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文论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雪林·文论集-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不幸,摄入文字却都成了绝妙的题材。这是和斜阳,下弦月,荒城暮笳,晚钟残韵,战雨
的枯荷,瑟瑟西风中的黄叶,轻红寂寞的垂谢芙蓉,抱枝悲咽的秋蝉,翩翩落花间的瘦
蝶……一样富有诗美,凄清的诗情,冷艳的诗美。

    曼殊斐尔有一篇《一个理想的家庭》,老倪夫先生拥有巨大的产业,幽茜的园林,夫妇
齐眉,儿女成行,外面看来是圆满极了,然而儿子是个善于挥霍的纨绔子,女儿们又娇贵得
像公主,他们成天开茶会,网球会,赛马,玩亮尔夫珠,吃冰淇淋,开六十镑留声机和跳
舞。老倪夫先生以钟漏垂歇的高年,还要早出晚归替他们总理公司事业——儿女嬲着他早早
放开手,不,他不能信任他的儿子,家产一放到他手里便要悄悄从他指缝里溜跑了。这哪能
甘心一生心血的经营?他每日回家时总感到极端的疲乏,将身子沉在他宽边坐椅里,昏昏假
寐着,眼前常恍惚看见一个干枯的,腿细得像蜘蛛的小老头儿尽着向无穷尽的楼梯爬。所以
每回在客厅里听客人啧啧称赞他的家庭是理想家庭时,老倪夫先生总是说:“算了算了,我
的孩子,试试这烟,看和事不和事?你要愿意到花园去抽烟,孩子们大概全在草地上玩着
哪。”凌叔华也有一篇《有福气的人》,章老太太今年69岁,还是夫妇双全,她的四个儿
子统统娶过亲,大的已有了19岁的儿子,不久又要替她抱重孙,她的三个女儿也统统嫁
出,每人至少也有三个孩子了。她的娘家豪富无比,婆家也极丰足。儿子媳妇以及孙媳妇全
都孝顺她,天上方浮出乌云,大家都争着替老太太取衣服添上,二少奶同四少奶常特别预备
好吃的东西,央给老太太尝。大少奶和三少奶的嘴不大巧,也常常特出心裁使老太太欢喜,
譬如大少奶在眼光娘娘庙许下三千本经卷替老太太保眼,三少奶逢初一、十五便吃素来祝她
长寿,这样贤孝的儿媳,真不多见,但是老太太家竟有一双。“平常谈起好命,有福气的
人,凡认识章老太太的谁不是一些不疑惑的说:“章老太太要算第一名了!”然而有一天章
老太太去看孙少爷,听见大少爷子同大少奶在那里闲谈,才知道孝顺的儿妇背后居然埋怨她
偏心;才知道媳妇逢迎讨好她是在贪图她的私蓄;才知道和睦家庭里兄弟妯娌为着财产怨恨
猜忌竟是这么深刻。当刘妈来扶她时,“老太太脸上颜色依旧沉默慈和,只是走路比来时不
同,刘妈扶着觉得有些费劲,她带笑道:‘这个院子常见不到太阳,地上满是青苔,老太太
留神慢点走吧。’”我举这两个相似的例子,并不是说凌叔华模拟曼殊斐尔,不过指出她们
描写手腕相似之点。即退一万步说,凌叔华这两篇是曾受曼殊斐尔影响,也变化得毫无痕迹
可寻了。曼殊斐尔的老处女和倪夫先生是黄头发蓝眼睛的西洋人,心理和行为都是西洋式
的,所以老处女一为“标梅之感”所驱使时,便可以寄袜子给男朋友,宁可碰了钉子晚间躲
在房里哭。倪夫先生不肯放弃公司职务,是西洋人权利思想的企业雄心的表现,倒不是像中
国痴心父母愿意替子孙作马牛。凌叔华的李志清则究竟是孔二先生训条教育出来的女子,她
即有曼殊斐尔那位老处女的感想,可是隐藏在心灵深处,永远不敢暴露出来。但这究竟是人
类天性遏制不住的,你就是用礼教压迫它,它也要化装出现的。作者写李志清厌见女学生们
的华装艳服,厌听她们娇媚的笑声,懒得拆阅她们的情书;对镜自伤迟暮,《至在床上回忆
过去为什么不肯结婚的原因;想到现在兄嫂间虚伪的周旋,因而悲凉自己孤独的身世。没有
一笔提到“性的烦闷”可是“性的烦闷”,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含蓄不露的中国老处女的
烦闷,自应用这样含蓄不露的笔墨来写。在这些方面作者的成功是空前伟大的。至于章老太
太完全是宁国府贾母式人物,完全是外面如锦如花,内幕如冰如炭中国旧式大家庭里老主
母,这更不必细说了。至于《酒后》,写一个文士的夫人,忽同情一个寂寞的诗人而发生与
他接吻的热望;《吃茶》,写一个旧式小姐因误会男友的殷勤而坠入情网的喜剧;《病》,
写了一个患了初期肺病的大学教授,不知妻子替他筹疗养费用的苦心,反而见她终日在外而
发生误会的风波;《春天》,写一个已嫁女人替从前被自己拒绝恋爱的男子伤心,于心理方
面均有真切细腻的刻画。

