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唐-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叫大伙儿严防住每一个垛口,无论如何不能放上来一个唐兵!”

铁刃悉诺罗咬了咬牙,沉声下达了命令。

“援军呢,援军怎么还没来?前天就派出了信使请求增援,为何现在还没看到人?”铁刃悉诺罗不耐的叫过一名亲兵询问道。

“这,这…”那亲兵吞吞吐吐,就是不肯吐露半分。

“费什么话,快些说!”铁刃悉诺罗瞪了他一眼,目露凶色。

那亲兵吓得脖颈一缩忙道:“洛尔赞将军他,他拔营南撤了。”

“什么?你他娘的说什么?你再给老子说一遍?”铁刃悉诺罗揪住亲兵的领子,不住摇摆着。

“将军,你听我说,你听我说完…”那亲兵苦苦哀求,眼中满是苦意。

“哼!”铁刃悉诺罗愤恨的将亲兵丢在了地上,冷嗤一声。

“听说,听说九曲城被围了!”

那亲兵朝铁刃悉诺罗瞥了瞥,终是说出了实情:“赞普被唐寇围困,洛尔赞将军不得不调动赤岭一线的援军,前去营救。”

“唐寇?唐寇难道长了翅膀?他们能顷刻间飞过赤岭,飞到九曲?”铁刃悉诺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言语中满是怀疑。石堡城下就集聚了六万余唐军,听说南线阿尔苏城附近还集结了唐人的六万骑兵,怎么突然九曲城又冒出一支唐军?

“那,那卑职就不知晓了。反正,反正洛尔赞将军说,赞普的安危更重要。”

铁刃悉诺罗摇了摇头,仰天大笑一声:“好一句赞普的安危更重要,看来是天要亡我了!”

突然他目光一寒道:“即便是死,我们也要拉上几个唐寇垫背。弟兄们,拔出你们手中的弯刀,为了吐蕃、赞普而战!”

“为了吐蕃,为了赞普!”

“吐蕃万岁,赞普万岁!”

所有吐蕃士兵脸上都带着一股决然。也许他们注定看不见翌日的太阳,那么就让他们为了吐蕃流干最后一滴血吧。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摐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注2)

天宝八年六月初一,陇右主力唐军对石堡城发起了总攻。

……………………………………………

注1:忘记先人就是不孝,忘记历史就是不忠。流云虽不才,但也愿以此诗献给那些为了大唐崛起而牺牲的英雄们。

注2:出自《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作者是杨广。其实我一直认为杨广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只不过在处理门阀世族的问题上操之过急了。

ps:这周风云啊,大伙儿给力,别让流云数据太难看啊…冲上潜力了,加油!

   

 第九十章 人心(一)

时间:20130110

天空深处悬着一轮毒日头,不住向外散着燥暑。''土路旁的水坑腾起冉冉热气,弯弯绕绕飘向远处。不时出现一两只野狗跑到水坑旁,伸出打了卷儿的长舌头拼命舔刮着水坑中残剩的水渍。

铜武营近千名唐军与白狼族三千勇士顶着炎炎烈日,已不停歇行军了近二十里。

经过一夜的鏖战,一众将士重挫了九曲吐蕃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唐军的任务本是引得赤岭一线吐蕃军回援,从这个层面理解,他们已经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当然果毅都尉李括不会满足于此,他巧设伏兵引得吐蕃人入瓮,利用谷峡地形以及陷马坑几乎悉数歼灭了吐蕃人的轻骑兵。失去了骑兵的速度优势,即便九曲军逃出了双龙谷,亦不会有胆量追击自己。只要高秀延抗住正面回援的吐蕃人,这三万唐军便可以悉数从河口绕回青海。

不过让少年忧心的是,雄武、振武两营的将士并没有及时与自己回合。战前他特意嘱咐了王小春不要恋战,阻止吐蕃人从双龙谷直接突破即可。可是看这情形这小子显然已和吐蕃人干了一架。鲜于瑜成派出的斥候回报,通往婆论驿的山路被巨石阻塞,从山原上望去,谷中尽是吐蕃人的尸首。很显然,王小春没有满足于虚张声势,布设疑兵以吓退九曲军,他竟然凭借一千预备军坑杀了近五千吐蕃精锐!

此时李括心中又忧又喜。

喜的是以王小春为首的唐民们通过这场战斗彻底证明了自己,找回了丢失已久的自信。相信他们不日便可融入陇右唐军特有的文化氛围中。忧的是这孩子太过意气用事,没有遵照自己事先的命令。倒不是李括小肚鸡肠,实在是军令如山。放在他这也就是责备几句,若是换了严苛的主帅说不准就要杀人立威了。

正所谓战场之上无儿戏,作为军人所能做的只是服从。若是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这仗还如何打?

