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理想年代-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位英雄冤甚!他是安徽宣城人,时为工程营的喂马士兵。事后,黎元洪成为革命“大都督”,他这个革命“小士兵”,自然无人愿意再提起。

活灵活现的传得让人欲哭无泪,这样一个杀革命党人的反“革命”竟然成了革命第一功臣,湖北都督,真不知道让人朝哪里放声一哭去!

黎元洪那不光彩的老底子随着“和议”签订,这一夜之间全被扒了出来。

现在都在说,黎元洪当上都督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夺了唯一能打的李大帅的职位,李大帅就是这样才从武昌跑到了汉口!可李大帅能打啊,硬是追着张彪尾巴把他赶出了汉口!

而黎元洪呢?嫉贤妒能,居心不良!这不是要巴巴的将自己武器甲胄都丢下,学着张景良把革命果实捧到袁世凯的面前,或者对满廷还不死心。要知道革命时,黎元洪连辫子都还留着,可不是对满廷还有念想,是到后来被逼无奈才剪了的。

更有流言纷纷,黎元洪就是个白脸奸臣,早就和袁世凯勾搭上了。

都说他要卖了革命,给这个更大的白脸奸臣活曹操当缙身的资本。袁世凯人在彰德时,他已经派出手下刘承恩,以湖北老乡身份向黎元洪套近乎。袁世凯出山之后,立刻派人劝降,遭到革命党人断然的拒绝,黎元洪才不好说话。而后,刘承恩得袁世凯授意,又派密探王洪胜持秘信往见黎元洪。这些在红楼的革命军官兵都是看到的呀。

黎元洪明里不成,就来暗的。专拖革命党人的后腿!在武昌没有夺成李大帅的权,就又密谋在汉口再夺他的权。黎元洪可清楚了,李大帅就是湖北的定海神针,他在一日,袁世凯也不能把湖北怎么着。刚来武昌的黄兴和宋教仁不知就里,受到黎元洪的蛊惑,硬是在汉口夺了李大帅的权。袁世凯这回放心了,指挥冯国璋一口气打到龟山!

冯国璋在龟山上架起炮,天天轰武昌城!这回黎元洪铁了心要和,谁还有敢去反对!冯国璋嚣张的议和条件有“匪党”须退出武昌城十五里,“匪党”军舰之炮闩须卸下交与介绍人英领事收存等语,黎元洪当时可是无条件答应了。

就是昨夜,汉口的英国领事葛福出面,黎元洪在城下之盟的和议条款上签字盖章!史笔如铁,斑斑有载,史册之上,“和”字前面向来都会加一个“求”字,“求和”就是千载难以洗刷的耻辱:城下之盟!

有人亲眼看到金发碧眼的洋人从红楼走出。汉口李大帅收回的租界又卖给了洋人。江对岸汉口的北洋军和洋人一夜狂欢,欢腾的笑声连武昌也远远的闻得到,武昌城里却堆积满了压城的乌云。

清晨的阳光铺满武昌大街小巷,一骑绝尘而来,直奔蛇山下红楼而去!

急促的马蹄声,似乎惊碎了这人人头上心里压城欲摧的乌云。

马上骑士手里紧紧抓着一张电报纸,高声大吼着:“南京光复!满廷命不久矣!李大帅在安陆号召鄂省全体军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声音仿佛被一道闪电撕开,露出了久违的朗朗乾坤。

随汉口失守,早就被冯国璋查封的人民日报,也像是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号外之声立刻传遍武昌,把南京光复,李大帅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消息,如水银泄地一般的流淌到了武昌城各处。

那些正盘算着怎么去向北洋示好的绅商听到了。那些摇摆不定的立宪派的人听到了。那些在北洋枪口下破家亡命汇聚在武昌的流民听到了。那些从前线败退沮丧失魂的革命军战士听到了…………不知道怎么,这几个再平常也不过的字眼儿,平时觉着自个儿再不会上心的事情,只要在口里一念出来,就没出息的热泪盈眶!

李大帅,将革命进行到底!

黎元洪夺了李大帅的权,又挤走黄兴,霸占着武汉三镇财政大权,有汉口兵工厂支撑,加上湖南支援的两个协,座拥十万大军,转眼败得干干净净,夹起尾巴去求和了。就一个带着万把子弟,为革命东拼西杀,未得好处还被赶出了汉口,老家被抄,剑甲已残的李大帅,将革命进行到底!

消息汹涌的席卷武昌城,武昌街头转眼就人潮涌涌,大小茶馆挤得满满当当的,也不管今天冯国璋会否再炮轰武昌城!不管量有多窄,先来上两碗。然后个个嗓门儿高亢的比划。

“南京光复!满廷日薄西山,清柞不腊了!旗人骑在咱汉人头上两百六十余年,该造报应了!”

“南京龙盘虎踞,可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别看北洋军现在嚣张,转眼就得北撤!”

“北撤?袁世凯会给他满清主子擎天保驾?笑话,他就是白脸活曹操!正憋着坏要篡清呢!”