    丁玲女士的文字魄力是磅礴的,但力量用在外边,很容易教人看出。我们叔华女士文字
淡雅幽丽,秀韵天成。似乎与“力量”二字合拍不上,但她的文字仍然有力量,不过这力量
是深蕴于内的,而且调子是平静的。别人的力量要说是像银河倒泻雷轰电激的瀑布,她的便
只是一股潜行地底的温泉,不使人听见潺oe醇謇渲街Γ面上草
渐青,树渐绿,鸟语花香,春光流转,万象都皆为之昭苏。我们现在可以举《杨妈》那篇来
作这话的解释。温恭善良的杨妈为了一个不成材的儿子的失去,那么割肚牵肠,那么到头将
一条老命牺牲在儿子的寻访上,读者谁不为她可惜?然而这是人类性格固有的缺陷,佛家所
谓恩爱牵缠,你又有什么方法叫她不如此?作者描写这个“日常悲剧”,只用一种冷静闲淡
的笔调平平叙去,没有一滴泪,一丝同情,一句呜呼噫嘻的话头,却自然教你深切地感动,
自然教你在脑海里留下一幅永不泯灭的悲惨印象,试问这力量是何等的力量?

    作家是一个画家,描写天然风景对于颜色特具敏感,而且处处渗以画意。古人说王摩诘
“诗中有画”。我们现在可以说凌叔华“文中有画”了。试看:  转下了石坡,天色渐渐
的光亮起来,九龙山的云雾渐渐聚集成几团白云,很快的飏着微风向山头飞去。天的东南方
渐渐露出浅杏黄色的霞彩,天中青灰的云,也逐渐的染上微暗的蔚蓝色了。忽然温润的岩石
上面反闪着亮光,小路上的黄土嵌着红砂颗子使人觉得一阵暖气。

    山坡下杂树里吱喳吱喳的闹着飞出两三群小麻雀来,太阳渐渐拥着淡黄色的霞彩出来
了。

    太阳一出,九龙山的横轴清清楚楚的挂在目前。山峰是一层隔一层,错综的重重垒着,
山色由灰黛紫赭色一层比一层淡下去,最后一层淡得像一层玻璃纱,把天空的颜色透出来。
这重重的山影,数也数不清了。作者用纯粹的国语写文章,笔致雅洁清醇,无疵可摘,不啻
百炼精金,无瑕美玉。惟以所写多中产阶级生活及家庭琐事,读者或以其不合时代潮流而加
以漠视,所以她现在文坛的声誉反不如那些毫无实学只以善喊革命口号为能的作家们之啧啧
人口。不过这与作者身价并无妨碍,我这里可以引几句徐志摩批评曼殊斐尔的话来为作者的
安慰:“一般小说只是小说,他的小说是纯粹的文学,真的艺术;平常的作者只求暂时的流
行,博群众的欢迎,她却只想留下几小块‘时灰’掩不暗的真晶,只要得少许知音者的赞
赏。”

