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的新窑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00年的新窑子-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9年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1

  刘金虎,1950年出生,文盲。16岁和刘翠琴结婚。他们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他的小儿子刘三亮比他的大孙子还要小好几岁。  刘金虎一生勤劳厚道,在村里口碑非常好。他家是新窑子住得最高的一家,当你来到他家院子里的时候,你会发现桃树、杏树、枣树、梨树、苹果树样样齐全,就连墙壁上也挂满了南瓜、丝瓜和黄瓜。村里人都把他家住的地方称之为花果山。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2

  刘金虎说:“这些树都是我年轻时栽的,那时候我身强力壮,在生产队一直都是10分儿的劳力。我家住的窑洞在 新窑子是最高的,那时候为了栽这些树木,我一天要从底沟里担二十几担水上来浇果树。刚开始村里人都说我胡日 鬼,肯定栽不活。等我们吃上果子了,村里人又都说我刘金虎‘日能’。”  新窑子最早吃上自家水果的当然是刘金虎一家,那么最早发现这里的土壤能够成活果树,刘金虎自然也是第一 人。至今他家院子里的各种树木还是那么茂盛,尤其到了秋季,各种不同颜色的树叶以及瓜果梨桃不同的香味儿弥漫 着他家整个院落,乃至整个山头。 1997年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3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4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5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6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7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8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9




新窑子户主们刘金虎 10




新窑子户主们刘胜利 1

  刘胜利,1967年出生,小学毕业。1985年同郭有莲结婚,先后生有三个孩子。小儿子刘勤本应入学,但由于家中经济条件差,交不起近百元的学杂费,至今没有入学。  刘胜利说:“去年我老婆养了两头猪,卖了900块,交完农业税我去买了一头驴,结果又欠了二百多块。好在今年开春,二毛家的小公驴给我家老母驴配了个种,下了个小驴儿子,我准备秋天卖掉小驴儿子,让我的小儿子也去上学。”     

     

     

 


新窑子户主们刘胜利 2

  我问他二毛家的驴配种是否要钱,刘胜利说:“给外人配一次要40块钱,给我配没有要钱,他知道我穷,没有钱。”  刘胜利虽然忠厚老实,但火性大,前段时间家中断了口粮老婆埋怨他没本事,他一动手便打断了老婆的左胳膊,刚开始老婆疼得放声直哭,胜利还说是装疼。几天后老婆疼得实在受不了了,自己便跑到延安去检查。拍完片子一看,医生说:“断啦!要住院治!”  郭有莲当时没钱住不了院,坐在医院大门口直流眼泪。她拿着x光片忍着疼痛回到家里告诉刘胜利后,刘胜利这才有些慌张。当天,他赶紧出去到处借钱,第二天就带着老婆住了院。住院不到一个月,刘胜利欠下了将近两千元。


新窑子户主们刘胜利 3

  我问胜利怎么打的,他笑着说:“我根本就没用劲,主要是她的胳膊不结实。”坐在旁边的郭有莲也笑着说:“你给老子用的劲大了,还说老子的胳膊不结实!”  我又问胜利三个孩子是否都有户口,胜利在一个很破的箱子里翻出户口本和身份证给我看,并且再三强调,全家都是“明户”。  我要离开他家时,刘胜利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份证送给我作纪念,我说不要时,他说:“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 为了表明我对他的友好,我只好把他的身份证收进自己的摄影包,他这才说了一句:“黑明就是够意思!”于是,至 今我还保存着他那张没有过期的身份证。                            2000年


新窑子户主们刘继宁 1

  刘继宁,1955年出生,文盲。1982年他和双腿残疾的高志荣结婚。20年的创业历程,他们除了生出三个孩子,其他方面基本没有变化,是全村数一数二的贫困户。  刘继宁说:“我们老家比新窑子还穷,我是从小出来逃荒时招儿女婿来到新窑子的,自从结婚到现在我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多年来我家大人孩子全靠穿城里一家亲戚给的旧衣服过日子。现在我家最值钱的就是去年为了孩子上学花20块钱买来的一辆烂自行车,再就有这孔一分钱也不值的烂土窑。我有两个小子一个女子,老师说我家孩子学习还不错,所以我再穷也要供他们去念书。争取让三个孩子将来靠念书离开农村这片苦海。不过念书很费钱,一个孩子一年最少也得500块,这几年上学、买化肥、交农业税,我已经欠下人家2200块钱了。我想去城里打工,但农活儿多,走不开。