“姓黎的要向这个白脸活曹操求和,真是黑了心。”

“姓黎的没有好玩意儿,都生儿子没,祖坟要给平掉!”

“小声儿点儿,外面有兵!”

“还好革命党人里还有李大帅,大豪杰!推翻满清,将革命进行到底!”

“看他们还能撑上多久,北洋军在湖北烧杀抢虏,也到头了,爷也响应李大帅的号召,去安陆投革命军去!”

“同去同去,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烧了他们后路,看看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还能不能在龟山上向武昌开炮!”

武昌,红楼。

光线不足的屋子里,一片难堪的死寂。李想高调明码致电全国,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个宣言还附带着南京光复的天大喜讯,电报在每个人手中传来传去。

红楼内,几个武昌军政府才掌握大权的黎元洪心腹将领,立宪官员,这个时候却一脸是汗的坐在巨大的原咨议局会议室大厅里面,在这寒冷的冬季,却个个满脸是汗,侍立地亲兵们不断的送上手巾把子,还有败火的花茶,但是这些大员,却一个个流的汗更多,比火热的夏天还要燥热。

原本和汉口冯国璋的城下之盟都已经在英领事的周旋中签订,眼见大江两岸和平降临,他们也不用日夜惶恐的经受冯国璋的炮轰,保住了即将失守的武昌,他们求地就是这个结果,未尝不是给革命留下火种,为革命忍辱负重,背上城下之盟的历史骂名。大家都自觉已经大公无私,为革命计到了极点。

整个会有大厅内,只听见西洋自呜钟钟摆嘀嗒嘀嗒的声音。

世事变幻无常,一夜之间就全翻转!

南京光复!江浙联军进驻。此时他们才看清,原来满廷只剩下直隶和河南还在苦苦支撑!南方民军士气大涨!李想此时吼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湖北因冯国璋一再打击的低迷民心士气再次点燃!原来的一切都变了模样。

红楼外面,也开始慢慢变得热闹起来。咨议局原来当差的官兵,都是原来公进会,文学会的老革命,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黎元洪要卖'革命给白脸活曹操,当即就来了一个卷堂大散,没人当差了。他们要敢走出红楼,估计街上砸过来的砖头瓦块就够给他们起个坟头的。他们干脆就躲在了红楼里,连家都不敢回了。用黎元洪调来在原来新军培养的心腹官兵保护着,提心吊胆的看着各处来的电文消息,越看越是欲哭无泪。

这事儿,怎么就翻过来了呢?

那些曾被黎元洪打压的革命党人,也都变得活跃无比,似乎也意识到翻身的机会来了。

这些黎元洪的心腹,立宪派的官员,在心里暗骂,袁世凯的北洋军,这是大清最后一点抵抗力!可就是这一点力量,他袁世凯也不是再无还手之力,任人鱼肉的对象!袁世凯可是一只恶狼,武昌城还在人家的狼嘴边呢!北洋六镇,依旧是足以左右中国大势的力量!

这些乡野村夫,不知天高地厚!

黎元洪主持谈和这个事儿,可不就是为了保存武昌,保存革命的首义之地!黎元洪,真是为了革命连身前身后地名声都不要了!

谁也不看坐在长长西式会议桌首座的黎元洪的脸色,只是垂坐在黎元洪的下,一个个也不发一言,只是静静等待。

这个时候,黎元洪脸色死灰。

这屋子离红楼门口近,能听见喧哗地声音,一阵阵的传过来。

还滞留在武昌,带着一腔热血而来的青年学生,为革命曾泡头颅,洒热血,被北洋军打残,干脆豁出去的革命军人,觉得被北洋军糟蹋的活不下去的逃难流民,听说革命党人宣扬革命美好未来,一心向往革命地市井百姓,一波接着一波的到红楼外集合,请愿。

要废除耻辱的城下之盟!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要英明神武的李大帅重新回来!要罢免军政府里的满廷走狗……

黎元洪一拍桌子,黑着脸派出他的几个心腹将领,还有立宪的几个有名望的士绅,先是解释,解释不通就只有弹压。但是赶走了一拨儿又是一拨儿。来得人越来越多,似乎有失控的迹象。

黎元洪的亲信官兵,弹压起来都有些懒洋洋有气没力的。要不是黎元洪素来的威望镇着,这些官兵跟着他实在太久,谁也不知道,这些官兵,会不会跟着卷堂大散!此时的黎元洪,真是人心尽失。

这还不是让这些黎元洪同穿者最为担心的。他们现在最担心地。还是冯国璋那头!

现在冯国璋还在汉口,大炮还架在龟山没拆,对于武昌虎视眈眈。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各省援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武昌呢?如今武昌城闹成这样,和议眼看是谈不成了,现成的借口摆着,就是北洋头子袁世凯就是一万个不愿意,谁也说不准,北洋的主战派冯国璋会不会借势进兵,先把武昌城叫嚣得最凶的一锅炖了,袁世凯也无话可说。

武昌到时候会变得怎么样不好说,但是先一件事儿,他们这些可是“造反”的人物,谋反的大罪是座实了。那时候,不要说身家地位了,连脑袋也保不住,说不定还要诛连九族!

