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山变- 第6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鹤冈府是日本东海岸山形县除府治山形之外的第一大府城,日军虽然摸不清清军会从何处登陆,但军部紧急商议之下,认为东海岸将是不二选择,是则从富士、新泻、山形到秋田一线的东部诸县,都在重点防御圈之内,至于更北的青森县,因为距离东京太远,为日方放到了第二防御波次考虑。

而清朝人的行军路线,正和日军所谋略相吻合,第一场大战在山形县的鹤冈府海岸滩涂前鸡烈的打响了

第52节 最长的一昼夜(1)

定远号行进到距离鹤冈府海岸线不足5,000米的距离上,开始对岸攻击。「域名请大家熟知」在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内,用175毫米口径的炮弹把滩涂纵深两公里的土地狠狠地犁了一遍,随即放下登陆小艇,搭载着士兵开始登岸。

登陆艇是以皇帝当年手绘的图纸建造的,因为动力系统的问题,登陆艇造成之后,皇帝大失所望!这种单纯用来搭载兵员的小艇和普通的小型炮舰没有更大的区别,只不过是空间更大,可以短途运输更多的士兵,而舰上舍弃了普通炮艇上所有不需要的装备,加装了两挺重装机枪火力。

皇帝对这样的产品自然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最后只生产了不到十艘登陆艇,便将这项技术束之高阁了。

这一次陆军出征,把这些登陆艇也同时带上了,其实,登陆艇的样式虽然不及皇帝后世所见,但也不是全无作用——这种小艇的优点在于船体轻盈,速度飞快,而且艇上有相对猛烈的火力掩护,用来掩护陆军抢滩登岸,简直再合适也没有了。

在这一次鹤冈府登陆作战中,登陆艇的作用得到了切实的体现,总载重量不过一百吨的小艇,拥有着超过六百匹的强大马力,小艇一路前冲,速度极快,猛的冲上滩涂,放下艇前由钢板制成的挡板,士兵涉水而下,怀中抱着步枪,快速上前,“按照在军营中学过的做,就有活命的希望!”

各个小队的队正一边大吼着,一边指挥士兵。完成初步的战术动作,海上的清军诸舰还在猛力的向岸上发射着炮弹,炮火延伸射击,落点距离清军登岸之地已经越来越远了。

清军齐声呐喊,从滩涂后一跃而起。翻过眼前的一道缓坡,对面就是日军的阵地。日军在通往鹤冈府城的道路上早已经设好了三道防线,指挥官叫小川榜,是个中佐,他手中的士兵有从镇台带来的一千九百人,另外还有从鹤冈府紧急征用的三千二百人,把这些人作为预备军力使用——倒不是他舍不得把这些人投入战场,而是因为装备不齐。这三千余从民间征调而上的兵员中,只有三成左右配备了快枪,其余七成。又有一半配发了老式火枪,其余三成,连这种火枪都没有!只能每人发一枚火榴弹,以为作战利器。

凭这些人的战斗力,上了战场也是白白送死,若仅仅是这样也还罢了,只恐为他们所累。还会拖垮整支部队的士气,因为这样的考虑,小川榜把他们留在了下面,前线作战。以相对有些训练经验的士兵和那些新近招募而来的人员担任。

战斗在瞬间打响,两国部队所使用的都是连发快枪,唯一的区别只是装填弹药量的不同,日军是七发子弹,清军是十五发,子弹啁啾飞过,士兵嚎叫着,弯着腰。一边射击,一边向前猛冲。

三百米宽的通道。成为清军绿营士兵的噩梦!日军的快枪飞快射来的子弹,击中敌对的士兵。中弹者大声惨呼着倒在地上,旁边经过的战友连看一眼的精力都欠奉,突突突的发射着子弹,从身前越过,“救救……我!”

在距离敌军的第一道防线还有四十米的时候,清军带队的一个赵姓队正一声大吼,“卧倒!”一声喊完,自己先一步趴了下去,他身后的士兵有样学样,纷纷匍匐在地,“火榴弹!”

赵队正又叫了一嗓子,管自从腰间抽出火榴弹,拉动引信,嗤嗤!白眼冒起,一甩手抛了出去,火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尚未落地便爆炸了!

“真该死!”赵队正骂了一声,这玩意燃烧得太快了,“再扔,再扔!”

不等他命令,士兵们纷纷掏出腰间带着的火榴弹抛了出去,第一次上战场作战,兵士难免紧张,有十几枚火榴弹甚至不及拉开引信,像个bāng槌般落在敌军阵地中,把日军吓得够呛,却丝毫不起作用。

“你们都是笨蛋!学过的都忘记了吗?”赵队正不顾一切的破口大骂,趁着炸起的烟雾尚未完全消散,第一个爬起身子,抄起已经更换好弹夹的步枪,冲了出去,“和我一起上!”

