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故事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读故事会-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一旦故事作者在现实的生活中,对于自己了解的生活提炼出具有现实生活气息的题材,不管它所反映的主题,与以往的民间故事有何相似之处,由于它所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全新的,采用的艺术手法又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因此这类故事便能够在人民大众中具有永恒的魅力。    
      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展望未来,是《故事会》在确立内容题材时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立足现实,即作品所写的事件,一定要是现代人的生活,是广大读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是他们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即使作品中有的人所从事的工作,读者也许还不了解,但这种做人的标准,却也会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样,读者在翻阅这本杂志时,就会有一种亲近感。那种需要读者花大力气去研究、探讨的畏惧情绪,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读者手捧着这本杂志之时,所得到的就是一种难得的亲情和理解。    
      而继承传统,就是我在前面写到的,必须继承中国民间文学内容的优良传统,为最广大的老百姓所接受。但如果说只是一味地“继承”,时间久了读者也会厌倦,因此还得在与现实结合的基础上,要不断地引导读者展望未来。当然,这种未来不是那种乌托邦式看不见的,或者说是看得见而又摸不着的东西。这种展望就是何承伟所说的“领先读者半步”,使其一抬头就能看得见,一伸手就能摸得着,跳一跳就能摘果子。    
      有了这三者有机结合的《故事会》,就会使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快乐的感觉,有一种精神享受的陶醉,无论职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一接触到这本刊物,就会年年月月地读她,甚至一家一家、一代一代的入迷。    
      江西省宜春市有一位名叫曾清财的读者,是一位街道办事处的干部。他自己读这本刊物已经整整的十五年了。在他的影响下,全家人都爱看《故事会》。他的儿子从小就爱看《故事会》,在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之后,也仍然在学习之余读这本刊物,并深感受益匪浅。他的女儿更是一个故事迷,从开始识字就与《故事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不但自己读这本刊物,同时还将上面有趣的故事讲给年已八十岁的奶奶听,有时祖孙俩会为一则动人的故事吸引,有时又会为一则有趣的故事而大笑。而他的爱人,则经常与他争抢着阅读《故事会》。有这本刊物,其家庭整天都乐融融的。    
      凡是从事过刊物编辑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本刊物有它自己的定位,这种定位就是只能就其本身的特点,确定相对适应的读者群。例如校园文学期刊,其定位的读者恐怕绝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学生;而一本青年文学期刊,他的读者也就相应地扩大到整个社会的青年群体,其中当然也包括在校的青年学生。这比起校园文学期刊来,读者面相应就有所扩大。但是,这类刊物无论你如何地扩大,由于其办刊内容的原因,低幼儿童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一定是很少光顾这类刊物的。因为作品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审美情趣,与他们的年龄和心理早已形成了一种障碍。只要你所办的刊物,在哪一部分的人群中造成了心理障碍,那么你的刊物就会很自然地失去那一部分读者。    
      但是,办刊有办刊的难处。一本小小的刊物,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人群。如果各种人群都要照顾到,都要让他们来读这本刊物,那么这本刊物也就会相应地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搞成一种“四不像”的东西了。    
      纵观中国一百多年的期刊发展史,很少有一本刊物能够做到“老少咸宜”的。    
      要使一本刊物受到整个社会不同人群的喜欢,这似乎成了办刊人的一个难题。    
      一百多年来,它不断地被人们提出,又不断地被人们否定。无数中国期刊的先行者都曾作过此类的探索,但结果都只能是失望而归。    
      就是这样一个一百多年来中国办刊人的梦想,却在二十世纪后期,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这“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大好时期,复刊后的《故事会》便“春风得意马蹄急”,确定了新的办刊构想,拟定了新的办刊战略,使历史的梦想竟一下子变成了现实!    
      这简直就是中国百年期刊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为什么《故事会》能够走出中国一百多年办刊的老路,赢得如此广泛的读者群呢?何承伟对此说得坦率而真诚:“一本刊物说到底除了内容,内容,还是内容!”    
      内容,便是一本刊物的生命,是一本刊物创造奇迹之源!    
