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红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梅红了-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晚上一人拿一个手电筒,沿铁轨慢慢走,手电光尽往铁轨缝里照,很快,就发现了一只!蝎子在强光下也感到有危险,立即高高举起它的毒尾巴,好像倒立的体操运动员,脚底快捷地错着步子绕圈,毒针始终对着敌人,可这些防御都没用,咔嚓,一铁钳上去,连尾巴带身子夹住,迅速塞进玻璃瓶口。瓶壁滑它根本爬不上来,但在瓶子里蝎子还摆着紧张的架式,摇一摇,嘻嘻,连平衡都保不住,还有什么威风可言!蝎子能卖钱也可喂给鸡吃,大公鸡吃蝎子是很精彩的表演。   我那次因为总跟在别人后边,因此只捉到两只,别人有半瓶之多。只去过那一次,家里人就再不让我去了。   有一年夏天还见过一次蝗虫,只是少量的,不知从哪里飞来。   那天几百只蝗虫齐刷刷飞落在厂里办公大楼的后墙上,因为这面没有窗户,我们小孩就用砖头群起攻蝗虫。蝗虫比蚂蚱粗壮好多,有的足有四五寸长,方头大脸还有一副吓人的大板牙,又会飞,被咬了可不得了。有胆大的男孩子抱块砖冲到跟前一砸,扑哧,大肚子变成一滩黄浆,恶心得很。太大了,捉回去喂鸡,鸡都不敢吃,围着蝗虫转圈跑。   夏夜,吃过晚饭可以到公路上去散步,那是很惬意的事。那时公路上车少,路两边是十几米高的钻天大杨树,月光照在树叶上银光闪闪,路边水渠哗啦啦作响,间断还有青蛙扑通扑通的跳水声;蝉鸣一停,听风吹树叶刷刷响,蛐蛐“咕咕”吟唱,由远至近像埋伏着的合唱队。   五岁的时候,父亲曾把我带到路边一棵小杨树前,在树皮上用刀刻下我的身高名字和出生年月,每年春天我都会去那棵树看一看。上大学临走前,还去和那棵树告别,树身已经长得有我身子粗了,字也“长”得比我还高,字的笔画已经散乱了,只有我自己知道上面写了些什么。   前两年回去,那些漂亮的树已全部被伐光不复存在了,心里好伤感。   夏天常见的动物还有壁虎,它跑得飞快,追上去一踩,会踩下一段尾巴,尾巴在地上快速地扭着,这时你得赶紧捂上脸,背转身,据说那是尾巴在给身体发电报呢。如果被它看见你的脸,晚上壁虎回来找尾巴时,就会钻进你的被窝里。   黄昏的时候,还有蝙蝠和燕子。快下雨才有燕子低飞,平时都是蝙蝠在路灯下忽上忽下捉虫子,我们一群小孩儿赶快脱下拖鞋,一齐往天上扔,希望能扣下一只来。   蝙蝠在传说中是吉祥的东西。有一次,不知怎么一只蝙蝠竟从窗外飞进家里,哇,一点都不好玩,它挂在屋顶的样子好可怕!父母轰了半天才赶出去,长大后看到关于蝙蝠的图案,就会想起这件事。   还有一种很难见到的奇观,许多年里也只看过两次,我把它称之为“蜻蜓会”。   最常去的一处山口叫黄埔峪。那年九月,峪口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大群蜻蜓,都是清一色的黑蜻蜓,每只都很黑,黑得发绿,两只大眼像两颗大而黑的珍珠,幽幽的;连两对透明翅膀的筋骨也是细黑线勾勒,像工笔画,十分罕见。