新窑子户主们刘继宁 2

  “因为我老婆身残,劳动的担子全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将近十亩山地就我一个人耕种,一年四季天天在地里忙农活儿。好在我不怕吃苦,生活还能过得去。”  刘继宁在村里也是最能吃苦的之一,他除了忙自己家的农活儿之外,还经常帮助别人家耕种锄收。他虽然不是本村人,但新窑子人对他都很好。据我所知,陕北农村人一般都很歧视上门女婿,他们认为只有那些没有本事的窝囊废才倒插门。可是刘继宁却用他的勤劳和品质赢得了村民们的赞许。                  2002年


新窑子户主们王殿兰 1

  王殿兰,1918年出生在榆林地区横山县武镇,他是村里现在活着年龄最大的老年人。他10岁开始外出逃荒要饭,18岁来到新窑子,当时村里只有三户人家。  王殿兰骄傲地说:“我比共产党还老三岁。我19岁和附近村里的刘女人结婚,先后生了10个孩子,死了6个,活了4个。我老婆49岁那年生孩子出血多死了,我一直和我的大儿子在一起过。”  王殿兰性格开朗,笑话多,到谁家串门谁家就红火热闹。他爱吃猪肉,爱喝红糖水,由于条件所限,他不能经常吃喝念想中的猪肉和红糖水。


新窑子户主们王殿兰 2

  王殿兰年龄大了,活动也不方便了,他经常是睡到上午10点钟才起床,就连早饭也是在被窝里吃。记得有一次中 午我去他家闲转,他还钻在被窝里没起床。我让他站起照张相,他说:“我没穿半裤。”我说不要紧,那就照一张没 穿裤子的。当时他真的钻出被窝站了起来。当我拍了几张正要走时,他说:“你刚才保险给我照得不好看,等我把前 面这东西挡住你再给我照几张。”我只好听他的指使又照了几张,他才钻进了被窝。  我要出门的时候,他笑着对我说:“你把相片洗好千万不敢给我儿媳妇看!”我和他开玩笑说,我就专门让你儿 媳妇看看你的样子。他认真地说:“那我以后再也不让你照了!”我笑了,他这才放心地端起炕楞上的一碗饭开吃。    

  2000年


新窑子户主们王培军 

  王培军,1963年出生。17岁初中毕业,19岁和本村贺招花结婚,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宏强今年21岁,毕业于延安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现在延安一家网络公司做工,月收入600元。  王培军这些年除了务农还兼职村里的电工,每月有30元的补助费。这些年他不但供三个孩子念书没欠账,而且还有近千元的家底。他家除了几孔窑洞,还有一辆“电三轮”、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头毛驴。  王培军说:“村里的电工也不好当,因为村里人没有收入,电费不是很好收。有时经常因为几块钱,一家跑好几趟都收不上来。村里有的人家真的是没钱,也不是不想交。去年有好几家交不起电费自己申请把电给断了,今年又有好几家也不用电了。  “其实我们的电费又不算贵,一度四毛钱,再怎么用也不可能超过10度电。因为除了照明再没处用电,一般家户 一个月也就两三块钱的电费,有电视的也就四五块钱。  “还有村里的自来水费也是我收,按户收,每月每户三块钱,有的也按时交不上来。现在还有不少户欠的水电费 没收上来,所以再干两年要是实在不行我也不干了。”                             2002年


新窑子户主们王文智 

  王文智,1962年出生,共产党员,1980年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农民。务农五年后他去延安开起了饭馆,两年后他又回到村里,村民们认为他有文化,在城里干过见识广,同年他便被村里人推选为村民委员会主任。  1994年他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在任期间,带领村民平整土地、灌溉农田、修公路、栽果树、改建学校,成绩非常突出。  1995年乡政府发现他是个人才,同年便将他提升为万花乡乡长助理,第二年他又当选为万花乡主管农业的副乡长。到乡镇府后,王文智的工资加补助,每月收入418元。由于他为聘用制干部,很多待遇享受不到,因此,户口和家庭仍然放在新窑子没动。每到农忙季节,他都要回到村里和村民们一样,把东山的太阳背到西山,为家人的口粮着想。  王文智说:“我这副乡长完全是用苦力拼出来的,并不是我就比别人聪明多少,其实当副乡长和在村里种地区别不是很大,也是个普通人。”  尽管王文智这么说,村里人都还是很羡慕他的能力和运气。还有不少人羡慕他有个好家底,因为他父亲能够治疗一些稀奇古怪的异病,所以在方圆几十里有较高的知名度。据说他父亲的经济收入也非常可观,经常贴补几个子女的家庭生活,而且出手很是大方。                                                  2001年