    原载《新北辰》,1936年5月,第2卷5期


冰心及其《超人》等小说

    冰心原是个诗人,诗和散文比较接近,所以她的散文空灵清隽,十分可爱,前面已谈过
了。至于她的小说也负盛名,一面是由于她天资的颖异,一半也占了时代较早的关系。凡露
脸文坛的时代早,所谓得风气之先,给人印象每较为深刻。冰心在五四前便用新文体写了些
短篇小说,像《寂寞》、《别后》、《国旗》、《鱼儿》、《两个家庭》等,描写小儿女间
琐事,或旧家庭腐败的排场,笔调完全是红楼梦式的,没有特色。《斯人独憔悴》算进步多
了,仍是红楼调调儿,不过因为刊登当时《晨报副刊》上,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目。后来她
又加入文学研究会,在该会发行的《小说月报》发表《超人》、《笑》,她的诗名本已震动
了北京城,这几篇小说确也写得哲理湛深,文笔优美,已从红楼调子蜕化出来,成一种戛戛
独造的风格,于是她的小说家之名,与她的诗名一样称于众口了。

    我们现在先谈谈她的短篇小说《超人》。

    未谈冰心作品之先,我们可以略谈她的思想。文学革命初起时,欧美日本先进国的新主
义、新思想,如洪潮巨浪,汹涌而来。少数人能够站在潮流的前面,引导别人前进,其余没
有见识的人,忽然投身这乱流中,便如一叶轻舟,忽东忽西,不知其所趋向了。所以他们的
思想随时变化,不能有一定的型式。今日大谈唯美主义,明日又高唱血泪文学,后日又来提
倡什么浪漫了,过几天又一变而为普罗文学的拥护者了。人类的思想本是活的,“今日之我
与昨日之我战”也许就是进步的表示。但过于随波逐流,与世推移,便有汩没“真我”的危
险。况且真正对于“人生”有深切体验,内在真为“生的欢喜”所燃烧的人,发挥而为文
艺,自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光彩。这是他个性的表现,也就是他思想的表现。比那些在生命的
冰河上,滑来滑去,永不能深入河底与生命大流相融汇的人,真不可同日而语,这种人自然
会说自己的话,永不“俯仰随人”的。

    冰心之所以胜人一筹者,以其一开笔便有一种成为系统的思想,又以一种固定的方式表
出之。在一切文学主义的万花镜幻影中,她静穆地、庄严地、无所顾虑她,写她母亲的爱、
小孩的爱、云霞的变幻、花草的芬芳、深夜长空繁星的灿烂、蔚蓝无际大海波涛的壮阔……
也许被人嘲为单调,但她那自成一派的作风,却有一种逼人不得不注意的力量。许多作家的
作品,虽喧赫一时,不久都烟销火灭;寂寞地被遗忘于时代后面去了。而冰心的作品却是一
方光荣的纪念碑,巍巍然永远立在人们的记忆里!