越到近前,彼此的容貌都可以清晰的看见,赵队正扬手一枪,击毙了一个从壕沟中直起身子的日军士兵,再要打第二枪的时候,偏生子弹卡壳,还不等他拉开枪栓退出子弹,左右连续三枪,从他的肋下、小腹和胸膛打了进去。

赵队正的身体打着旋的摔倒在地,却并不很痛苦,只是觉得呼吸困难,张大了口,勉力喘了几口气,“娘……”只说出这一个单调的音节,黑暗便笼罩了他。

士兵们蜂拥而过,双膝一曲,跳进壕沟,密集的子弹声响如爆豆,将面前的日军士兵尽数击倒,但日本人是悍勇之气超乎清军的想象,即便只剩下一口气,也要和清军拼命,有几个身负重伤的日军兵士,手中连步枪都已经失去,兀自张开双臂,抱着身边经过的敌人的双腿,张大嘴巴,用力撕咬,弄得清军不得不再补上几枪,彻底将其击毙,方才了事。

清军片刻不停,沿着壕沟弯曲的曲线向前突进,接替赵队正的是他的副手,同样也姓赵,官衔是守备——这是清绿营军中最低一级的长官,再之下就是列兵了。他和死掉的赵队正是同村人,论起来还是堂兄弟(清军中,这种同村入伍,彼此有亲族情谊的人非常多),命人整理一下队正的遗容,放在一边,等战后收理,带着战士,继续向前。

前行绕过一个转弯,刚刚一冒头,敌军的一梭子子弹打来,吓得众人向后一闪,隐蔽到了射击的死角处,赵队正从地上慢吞吞的站起,探头从壕沟外看看,这里已经到了壕沟的尽头,是一处用横梁和泥土构建起来的防御工事,三五支快枪的枪口暴露在外,封锁了向前的道路,越过此处向后看去,三百米外是日军的第二道壕沟战线。

眼下唯一能做的,只有拔掉这个卡子,赵队正想了想,缩下身子,和士兵耳语了几句,众人各自取下身上带着的火榴弹,拉开引信,隔着壕沟天然的转角,抛了出去,“轰!轰!轰!”几声大震之后,赵队正第一个翻出壕沟,借着烟雾的掩蔽,一溜匍匐前进,爬到敌军工事的上面。

后面的第二道防线内的日军发现了他的动作,也猜出他的意图,开始猛烈射击,他所处的地势较高,全无可隐藏之处,只好蜷缩起身子,来回躲避,子弹落在身边的泥土中,发出尖锐的厉响。

壕沟一边的清军也立刻做出了反应,趴在壕沟的阵地前组织还击,给队正提供火力掩护,“突突!突突!”双方你来我往,杀得一团热闹。

赵队正抓住机会,掏出两枚火榴弹,拉燃引信,从工事的射击孔扔了进去。“轰隆!”一声巨响,赵队正只感觉自己的后腰像是被铁锤猛击了一下似的,震得好一番疼痛。

眼下顾不到这些,赵队正一个翻身,从坡顶下来,工事从内向外呜呜的冒着黑烟,片刻之后,烟雾逐渐淡去,他这才提枪在手,钻鼠洞一般的挺进工事内。这两颗火榴弹的效果相当不错,里面的六个人有四个已经被当场炸死,还有两个也是满身满脸的血,其中一个的一条胳膊都被炸断了,但还没有死。

听见声音,那个断臂的用仅剩的一支手臂托起步枪,还不等他把枪端稳,赵队正扣动扳机,把他迎面打倒。另外一个始终昏迷,暂时不必理他。

赵队正向外走出几步,给正在探头探脑的弟兄们招招手,让他们跟着自己过来,“赵头儿,真bāng!这么快就解决战斗了?”

“还有一个活着的,等一会儿把他押回去,让大人们审问。”赵队正草草吩咐着,这处工事建筑得非常牢固,丝毫不必担心外面的敌人会攻进来,“弟兄们先歇一会儿,然后我们接着向前冲。”

“啊?赵头,还要攻啊?”士兵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怎么只有我们在前面攻,后面的弟兄呢?”

“少废话!”赵队正啐了一口,“我看你是自己要找倒霉!给别人听见了,办你个临阵畏缩,就当场毙了你!到时候,朝廷的抚恤银子得不着不说,给你家里送一个白盒回去,不但你丢人,连你爹娘也跟着挨骂!”

所谓白盒,是朝廷在处理因为战场避战,或者犯了军纪被杀的士兵的一个办法,也就是用原色的木料随便拼凑的一个骨灰盒,和正式战死的士兵所用的红色的骨灰盒作为区分(在很多人都知道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笔者当年所在是村落,也确实是送回白色的骨灰盒的例子)。凡是家中收到这样的骨灰盒的人家,无不羞惭无地,因为这证明了自己的孩子不是死在敌人手中,而是为自己人击毙的!

士兵给他骂得期期艾艾,心中顺服,嘴上还在不依不饶,“这不就是和赵头儿您吗?换了别人,这话也不能出口不是?”

