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烈卷3_牛塘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英烈卷3_牛塘角-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日之后,元帅升帐,问道:“哪位将军愿镇守此地?”踏上来一员大将:“末将张天佑愿守。”“好哇!”因为镇江是重要地方,张天佑智勇足备,文武双全,如敌军来,定能抵挡。于是将守关将印信交与张天佑,再另点三千军队留守。元帅接着又问:“哪位将军愿把守金山?”王忠想,邓青在营中,我早晚要被他弄死,元帅不嫌我,我情愿守金山。因此踏出来说道:“大元帅,末将愿守。”元帅对他看看,蛮好。于是再点五百兵,多发点火药、钱粮给他,不过说明,以后如果不能抵御敌军,一定要讨救,不可不战而降。
  元帅徐迭命常遇春点兵三千,兵进毗陵(今江苏常州)。常遇春点好军队出发,水队慢慢跟过去。元帅徐达带领大队人马从陆路上也慢慢向毗陵进发。

  第二回、独挡连江坡
  常遇春带领军队“啃登,啃登……”赶到毗陵。毗陵城外有处地方,叫乱石坡。常遇春到此,略略一看,见这里四通八达,地势很好,吩咐兵士马上安营扎寨。哪里知道此处竟是块死地,四面受敌。
  却说毗陵守将也是姑苏王张士诚起首十八条盐扁担的弟兄,叫吕珍,吕珍绰号叫冒失鬼。手下有两个副将:包日功、郑遇春。吕珍听说常遇春军队到,马上带领两员副将上城头,举标远镜观望,只见常遇春的军队崭崭齐齐,营也扎得很不错,不由赞叹一声:“常遇春果然不错,惜乎地势不利!”副将包日功从旁踏上一步,说道:“大人,常遇春不知地势,怎能称什么名将呢!”吕珍问道:“将军,怎样?”“让末将前去将他生擒活捉进关来。”
  吕珍听了想:我的毛病怎么会传给你的?我叫冒失鬼,你可以叫冒冒失鬼。看来你这毛病一般大夫还看不好,我请个人给你看看吧。请啥人呢?就请城外的常遇春。因此,吕珍说道:“好王就请将军前往挑战。”“遵命!”
  包日功下城头,提刀上马,城门开,“咚当……”炮声响亮,包日功一马出去。城外红营小兵看见问:“什么人马?”包日功道:“包将军前来挑战,叫你们红营贼子来送死!”小兵马上进营去原话报禀常遇春,常遇春一听恼火:你也称敌将为包将军,骨头倒很轻。于是眉毛一竖,眼睛一瞪,喝道:“包什么?”报事兵看见常遇春紧问一句,心里害怕,立刻回答:“叫,叫送终。”常遇春听了倒差点笑了出来,怎么会叫这种名字,包送终?“退下!”
  常遇春马上点好五百兵,上马,提枪,“通!”炮声响亮,常遇春一马出去。包日功一看,来将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遍体戎装,一员猛将,心里已经有点怕。想,来也来了,只得开口:“着!来将住马,报名!”“包送终啊包送终,本公常遇春。”咦,包日功想:怎么我名没有报,就叫我包送终了?“呀呀呸!放马!”说完,两匹马扫趟子碰头,“哺……”包日功举刀过来,常遇春将马头带偏,用长矛往他刀上挠去,“当,嚓郎郎……”包日功刀脱手,一个回合,常遇春“嚓”一枪下去,人死。常遇春见状笑道:“哈哈……名不虚传!”