最稀罕的是数目成千上万,密密地聚在山口。这些蜻蜓或停在空中,或粘在叶梢,或挂在岩石,或隐在溪间;有的一对对搂抱着,还有的头咬尾尾接头三四个串在一起在天空中飞,有的甚至像叠罗汉一样七八只上下叠着,仔细看看,哈,原来这里是她们的“欢乐会”!   我们那里不缺水,有山上的溪水,还有一条著名的河——渭河,因此有蜻蜓,但并不多,更没见过成千上万只聚会的。坐在大石头上,将脚泡在清凉的溪水中,这些可爱的小东西就会轻盈地落在我的头上、肩上、手上和脚背,能感觉到她们的小爪刺刺挠挠抓得人心痒,风吹来时还能感到她们的小身体在轻轻地抖动。太美,太神奇了!第一次看到她们,就觉得是一种天物。天物都是不常有的,能看到是一种缘,这些小精灵选中了这里曼妙飞舞,冥冥中好像有着不可思议的理由。可惜时间非常短暂,过两天我再去,居然全部飞走了,连一只都没有留下!   两年以后,我又看见过一回,这些应该是她们的儿女吧!我这样想。   从此绝迹。二十年后我只有把她们画进我的画里。   春天和冬天又另有不同。   春天虽然到处开满花,杏花、桃花、梨花、槐花、油菜花漫山遍野,美得很,但动物少,虫子和鸟也稀稀落落的,只能看到可怜的蚯蚓,一弓一弓地掘土,有的大蚯蚓在公路上被车子碾断了,两头却还在动,会分别向公路两边挣扎爬去。   最有魅力的还是挖荠菜,提个小篮子带把小铲,从一块地开始,不知不觉就挖到另一块地,不知不觉就挖满一篮子,不知不觉就挖到天黑;又肥又嫩的野荠菜,回家去根洗净,再用开水烫,加上肉馅包成饺子,哇,味道没得比!而劳动的喜悦和成就感则是最大的收获,春天的每个星期天,我都会乐此不疲地这样度过。   还有一样美差是去摘槐花,槐花开了又香又好看,引得蜜蜂一群群来,白白的花一串串倒挂着,一开开满树,看得人眼花缭乱,居然还能吃,真是神仙食品。   槐树有刺是不能爬的,要从高枝上一挂一挂往下剪,没剪几挂就装满了一篮儿,于是赶紧跑回家。   把槐花冲净,抖上面粉就可以上屉蒸了。哇,一蒸,不得了,满屋子花香引得人口水直流。蒸好了,什么都不加,就用手抓着吃,鲜甜糯面,满口留香。   吃槐花,是从手到眼到鼻子到肚子的全程享受。   榆钱蒸来也好吃,但没槐花漂亮,瓣也小,蒸出来没有槐花甜,更没槐花的清香。   十几年了,再没吃到过槐花饭,真的好想好想。   到了冬天,白雪覆盖山野,出去玩一踩就是深深的两脚泥,有时雪地上有兔子踏的小脚印,跟踪老远脚印却消失在枯草丛中。因为冷,冬天很多时候要呆在家里,偶尔也在楼下堆雪人、打雪仗和坐铁锨滑雪,但一玩儿就会玩儿得把衣服全湿透了。   那年我们家刚搬了新房子,晚上兴奋得睡不着觉,跑到阳台上向外看,呀!天上正落下第一片雪花,随之大片大片的雪纷纷落下,周围一片漆黑杳无声息,美丽的雪就这样无声地落进我眼前的世界。   我伸出冰凉的手接住冰凉的雪,送到嘴边舔一舔,啊,好甜。   许多年过去了,好想再见我美丽的蜻蜓,我美丽的百草园。      


