晚辈的身份,在刚刚迁葬返乡的郭昌郭主墓前以“太牢”的祭祖礼节叩拜。   公元64年正月儿子登基十年的时候,62岁的阴丽华去世了。不久与光武帝刘秀合葬于原陵。   后来的东汉皇族,虽然不是每个皇后都能像阴丽华那样善待丈夫的其他嫔妃,但是确实再没有发生过杀害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