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外界和俄罗斯人自己如何看今天的俄罗斯,对于普京来说,他只有一个选择:需要时间而且不能生气,更不能斗气。和气生财,俄罗斯最需要这个,俄罗斯抛弃传统的意识形态后不再需要那种十分粗糙的内政和外交,而是要斗智斗勇,尽管也有俄罗斯人批评普京很“软”。
  不过,俄罗斯存在太多棘手的问题,也给了普京诸多的理政机会。普京要赢得支持和自己的历史地位,就必须对很多问题出以重拳。所以,他敲山震虎以打击地方势力;他敲打寡头以主导整个媒体;他精简行政官员以“轻装理政”;他减少行政审批以优化经营环境;他厉行司法改革以打击腐败;他着手对教育、公用事业进行改革……
  普京执掌俄罗斯后的一系列内外政策无不与上述理政思想相吻合。尽管中外大众传媒对普京的情报系统(克格勃)出身的背景津津乐道,但是,普京让整个世界所看到的则是他背后的俄罗斯以及未来的俄罗斯。因此,普京所领导的俄罗斯似乎不再有仇家,尽管美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俄罗斯门口,仍是“我不生气”。
  据说,普京在执政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拥有众多头衔:“反共分子”、“保守的克格勃”、“地地道道的民族主义者”、“铁腕专制主义者”。不过,所有这些标签都无法准确地描述今天的普京。最主要的是,现在还根本不是给普京下定义的时候,正如彼得大帝在俄罗斯历史上所确立的地位也并不是在他开始的几年。
  ◎有小忍才有大谋
  忍耐的性格有助于人生的进步,有助于战胜一切挫折。
  加藤信三是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小职员。作为一个小职员,尽管他前一天夜里加班加点,很晚回家休息;尽管他头晕目眩,还想美美地睡上一觉,但是他必须马上起床,赶到公司去上早班。起床后,他匆匆忙忙地洗脸、刷牙,不料,急忙中出了一些小乱子,牙龈被刷出血来!加藤信三不由火冒三丈,因为刷牙时牙龈出血的情况已不止一次地发生过了。情绪不好的他怀着一肚子的牢骚和不满冲出了家门。
  作为一个牙刷公司的职员,数次刷牙牙龈出了血,加藤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大了。他怒气冲冲地朝公司走去,准备向有关技术部门发一通牢骚。
  走进公司大门时,走着走着,他的脚步渐渐地放慢了。加藤信三曾参加过公司组织的管理科学学习班。管理科学中有一条名言使他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这条训诫说:“当你遇有不满情绪时,要认识到正有无穷无尽新的天地等待你去开发,这就需要你的忍耐!”
  当他冷静下来以后,和同事们想出了不少解决牙龈出血的好办法。他们提出了改变刷毛的质地、改造牙刷的造型、重新设计毛的排列等各种改进方案,经过论证后,逐一进行试验。试验中加藤发现了一个为常人所忽略的细节:他在放大镜下看到,牙刷毛的顶端由于机器切割,都呈锐利的直角。“如果通过一道工序,把这些锐角都挫成圆角,那么问题就完全解决了!”同事们都一致同意他的见解。经过多次实验后,加藤和他的同事们把成功的结果正式地向公司提出。公司很乐意改进自己的产品,迅速投入资金,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了圆角。
  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很快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对公司做出巨大贡献的加藤从普通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董事长。
  加藤的创意表现在改造牙刷结构,即把锐利的直角牙刷毛变成钝角,从而解决了防止牙龈出血的难题。这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创造力”的具体运用,表明加藤试图在不满的压力中用独特的思维超越过去,发现“金点子”的创意精神。成功者永不满足,他们不满现状,时刻准备改造生活,改造自我。在他们眼里,新的创意无穷无尽。
  加藤的“幸运”来自于在不满中起步,在忍耐中创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不满和忍耐是创新的源泉,是进步的动力。一个欲成大事的人,根本就不能自暴自弃,需要的是忍耐的性格。


