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血肉长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之血肉长城-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心里禁不住有些发麻。。
此时此刻。程家骥的脑海里一片空白。
天亮了。山本中佐那颗一直悬着的心好歹是放了下来。天一亮陆军航空队的飞机就快来了。只要有近距离的空中支持做后盾,把阵地再守上一个白天。在山本看来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当山本在幻想着此战过后自己作为“战争英雄”将获得什么样的奖赏时,他闻到了一股夹杂在晨曦中由远方飘来的刺鼻的气味。
不好!山本的反应很快。不过,尽管他意识到了程家骥正在干什么,他和他的部下们的悲惨命运,也无法改变了。
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威势惊天的大火,把日军的兵营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火罐。近千鬼子在这个大火罐里挣扎着、呼喊着、翻滚着,活象一窝被热水浇到头上的蚂蚁。
“看不出来,你小子,文文静静的,想出来的招还真叫狠!你还是到我的部队来当个正儿八经的连长吧!”负责具体实施这项计划的文颂远对秦冬生的狠欣赏是真心实意,要不然也不会想要把他拉到二百团来。
“文指挥官,师座说了,让我在钱参座手下先学点东西。”
秦冬生的回答让文颂远抢人的企图落了空。
“报告,鬼子冲出来了!”
文颂远本还想再用女人这类少年人最憧憬的事物,诱惑一下这个“人才”,一个参谋的报告声把他的注意力又拉回到了战场上,也让文颂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避免一次下巴脱落。他那里想得到秦冬生连相好的女人都有过三四个了,怎么还会吃他这一套小把戏。
日军山本联队残部最后的突击是凶猛的,同时也是绝望的。在兵力火力在占绝对优势,且已严阵以待的对手的火力打击下,日军士兵一片片的倒下。
“杀给给!”在山本的嚎叫声中,剩下的二三百名日军终于冲到了阻击队的面前。也怪山本联队的官兵们的运气太差,和他们对上的恰是步兵火力最强的警卫营。马三宝可没有那个心思去和日本人讲什么公平竞争,在他带领下,警卫营全营的兄弟们直挺挺的站起来,冲着已冲到离自己不到三十米的鬼子就是一阵狂扫。枪声停下时,包括山本中佐在内的所有的日军都被打成了筛子。
上午八时,都昌西郊,炮火纷飞的一九九团阻击阵地。日军在这个战场上不担投入了大炮、战车,天亮后天上日机也来光顾了,在这样火力打击下,缺少重武器的一九九团打得很惨烈。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让血淋淋的事实诠释得如此的直观。
“团座,八连的阵地丢了。”
刚被部下从土里刨出来的马思远没去问八连的人撤下来没有,在没有接到上级允许撤退的命令前,部队必须要与阵地共存亡,这是他在一个小时前亲自下的死命令。
当马思远一边吐着嘴里的泥土,一边心里盘算着位于左翼的八连的阵地失守后,会给一九九团带来什么样的恶果时,从师前指发来的一份急电送到了他的面前。
“城内日军已解决,速率部与当面之敌脱离接触,撤回到西城城关。”
电文中的这些内容,让马思远长出了一口大气,总算是挺过来。
同日上午七时许。武汉,日军第十一军军部。
“宫崎君,还有那支部队可以迅速调动到都昌附近的,不一定要成建制,只要是武装人员就行。”,岗村中将现在是求兵若渴,那怕是半兵半民的开垦团他都不嫌弃了。只是可惜在华中日方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大规模移民计划,自然也不会想东北那样满地都是日本人了。
就在几分钟前岗村中将已收到了山本中佐在发起决死冲锋前发出的那封绝命电。虽有万般不甘,他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都昌的“陷落”已成定局。日军只有趁过湖而来的程家骥部立足未稳把其赶下湖去,这一条路可走。可光是以日军目前在都昌边上的这三四千人,又很难在一天内吃得下向称精锐的中国军队新一百师不少于五千的兵力,于是乎,“找兵”就成了第十一军部全体人员的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岗村中将和他的部下们费了老半天的功夫,才“找”出了离都昌较近的几支日军部队。这几支总数不超过一千人的建制杂乱的部队很快就收到了十万火急的命令,向昌都火速开拔。在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日本国内派出的地质考察团,考察团的团员们和他们卫兵一起也被命令向都昌开去。同时十一军还向东京大本营发去了请求派更多了空降兵到都昌来求援电报。