      何承伟从不允许在《故事会》发表的作品中有下流的字眼,不允许有任何关于色情的东西。他要求编辑们必须坚守这块圣洁的阵地,将《故事会》办成一本“让妈妈们放心的刊物”。《故事会》对于中国文化和民众精神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就在于她文字干净,同时理直气壮地、不断地讲“做人的基本道理”。令人高兴的是,读者都拥戴刊物这些内容,他们一直与这种故事亲密接触,并接受着故事里面那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刊物与读者的感情是通过内容来进行传递的。    
      确定一个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接受,愿意接受并自愿接受的办刊内容,刊物也就获得了自生的生命。    
    


第四章永恒的魅力 (3)

     2.普遍性与典型性的结合    
      《故事会》曾经发表过一篇生动的故事,很受读者喜爱。    
      故事的名字叫做《一百个称心》。说的是有一位寡妇名叫惠侠嫂,与二十六岁的儿子一同生活。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但有一件事情却使母亲放心不下,那就是儿子夏宝宝的婚事。    
      这天,母亲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儿子交了一个女朋友名叫柳曼曼,人长得就像是从画上走出来的一般。    
      有一天,柳曼曼来到夏宝宝的家。见家里条件还算不错,心里也很满意。后来,当夏宝宝问她对自己家里条件是否合意时,柳曼曼说:“九十九个称心。”夏宝宝一听,不觉睁大眼睛问道:“你还有哪一个不称心?”柳曼曼说:“啥时候把你那个废物母亲处理掉,咱就一百个称心了。”    
      夏宝宝万没有想到柳曼曼会提出这个要求,一下子傻眼了。心想自己三岁死了父亲,母亲年轻时就守寡,好不容易将自己养大,如今却要将老人当“废物”推出门,这是不是太残忍了?可是,不这样就得不到如花似玉的柳曼曼。    
      在回家的路上,夏宝宝遇见了一个厂里的老工人李师傅。去年秋天,李师傅老伴不幸去世,正好将自己的母亲介绍给他,这样一来这不是两全其美了吗!于是夏宝宝便做起媒人来了,他对李师傅说:“俺邻居有个寡妇,很会体贴人,如果师傅愿意,我给你搭个鹊桥……”    
      回家后,夏宝宝又对母亲说:“今晚俺李师傅请我们看电影。”于是便带上母亲一同到电影院。夏宝宝将母亲引进去后,一会儿便推说有事,独自出来了。    
      第二天,夏宝宝问李师傅,见面觉得人怎样?李师傅说,人倒不错,就是不爱说话。    
      夏宝宝听后忙说:“第一次见面,不好意思。其实她对你可满意了,今晚上老地方再见见面,可以好好谈谈。”    
      当晚,夏宝宝又用同样的办法,说是由他们请李师傅看电影,便将母亲带到电影院。不到十分钟,夏宝宝同样先走了。李师傅一见有了机会,便靠近惠侠嫂问道:“那事你考虑得怎样了?”惠侠嫂得知详情后,顿时觉得天旋地转!    
      回家后,她想自己守寡几十年,只望着儿子长大后有个依靠,想不到儿子竟是如此对待自己。儿子靠不住了,只有靠自己,看李师傅为人忠厚,嫁就嫁吧。    
      后来,李师傅跟着汽车来到惠侠嫂家,才发现这位出嫁的寡妇,竟是夏宝宝的母亲,顿时连说使不得,使不得。惠侠嫂一边叫人将家里的东西都搬上汽车,一边对李师傅说:“有啥,事情是我俩商定的。”李师傅又说:“这些东西还是给夏宝宝留一点吧。”可是,惠侠嫂根本不听,说“东西都是我的血汗换来的,儿子心里没有娘,娘心里难道还要儿子?”    
      母亲被“处理掉”后,夏宝宝便要求两人马上结婚。柳曼曼看看屋子里只有一张床,轻蔑地说:“就只望这些来跟我结婚?你做梦去吧!”说完,转身就走……    
      这个故事在《故事会》上发表后,不但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同时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在传讲中,又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加了进去,并以此形成了多种版本。《人民日报》在海外版上,同样对这篇故事进行了转载。    
      事隔二十多年以后,当我们今天再来复述这个故事时,同样在我们的心灵里会引起一阵强烈的震撼。    
      《故事会》在确定她的办刊内容时,十分注意内容的普遍性。    
      这种普遍性是怎么理解的呢?    
