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唐-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陛下还是太偏心,那些丘八故意弄伤括儿哥你,陛下没有下旨降罪便将他们交给了哥舒翰。哥舒翰那个老狐狸表面上装出一副不胜惶恐,大义灭亲的姿态,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偷着骂你呢。

“祸从口出!”李括轻手堵住好友的大嘴巴,叹道:“这时间本就没什么公平可言。谁叫人家哥舒翰是兼领河西、陇右的节度使呢。陛下还用的着他,自会给他几分面子。依我说,陛下对我们已是仁至义尽了。”

刚一出兴庆宫,便看到侯立在宫门外的张福。

“少爷,你可回来了。三老爷从蜀中回长安述职,今日方到长安。老爷让我接你回去吃家宴。”

张延基刚欲开口,却听得身后陈润之,裴行辰一干人等已经追来。裴行辰冲李括拱了拱手道:“先前是兄弟我不好,总是不服你被破例授予官职。今天这场马球赛,括兄弟你的举动大伙儿都看到眼里了。要是谁还敢嚼舌头根子,我裴行辰第一个跟他没完!”

李括淡淡一笑,回一平礼道:“无妨,裴兄学识气度皆远胜愚弟,不必对这些小事介怀。只是以后有什么好酒好肉,不要忘了兄弟我。”

“有趣,有趣。人都道妙人可遇不可求,裴某得以遇见括儿兄实乃幸运。”

陈润之道:“今日括贤弟获陛下亲封宣节校尉,实乃可喜可贺。不知括贤弟今后有何打算?”

李括略一思忖便道:“今后的事谁又说的好,不过若是有可能,我倒是想去军中走走。”

“军中?”陈润之皱了皱眉,在他心目中军职虽远胜于农、工、商。但归根结底不如文职来的儒雅,虽说他也向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兵书的畅快生活。但若真叫他远赴塞外,终日与长河落日,漫城烟沙为伴怕是也绝无可能。历朝历代对军人都是用重而不重用,细细想来却有其中道理。

“是啊,说来惭愧,在下有生以来从未出长安城。现如今有了机会,真想到外面走一走,换换生活的节奏。”

“如此,怕我大唐也要出一个班仲生(注1)了。”不想坏了方才的和美气氛,陈润之如斯答道。

“真到那时,不知可否有人愿做那窦都尉(注2)?”李括浅笑道。

“与括兄闲谈真是有趣的紧,午时筵席大伙心都在球赛上,没什么心情。不若这样,今夜便由我做东,咱们这些兄弟去平康坊畅饮一回,庆祝括贤弟赐给我们的胜利!”陈润之朗声道。

“庆祝括兄弟赐给我们的胜利!”一干世家子弟齐声哄笑道。

李括微皱了皱眉,看了看满心欢喜的张延基终是应道“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延基正自想如何找个由头推脱掉家宴,如此一来正是乐得自在。冲张福道:“你都听到了,公子我与同袍赴个筵席。若是阿爷问起酒家,你就说在东市的太白居!”

“少爷。少爷!”阿福还欲提醒什么,却发现自家少爷的身影已隐遁于长安市坊两旁匆匆的人流中。

。。。。。。。。。。。。。。。。。。。。。。。。。。。。。。。。。。。。。。。。。。。。。。。。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红烛昏罗帐,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明月高悬,华灯初上。长安城内平康坊中,李括正与陈润之一行贵家公子饮酒击乐,赋诗品茗。

长安城依据市坊规划大概分为北城、城中、城南。北城自是皇城所在地,依傍渭水吸天地之灵气,从龙首原上俯瞰整个帝都甚至天下。。。而若论民间的繁华,观遍南城却是寻不得一地能比得过城中的平康坊的。

微抿了一口清茶,陈润之道:“括贤弟虽自幼长于长安,但潜心修学,想必对风月之事不甚了解。想我长安繁华无边,佳丽如云。这映春阁可是城中一等一的名楼,平康坊中三大仙子其中有二便是出自此阁。”说完冲侍立一侧的小厮轻点了点头。

只见朱门轻启,两位宫装妙龄少女拖着半壁轻纱雪纺裙缓步而入。为首一人约是二八年华,一身鹅黄色大衬裙直拖至地。一弯柳月眉衬着清秀俊俏的面庞愈发的可人娇怜。其后一人芳华稍大,一身端色收身石榴裙配上那动人曼妙的身子直叫人心神为之一荡。虽是不着粉黛,素面朝天,但丝毫掩饰不住那倾城的容华。

只见二人行至陈润之身侧,福身一礼道:“小女子秦岚卿,韩云溪过陈公子。”

想那陈润之该是风月场中的老手,只微微一笑,示意道:“岚卿,云溪,这位便是李括李公子。括贤弟是陇西李氏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你们要好生侍候着。”

韩云溪似是见惯了这等世家子弟,只是象征性的冲李括一礼,却并无亲近之意。

李括却是不以为恼,轻笑道:“都道英雄一笑为红颜,我起初还不当做真,如今一睹二位姐姐芳容才知晓什么是倾国倾城之姿。”说完目光却是并未从二位佳人身上移开,眼中流露出几分仰慕赞许之意。

那秦岚卿想是长那韩云溪几岁,只福身一礼道:“奴家见李公子面容俊秀,气质高雅定是精通六艺,不知李公子可否有雅兴听小女子一曲?”

张延基听至此处却是抢过话头,拊掌接道:“如此甚好!都闻长安小四绝(注3)艺冠长安,李月华的青箫,秦岚卿的古琴,韩云溪的绿腰,再加上那贺兰云楚的馨香。如今秦小姐能赏脸奏上一曲,真是应了人生一大乐事!”

