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大明当才子- 第4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俘。”
“那快把俘虏带来啊,我们说不定可以从他们嘴里掏出点什么消息。”罗汝才也是迫不及待的催促道。王自用搔搔头,无可奈何的向亲兵命令道:“去看看,活捉那些狗官兵,没断气的全部带来。”
亲兵领命而去。焦急的等待许久后,两个遍体鳞伤又奄奄一息的明军伤兵俘虏终于被抬了过来,罗汝才和范文程两个滑头则急不可耐的扑上去,又是威胁又是利诱、又是诱供又是套供,花了不少力气,终于从两个汉中明军俘虏的嘴里套出了所需要的重要情报——正如范文程所分析的一样,两个明军俘虏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放弃大散关的具体原因,但证实现在的汉中府确实空虚无比,其中一个伤兵还招供说自己本来是兴安所(金州)的士兵,只是因为前线军情紧急,这才在半个月前被抽调到秦岭山区参战。而且象他这样从汉中府腹地抽调而来的明军士兵,在凤县城里还有的是,基本各个卫所关隘都有抽调而来的士兵。
“难怪秦良玉那个老婆娘这么卖命的阻击我们?”王自用恍然大悟的惊叫起来,“搞了半天,过了凤县,汉中府腹地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官兵了!”
“那你们知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军队从子午谷、褒谷或者骆谷进汉中增援?”范文程强按激动紧张问道。两个明军俘虏一起摇头,一个说,“没有,从来没听说过有援军进汉中。”另一个老实交代道:“我也没听说有什么援军进汉中,不过前天倒是听说知府大人新招了三四千壮丁,准备派到凤县来参战。”
“呛啷!”范文程抽刀在手,指着两个连抬手都困难的明军伤兵恶狠狠喝道:“大胆狗贼,竟然敢骗我们?你们说没有蛮子援军进汉中增援,我们的细作怎么查探到,有三四万的军队从子午谷和骆谷进了汉中?还在定军山一带布置了埋伏等着我们?”
“大王,我们没骗你啊。”两个明军伤兵惊慌失措的惨叫起来,赌咒发誓道:“小的们对天发誓,如果说了一句假话,那叫我们天打五雷轰,死无葬身之地!”
“很好。”范文程满意点头,独手掌刀连捅,顿时将两名已经毫无反抗之力的明军伤兵小腹捅破,也为罗汝才节约了许诺的千两白银,又喝道:“拉下来做人肉汤,骨头扔了喂狗,用不着留着浪费粮食了。”乱贼士兵将两具明军士兵尸体拖走后,范文程又转向已经个个双眼放光的贼头激动说道:“各位大王,这两个蛮子士兵不可能说假话,还有秦良玉那个女蛮子的举动也十分反常,从这两点来看,汉中腹地很可能真的已经空虚了,张好古小疯狗主动放弃大散关,也很可能是一个空城计!”
“没错,空城计,我们只要向南突围成功,汉中和四川就是我们的了!”不少做梦都想到汉中和四川抢钱抢粮抢女人的大小贼头附和大叫起来。高迎祥则比较冷静,试探着问道:“范先生,你有多大把握?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曾经这么说过,张小狗官刚刚升任五省总督,同时管着陕西和四川,不可能拿自己治下的州府冒险,我也是认同了你这句话,所以才决定向北突围——今天你怎么又认为汉中空虚不过是张好古小狗官的空城计?”
“这个……?”已经被张大少爷耍了不知多少次的范文程老脸一红,盘算片刻后,范文程这才答道:“闯王,学生认为应该是这样的,张好古那条小疯狗升任蛮子五省总督之后,按理来说应该不会拿自己治下的州府随便冒险,以免堕了自己威风,可是以他好胜喜功的性格,又肯定需要一场开门红来向蛮子朝廷报捷,延续他所谓的蛮子战神的狗屁威名!所以这条小疯狗才兵行险着,赌他的汉中空城计不会被我们识破,然后在宝鸡战场歼灭我们——这条小蛮子是出了名的疯狗,发起疯来可是什么样的险着都敢用,就好象当年的偷袭盛京和后来的北伐科尔沁,都九死一生的豪赌,但他都赌赢了,这一次,不排除他是在进行第三场豪赌!”
“言之有理,那个小狗官就是这样的疯子!”罗汝才再一次站在了范文程一边,附和道:“其实咱们也都领教过那条小疯狗有多疯狂,当年在府谷,北边有鞑靼倾国之军大兵压境,西边有我们二十九路义军联手牵制,要换别人要就慌了手脚了。可那条疯狗,竟然放着北线战场不理会,倾尽全力先打跑了我们,然后再掉过头去马不停蹄的去和鞑靼决战,就这股两线开战的疯劲,疯狗之名绝对当之无愧!”