有志者事才成


  在事物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些转折点,面临这种突破之前,往往是最困难、最艰巨的时刻,这种时刻,我们一定要判断形势,确定方向,无论情况多么严峻,也决不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到底,渡过难关,就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
  有一次,松下去松下通信工业,干部们正在开会。松下问他们:“今天开的什么会?”有人苦着脸说:“丰田汽车要求大幅度降价。”详情是丰田要求从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收音机的价钱,自即日起降价5%,半年后再降15%,总共降价20%。丰田这种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临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汽车业竞争的结果,日本车售价偏高,难以生存。
  丰田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因此希望供应汽车收音机的松下通信工业也都降价20%。当时的日本并不像今天一样能够制造又好又便宜的汽车,那时候的情况的确是非常艰苦。
  在了解情况之后,松下问:
  “目前我们的利润如何?”
  “大约只赚3%而已。”
  “才这么一点?3%实在少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降20%,那怎么得了!”
  “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开会研究。”
  会议是要开的,不过松下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目前才赚3%,如果再降20%,那岂不是要亏17%?按一般常识而言,这种生意还能做吗?
  固然,松下通信也可以一口回绝丰田汽车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也很可能这么做。然而如果情况特殊,让价20%是否值得考虑呢?假如光想着“这怎么可能?”的话,松下认为还是有欠思考。所以松下先抛开一般的这种想法而站在丰田的立场仔细来看这个问题。松下想,假如丰田换成松下电器的话,在面临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说不定也一样会提出这种要求。
  虽说松下电器听到了这样的要求不免大吃一惊,然而丰田本身必然也为如何才能降低成本以及谋求发展而大伤脑筋。因此,虽然就降价的幅度本身而言,的确是过分了一点,但松下电器也要谨慎地考虑到如何才可以降价去达到丰田的要求。
  方法还是有的,但想法却必须要改变。照现在设计的产品要降低20%事实上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非有新的想法不可,所以松下就指示大家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对设计必须考虑对方需要的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20%,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利润才可以。
  “在大家完成新设计这之前,亏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光只是为了降价给丰田,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日本产业的维持及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诸位能够努力完成任务。”
  一年后,松下又问到有关这件事情进行的情况,结果松下电器不仅做到了如丰田所希望的价格,而且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因大幅度降价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一次成功的产品革命。松下想,这才是一种正常经营事业的态度。
  由此,松下总结道:“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还是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要如何去做而已’,这样想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办到,结果却居然也做成功了。”
  许多事情,正是由于你的不懈努力才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有坚持没有“不可能”的事,这样一种态度,那你肯定会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出色。
  ◎野心也是雄心
  对于“野心”,人们的第一印象是缺点,是个贬义词。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野心”也开始变化了,一下跃进了人们的心中,开始大作文章,人们刚要摒弃,可细一品味,“野心”还真是不错,它竟是一种动力,给人无穷成功的欲望、强大的力量。
  在微软中国总裁,白领丽人吴士宏心中的“野心”一直都占着很大的分量,也许这正是她成功的动力吧。关于这一点,吴士宏说:“1997年初,当我回到北京IBM总部时,许多朋友都困惑不解:偌大的‘南天王’不做,却还要读什么书(当时我准备到美国学习一段)?我确实想休整一下,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这已不是为拿文凭争口气的心态,而是希望养精蓄锐向更高的目标出击。”
  当我拿到美国的机票,准备8月15日的开学之时,父母亲的双双大病使我在事业与亲情间经受了一次重大考验。我每天奔走在两个医院,往返于城市与郊区,而风烛残年的父母却没有很快康复的迹象。我非常想出去读书,甚至心头闪出这样的念头:难道你们就不能晚两个月生病吗?
  我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好人,而当事业与亲情交锋之时,我竟然想推卸责任。难道我是在想,两个月后,我已经在美国了,你们再病我也可以不管了。是这样吗?我竟沦落为这类人了吗?当时父亲已在弥留之际,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终于,我决定留下来,埋葬自己的梦想,每天陪伴着父母。
  1998年2月5日,经历了5个多月的双向选择,我把签字协议传真到微软公司总部的时候,我如梦方醒地发现,原来父亲要我留下做更大的事,这正是我想做的事啊!
  我在微软公司的上司对我说:‘你就是为微软生的’。‘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这一职位为我等了将近半年。而我选择微软,是因为它正迎合了我的梦想:要么把中国公司做到国际上去,要么把国际公司做到中国来,微软恰恰把执掌中国业务的金印托付给了我。同时,微软公司那种生生不息的创新拼搏精神、浓厚的危机感和我的个性也有某种深层的契合吧。
  人没有野心终不能成大事。微软和中国给了我广阔的天空,我又想张开羽翎,让风声在耳边回响,再次超越自我,去迎接绚丽的梦想:“把微软(中国)做成‘中国的软件企业’,为中国软件写下丰盛的一页。”
  “人没有野心不能成大事”。作为要想在21世纪有所作为的人来说,吴士宏的话是一种启发,是一种财富。她告诉我们:要想在21世纪生存,成为21世纪的成功者,就一定要具有狼一样的野心。野心是一种力量,一种无比强大的动力。


