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83.明-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诵者,后一一举之不遗。“。又说沐英”二十五年六月,闻皇太子薨,哭极哀。
初,高皇后崩,英哭至呕血。至是感疾,卒于镇,年四十八。军民巷哭,远夷皆
为流涕。“。帝王世家,人情如纸。马皇后死后有如许人怀念,也可以安心了。

    小说“明”马皇后不是个主要人物,常常为人忽略。但酒徒兄在“殇”一章
里面对马皇后着墨甚多。书中马皇后说“如今臣妾这样去了,也算用一命还了毛
头一命,众臣眼里,咱皇家还不算负人太多”。下面的描写是“小说里朱元璋眉
头轻轻往上一挑,什么话,一命抵一命,你是一国之母,他们这些臣下的性命怎
能和你比?”

    书中的马皇后是极少相信人生平等而且身体力行的高贵人物。历史上的马皇
后颇有古人之风,也是头等的高贵人物。

    洪武十七年宫变,最后说“所有人都快乐的活着,除了那个好心的马皇后在
闻听”玄武门“事变后绝望而死”。绝望而死,寥寥四个字,含义无穷。

    我有时猜想历史上的马皇后实际活得相当痛苦。就治国理想讲,她可能和李
文忠更接近而和朱元璋的治国路线南辕北辙。义子臣下怵动辄得咎,死于非命而
几乎束手无策,实在有点生不如死。所以死得如此洒脱,毫无留念。

    朱明王朝多贤后。马皇后,成祖徐皇后,仁宗张皇后是其中三位。朱元璋朱
棣父子如此薄情,但皇后死后都不再立后。

    成祖王贵妃,“有贤德,事仁孝皇后恭谨,为帝所重。帝晚年多急怒。妃曲
为调护,自太子诸王公主以下皆倚赖焉。”。成祖晚年王贵妃年龄也不小了。所
以美女没什么用,对朱氏父子还是老伴值得信任。马皇后培养的徐皇后,徐皇后
培养的王贵妃,太子(后来的仁宗)诸王公主才有光占。

    朱元璋一生有感情的可能也只有马皇后(或加上太子)。所以马皇后死后越
发变本加厉。马皇后死后二年,李文忠,徐达死。太子死后二年,蓝玉,冯胜,
傅友德死。任凭权势多大,还是做不到绝情而去。只不过在一个不平等的世界,
为上者更容易拿别人出气而已。

    在小说“明”的人物中,如同王飞雨等悲剧英雄,马皇后也是个悲剧英雄,
她的死也为别人所忽略。

    “明”里面朱元璋是个悲剧人物。悲剧英雄为他人而死。悲剧人物相信自己
天命所在代表历史而最终失败的人物。

    作品前言资料与杂谈书评集锦——历史的宿命与民族的智慧历史的宿命与民
族的智慧——读“明”的一点感想少言小说明里面几次谈到南方统治上层缺少政
治智慧的问题。用书中的话说“朱标采用黄子澄的提议,高俸养官,依靠理学治
理朝政,依靠杂学发展民间工商,开始的时候效果也不错,曾经让朱江岩怀疑自
己当初的意见是否太极端。结果好了才五、六年光景,这种策略的弊端逐渐显现,
得了丰厚俸禄的官员们非但没有满足贪欲,反而将手逐渐伸到新兴工商业当中。
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官员和商人勾结的案例比比皆是。”

    书中又说“朱二总希望南北双方能殊途同归,他太高看了朝廷上那帮贪官的
政治智慧。朱二、曹振这种老臣的存在,其实是保证建文朝廷苟延残喘的基石,
有他们在,燕王朱棣就不敢轻易起兵。可自以为聪明的大佬们非常配合地将这些
基石一块块拆掉,等着倒塌下来的大厦将自己压死。”

    又说“如果南方那些贪官能将搜刮来的去投资工厂和矿山,并停止继续贪赃
枉法,他们的财富积累过程并不比北方那些奴隶贩子和血泪工厂主肮脏多少,如
果朱允文能看清楚眼前的局势,也许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帝王。
可惜,他们都不会那么做…” 。请注意,这里南方官僚和北方以及南方的工商业
并并没有根本的经济利害的冲突。新兴工商业实际为官僚提供了新的财源。南方
的经济问题只是在於南方官僚过於贪婪,只追求短期个人利益。他们所作所为,
不仅损害南方经济,而且损害自己的长期利益。自己为自己掘墓。

    看起来似乎可笑,但是上层缺少政治智慧的事实确又贯穿大部分中国历史。
在历史上,即使面临外部入侵和农民的暴动,面临自己阶层的生死,统治集团仍
旧内斗不止。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是一个例子。明末福王财富如山但拒绝拿钱出
来抵抗闯王又是一个例子。从这个角度,上层不要说政治智慧,恐怕连权谋都够
不上。