  城头上吕珍看得清清楚楚,想,我本是让他去治治病的,想不到现在一帖药下去就断根,永远不发,死了。马上吩咐鸣金收兵,派小兵到战场收尸,自己只得站在城头上带兵守住。
  常遇春回到营里,刚刚坐下,外面一个探马进来禀报:“小的回禀先锋将,大元帅大队人马离此不远了!”常遇春问道:“多少路程?”常遇春声音大,又威风,眼睛一瞪,探马一吓,明明十四里,吓掉十里。“这个,四里路。”常遇春再问一声:“四里路了?”探马想,刚刚是我“口冲”,他没有听清,反正是自己人马,相差十里路也没有关系。因此回答一声:“是。”
  常遇春一听,想,刚刚一仗城里死了个副将,反正四里路就在后面,我前去接接没有关系。因此,马上带了四盾牌,点好两百兵,上马,出后营去迎接元帅,营中只留下偏棹牙将守护。你有探子,城里也有探子,得悉红营元帅大队人马离营十四里,马上去禀报吕珍。吕珍在城头上举标远镜一看,只见红营里有队伍出后营,吕珍想:你常遇春也太看不起人了,你们元帅离营还有十四里路,你就马上离开营寨去迎接。没啥客气,吕珍马上吩咐郑遇春点好五百兵丁,等常遇春的队伍走了三五里路后,去冲他的营,一面吕珍叫儿子吕林守好城厢,然后自己带领副将郑遇春和五百兵丁“哗……”冲到红营营地。常遇春与四盾牌去迎元帅了,剥下的偏裨牙将怎比主将,被敌军一冲,溃败不可收拾。
  那边常遇春带了队伍赶路,元帅带了队伍正过来,也有探子去报,说离先锋营十里。想不到常遇春带领队伍已经来到。常遇春下马,走到元帅徐达面前参见道:“大元帅,末将常遇春迎接虎驾。”“将军少礼,先锋现在何处?”“就在后面。”常遇春话还没有断音,一个小兵骑马飞奔过来,一边叫道:“哎,先锋将,一座大营被城中军队冲得干干净净喽……”“哎呀呀…”常遇春来不及对元帅讲一声,马上跨上马背,枪一执,对四盾牌和兵士叫一声:“随我来!”带领人马回转自己营地。常遇春本来就在想,怎么这条路这么长?只有三里啊!不晓得六里路也过去了。大元帅徐达一看,唉!不要怪李文忠、沐英扔开营地去追敌将,他们年轻,你常遇春呀,年纪比他们大,经验比他们多,资格也比他们老,也会抛开大营跑这么远来接我元帅。你不来接也没有关系的呀,好,现在一座营倒被敌方冲得干干净净,算啥名堂?于是马上吩咐大队人马跟过去。
  常遇春回到营地一看,嗬哟!营门倒,营墙也被推倒,壕沟填平,鹿角铺平,自己的小兵推着小车子,将自己营里的粮草往城里送,后面还有敌兵赶着走。常遇春这时恨呀,别人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今天我强将手下的兵哪还象个兵啊!一股怒气涌上来,大叫一声:“众三军,本公常遇春回来了!”“哗……”吕珍和郑遇春本来狠得不得了,听见一声“常遇春回来了”,一吓,圈马就往城关里逃,后面的敌兵也跟着逃回去。推车子的红营小兵听见一声“常遇春回来了”,本来走路摇摇晃晃,现在腰一下子挺直起来,马上将车子推到路旁,从腰里拔出刀来,“杀啊……”向敌军冲过去。常遇春看见又好气又好笑,为啥刚刚不打,一定要等我来才打。敌人往城里逃,常遇春带领队伍从后面追过去,敌军过吊桥,撤吊桥,进城门,关城门。