第四部分第二十三节:永远很美

  这是一种深紫色的荷花,尚未开,花瓣紧紧地合着,合成一个圆圆的有尖的花球,表面绒绒的,摸上去有点儿像婴儿的皮肤;杆儿壮壮长长的,另有一种简约的风格;花蕊看不见,被一层层花瓣紧紧拥抱起来。   将这样一枝不知名的荷花买回家,插在瓶里看起来清凉而有禅意。可惜这花没几天就枯萎了。   但它死得很美。   花瓣不落,依然紧紧地合着,只是因失了水分而变干;原先绿色的杆儿变成了墨色,但依然硬而直;头一点点垂下来,直垂到腰际,好像做生命的谢幕,又好像表达深深的歉意。   短短的时间里,就这样她悄悄地变成了一束干花,但很美,又好像是一次再生。   我心里感慨,做女人要像这花。即使老,即使死,依然不败不散,永远很美。      


第四部分第二十四节:风中的蝴蝶

  在这幅有风的画里,我用草来表现秋。印象中,秋天是和风和飞舞的草连在一起的,北方棕色的长草在凉爽干燥的大风中倾斜,这是我最爱看到的风景。   秋天里没有蝴蝶,即使有,也干枯得像一片树叶,一阵风吹过就会消失无踪。   曲蝴蝶的名字很特别,因为特别所以也很容易被人记住。那时她就坐在紧贴我身后的一排座位上,因为是插班生,老师把她安排在了最后的角落。   曲蝴蝶生着一张黑黑圆圆的脸,一双又圆又亮的眼睛加一头非洲孩子一样黑而弯曲的卷发,她的牙齿雪白,眉毛却淡得出奇,这使她五官的搭配并不美,却很生动。曲蝴蝶的父亲在厂里做工,母亲在老家乡下,能到我们学校上学她很开心。曲蝴蝶的功课也像她的长相一样特别,数、理、化好得可以给我们当老师,而语文、英语则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这使得她在我们班地位独特,在某方面享有特别的“荣誉”。最令人叫绝的还是她写的一手“蝴蝶体”字,也不知她从哪儿学的。她的字怪异至极、奇特至极,个个单独看都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因为每一个字总有几处笔画像蝴蝶须一样弯弯曲曲,一个个全部都带着有趣的螺旋体。不过可悲的是一大堆“曲体字”凑在一起,却不是一大群美丽的蝴蝶,而更像她自己那头乱蓬蓬的卷发,因此她的作业最后总有老师用红笔批注的“字太差!”有一次她也很苦恼地对我说她曾试着努力把一笔一画写直,但实在太困难了。如果不让她用曲体写字,她真的连字都不会写了。   她很黑,不漂亮,班里没什么男孩子喜欢她,但她总是快乐的。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她就这样可爱地在我的背后做了一年的同学,到第二年开学时,她却已无声无息地转学走了。   她从头到尾就像一只蝴蝶出现在我的面前,紧接着又随风而去。她有美丽的翅膀和曼妙的舞姿,但只是一刹那一切都已消失。我至今仍记得她圆圆黑黑的小脸笑出好看的白牙和酒窝的模样,还有她耐心地给我讲解恼人的化学题。   记忆就是这样带着点儿伤感,画完这张有蝴蝶的画时我突然想起了她。那时我们都还是天真无邪的少女,现在已是成熟的女人。人生无常,也不知她现在在哪里过得怎么样,那一头乱发依然那么倔倔地卷着吗?   不管是蝴蝶还是记忆,最后都会被时光吹去了吧,不管是快乐还是忧伤,抓在我们手心的,最后是不是都只剩一声小小的、小小的叹息。      

    

     