“而且还有一点。”范文程补充道:“张好古小疯狗仅带着千把疯狗军赶赴陕西上任,当时主力军队还在宣大山西,短短一个月时间,就算他的主力嫡系能够顺利抵达陕西,他也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军队调派到位,从容布置包围歼灭我们的战术,但我们的西安失守之后,主力被迫转移到容易打歼灭战的宝鸡一带,战机稍纵即逝,小疯狗很可能豪赌一把,用空城计恐吓我们不敢向南突围,然后在北线战场歼灭我们!”
好不容易听范文程和罗汝才吹完,将信将疑的高迎祥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后,高迎祥终于抬头咬牙说道:“那好吧,反正从北线突围的希望已经不大,既然张好古那条小疯狗喜欢赌博,那我们也可以陪他赌上一把!明天开始,合力向南突围,先解决凤县的秦良玉老婆娘,再杀进汉中和四川!”
“向南突围是当然的,不过不能太急切。”范文程赶紧提醒道:“虽然我们认为南面是空城计有**成把握,但张好古那条小疯狗实在太奸猾了,在没有摸清楚蛮子的军队实际部署情况之前,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孤注一掷,毕竟命只有一条,命如果丢了,你们陕西义军和我们大金军队联手平分天下,也就没有指望了。所以我们还是要慎重,不能轻举妄动,要布置好方略,一边集中所有力量吃掉秦良玉这个女蛮子的军队,一边摸清楚南面的实际情况。”
'  '
第三百零八章 千钧一发
第三百零八章千钧一发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朝。地处秦岭腹地,嘉陵江源头,位于陕西宝鸡西南部,西邻甘肃,南接四川,东联汉中,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历代皆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下辖一镇六乡九十二村,有凤椒、苹果和党参、贝母、杜仲、天麻、麝香等各类药材特产。万历四十三年人丁统计有三千八百九十三户,丁壮六千七百七十三人。土地有良田…………。”
“行了,行了,不用念了。”张大少爷懒洋洋的打断史可法念诵凤县县志,打着呵欠说道:“十四年前的老数字,早就不管屁用了。再说了,这些地方官为了收银子帮大户士绅躲逃丁税田税,报上来的人丁户籍和土地田亩数字也就是为了敷衍敷衍朝廷——大概就比袁崇焕的杀敌数目可靠一点,念了也是白念。”
“学生冒昧了。”史可法有些脸红的放下自己归纳出来的数据,颇为不好意思的说道:“部堂常教导学生说,为将者要通天文。晓地理,明兵势,查阴阳,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后来学生又看到部堂这一路上不断向南下逃难的百姓打听凤县情况,就把汉中府送来的凤县县志归纳了一下,想给部堂提供一些参考。”
“想法倒是不错,但做法太夸张了。”张大少爷继续打着呵欠说道:“先不说数据靠不住,就算是数字不假,但十四年过去了,凤县的人口生老病死,流动迁居,真正的人口数字和兵源数字早就和十四年前不同了。所以想要了解凤县的战争潜力和具体情况,最好还是找当地人打听,尤其是那些大户乡绅,他们识文断字人脉广,消息灵通无比,稍有风吹草动就能摸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对关系到他们身家性命的军情战况更是上心,提供的消息也更可靠一些。”
“是,学生记住了。”史可法恭敬回答,将张大少爷教导的经验用心记住。这时,张大少爷一行三、四十人已经休息差不多了,骑乘的战马也喂饱了草料,张大少爷刚要下令出发继续赶往凤县,通往凤县的官道北面却迎面行来一大队人,妇孺老弱居多,还有一些家丁打扮的男子拿着武器。警惕的保护着队伍中间的马车货车,后面还跟着大量麻布短衫的普通百姓。张大少爷一笑,冲史可法说道:“说曹操,曹操到,凤县的大户逃命来了,给你个机会锻炼,过去向他们打听一下凤县现在的情况。”
史可法欢天喜地的答应,赶紧迎上去向那帮家丁搭讪,打听凤县现在的具体情况。片刻后,史可法回来,神色有些紧张的向张大少爷禀报道:“部堂,情况好象不太妙,这些人确实是凤县很有名的宋家家丁,保护他们老爷夫人逃往汉中。不过听这些家丁说,他们老爷先前是舍不得抛弃家业逃难的,指望着秦总兵和赵将军能够守住凤县县城,还给秦总兵她们捐了一些钱粮犒军,可是昨天三月二十一他们老爷好象听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所以又匆匆带着家眷和财产逃往汉中,但具体什么消息,那些家丁并不知道。只是劝我们不要北上送死了,赶紧逃回汉中才是正途。”