  常遇春想,我今天犯了罪,只有将这座城攻下,将功赎罪。因此,吩咐军队拚命攻城。后面元帅徐达带领大队人马到来,徐达举标远镜观看,心想这座城不能硬攻,要损兵折将的,因此命小兵鸣金,“嘭嘭……”敲锣,常遇春听见锣声,马上将队伍退下来。徐达看看常遇春的营地不象个样,吩咐重新安营扎寨,将营地上的死尸全部挖坑埋葬。元帅想:常遇春文武双全,扎营的地方不会错,因此将营扎在原地。营扎好,元帅升帐。
  常遇春踏进大帐见元帅:“大元帅,罪将交令。”元帅将令箭插好,问常遇春道:“我队伍离得那么远,你为啥要赶来接我?”常遇春说:“探子报的。”元帅问:“怎么报的?”“说只有四里之遥,故而前来迎接虎驾。”于是,元帅吩咐查报讯的探子,手下将报讯的探子带上大帐,元帅问探子怎样报的?探子说:“我报十四里,看见常爷有点怕,就缩了十里路。”元帅听完,下令将探子拖下去斩了。手下将探子拖下去后,元帅徐达对常遇春看看,叫声:“常洪!”“有。”“本当要将尔斩首,念尔素来有功,况探子报事不明,造化于你。尔愿责愿罚?”常遇春问道:“愿责怎样?”“革去头队正先锋。”常遇春想:天地良心,我这个正先锋得来不容易啊,又不是你元帅甘愿给我的,是我三打采石矶浑身鲜血换得来的,为今天这事要革掉我先锋,舍不得的。因此再问一句:“愿罚怎样?”“罚尔带领四盾牌,三千雄兵,兵进宜兴,限规十日将宜兴城夺下交令。”常遇春想,这个行。宜兴近,不要说十日,就是三日夺下小小宜兴,自己还有把握的。因此响响亮亮回答:“愿往。”
  常遇春接过元帅令箭,带领四盾牌及三千兵丁前往宜兴。他吩咐带十天粮草。常遇春呀,你是去赎罪呀,不是十天就一定能打胜仗,应该多带点粮草,常遇春只想到宜兴多少要捞着点,不晓得吃败仗吃得一塌糊涂,连茶壶也没捞着一个。
  元帅徐达又拔下一支令箭,问道:“哪位将军愿兵进江阴?”旁边出来两员大将说道:“末将吴桢、吴良愿往。”两个人都是江阴人,直到今天江阴还有个二侯祠,就是纪念吴桢、吴良的。两人是亲弟兄,父母亡后,家财不少,两人喜欢练武,广交朋友,几年后家财用尽,生活无着落。听说朱元璋小梁山起义,两兄弟决定去投奔朱元璋,临走时,对乡亲说:“我们要去做大将军了。”乡亲们讥笑说:“要么去做伸手大将军。”如今两人都在是王驾前封了侯,他们想,这次领兵如能打回江阴,也好在亲友们面前出口气,我们手不伸,将军倒做着了。因此要求去打江阴。元帅徐达说:“二位将军,带兵五千前往江阴,须要当心。”“遵命!”不料二人到了江阴,碰着江阴守关将白马银枪张九如,照样吃败仗。
  元帅徐达认为,常州三天五日总攻得下,虽然常遇春硬攻不行,但我自有办法。不料过了两天探子来报告:“小的到站苏打探军情,在茶坊酒肆,街口巷头,听见老百姓都在说,姑苏王张士诚兄弟二王小张良张士德,与台州王方国珍在杭州钱塘江边交战,听说我们红营要打姑苏,小张良张士德马上送道本章给姑苏王,劝他们大王归降我们,现在就要来归降我们了。”元帅忙问:“打听清楚了?”探子回答道:“清清楚楚。”“嗯,赏银牌再探!”“是!”探子退下。
  徐达是否相信呢?相信。他想:姑苏王有杭州、嘉兴、湖州、苏州、松江,太仓六府地界,如今台州王方国珍打杭州,姑苏领兵官小张良张士德用兵比姑苏王张士诚狠,姑苏王一定会派军队去补充,现在又听说我们大队人马到,站苏腹背受敌,两面一夹攻,姑苏就要吃亏,所以小张良张士德要上本章劝姑苏王归降,倘使归降了我们,就可以共同将台州王方国珍打掉,将来姑苏王封为藩王的资格总是有的。因此徐达想,好啦,常州不要打了,以后总归是我们的,不过只拿个降书阵表罢了。这就叫大意失荆州。过了两天,姑苏的降书降表没有到,徐达还不疑心,想,他们大约还在做准备工作。