      这种普遍性就是《故事会》上所发表的作品,其故事所要阐明的观点,表达的意见,以及情节和生活的情趣,都要能够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职位、不同年龄的人们所理解,都要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这种内容的普遍性并不是编辑们坐在办公室里靠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从民间文学的发展规律中探索出来的。    
      试想一下,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民间文学故事,哪一个不是依靠我们的前辈或者是整个社会的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为什么人们会世世代代地流传这些故事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故事的内容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也就是说,这些民间故事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其中包含着某些为人类所公认的道理。    
      编辑部于是从中得到了启迪,只有在故事中讲述为人类所公认的道理,才能够获得最广大的读者。因此,在内容上他们不搞“先锋”,不搞“超前”,不搞“探索”,不搞“同仁”刊物,更不搞名不副实的炒作。他们只是不声不响地将自己的刊物,紧紧地贴着这个“公认的道理”,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如何使发表的故事作品更具有普遍性呢?    
      这就是不能单纯地去表现某一种生活,单纯地展现某一个人在特殊环境中的故事,而必须从这些具体的生活描写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是过眼烟云,不是一时“新潮”,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货色。    
      这个主题应该是永恒的。    
      只有永恒的主题,故事才能具有永恒的生命。    
      怎样才能能使故事的主题获得永恒呢?    
      这里,除了故事内容应该具有普遍性之外,还必须具有典型性。因为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只有具备了典型性,才有可能使人们感动,使人们记住,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    
      再如前面所举到的《一百个称心》,故事所写的事情是少见的,但又是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很有典型性。而故事所体现的主题则是极有普遍性的。这种故事主题的普遍性,在一些传奇故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正是这种内容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很好结合,支撑着《故事会》一步一步地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数千万读者的心灵。    
      当然,《故事会》强调所发作品内容的普遍性,并不是一概排斥作品内容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而关键在于其作品内容是否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能否被广大读者所理解,所接受。否则,再新颖再独特的内容,如果不为大多数读者所接受,也会使它完全地失去了意义。    
    


第四章永恒的魅力 (4)

    3.人性与道德的升华    
      对《故事会》主题的认识,编辑部是经过一个漫长过程的。    
      创刊初期的《故事会》,所发表的作品大都是依靠一些比较成功的电影或者小说,然后由编辑负责组织人改编。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当然大都讲的是革命英雄的故事,这些故事也曾深深地感动过无数的读者。但读者在感动的同时,又总觉得那些英雄人物的生活似乎离他们太远。后来的《革命故事会》,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故事都成了图解当时的某一项政策,离开老百姓关心的问题更是越来越远。    
      如何使这本刊物能够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呢?    
      创刊初期和复刊初期的情况,为编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那就是要认真做好继承与发展。依然走过去办刊的老路,刊物同样也能办下去,编辑工作也相对比较轻松一点。但是,这样就不能适应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时间一长,就会使刊物逐渐地游离出人们生活的视线。因为再生动的故事,只要是离开了人们所关心的现实生活,离开了人们所能认识的思想水准,这个故事就不可能在人民群众中传讲,就不可能流传。    
      不能在人民群众中流传的故事是没有生命力的。    
      编辑部在办刊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到,要想将刊物办得来人民群众愿意看,那就得从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人物和事件入手,从大多数人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切入。    
      这只能说是一个大的框架,但具体的实施还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直到1980年前后,《彩蝶》等一大批深受读者欢迎的故事的发表,才使编辑部逐渐地认识了一个基本的办刊原则,那就是故事要讲做人的基本道理——让人性与道德在故事中得到升华。    
      仿佛在茫茫的大海上,看见了前方的灯塔,刊物一下子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二十多来,他们不断地朝这个方向努力,终于打造出一本在世界上都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期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