“秦良玉和赵光远开始吃紧了。”张大少爷稍一点头,又喝道:“不要耽搁了,马上出发,今天不管多晚都一定要赶到凤县。”宋献策、李定国、张石头和张大少爷的几十个亲兵答应,赶紧一起上马,穿过逃难人群迅速北上,马不停蹄的赶往凤县战场。
和张大少爷分析的一样,秦良玉和赵光远率领明军队伍在凤县战场上确实开始吃紧了,发现南线战场很可能是明军包围圈薄弱处的各路乱贼军队再次合兵一块,以少量兵力扼守和尚原天险,主力精锐则集中南下,到清风阁一带与秦良玉火拼。还是那句话,秦良玉的白杆兵绝对算得上大明数一数二的强兵,在同等武器的前提下,张大少爷的嫡系狗少军能不能干过白杆兵还是一个极大的问号,但唯一的弱点就是兵力太少,总共也就五千来人,而且还得留下千把人镇守同样重要的石柱老巢,威慑当地心怀异志的土司头人,所以能够赶到汉中参战的,总共也就区区四千兵力。至于赵光远手里的陕甘二线军队,最多也就是跟在白杆兵背后打打顺风仗,指望他们上前线和十倍于己的乱贼大军血战,实在太过有些悬乎。
针对白杆兵兵力单薄的唯一弱点,老奸巨滑的范文程给乱贼大军制订了一个颇为狠毒的进攻战术,那就是用强弓硬弩远程牵制,以密集队列缓缓推进,迫使白杆兵冲锋硬耗。那怕死上三四个乱贼士兵换一个白杆兵都值得,同时利用秦岭山区地形复杂的特点,派出小股精锐抄小道迂回骚扰秦良玉军粮道,迫使秦良玉军分出本就不足的兵力保护粮道。结果三月十九和三月二十两天的大战下来,损失了近千兵力的秦良玉再也无法掌握战场主动权,被迫撤回凤县休整,乱贼大军乘势南下,在距离凤县县城仅有二十余里的孔家梁下寨,对凤县县城和汉中腹地全都形成了直接威胁。
鉴于战情紧急,三月二十二这天傍晚,秦良玉在凤县县衙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在会议上,秦良玉主张军队稍做休整之后,应该再次主动出击,北上阻击乱贼南下脚步,力争迫使乱贼军队北撤,最大限度保护汉中腹地不受乱贼侵害。而这个提议自然遭到了赵光远和秦良玉长子马祥麟的极力反对,理由也很充分——众寡悬殊,再这么硬耗下去,白杆兵只怕匹马难回汉中。但马祥麟和赵光远的下一步方略也大不相同,马祥麟的建议是按照张大少爷的命令坚守凤县,据城杀敌;汉中参将赵光远则担心乱贼大军绕过凤县,直接杀入已经兵力空虚的汉中。所以应该放弃凤县撤回汉中,在褒城一带继续阻击乱贼。三个方略各说各有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会议立时陷入了僵局。
“报——!”军事会议正争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传令兵忽然飞奔进衙,向秦良玉拱手禀道:“启禀大帅,凤县南门外来了千余兵马,自称是汉中知府古之道紧急招募的民间义军,前来凤县助战。马湘菱将军请示,是否开城让援军入城?”
“既然是古大人派来的援军,那为什么不直接让他们进城。还请示干什么?”正为兵力不足犯愁的赵光远满头雾水的问道。传令兵答道:“回赵将军,因为堪合(古代的介绍信)有问题。这支援军出示的古大人堪合被水浸过,字迹和印章都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辨别真假,所以马湘菱将军不敢擅自做主,特派小人来请示大帅与将军。”
堪合被雨淋水泡的事并不特别罕见,但眼下乱贼大军压境,秦良玉和赵光远都不敢随便冒险,只得领着马祥麟、张凤仪和蔡坚等将赶往南门查看究竟。到得城楼往外一看,南门外果然有一支打着明军旗号的丁壮队伍,秦良玉唯一的女儿马湘菱则正在与城下的明军将领对答,城下那明将大叫道:“女将军,实在对不住,军队渡过丙水河的时候,末将的战马偶失前蹄,不小心摔进了河里,末将随身携带的汉中府堪合才被水浸了。但堪合绝对是真的,我们也全都是知府大人招募的义军啊。”
“你是那里的将领?姓甚名谁?官居何职?”马湘菱不放心的问道。那容貌颇为英俊的明将答道:“末将姓陈名文范,原是陕西西安府游击,天启八年因为剿贼不利,引咎辞职,回到了汉中府老家闲居。这次古知府招募义军北上助战,末将为保卫家乡,再次投军参战,因末将有战场经验,所以古大人委任末将署理汉中游击一职,率领这支义军先行北上助战。末将的游击腰牌,刚才随着堪合一同送上城墙,请女将军仔细验看真伪。”
“缃菱,他的堪合和腰牌在那里?让娘看看。”秦良玉过去低声问道。马湘菱见母亲来到,忙将那陈文范的堪合和腰牌一起递来,秦良玉接过仔细一看,第一眼就认出腰牌绝对不假——不过这也绝对靠不住,先不说在战场殉职的将领有可能遗失,就是乱贼队伍中,也有不少投降叛变的明军基层将领,想要弄到一两面明军将领的腰牌更是轻而易举。而唯一能够证明身份的堪合却字迹模糊不清。只能勉强看出内容大意确实是汉中知府古之道派遣这支新招募的丁壮义军到凤县参战,还有古之道的知府大印印章也已经十分模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