“闭上你的臭嘴!”赵队正丝毫不加以颜色,“都起来,准备出发了。”

第53节 最长的一昼夜(2)

说话间,脚步声凌乱,从壕沟上或滚或爬的来了几个人,彼此都认识,他们都是张运兰任提督的山西绿营部下,分属于晋州勇字第三营和第九营的兵士,互相或者叫不来彼此的名字,但都觉得眼熟,相互笑了一下,算是打过招呼,“怎么样,兄弟?”

“不好!队正刚死。器:无广告、全文字、更”赵队正简单解释了几句,“大人有命令,让一股脑拿下眼前这三处壕沟,进到鹤冈府城,现在看来,没的多大问题。”

“我们营中的管带也是同样的命令。”说话的姓高,同样是个队正,和赵队正不同的是,他是正儿八经的官职,前者却是火线临时指挥,因为这样的缘故,赵队正在对方面前,总觉得矮了半截,“那,高兄,您看怎么个打法?”

“没的可说的,还是照你老兄刚才的办!我刚才在后面都看见了,是条汉子!”高队正说,“你和你的弟兄们在后,我带人前突,咱们有功轮着得,诸位看怎么样?”

“妥了!就听高老兄的。”一倡众诺,高队正也觉得无比得意,伸腿踢一踢周围散座得不成样子的部下,笑骂道,“都给老子活动活动你们这身懒筋,该出发了。”

把士卒收拢到一起,高对正说道,“等一会儿冲出去,有后面的弟兄们给我们火力支援,一股脑的冲到前,先拿火榴弹招呼,都听见了吗?”

众人别无二话,只是握紧了手中的步枪。高对正点点头,深喘了几口气,先把步枪放在头顶的战壕边缘。双手一撑,身体飘然而出,随即抄起步枪,大步向前!

连队中的百数十名战士跟随主官的身形。纷纷跳出壕沟,一路开枪,一路前行。后面的清军中分出三个连队跟随前进,剩余的人则提供火力掩护。

这一次的突击和第一次不同,清军投入的人员更多,有将近五百人左右。而日军方面,似乎也和第一道防线中的素质有着极大的差别,子弹打得又疾又稳,对于敌军战壕中射出的子弹根本不放在心上似的,一个位置空出来,立刻有人填补上,密集的子弹发射从无间断。

清军在第一轮的冲锋中。就有六十余人被对面飞来的子弹打倒,躺在地上痛苦的呻吟着,连高对正也受伤了,肩膀中弹,打了一个对穿的窟窿,倒在地上,血流不止。

士兵眼尖势头不利,前突的士兵掉头就跑。后面的人收势不住,双方撞了满怀,场面一时魂乱已极;而日军的枪炮适时响起。又打倒了一片。

赵队正在后面急得呲牙咧嘴,有无法可想,这样的时刻,即便是自己带人上去,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只能命令士兵猛烈开火,压制敌军的火力,给战友创造逃生的机会了。

突击出去的士兵潮水般退却下来。出去四百多,囫囵回来的,不足三百人,堪称是伤亡惨重了。

正午的阳光晒在壕沟内,让人浑身发痒。众人解下腰间的水壶,用力灌了几口。“这样下去不行,还是派人回去,请炮舰支援吧?”

“支援也不顶用。刚才不也打过了吗?再远不管用;再近就炸到自己了。”一个姓刘的队正说道,“若是手边有野炮或者山炮的话,就不至于如此了。”

清军这一次在日本登陆的部队携带有不同口径的山地炮和野战炮,但都给分配到温海和酒田的战场去了,远水不解近渴,多言无益。

一个负责警戒的士兵忽然低下头来,低声说道,“大人,有人上来了。”

众人起身观望,果然,从缓坡后面有三五十人猫着腰,低着头快步行来,一个个都把大帽子压得低低的,让众人看不清楚容貌,但是自己人却是可以肯定的。片刻之间,这些人到了壕沟前,屈膝跳下,为首的一躬身个大个子,还要微微弓着身子和别人说话,一开口就骂街,“干你娘的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进攻?”

几个队正这才认清楚,竟然是张运兰亲自到了,“给军门请安。”

“我问你们,为什么还不进攻?在这里等什么?”

“大人,卑职组织进攻来着,不过日本人的火力非常猛,伤亡很大……”

“放屁!打仗还有不死人的吗?我出京的时候,皇上和我说了,不要提什么伤亡数字,死伤了多少人,皇上从大清就给我们派多少人来!今天老子和你们也是这句话,死了多少人,老子给你们补充多少人!”

他嘴里不干不净的骂着街,取出胸前的怀表看看,“现在是……”他虽然挂着怀表,但只是摆样子的,却不认识,递给身边的亲兵,“现在是几点了?”

“十二点二十分。”众人看在眼里,也不敢笑。

“现在是十二点二十分,再过十五分钟,还拿不下来第二道壕沟的话,老子亲自带人上去!”他回身一指站在人丛中的两个人,“周成、杜鑫远,三营和九营是你们的人,你们两个带着人给老子冲上去!”

周、杜两个是两营管带,闻言大声答应着,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