    冰心鼓吹“爱的哲学”,她同泰戈尔一样抱着“宇宙和个人的灵魂间有一大调和”的信
仰(见《遥寄印度诗人泰戈尔》)。自近代自然科学发达,人们视宇宙间之万象,不过是物
质的盲动。人在宇宙之中,也不过是一种受着自然律支配着的机械,他同宇宙的结合不过是
偶然的,是无意义的。人类既作如是想,而怀疑苦闷,动摇不安之心情起,所谓“世纪
末”、“世纪病”便似垂天裹地黑云一片,昏惨惨地笼盖欧洲了。自然科学传入中国之后,
中国人也传染了这种“世纪病”,加之国势之凌夷,社会之紊乱,民生之憔悴困苦,愈使人
汲汲皇皇,不可终日,遂相率而趋于厌世思想。激切者,以自杀为解决痛苦之不二法门;怯
弱者,则沉溺于酒精、鸦片、女色及种种刺激品以求刹那之陶醉,而忘却这现实世界。中国
那时情况,人心失其平衡,特别欢迎过激或颓废的文学,无非是个中消息之流露。

    在绝望矛盾中、呻吟咒诅中,如山的罪恶压在人类灵魂上,把他们沦陷到地狱底去了。
许多思想家不忍于此现象,想法补救,唱出无数好听的主义,但也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
脚的办法,人生根本问题,究竟不能解决。冰心以她一双慧眼,一片晶莹剔透的心灵,观察
这纠纷的一切,忽然大有所悟。她深深感到人和宇宙之间,并不似唯物论所说的那么毫无关
系,它们中间其实有个“和谐”的存在,这“和谐”以“爱”为之贯通联络。而爱之最强烈
者则为亲子间的爱。所以冰心“爱的哲学”的起点是鼓吹母亲的爱,推而至于小孩、海、
花、香、光,以及世间一切的美。她的哲学以《超人》为发端,以《悟》为收局。《超人》
中的何彬是个冷冰冰的青年,拒绝爱与怜悯而想做超人。后来听了深夜病孩的呻吟,三夜不
眠,想起许多往事,梦见了他幼时院中的花,天上的繁星,甚至梦见慈祥抚爱他的母亲,但
他还想保持他超人的严冷,赏给病孩十几元医药费,免得又以呻吟扰乱他的心曲。孩子病愈
之后,非常感谢他,送了他一篮花,写了一封真挚动人的信。于是多年不动情感的何彬,也
“泪痕满面”了,他答复了禄儿——病孩的名字——一封信,如何忏悔过去的罪恶,如何觉
悟到“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牵连的,不是互相遗弃的”,而更向他的新人生观努力前进。这
篇小说曾感动了无数青年的心,博得无数读者的赞美。

    《悟》是在冰心留学美国时写的,《悟》的主角星如,答复他那怀疑苦闷的朋友钟梧
说:  ……而童年的母爱的经验,你的却和我的一般,自此推想,你就可以了解了世界。
茫茫的大地上,岂止人类有母亲,凡一切有知有情,无不有母亲。有了母亲,世上便随处种
下了爱的种子。于是溪泉欣欣的流着,小鸟欣欣的唱着,杂花欣欣的开着,野草欣欣的青
着,走兽欣欣的奔跃着,人类欣欣的生活着。万物的母亲,彼此互爱着,万物的子女,彼此
互爱着,同情互助之中,这载着众生的古地,便不住的纡徐前进。懿哉!宇宙间的爱力,从
兹千变万化的流转运行了。

    至于“宇宙的爱”怎样呢?她又写道:  你说“天地不仁,万物刍狗”,然而为何宇
宙一切生存的事物,经过最不幸最痛苦的历史,不死灭尽绝?天地盲触,为何生山川?太空
盲触,为何生日月星辰?大气盲触,为何在天生雨雪云霞,在地生林木花草?无数盲触之
中,却怎生流转得这般庄严璀璨?依你说为“盲触”,不如依我说为“化育。”

    又说:

    自私自利的制度阶级,的确已在人类中立下了牢固的根基。然而如是种种,均由不爱而
来。斩情绝爱,忍心害理的个人、团体和国家,正鼓励着向这毁灭世界的目的奔走……

    所以青年有为的朋友,应当携起手来“……一边迸着血泪,一边肩起爱的旗帜,领着这
‘当面输心背面笑,翻手作云覆手雨’的人类,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