  不料来啦,“哼冷冷……”大营外面非常热闹。啥地方来的?小兵报进来:“报禀元帅,外面濠梁、泗州、滁州、毫州差官到。”“命他们进来!”四个差官进来:“卜,卜……”见元帅磕头,呈上文书。元师徐达打开四角文书一看,“哦,哈哈……”一笑,想,如今大邦姑苏听说我们大军到来要归降,现在四小邦竟敢先来打我们江北四大州,这就是颍州王刘福通要打濠梁;青阳王赵普胜要打泗州;徐州王莽头陀李二要打滁州;利州王左君弼要打亳州,真胆大!怎么办?让我马上发回文,说我派兵去打,反正营里有三十多万兵,趁这个机会来个先发制人。于是一面发回文,让四个差官回去,一面马上升帐发令,叫一声:“干殿下沐英。”“在!”“命尔带领莫光,丁德兴、赵得胜、陆仲亨,唐胜宗、耿炳文、耿再兴,各带本标三千,另点雄兵五万,兵进颍州。”“遵令!”三八共二万四千,再加五万,总共七万四千大军,三十多万大军少了一角。听听派得不错,其实干殿下沐英是个小傻,有勇无谋,其他莫光,丁德兴等都是傻乎乎的,一个小傻,带七个大傻,八个傻瓜怎么打得好仗?兵到颍州一场败仗。
  元帅徐达再拔一条争箭:“李文忠。”“有!”“命尔带领杨璟、顾时、冯国珍,冯国庸,水队丁奉、陶源,各带本标三千,另点五万大军,兵进青阳。”“遵令!”又是二万一千,再加五万,共七万一千军,“哗……”往青阳出发。到了青阳,青阳王赵普胜兄弟二人用计,将李文忠包围在青阳山套中,又是败仗。
  元帅徐达又拔一条令箭:“俞老都督。”“在!”“请老都督带领四位公子、副都督韩任,陆将孙兴祖、梅思祖二将各带本标兵三千,另点五万大军,兵进徐州。”“遵令!”老都督在水路上狠得不得了,现在却要打陆路,俗话说,“落水鬼怕上岸”,水路上你再狠,上了岸就不行,“啃登,啃登……”冲到徐州,一场败仗。
  最后一条将令:“汤和。”“仲达在。”“你与三将军邓愈,金枪将郭英、郭兴,曹良臣,曹良璧及水队上廖永忠、廖永安,各带本标三千,另点五万大军,兵进利州。”“得令!”汤和这次带的将官齐全,所以打了胜仗。
  元帅徐达七路分兵:宜兴、江阴两路,四路去四小邦,自己一路,二十多万兵分掉,现在只留下水兵两万多,陆军只有六万多一点,水队上大将还有丁普郎、孙泽其、张子鳌,张子明,陆路将官只剩两个半,一个是徐达,一个是胡大海,半个啥人?荥阳侯、巧嘴大将军华云龙,还有一个邓青不要去提他,他早就存了反心。徐达想,反正姑苏要来归降的,此地这点人马也够了。不料,吃亏就在这里。
  却说拿银牌的探子再到姑苏时,不论街头巷口,茶坊酒肆都没有听到一个人在谈归降的事,又不好贸然去问,感到不对。探子马上上马赶到无锡一看,市面上人多如蚁,无锡是水陆码头,平日就热闹,现在特别热闹。探子看见街上来往的人大多数长相难看,说出话来外地口音多。探子想,不对。于是到一家酒店门口看看,嗬哟,人多得不得了,怎么生意这样好?走进去,座位也找不到,只好在角落一张三只脚、一只脚用棒撑的小桌子旁坐下,只听见一桌一桌的人边吃边讲:“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