    从这点讲,安泰朝和建文朝的危机首先是一种精神危机。不仅是道德危机,
而且是智力方面的精神危机。

    不仅南方如此,北方也酝酿着同样的危机,只不过为表象所掩盖而已。

    书中说北方六省有报纸和爵士监督制度,吏治相当清明。

    但是“在郭枫眼中,却看到了新政的很多不足,看到了郭璞一力所推行的新
政的阴暗面。老张五那批早期的工厂主和商人大多出身于工匠和贫民,受过一些
苦,知道体谅穷苦人的不易。新政发展之初始,从业的工人少,工厂主支付的薪
水高。各地夜校也在武安国和郭璞的亲自过问下办得如火如荼。随着时局发展,
进入北方各省的流民渐渐增多,工人的薪水就一路低走,教授工人识文断字的各
地夜校也从免费逐渐转向收费。最近这十年,特别是南北方关系濒临决裂后,新
兴工厂主们更不体恤工人。被贪官逼迫得举家迁移的流民大举进入北六省,他们
除了体力之外一无所有,所以没有资格与当地的工厂主讲价钱,每天要干十几个
小时才能赚到三餐,倒闭在机器旁的工人屡见不鲜。白正等人痛骂一些工厂主是
吸血鬼,骂得不无道理。最让人不能容忍是辽蒙联号,这个北六省最大也是最古
老的商团,虽然给每个工人提供了较高工资,并买了保险,但这个商团目前主要
经济来源却是对大洋州土著的掠夺和从西域往中原贩卖女子。新政这些缺憾郭璞
知道,却以大局为重不尽全力去弥补,至少郭枫这个做儿子的没觉得父亲已经竭
尽全力。”

    不仅如此,各地的大商团都有官场为背景,北方的燕王,西北的秦王,云南
的沐家都是自己管辖地区商号的最大股东,每年谋取暴利,不仅从事合法生意,
而且还非法经营。以此推算,最后新政很可能演变成一种僵死的垄断经济,小企
业竞争不过有特权的垄断资本,而垄断资本不断扼杀市场的活力,在达到高峰后
即将进入衰落。

    所以南方官僚短视反映的精神危机不精神危机的过是全国缩影。亦是中华传
统文化的危机。

    贪婪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资本家又得唯利是图,所以要指望南北的官员商
人不贪恐怕是不太实际。问题是,人总得有远见,有智慧。有远见才能发展其银
行,保险,信用,环境保护,劳工保护。才会投资于精神文化的发展。而这些涉
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制度,往往和商人官僚的短期利益有所冲突。

    请注意,书中凡是涉及共同利益的,如股票市场等,多为武安国首创,郭璞
监管。要是换了周崇文作北方六省布政史,恐怕早崩溃了。

    书中的社会的危机也在此。在精神危机未解决之前,还得靠人治。

    安泰朝,武安国一直在修桥补路搞水利的意义也在於此。武安国一人苦干也
不过说明书中社会还远未成熟,太多的人习惯有皇帝来统治,太多的人急功近利,
只想到眼前。

    至於为什么人缺少政治智慧呢?

    政治智慧(推儿广之,商业智慧)只能在多少代的连续发展中发展起来。即
使代代有能人,也要靠人之间的亲身传继……而明代恰恰是从一穷二白的世界发
展出来的一个朝代。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代和明代的开国皇帝出身下层平民,这不能不归结与
前面秦和元朝的征服。秦征服了六国,毁灭了六国的原有统治结构而代之以全新
的一套。元朝征服了南宋而完全抛弃了以儒家文人为主的统治。在某种意义上,
秦和元的覆亡都留下了一个权力的真空。后继的汉和明朝代几乎要从一张白纸从
头作起。没有前朝留下来的大批人才,多少只能参考的是古籍上的古代制度。

    秦,元都是极端崇尚武力的朝代。从这点讲,二者决并不是一个商业社会的
楷模,和秦比,元更差,人分数等,甚至不能算一个组织得很好管理得很好的社
会。这种环境,加之朝代末期的动乱,在汉初明初每个人的精神上打下深刻的烙
印。帝国制度的建立也不能不打上刘邦朱元璋个人经验的深刻烙印。

    动乱对一个国家社会的影响是相当消极的。动乱使人为自己的生存奋斗,动
乱使人习惯残忍,对别人的痛苦熟视无睹。动乱也培养出无数有野心而时刻准备
踩着别人上去的人,动乱使得人之间缺少互信,使得人短视。接收了这笔遗产,
汉和明代二个朝代都大杀功臣,都封诸王。力图在诸候王和文人官僚的基础上重
新创造出一个新的国家。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统治文化。