性格谨慎,立命安身


  在中国古代社会,那些开国权臣能善始善终的不多。在这方面,做得最为出色的当属汉朝的萧何。萧何与刘邦早就相识,当时,刘邦做泗水亭长,萧何是沛县功曹,俩人是同乡,萧何知识丰富,又十分熟悉法律,刘邦对他就格外尊重和信服,刘邦每有什么处理不当的事,萧何总会帮忙指点,为他掩饰通融,因此俩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刘邦自沛县起兵后,萧何一直跟随,刘邦差不多对他言听计从,楚、汉相争乃至汉朝开国的大政方针,几乎皆出自萧何之手,萧何可谓劳苦功高。萧何治理国家的确有一套,不久就“汉中大定”,百姓皆乐意为萧何奔走,萧何对刘邦的粮草供应也充足及时。史书上这样记载说:“楚、汉战争之始,汉王刘邦令丞相萧何留守关中,辅佐太子刘盈,治理郡县、筹集粮饷,自统大军东讨项羽。”当然,刘邦对萧何也不是毫无戒心,但他能较好地处理。
  在楚、汉两军相持的艰苦阶段,战斗异常惨烈。刘邦却接连派出使臣返回关中,专门慰问萧何。对此,萧何未加多想,而门客鲍生却找到萧何说:“现今,汉王领兵在外,风餐露宿,备尝辛苦,反而几次派人前来慰问丞相,这是对丞相产生了疑心”。萧何一听,顿时醒悟,忙讨教应对之策,鲍生接着又献策:“为避免生出祸端,丞相不如在亲族中挑选出年轻力壮的子侄,让其押运粮草,前往荥阳从军,这样一来,汉王就不会有疑心了。”萧何依计而行,派了许多兄弟子侄,押着粮草,前往荥阳。刘邦听说丞相运来了粮饷,并派不少亲族子弟前来从军,心中大悦,传令亲自接见。当问到萧何丞相近状时,萧家子弟齐道:“托汉王洪福,丞相一切安好,但常念大王栉风沐雨,驰骋沙场,恨不得亲自相随,分担劳苦。现特遣臣等前来从军,愿为大王效命。”刘邦非常高兴地说道:“丞相为国忘家,真是忠诚可嘉!”当即,召入部吏,令他将萧家子弟,量才录用。对萧何的疑虑,也因此而解。
  萧何因性格谨慎才得以自保,在这一点上萧何要高韩信不知多少倍。有人为因素在里面,但性格还是起决定作用的。如果不是萧何性格谨慎,真不知他的命运又将如何用?


耿直也能善终


  人们只知道狄仁杰断案很奇,孰不知他的过人之处远不止这些。他个性耿直无私,执法如山,伸张正义,不畏权势,即使在唐高宗、武则天面前也坚持原则,最终赢得武则天的信任和同僚的尊敬。
  狄仁杰出身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唐朝的高官,但他生性醇厚,从不以出身做人,因此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不少长辈的夸赞。还在他当并州都督府法曹时,同僚郑崇质奉命出使去一个很遥远的蛮荒之地。偏偏郑崇质有一个年老而且多病的母亲,郑崇质丢下老母只身远行,心里很不是滋味,狄仁杰见状十分同情,便求见作为主管长官的长史蔺仁基,对蔺仁基说:“郑崇质的母亲老弱如此,我们怎么能忍心他在万里之外还为老母担忧呢!”随即便自告奋勇,要求代替郑崇质出使。狄仁杰的举动使蔺仁基深受感动。此时蔺仁基正和司马李孝廉闹矛盾,俩人不但在公事上互相拆台,而且平时形同陌路,都以看对方的笑话为乐事。面对涉世未深却如此急公好义的狄仁杰,蔺仁基非常惭愧,于是他硬着头皮找到李孝廉,把狄仁杰的所作所为从头说了一遍,并深有感触地叹道:“与仁杰相比,我们难道能不自惭形秽吗?”李孝廉果然也深受震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