网友上传章节 第四十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七)
 更新时间:2009212 14:48:04 本章字数:4479

月十五日上午九时后,都昌城的战事激烈程度依旧,战场上形势变化却比之前沉闷了许多。日方虽经多方筹措拼凑,使其在都昌城外的兵力增加到了近五千人,在场面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几经激战下来,日军还是始终未能打进程家骥在都昌城内设下的那道绝对防御圈。这个听着挺唬人的绝对防御圈,其实就是把兵力缩成一团,死死的护住港口及其附近地区。日军并不是看不出程家骥的用意是在想等后续部队上岸,无奈新一百师已上岸的部队都是南昌城内打过巷战的,城市作战经验丰富,日军前面攻不下,背后又处处有人打黑枪,那里能冲得过去,既突不破新一百师的防线,自也就谈不上封锁港口了。
“文老二,你这里是日军的主攻方向,一定要把鬼子拖住,再有一个多小时,第二梯队就上来了。”程家骥知道自己这番交待有些多余,可既然他这个新一百师最高长官上阵地来视察来了,就冲着人家日本人卖力的住咱们中国的土地上砸下了那么的钢铁,他也得说几句不是。
“老大放心,南昌城那种场面都过来,这点小阵仗不成问题。”就是刀架在脖子文颂远也是这个大大咧咧的样子,更不用说这会儿看上去鬼子冲得凶,实际上对新一百师的阵地的威胁并不大,起码没有表面上看来那么大。
“那我先回去了。”程家骥也没把面前这几千鬼子看成什么大问题。此刻他比刚上岸时心里有底得多了。这里面真要说起来,还多亏那个出了个“烧烤大和猪”的主意的秦冬生,那一把火下来至少让新一百师少伤亡二千人以上,手上多了这两千人,对付起鬼子来虽不敢称绰绰有余,确也是宽松多了。更不用说程家骥上前线来之前。已收到第二梯队船过了湖中心地带的好消息了。
“维礼兄。有德安、吴城和第三战区方面的消息吗。”回到师前指,程家骥的屁股还没有坐稳,就问起当前大地战局形势有什么变化来。相对于自己眼皮底下地这几千鬼子。此时程家骥更关心还是整个长江中游南岸这场规模庞大的战事。毕竟,虽然起初局部能影响全局的走势,可最终还是全局决定局部地命运。这就是战争的规律。
“师座,吴城方面,我新十八军主力,在由武宁出击的七十军的协助下已扫清了日军大部分外围阵地,估计后天就能进行总攻。德安方向的日军并无大股南下的迹象。还在源源不断的集结兵力。第三战区地两个军已突破日军在鄱阳县一带地防线。预计后天可到都昌。”
眼见形势一片大好,钱绅脑袋里的那根弦也没绷得那么紧了。语气中甚至透出了几分难得一见地轻松。
“维礼兄。劳烦你再催催。洪胜他们早到一分钟,咱们这颗心就能早一分钟放回肚子里。”听钱绅把情况一摆。现在程家骥唯一担心地,也就是在进港前第二梯队地船队出什么娄子。
这一刻无论是程家骥还是钱绅都确信胜利已离新一百师不远了。
许多人都相信冥冥中有一支无形而巨大的手掌握这一切,而这支无迹可寻地上帝之手有时是顺势推波助澜,有时却逆流而上改变情势的发展方向,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事无常吧!
下午五点,都昌。
程家骥还没有从第二梯队顺利上岸和外围日军停止大规模攻击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却立马就被另一条突如其来的坏消息打下了深渊。
“什么,两个军至少四万人,才被打垮了一个师,就这么退兵了。”程家骥不敢相信,自己寄以厚望的第三战区的两个军会败得如此之快,他又接茬问道:“日军伏击兵力大约有多少人。”
当得知日军此役只投入了不到四千的兵力,采用诱敌深入,再伏击其前锋战术,只花了不三个小时,就彻底击溃了中国军队充当先头部队的一个师,而跟在这一师后面的中国军队的主力,居然是不战而退时。程家骥整个人象是抽空了似的摊在太师椅上。他太清楚三战区的部队来不了,对自己所率的这支孤军来说,意味着什么了。此刻他也明白了日军这什么一反常态的把全面攻击变为小股渗透了,鬼子之所以这样做,其用意无非是拖住自己的脚步,不让自己手下的这几千官兵能顺当撤回去。
程家骥知道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冒险,不断的在冒险。一连串的胜利和他手下这支部队越来越出色的战斗表现,让他已经快忘记了中国抗战为什么要打八年的原因。若不是第三战区现在表现出来的畏敌如虎和保存实力等等军阀恶习,说什么中国的抗战也不用打得这么苦,时间拖得如此的长。1^6^K^小^说^网许是自己的运气太好的原因吧,这一年多来还真屡屡得手,友军居然也没有掉过大的链子。好嘛!这会儿风水轮流转,一掉就掉了一大的。程家骥越想越觉着自己最近太狂妄了,活该的有此一劫。可自己有些一劫没关系,这几千将士何辜,要把命丢在这都昌城里。就算是撤加了南岸,也是损兵折将徒劳无功,那么官兵的血岂不是白流了。这一切归结底都因自己轻敌而起,当真是百死莫赎。