    所以明才有精神危机。

    而这是个宿命的循环。没有数代平稳的进步,就不太容易有真正的互信和政
治智慧。而没有政治智慧和互信,就未见得能有持续不断的平稳的发展。

    所以,世界各国,发展最平稳最清廉的是冰岛,芬兰,瑞士这种从未被征服,
从未大内乱的国家罢。

    明小说里面的英雄们,并不是南北方的工业巨子们。明小说里面的英雄,多
没有荣华富贵,多死于非命。王飞雨,李善平,马皇后,璞英,伯辰,甚至高德
勇和晴儿。为什么要流那么多的血,因为社会需要的是一种精神革命,有此才能
打破历史的宿命。也才创造出中华民族需要的政治智慧。

    外传大明英烈序外传是猛将如云兄和酒徒合写的故事。人物还是《明》中的
人物,故事是《明》中没有提到的细节。

    外传是公开的,不打算收费,有愿意塑造人物故事的高手也可以帮我们写,
只要符合明中的设定,并且文笔优美,皆可加入。

    外传大明英烈第一章鞭子(1 )

    中华之鞭“啊”,一个高丽人的脑袋在我面前裂开,红的血和着白色的脑浆
飞溅出来。我没有时间理会那摇摇晃晃的尸体,挥刀向下一个人砍去,从他的眼
睛中,我看到了惊恐和绝望。这群守渡口的高丽人不是精锐,在弟兄们的冲击下
顷刻间四散奔逃,人,跑得再快能跑过马吗,我看着弟兄们从背后把他们砍翻在
地,我不想制止,我要复仇,将军,大刘,桃花,军师,鞭子来了,鞭子来给你
们复仇来了。

    我叫苏策宇,这个名字是军师帮我取的,他说这个名字有威势。在军中时开
始他们都叫我苏二狗,将军让我负责照顾桃花骢后,伙计们都叫我鞭子。这几年,
草原上的蒙古人叫我吃人的鞭子,或恶魔鞭子。

    我是马贼,辽东最大的马贼。八年前,我只是个马夫,不会打仗的马夫。

    桃花是将军的马,也是我的好兄弟,除了将军,整个军营中,只有我一个人
可以跨上它的背,它跑起来真稳,架着云一样。每次战后,我都要拉着它出去遛,
我嘴笨,没人爱理我,只有桃花喜欢听我叨叨,我说,它听,从它两岁听到六岁,
整整四年。

    我最后一次和桃花说话是八年前,大刘他们在鹿砦底下发现了几颗草芽,让
我喂给桃花,我拉着桃花走向后寨,把那几根新长出的草喂给它,那草真香,如
果不躲到这里,估计会被别人抢走。我们已经断粮七天了,能吃的都被弟兄们吃
光了,包括青草。桃花是我们这个营剩下的唯一的一匹战马,它也饿得差不多走
不动路了。

    桃花看到了我手上的青草,慢慢地用舌头把草舔进嘴中,眼中流露出开心的
神色。我不敢看它的眼睛,我一直觉得它的眼睛会和我说话,这么多年,我一直
觉得哪天遛马的时候,桃花会站住,叫我一声哥们。

    它没看见我另一只手拿的刀,将军命令我杀了它,给弟兄们充饥,吃完这顿,
我们就分散突围,生死各由天命。我把刀一直藏在背后,桃花以为我背后还藏着
好吃的,用舌头舔我的脸。平时,我们经常做这个游戏,我把鸡蛋握在手里,藏
起来,它翻来覆去的陪着我转圈,最后找不到了,就使这招。这次它没力气了,
直接就开始撒赖。

    我解开了它的缰绳,放下了它的金鞍,打开营门,给它指了条生路,“走啊,
走得越远越好,别回来,别相信人,快啊”。我哭了,我下不了手。高丽人背叛
了我们,夺了我们的粮草,我不能背叛桃花,它信任我。

    我边哭边向中间的帐篷走,如果要我杀死自己的朋友,我宁愿伏军法。没走
多远,有温暖的舌头舔我的脸,我知道,是桃花,它真傻。我睁开眼睛,看到桃
花哭了,马会哭,你们信吗?我看到桃花眼睛中大颗大颗的眼泪,一滴滴落入尘
土中。

    桃花聪明,它早看见了我手中的刀,它知道我要干什么,这几天,它的伙伴
已经都承受了这个命运。它刚才是骗我,想让我开心一点。

    那一年我失去了最好的朋友,不是我杀的,我下不了手。是将军自己走到近
前一箭射死了桃花,桃花倒下时好像还看了将军一眼。将军的箭法真好,但他已
经无法拉满弓了,只能让桃花清楚地看见是谁下得毒手。

    将军没吃桃花的肉,我也没吃,我忘不了桃花的眼神,大刘他们边吃边哭。
那天晚上,我知道了人跑得再快也快不过马,虽然蒙古人的马不是好马。将军没
跑出来,战死了,蒙古人割了他的头,传看九边。后来军师分析将军本来就没打
算活着回去,因为将军说过他自从和徐帅二十几个人起兵后,从来没败过。那天
将军曾经教给我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