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文论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雪林·文论集-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右。

    邵洵美的二集虽然表现了颓废的特色,而造句累赘,用字亦多生硬,实为艺术上莫大缺
憾。但作者天资很高,后来在《新月诗刊》上所发表的便进步很多。像《蛇》、《女人》、
《季候》、《神光》,都是好诗。而长诗《洵美的梦》,更显出他惊人的诗才。陈梦家批评
他道:“邵洵美的诗,是柔美的迷人的春三月的天气,艳丽如一个应该赞美的艳丽的女人,
只是那缱绻是十分可爱的。《洵美的梦》,是他对于那香艳的梦在滑稽的庄严下发出一个疑
惑的笑。如其一块翡翠真能说出话赞美另一块翡翠,那就正比是洵美对于女人的赞美。”选
自《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神秘的天才诗人白采

    五四以后,有一位诗人将自己的身世弄得非常诡秘,行踪更是扑朔迷离,若隐若现,就
是白采。据说他的真姓名是童汉章,江西高安人,白采是他的笔名。他一生行事大概只有赵
景深、王平陵,知道得清楚。

    白采好像出身于书香门第,年纪轻轻的,国学的造诣便超过当时所谓的举人进士科第人
物。他曾用文言体写了一部《绝俗楼我辈语》,由开明书店出版。这是部诗话兼谈文学,文
笔简练雅洁,见解也高人一等,在唐宋明清历代诗话中,可以占一席之地。

    后来受时代的感染,他就抛弃文言,用语体文来写作了。

    白采写作的范围甚为广博,诗歌、小说、散文,都有试作,文章一出手,便显出荦卓非
凡的才气,他尤善于作长诗,像《羸疾者的爱》,即其代表作。

    王平陵曾说,白采开始时也歌颂着青春,企慕光明,对人生充满着热烈的希望,后来不
知受了什么打击,一变而为颓废,作品中只见“骷髅”、“棺材”、“恶魔”、“鸱枭”等
字样,很像号称恶魔派的法国诗人波特莱尔的《恶之华》(Fleursdumal)作
风。不过他和波特莱尔那个逃自地狱的魔鬼不同,他究竟深受中国文化的薰陶,是个悲吟于
白杨衰草间李长吉一般的才鬼。

    因此,白采虽受波特莱尔的影响,却并非颓废派,只是一个异乎寻常的神秘诗人。

    白采的为人,赵景深曾亲自对我形容过:案上常置一具不知从什么墓地捡来的人头骨,
张着两个黑洞洞的眼窟,露着一副白森森的牙齿,对人望着,使来访的客人为之毛骨悚然,
不敢留坐。他又命木工用红木精制了一个小棺材,中置人参一支,权充死人,置之案头,时
加把玩。王平陵也说他喜穿深黑色的西服,打着大领结,时常携着一壶酒到公园放歌畅饮,
醉则卧花荫下直到天亮。这个伤心别有怀抱的诗人,后来竟以失踪为结局。

    白采的《羸疾者的爱》大意是个羸疾者(即肺病者,肺病在当时是视为无药可医的绝症
的)的故事。诗的第一段是说诗人偶然飘泊到一个山川秀美,环境安静的村庄,村长乃一慈
祥的老人,有一美貌的独生女,将这个飘泊者迎到他们的别墅,厚加款待。村长意欲以女相
许,那女郎也爱上了他。但他自知患有羸疾,坚决拒绝。第二段诗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向母
亲叙述其遭遇,母责其愚昧,何故失此大好机会。他说自己既患有羸疾,何敢害人。并藉此
说自己之患有此疾,乃系婴孩期失乳,所雇乳娘乳亦不足,而以欺骗手段哺婴有关。  母
亲,

    我正为了这个惊宠,

    费过很大的踌躇,

    说过了许多逊谢的言语。

    母亲,你应该知道,

    你的儿子本是一个羸者。

    我是那个诳骗的乳母的儿子,直到了八岁,常是病着,你生我时已到了暮年。

    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归来,伏在你怀中不住的哭泣,向你苦苦求着乳汁,

    你解开干瘪的前襟,垂泪的安慰我。

    母闻子言流泪自悔,不该于子女幼时疏于照顾,一凭乳娘弄鬼。她对儿子说:“你是我
的独生子,既有人见爱,何妨娶之,将来生子,也可绵延祖宗的血食。”诗人又说:

    你给我散漫的智慧,却没给我够用的筋力;你使我得着灵的扩张,却没有与我补充的实
质。

    我以为这生活的两面,我们所能实感着的,有时更有价值!