第四部分第二十五节:雪人儿融化了

  雪儿小时候学习很好,经常得些奖状和红花什么的,这样的女孩子本来应该有个幸福的童年,但雪儿的童年却充满了忧郁的味道。想想雪儿的父亲真是有点儿变态,脾气暴躁不说,还经常无缘无故打雪儿,甚至雪儿没考满分也会挨一顿打。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惩罚,就是跪洗衣板,有时甚至还要雪儿的妹妹一起陪跪,可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雪儿依然还是学习好,懂事,爱护妹妹,顾家。   雪儿成绩好,早早就考上了中师,等到毕业分回厂里子弟学校教书,也才不到十八岁。雪儿是大姑娘了,原来苍白的脸上开始泛出了红晕,没人的时候雪儿的眼睛会呆呆地望着窗外,窗外飘着雪,映得雪儿的脸更加白了,她因此得了个外号“冷雪人”。   除了上课,雪儿就回宿舍,遇到人也只是点点头,不太爱说话。老教师都说这女孩子挺内向的,但除了不爱说话,雪儿中规中矩别的也说不出有什么不好。   到了寒假,为了活跃一下学生的假期生活,学校要开美术班了。老师是专从美院请来的大学生,一下就有许多孩子报名。等到美术班开课了,雪儿偶尔也过去看看,新来的大学生长得不帅,但说话挺风趣,学生们很满意。   雪儿其实也喜欢画画,但在新来的大学生面前她不好意思画,有时坐在后面旁听两句,回到房间里自己偷偷学着画。   新老师课讲得好,但更多的时候是陪孩子们玩。打雪仗啦,堆雪人啦,搞得原本寂静的校园里一片欢腾。大学生也还是个大男孩,和其他的小孩子凑在一起混成了一团,甚至有时扮演着被群追的对象,看着他头发凌乱鼻尖红红的模样,雪儿在窗户后面隔着冰花不禁偷偷地好笑。   雪儿的家很近,但她一直住校,不知道还是不是因为父亲,雪儿不怎么回家。假期时的宿舍楼里空荡荡的,雪儿倒觉得清静和安心。大学生住在雪儿的楼上,也是一个人,有时雪儿能隔着楼板听到楼上脚步咚咚咚的声音,这时雪儿也会听到自己的心跳咚咚咚的。   雪儿从没主动和那个人说过话,觉得人家是大城市里来的,雪儿有点儿小小的自卑。


第四部分第二十六节:雪人儿融化了(2)

  这天,雪儿下楼,那男孩子也下楼,雪儿听到身后的声音在叫:“嗨,你是叫雪儿吗?”声音厚厚的让人有种踏实的感觉,雪儿心里咚地一跳,然后哗啦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塌了似的。在学校里,雪儿还没有听过别人叫她时把“老师”两个字省了的,猛然在这么寂静的环境下这么亲切地叫她,雪儿不由觉得有点心慌。她转过身子仰起头看台阶上面说话的那张脸。那是一张被雪光映得非常明亮的很青春的脸,黑黑的眼睛里雪儿看到了一个非常清楚的小小的自己。   那天下午非常保守的雪儿破例请大学生到她的宿舍坐一会儿,可年轻人在一起总有好多话题,不知不觉两个人就聊了好几个小时。   大学生临走看到了雪儿画的画,大大夸赞了一番并建议雪儿不如去试考一下美院,雪儿从来都没敢这样想过,但上大学却是她一直藏在心底的梦。   晚上雪儿真的做了一个梦,那是一个夏加尔式的梦,层层叠叠的色彩交织在一起,中间还混杂着飘移的五彩缤纷的气泡,一棵树,一棵开满了五色花的树上也结满了小鸟。小鸟扑愣愣地飞起来络绎不绝,小鸟落下的羽毛变成雪花纷纷扬扬洒满一地,而这时雪人出现了。这是一个温暖的雪人,戴着暖绒绒的围巾和帽子,鼻尖红红的,像雪儿常看到的样子,雪儿想跟雪人儿说话。这时一双手从后面抱住雪儿,雪儿觉得这手好温柔好温柔,回头一看,是新来的大学生。男孩子温柔地亲吻雪儿,而雪儿也温柔地承受,雪片纷纷落在他们的脸上,化成水但是热的缓缓流下。接下来,他和她及雪人在五彩的雪中舞蹈,没有音乐,但踏着音乐的节奏旋转和跳跃,不知疲倦地自由自在地欢乐着,雪儿不由发自内心地咯咯笑起来,她好久没这样笑了,雪儿越笑越开心,越笑声音越大,终于在一道刺眼的白光中雪儿醒来了。    


第五部分第二十七节:雪人儿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