“括儿哥,小春他们会去哪里呢?我们如果按照既定路线走的话,应该往南而不是西啊。”张延基打马而来,沉声问道。

李括摇了摇头道:“照理说我们应到三十里外的凌山与他们回合,但巨石阻住了山路,我们只能绕道婆论驿了。”

周无罪了头:“你这分析的还有几分道理,没辜负哥哥我的一番苦心呐。”打了一场大胜仗,铜武营自上至下皆是心情大好,整个军营的氛围甚为和睦亢奋。

周无罪也松开了紧绷的神经,恢复了在长安时的嬉皮模样。

李括夹了他一眼,佯装微怒道:“没大没小的,哪里还有半分礼仪规制。”

周无罪撇了撇嘴:“说谁重视礼制我都信,但要说你李七郎拘泥那些俗物,本天才可是要笑的吃煎蛋了。”

“你,你敢取笑我!”李括笑骂着给好友肩窝一拳,心情分外舒畅。

这段时间以来,大伙儿一直高强度的跋涉行军。一面要担心吐蕃人的哨骑,一面还要应付恼人的蚊虫,着实将身子绷成了牛筋。

此役大胜后,怕是离回家不远了吧?

李括抬首朝北望去,石堡城此刻的争夺应该已经到了白热化。哥舒大帅让他在五月底前发起进攻,而他足足将水漫九曲的时间提前了三日。这样一来,留给唐军正面攻取石堡城的时间便大大增加,拿下石堡已只是时间的问题。

‘家’,这个字眼现在看来是那么的甜美。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没有三千太学的传诵,却凭借连结游子征夫的那根纽带牢牢的绑缚了自己的心。

这个四正方朗的方块字蕴着太多的感情。''家里有娘亲烧的一桌好菜,有孙叔谆厚怡人的教诲;家里有小六、德子嘿嘿的傻笑,有夫子博士官音讲授的儒学…

嗯,还有阿甜做的香喷喷的煎蛋。

没有曲江池畔的水波不兴,没有华清宫内的胭脂水暖,但家却蕴着一抹暖人心脾的味道。这份味道,独一无二,无可比拟。

谁言少年不知愁,只是未到相思处!

“李将军,瞧您那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不是念叨杜大小姐了吧。”濮大锤砸吧着大嘴,嘿嘿傻笑,一副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模样。

“啊!”李括正在神思,突然被濮大锤一声拉回了现实。

“嘿,连你也敢打趣本将军!”李括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我看啊,你是伤的还不够,真该让吐蕃人多在你身上划拉几刀!”

知道李括是说的反话,濮大锤也不较真,只是双手搭在胸口,作西施捧心状,哀哀道:“如此,人家可以伤心死了,你这个负心汉!”

看五大三粗的大男人装出一副小女儿形态,李括直是哭笑不得。说来也怪,虽然自己手下这些弟兄常常不拘礼节,还尽喜欢给他闹腾,可他却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他希望给大家创造出一个相对轻松的氛围,在紧张逼仄的军旅生活中给袍泽们以慰藉。这是铜武营的规矩,这是他李括的规矩,至于别人怎么置喙就不是他想管的了。

“要我说,李都尉是真性情好男儿!”李晟此时被人抬在木板上,亦是嘴上不落闲儿。他加入铜武营较晚,却从没有把自己当外人。从其他袍泽的口中,他多多少少也听到了自家都尉与杜大小姐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倾世之恋’,怎可不好好挖苦一番。

“好啊,你们是合起伙儿来欺负我。当我老实人不会发脾气是吧。”

张延基作出一番惊恐状,摆了摆手:“我们哪儿敢啊,您可是铜武营儿的头头。您只稍一句话,我们还不得被拉到营盘外剥去裤子打军棍?”

“延基啊,延基…还道你是我的死党,原来早就‘叛敌’了!”少年苦笑一声,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怕什么,有本塔格在,看谁敢欺负你!”艾娜将战马催了过来,当众挽起了李括的胳膊。

“喔!”

“喔,女侠饶命,女侠饶命!”

一众唐军哄声大笑,拱手顿足以作求饶。

“这还差不多!”艾娜颇为受用的哼了一声,得意的扬起了头。“我不管什么阿甜长,阿甜短,在这九曲大非川还没有比我艾娜生的丽质的姑娘。”

“喔!”众将领皆对这出美女救英雄的戏码颇为赞服,啧啧称是。

艾娜虽还是一番马到功成的姿态,李括却早已羞得满面通红。

“你们休得再说!”李括着了恼,轻舞了舞马鞭。

“不说了,我们不说了还不成吗?”濮大锤摸着后脑勺,嘿嘿道。

“唉,真拿你们没办法!”李括长叹一声,放下了马鞭。

一行人就这么行了半柱香的工夫,一路上倒也落了片刻清闲。直走到一处三岔口,鲜于瑜成派出的斥候却打马扬鞭神色慌张的赶了回来。

“将军,将军…”

“出了什么事,你慢些说,别着急。”李括挽住缰绳,和声道。

“吐蕃人…吐蕃人…来了,三里外,全是吐蕃人。”

李括蹙了蹙眉道:“来了多少吐蕃人?”

“也许一万,也许两万,从虎闸口方向来的,全是清一色的骑兵!”