权位性命是最现实的东西,牵涉到这个问题,人的身段也就可以放得柔软无比。想来想去,权位和性命只能取其一。要么陪李想疯一回,死守武昌,等待援兵,看李想是否能创造奇迹,把北洋军赶出湖北,这样保住了权位,但是性命堪忧。要么再陪黎元洪跑一次卓刀泉,反正逃离武昌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声望也跌到谷底,性命无忧,却再难回到武昌的权力中心。要知道,上次黎元洪回城后,湖北革命党人,甚至连黎的最忠诚的学生、参谋长吴兆麟,对他擅自逃离武昌的行为也予严厉批评,总监察刘公、军务部副部长张振武,这些革命党人甚至主张对黎通电劾之,因吴兆麟、蔡济民等劝阻,方才作罢。他们再跑一次,绝不可能这样轻易的善罢甘休了。

只剩下这个两个法子,大家翻来覆去的都是心头滴血。想着好容易才翻身过来,整倒了多少革命党人,当爬到这个位置容易啊,还生生冒着“造反”天险。

不过还能有什么其它法子?

142烽烟再起(续)

不过还能有什么其它法子?

黎元洪不断自问,脸色阴晴不定,已经顾不了红楼外头喧闹翻天。

他并没有做错!几千年来的王候将相不都是这样做吗?深夜读史,反复揣摩,以史为鉴,当今能收拾中国河山的都非满廷中枢军政大权的权臣袁世凯莫属。怎么也论不到孙大炮和黄大胆,南方看似热闹,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他向袁世凯求和,保全武昌革命火种,不能上凌烟阁,还落得一个白脸奸臣的下场!

如今武昌老百姓都把他说成,粗蛮的光头胖子,胆子怯懦躲在床底下的愚夫,革命后翻脸不认人、杀人不眨眼的变脸恶魔,“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的“坏人”。

真是天大的冤枉!他敢对天发誓,当初坐上湖北都督绝非自愿。

当初武昌因为流言仓促举义,革命党人中的有地位的领导干事一个也不在,文学社与共进会明争暗斗,也都推不出声望能力足够资格的人选,双方谁出来当头,另一方都不会心服口服。而真正武昌功首的李想还没有多少人望声誉,他聪明的不愿趟着潭混水,而别有用心的汤化龙等全国知名的立宪派大佬,趁机浑水摸鱼。所以,咨议局从早开到晚的政治会议选出了一个“第三方”,谁的嘴都不好再争辩。中国人的折衷“调和”政治,向来如此。所以,天上如此大的一块馅饼,最终竟然会砸在从来没有想到要革命的黎元洪的胖脸上,他能不张开大嘴巴一口接住?

最初时刻,他确实非常动摇,甚至数次在与袁世凯派来劝降的清军军官的电话中表示自己“被逼”的无奈。

北洋第4镇第8协协统王遇甲奉袁命给黎元洪打去电话:“你是宋卿吗?我与你都是湖北人,我们都是协统,朝廷对你我都不薄,你为何做此不义之事,将湖北闹得天翻地覆?现在汉口、汉阳都在我们手中,此地虽与武昌有一江之隔,但长江是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你现在赶快出示安民,要地方马上恢复秩序,各安生业,听候我们来处理。你如果马上做了,我们的情感,还是一样照旧。至于在朝廷方面,我们对你也说好话。你如果犹豫不决,我们大军一到,那就叫我们真的不好办了。”

黎元洪听了这诱降的电话,他本着多留退路的原则,便迫不及待地回答说:“我是一个老实人,你是知道的。这哪是我搞的事,都是他们利用我的名义瞎搞一通。所出的告示,都是他们拟定,我不仅事先不知道,写出以后我也未曾过目。我是一个完全的傀儡。今天你把这一笔帐专门算在我的头上,那真是冤枉极了。你如过江来,我可以和你谈谈。”

黎元洪的电话被都督府军令部谍报处参谋、共进会会员晏勋甫截获,并切断。晏立即来到都督府,面斥黎元洪不该通敌。黎元洪面红耳赤,呆不作声。过了一会,才勉作笑容对晏勋甫道:“算了,算了,你不必说了,请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晏答应了,也没有向他人提起此事。

随着局势的逐渐明朗,他也一步一步发生了改变,铁下一条心上“贼船”了。即使是从武昌往外逃的当口,他也并非要叛变投敌啥的,而是躲一躲看一看的心态。当时,各省独立潮起,造反的,不仅仅是他黎元洪一个人。即使武昌败了,他还可以跑到别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熟读史书的他,也更加摸清了袁世凯的心思――养寇自重。他知道,有了自己的存在,袁世凯在朝廷才能显得更加重要。

于袁世凯而言,保有了武昌,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