新窑子户主们王宁刚

  王宁刚,1968年出生。初中毕业后与本村女青年房志珍拜了天地。他聪明能干,每到农闲之际便去内蒙古、山西等地贩卖瓜果。他还去过西安,到过兰州,在全村来说也算是见过世面的男人。  去年他花3000元买了一辆农用车,1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也换成了21寸的大彩电。村里年轻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呼机,他的腰里却挂上了手机,手机在村里没有信号,他和城里的朋友需要联系时,经常要爬到村里最高的一个山头,才能断断续续地讲上几句。他在城里朋友多,每个月最少也有一半时间住在城里。房志珍经常因为他夜不归宿而和他展开家庭冷战。  房志珍说:“刚结婚时,都说我们是‘女大三,抱金砖’,而且他对我也很好,我也感觉到很幸福。现在就不同 了,他说我很一般,还经常有意气我,说我不如城里的女娃娃。虽然他是开玩笑,但我很讨厌他那么说我。”  房志珍是延安四中文科班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家境贫困,她高中毕业没考大学就回到了新窑子。她聪明好学,至 今还经常为村里的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有时候村小学的老师请假外出时,她一个人带好几个班的课。有一次学校老 师请假生孩子去了,她连续代课一年,结果好几个学生还在乡上统考获得了名次。  房志珍从小还喜欢剪纸艺术,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剪猫剪狗剪驴剪马。她了解到延安各大宾馆的剪纸作品都卖 得不错,一心想让王宁刚也帮她把自己的剪纸作品推向市场,但王宁刚却认为她的剪纸不是艺术品,所以也不帮 她。 1998年


新窑子户主们王建富

  王建富,1936年出生。1955年毕业于绥德师范学校;同年起在共青团子州县委工作。他1958年去陕西省委党校学习,1959年调配到青海省公安厅政治处工作,同年和延安机械厂一位姓梁的青年女工结婚。  王建富说:“本来我们的日子过得很好,结果1962年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弄得我一个月还不值一袋米,饿得我多半年全身水肿,眼睛发黑。当时不少国家干部都流行退职回老家,我饿得实在受不了了,还没有来得及办理退职手续就逃回了新窑子。回到村里照样还是受饿,生活水平不断下降,1963年老婆受不了也跑了。多年来,我一直是一个人干靠。  “1997年,我在延安城里认识了一个比我小24岁的女人,她姓高,人样子也长得俊,虽然不像18的女娃娃那么水灵,猛一看还是满年轻的。她来村里跟我住了一年以后,不知道村里谁给我走漏了风声,让她的几个儿女知道了,结果几个儿女不愿意让他妈跟我这个干老汉住在一起,来新窑子把他妈强行拉走了。1999年前半年开始,等于我又没老婆了。其实那女人很不错,会心疼人,饭也做得好,我们黑夜睡在一个炕上有说有笑挺美的,可惜几个狗日的娃娃不让她妈跟我睡了!”  我问王建富以后是否再找老婆,他笑着说:“老球了,找也不中用了,说不定那天就死球了!”王建富非常乐观,我们的对话是在他出山的半山坡上进行的,不管问他什么,他都是带着满脸笑容风趣地回答着我的提问。                                                                            2001年


新窑子户主们王素琴

  王素琴,1950年出生,文盲。12岁和父母逃荒来到新窑子安了家,14岁便被老人包办给本村小伙子王培金当了媳妇。  王素琴说:“我和老汉一起住快40年了,有三男一女,至今也没办过结婚手续。前两年乡政府来人说我们不合法,要把我们往开打,我们俩得到消息后当天晚上就跑了。一个月后,风声过去了,我们又回到了村里。村干说乡上让我们去补交结婚手续费和罚款,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去,至今乡政府也没把我们打开。”  我问她孩子是否成家,她说:“大儿子贫血病死了,女儿已经出嫁,二儿子宏双在西安打过工,两年前他还从西安带回来个小媳妇。那媳妇叫张红,当时全家人都为二儿子高兴,村里人也都夸老二能行。今年三月,媳妇和我儿子 吵了一架突然跑了,到现在快八个月了,没有一点儿音信。本来我想让儿子去她娘家把她找回来,结果儿子说他根本  不知道媳妇娘家在哪里。所以,往后还得给二儿子再找个婆姨。小儿子快三十了,至今也没婆姨,我整天为这两个光 棍儿子着急。”  说到小儿子时,王培金说:“小儿子叫卫卫,没本事还一心想找个像张曼玉的女人,你说农村哪有那号人。这两年方圆几十里给他介绍了十几个,他一个也看不上,都说不像张曼玉,我都快让那狗日的气死了!” 2000年


新窑子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