    既不完全,

    便宁可毁灭;

    不能升腾

    便甘心沉溺;

    美锦伤了蠹穴

    先把它焚裂;

    钝的宝刀

    不如断折;

    母亲:

    我是不望超拔了。

    诗的第三段,羸疾者又离家至一友处。友闻其际遇,亦责其不智。说:“你为了顾全别
人,未免太过虑了。人生不过汲汲求着偷安,各人忙着寻些‘乐趣’,谁不是‘所挟者少,
所求者多’,你却常自扰!我不是异教徒,用不义的话向你探试;但世界久被魔王统治,为
了守牢我们本分的生,诡谲、隐忍,便是我们正当的生活!”诗人的本心是:“我正为了尊
重爱,所以不敢求爱;我正为了爱伊,所以不敢接受伊的爱。”

    他的朋友劝他的一番话,当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诗的第四段是比较长的一段,那女郎竟不辞跋涉,远远找了来。羸疾者申明自己的病,
仍然拒绝她的爱,说了好多的话。女郎道:

    执拗的人啊,

    你比别人更强项了;

    但你比别人更痛苦了——自示羸弱的人

    反常想胜过了一切强者。

    我知道你的,比你自己知道得更多,你心比那心壮的更心壮,比那年少的更年少,

    你莫谩我,

    我是爱着你了。

    只要许我一次亲吻,更值得死,只要让我一次拥抱,我便幸福。

    用我自己的手指摘的果子虽小,我却不贪那更大的了。

    诗人回答她道:

    贤明的女士,

    请改变你的痴望罢——你是病了?

    你应该明了你有更大的责任,却超过你的神圣的爱。

    我们委靡的民族,

    我们积弱的祖国,

    我们神明的子孙大半是冗物了!

    你该保存“人母”的新责任,这些“新生”正仗着你慈爱的选择;这庄严无上的权威,

    正在你丰腴的手里。

    固然我也有过爱苗在心里,但是却同我的青春,一路偷跑了。

    我是何等的悲痛啊!

    我不敢用我残碎的爱爱你了!

    不能“自助”便不能“合作”,为了我们所要创造的,不可使有丝毫不全,

    真和美便是善,不是亏蚀的!

    你该自爱——

    珍重你天生的黄金时代。

    诗人又劝那个女郎须向武士去找寻健全的人格;须向壮硕像婴儿一般的人去认纯真的
美。更劝女郎切莫接近狂人,因狂人会使她也变了病的心理,也莫过于信任那日夜思想的哲
学者,因为他们只会制造诈伪的辩语。不幸诗人自己便是狂人,便是思想太多的哲学者。诗
人又说:“羸弱是百罪之源,阴霾常潜伏在不健全的心里。他自己是不中绳墨的朽质,是不
可赦的堕落者,决不敢乞求她的怜恕。”

    谁知那女郎仍苦苦求他,劝他万勿为病“自馁”,并说“为了爱,使我反厌弃了一切健
全”,只求和他一同回到那美丽的村庄,和她老父同住。诗人回答说;  请莫把这柔软的
绸,张在我四面,莫把这陶醉的话,灌入我心里;败了的战士,受着慰抚反更觳觫!

    枯卉浇上甘霖,更增它死灭的警惕!

    铩了羽毛的鸟,

    不敢向它的伴侣张开尾巴;落地的花,

    羞红了脸,再不能飞上枝头;我落魄的心,

    不敢再向你面前夸示。

    诗人又说他宁可耐着苦空,如同那些僧侣,只在梦里伴着她,因为:

    群花争笑着迎接春天,但这不是枯卉的事;

    你是人间最可爱的,

    但却不是我的事;

    为的怕阻碍阳春的工作,我不该枉占却一寸园地。

    女郎仍表示深爱之衷,哀求不已,诗人心如铁石,丝毫不为所动,只劝女郎诀绝他,自
回故乡,仅“记这莽莽天涯,有个人永远为她祝福”。他自己呢,则“我将待‘毁灭’的完
成,来偿足我羸疾者的缺憾。”

    白采这首《羸疾者的爱》共七百二十余行,万余字。完稿于民国十三年间,距离五四时
代不过短短五年。那时许多新诗人还在旧诗词窠臼挣扎,或乞求西洋的残膏剩馥,以资涂
饰,白采旧文学根柢之厚,具见于他《绝俗楼我辈语》一书,但他这首长诗竟能将旧诗词的
辞藻、语汇及旧格律、旧意境,扫除得干干净净,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与读者相见,不是天才
能办得到吗?他若不早死,我想他不仅能与徐志摩、朱湘并驾齐驱,甚或超而上之,也说不
定。因为徐朱早年时代的作品,或乞助西洋或不脱旧诗词的羁束,哪能有白采这样壁立万
仞,一空倚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大手笔与非凡的气魄呢?