“什么!”少年一时惊出了声。

从虎闸口来了数万吐蕃骑兵,这怎么可能?

“没错,他们就是从虎闸口来的。”见自家都尉心有疑惑,那斥候挺了挺胸脯,坚称不改。

难道高秀延没有拦住吐蕃人?少年心中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若是这般那这几千袍泽可就危险了。

“他奶奶个熊,那个高秀延是干什么吃的?他领着两万多骑兵竟然连一群蛮子都拦不住。”濮大锤一拍大腿,厉声骂道。

“我早说他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依我看他是想诚心把我们害死!借了吐蕃人的手倒也方便!”张延基则是冷哼一声,句句带讥,字字弄嘲。

“够了!”李括摆了摆手,制止了属下的争论。现在要做的是稳住军心,决不能让这些言论蔓延开来。

“除了从婆论驿绕道还有没有别的路?”

那斥候为难的了头:“有倒是有,从右侧这条小径穿去,直走下去便是千里大非岭。翻过大非岭倒也能到河口。”

李括摇了摇头,心中暗叹。经由大非岭回到河口是绝无可能。大非岭上尽是皑皑积雪,茫茫冰面,稍不留神就会掉入深不见底的冰窟窿中。即便是健壮的勇士,都不敢涉险翻越,何况自己军中还有这么多伤号!

去大非岭已是没有可能,难道要从婆论驿正面突围?

………………………………………………………

ps:最难测的是人心,会发生什么呢,我保证这卷的结尾绝对惊艳!挖好的坑,嗯,也是时候填了。就这样吧,今天写的很爽,大家好好看哈。

   

 第九十一章 人心(二)

时间:20130110

李括所料不错,近两万名吐蕃士兵就驻扎在通往婆论驿的山谷中。

吐蕃骑兵配备了清一色的长矛银甲,目光炯炯,斗志昂扬,从精神头儿看来显然没有经过任何阻击。他们就驻扎在山谷深处,一座座毡包连在一起,横亘在山道正中。

李括虽然设计打了不少胜仗,却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军队的实力。吐蕃人擅于骑射,骑兵的冲击力丝毫不弱于漠北的突厥人,而且他们拥有着比突厥人更为强悍的斗志。数万大军浩浩汤汤前往九曲勤王,若是碰巧在路上遇到自己这些‘唐寇’,他们还不得咬牙切齿的将大伙儿撕成碎片?

李括不是莽夫,自然不会做那等以卵击石之事。从林峰口中,李括了解到吐蕃人筑营颇为随意,几乎不会打牢实营桩,甚至连鹿柴也是歪歪扭扭的摆作一团。在与一众将领商议之后,少年决定等到入夜再强行冲营。

虽然以骑兵强行冲营有极大的危险性,但少年却不得不这么做。吐蕃人回援如此急切,肯定不会在山谷多作停留。通往婆论驿的山道就这么一条,若是等到翌日日出时大伙儿还没从九曲撤离,势必会和吐蕃人正面对撞。

少年不会拿数千袍泽的生命做赌注,他虽然屡战屡胜年少成名,却还没有自负到认为四千骑兵,在不做任何部署的情况下,能正面完胜两万精锐。

暮色渐起,冷月轮出。

狭窄的山道上整齐排列着一支数千人的骑兵。这些骑兵有的穿着大唐军中特制的明光铠,有的裹着高山草甸盛产的牛皮衣,虽然甲衣不甚齐整,却皆是毅然满面,静候着主帅的命令。

深处山谷中有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但这支唐军却带着一股决然的气势,纷纷挺直了腰杆,没有丝毫畏缩的现象。

“嘶溜溜!”战马打着响鼻,不耐的踱着蹄子,扬起一搓尘土。

李括看了眼远方山谷间跃动的火光,深吸了口气,高声道:“出发!”

一时间,兵将们纷纷打马扬鞭,驱动坐骑。联军渐渐收拢,汇成一支利锥,在果毅都尉李括的带领下朝山谷深处。

张延基、周无罪、林峰、鲜于瑜成等唐将紧紧护卫在自家都尉身侧,呈众星捧月状将一切威胁化解在队伍外侧。受了重伤的濮大锤、窦青则与各自亲兵统乘一骑,行在队伍正中。至于艾娜、图拔则率领着三千白狼族勇士跟在队尾殿后。

每一名将士手中都握着一只燃起的火把,只要他们一踏入敌营,就会第一时间将火把丢到毡帐中。猛烈的火势可以制造很大的混乱,吐蕃人越为慌乱,大伙儿就更容易突围。· )

张延基侧首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好朋友李括,见他目光毅然,神奇镇定,稍稍松了口气。

他一定是在观察敌军营盘,他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倒!

隆隆的马蹄声愈来愈响,好似滚滚冬雷。

鹿柴后值更的吐蕃卫兵正自打着盹,被马蹄声惊醒后茫然的朝远处望去。那糊涂鬼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定睛一看登时吓得瘫倒在地。

“唐寇,夜袭,唐寇夜袭!”

他连滚带爬的站起来,不迭的冲营盘正中跑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