当一向顺风顺水却突遭打击的程家骥沉浸在内疚和自责当中时。钱绅可没有闲着,他对着作战地图左比右划好一阵,方才开口说道:“师座,如不想空手而回,唯今之计只有全力进攻了。”
钱绅的这句把程家骥惊得一愣一愣的,现在这形势,撤退都还唯恐不及,那里还谈得上进攻两字。顶住当面日子几天,他倒是还有些信心,可要是以五千多能战之兵(那些才收编过来的前伪军程家骥没有算入已方的攻击力量当中。)。击破几乎同等数量的日军。再向第三战区的防地来一个几百里地地回还,怎么看都是一条不归路。现下和富金山撤退时,可是此一时彼一时。这回既没有了大炮、也没有了机动性极强地大队骑兵,单凭这几千只装备了步机枪和迫击炮的部队,想要重演当日的一幕无异于白日作梦。
“师座,我们全力攻击地目标是这。”钱绅一脸冷峻的用手指按着地图上的一个与都昌相距勘近的地方大声的说道。
吴城,新十八军军部。
“军座南城城关拿下来了,不过向中原部损失很大,阵亡一个团长不说。有一个营还基本上打光了。”刚从前线督战回来的邱上校说道。
眼下新十八军副军长出征在外。参谋长开缺养病,整个军部算得上带兵长官的就只有他和黄中将两个人。这些日子军部地日常事务实际上是由他这个副参谋长管着。他也很是尽心尽职。满心巴望着能扶正。当个将军。
“第三战区地部队来不了了。你先把手上的事情放一放。马上和程副军长他们联系,与都昌那边一同拟出个撤退方案来。”不同于邱上校地满面春风。黄中将此时地心情很坏。
而邱上校更是表现得更是不堪,早在听到黄中将那句第三战区来不了时,他就已目瞪口呆了。黄中将说地这句话代表着什么,他这个副参谋自是明了地很的。
“军座,程副座急电。”黄中将正想开口催促一下邱上校,都昌方面地电报倒先来了。
黄中将急不可待的抓过这封电报细看起来。
“程浩然就是程浩然,什么时候胆子都不小!”黄中将这声赞叹却是夸错了人了,这个方案其实是钱绅想出来的。不过钱绅敢提,也要程家骥敢批才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因幕僚的智慧取得的成绩归功于主官,倒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靠在黄中将身边,也看完了这封电报的邱上校忧心忡忡的说:“军座,无重武器攻坚,是否妥当。”
“程浩然说得也有他的道理,全军劳师动众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总不能坐等德安方向的日军主力来解吴城之围吧!”战争年代的军人,那个骨子里不有几分血气,不有些想建功立业的心劲。任是黄中将平日为处事,再是恬谈,把仗打这成程家骥在电报所描述的那种窝囊样,他也是绝不甘心的。说白了,这种特质是由军人这个职业的本身属性决定的,与个人的性格无多大关系。钱绅正是看准这一点,在电报的措辞上很下了些功夫,这才打动了一向沉稳有加的黄中将。
“军座,还请三思!”邱上校还是认为拿三个多主力团的兵力去冒险,有些过了。
“我是一军之长!这个方案我批准了,由你去具体布置如何配合新一百师主力的作战行动。”在必要的时候,黄中将还是有专断力的。
“是。”主官决心已下,从来很明白自己位置的邱上校只会选择执行命令
“去吧!布署得详细些。”总的来说,黄中将对自己的这个学弟还是相当欣赏的。这个年轻人除了对名利热衷些、对政治关心得多了些之外,确实是个心思细腻、行动策划能力很强的好参谋长。
同日黄昏。武汉日军第十一军军部。
有好些日子,这幢大楼里气氛没这么轻松欢快过了。从下午三时许收到二十七师团一部击溃中国军队第三战区的两个军的消息后,十一军军军部的大部分军官,对这场正在进行的战事的预计,就都从原来的悲观派迅速转化成了乐观主义者。是啊!昌都的中国军队没有了陆地上的援兵,就再顽强也终究只能是延长日军夺回都昌的时间罢了。就是给那位“皇军”制造太多的麻烦的中国军队的新星程家骥再能干,他能做到的也不过是把军队撤回到南岸去,他能不能做到这一步都还要看第九师团的士兵和伞兵们答不答应了。总之,打败程家骥在绝大多数的十一军军部的官佐们眼中已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
而吴城之危就更好解决了,德安方面的部队不是正在积蓄实力吗,一旦德安的兵力强大到足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中国方面摆在德安、吴城间的那三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