    白采这首《羸疾者的爱》恐怕大半是真实的事迹,至于飘泊到一个山明水秀,世外桃源
般山村,遇见一个慈祥且有学问的村长,恐怕是虚构的了。诗的思想是尼采式的,朱自清批
评得很好,他说白采是“献身于生的尊严而不妥协的没落下去”。尼采的理想“超人”,是
比现代人更强壮,更聪慧,更有能力措置世界万事,使文化进步一日千里,呈现庄严璀璨之
壮观。好像只有超人才有生存于这世界的权利,我们这群庸庸碌碌的酒囊饭袋,只配做超人
的垫足石罢了。尤其那些衰弱有病的,更没有生存的资格。诗人因自己已患了不治之疾,生
理心理均呈病态,遂自惭形秽,无论如何,不肯接受那女郎的爱,并劝女郎找武士一般壮硕
的人结婚,好改良我们这积弱的民族,正是尼采超人思想。而且宁愿牺牲自己为中国下一代
种族着想,思想之正大光明,也真教人起敬起爱。

    笔者曾在某一刊物上看见过白采的一幅照片,穿着西装,胸前好像有王平陵先生所说的
一个大领结,那是当时艺术家的标记。至于容貌则五官秀整,风神俊朗,不愧为一个美男
子,不过他口角虽含微笑,眼光则颇忧郁,面目也像有点浮肿,这个人即使不自杀,也决非
寿征。他生活的放浪怪僻,大概也是为了自己这个病,不愿久生,故意乱加糟蹋,以践其早
日脱离尘世的目的。这又是易卜生“不全则宁无”那个理想害了他。他诗所说“既不完全,
便宁可毁灭;不能升腾,便甘心沉溺;美锦伤了蠹穴,先把它焚裂;钝的宝刀,不如断折”
不是说明了吗?

    总之,白采实是二三十年代一位颇为突出的诗人,他惊采绝艳的才华,固足令人拜倒,
他的不幸的身世,和神秘的失踪,尤足使人惋惜无已。

    选自《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徐志摩的散文

    徐志摩不但为新诗领袖,而且为小品散文的名手。平生著作有《落叶》(其中大部分为
讲演稿子)、《自剖》、《轮盘》(其中半为短篇小说)、《巴黎的鳞爪》。

    写新诗态度的谨严自闻一多始,写散文态度的庄重则自徐志摩始。志摩以前的散文如语
丝派之半文半白,随笔乱写固不必论,冰心可算得有意试写散文的人,但其笔调出自明清人
小品,虽雅洁可诵,而本来面目还依稀存在,略为聪明的女孩子都可学得几分像。至于徐志
摩的散文则以国语为基本,又以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方言、土语,熔化一炉,千锤百炼,
另外铸出一种奇辞壮彩,几乎绝去町畦,令学之者无从措手。

    志摩在《轮盘集》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又
提出几个西洋散文家如G.Moore,W.HHudson等的作品,说道:“这才是文
章!文章是要这样写的: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高仰列奇界说诗是BestWor
dsinbestorder。但那样的散文何尝不是Bestwordsinbesto
rder。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一个字不
是活的。他们能使古奥的字变成新鲜,粗俗的雅驯,生硬的灵动。这是什么秘密?”这话正
可以说是志摩的自赞。梁实秋说:“志摩的文字无论扯得离题多远,他的文章永远是用心写
的。文章是要用心写,要聚精会神的写才成……志摩的文章,往往是顷刻而就,但是谁知道
那些文章在他脑子里盘旋了几久?看他的《自剖》和《巴黎的鳞爪》,选词造词,无懈可
击。志摩的散文有自觉的艺术。”(ConsciousWorkmanship)

    志摩散文等于他的诗,所以优点和缺点,也和他的诗差不多。他的散文很注重音节。散
文也有音节,中国古人早已知道。阮元《文韵说》:“梁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韵脚,亦兼
谓章句之音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其子阮福曰;“八代不押韵之
文,其中奇偶相生,顿挫抑扬,咏叹声情,皆有合乎音韵宫羽者,诗骚之后,莫不皆
然……”。志摩诵读自己散文时音节的优美,简直可说音乐化。善操国语的人揣摩他散文语
气的轻重疾徐,和情感的兴奋缓急,然后高声诵读,可以得到他音节上种种妙趣——像周作
人、鲁迅的散文便不可读。至于色彩的浓厚,辞藻之富丽,铺排之繁多,几乎令人目不暇
给。真有如青春大泽,万卉初葩;有如海市蜃楼,瞬息变幻;有如披阅大李将军之画,千岩
万壑,金碧辉煌;有如聆词客谈论,飞花溅藻,粲于齿牙;更如昔人论晚唐诗:“光芒四
射,不可端倪;如入鲛人之室,谒天孙之宫,文采机抒,变化错陈。”虽然如此,但有时也
与他的诗一样,显出堆砌太过的毛病。

    志摩是个理想主义者,感情极其丰富,而且相信感情的力量,可以改造人生,改造世
界。所以他的文字异常热烈、真诚、富于感人的魔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