。。。。。。。。。。。。。。。。。。。。。。。。。。。。。。。。。。。。。。。。。。。。。。。。

注1:班仲生,即班超。大家想让小七投笔从戎不?

注2:窦都尉,即奉车都尉窦固。奉命出兵攻打匈奴期间对班超多有赏识,有知遇之恩。

注3:唐代有四绝:李白的诗、张旭的书法、吴道子的画、公孙大娘的剑舞。小四绝是流云编的啦。

嗯,我卡文卡在这,故意的。。。有没有一种感觉,小七要在这发生点什么?求票!

   

 第三十八章 霓裳(五)

秦岚卿冲众人福身一礼,柔声道:“如此,奴家便唱奏一首渭城曲送予诸位小郎君。”

只见佳人缓步走到包房一角的古琴处,施施然跪坐于锦垫上,轻拨了拨琴弦笑道:“奴家若是唱的不好,诸君莫怪。”

只见一双玉手搭在琴弦上,只轻轻一挑便和声歌道:“渭城朝雨,一霎浥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弄柔凝,千缕柳色新;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受损。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她唱的悠扬婉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配上那高雅清肃的琴音,直叫人慨然长叹,愿奉其为知己耳。

一曲唱罢,陈润之拊掌笑道:“岚卿的琴艺愈发精进了,这曲调确真是极为动人。好一首渭城曲,有忧愁却不显忸怩,有祝福却不显做作。我现在都想西出阳关走上一遭,好看看那阔广额塞北大漠。”

“三公子又来打趣奴家,像三公子这样的仪表家世,定是要封侯拜相的,恁地会往苦寒之地奔走,平白失了大好前程?”秦岚卿玉唇轻启,含笑道。

“你啊,真是一副伶牙俐齿!”陈三公子摇了摇头,苦笑道。

李括却道;“入朝为官自是好的,但若人人都惧怕为国戍边,我大唐的朝廷又该由谁来守卫呢?人都道,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如若有机会,我倒是想去边关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即便是统领一团之人,也好也好应了我这个宣节校尉的散职。”

张延基仰脖灌下一杯高昌葡萄酒,接道:“括儿哥去我便去,省的我家阿爷天天教训我不知上进。我啊干脆参了军,离他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等封侯拜相后让他老人家看看离了他我还能不能过活!”

“好好好,你张大少爷志向远大,不靠父荫。若你能保证去了世家公子的臭毛病,我便由着你。”拿这个死党没什么好办法,李括只好应承下。

“听了岚卿的琴声,不赏云溪的绿腰怎么行。云溪,你不会让我们失望吧?”裴行辰轻摇折扇,轻声道。

“跳就跳!只是小冤家,要是你敢负我,你可死定了!”韩云溪冲门外侍立的鼓乐手挥了挥手衣袖,便来至包房正中,伴着一声青箫长鸣,盈盈然起舞。水袖轻转,莲足轻移,如幽兰深谷中的名芳,绚然绽放。只见她袍袖轻舞,侧身婉转间却已是勾得无数人青睐的目光。厅堂正中早有教坊的上流舞女倾情演绎伴衬。一时间,舞袖轻飘,香气氤氲,确是一派莺莺红翠。一曲绿腰(注4),被秦岚卿演绎的轻盈翩婉,娟秀典雅,正是“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台下正自一片艳羡间,韩云溪却是一改柔美似幻的姿态。鼓乐突然变的急促,旋律也由轻柔变的刚健,只见她腰肢轻转,却是舞风急转,改跳了一曲柘枝(注5)。舞步迅疾,伴着那鼓点,翘袖轻点,随身佩戴的金铃发出清脆空灵的声响。正是“柘枝初出鼓声招,连击三声画鼓催,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收鼓之音,青纱女子纤腰低弯,伏倒在呢绒地毯上。

一阵寂静后,爆发出震天的叫好声。

“云溪姐姐,你跳的真好。哪日有空教给我好不?”张延基凑近几步,乞求道。

韩云溪见他这副模样,只觉好笑。

“教你倒是无妨,不过你一个男儿家跳绿腰太显柔弱,不若便学拓枝吧。这舞刚健有力,与你这小郎君正般配!”

“哈哈。延基兄弟莫不是要学那安胡儿,学得一身好武艺,好认个干娘吧。”(注6)戴锦杰拍着张延基的肩膀,直笑的合不拢嘴。

白了对方一眼,张小郎君笑骂道:“我若长成安胖那样,便绝不会到处丢人现眼。更不会认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姑娘做干娘。不然,我阿爷还不得喜笑颜开?”

屋中响起一片哄笑,气氛甚为和睦。

“我看今夜时辰尚早,不若我们便来作行酒令。嗯,依我看就联诗一句,凑成一首诗。作不出者可是要罚酒三杯!”陈润之面带微笑,提议道。

“好。我正愁没机会畅饮,这会你们可谁都别拦着我!”张延基环视一周道。

陈润之点了点头道:“如此便从陈某开始吧。”陈三公子端着酒杯站将起身,缓步走至雕花窗棂侧。支起木窗朝外望去,但见月华如练,流入千家万户。陈三公子凝思片刻道:“一轮圆月照金樽。”陈润之显然对自己所作之诗颇为满意,冲裴行辰点了点头示意对方继续。

裴行辰出身河东名门,整日诗文不离口,作些行酒雅令自不在话下。望着满樽琼浆略一沉吟便喜笑颜开:“金樽斟满月满轮。”这诗句接的极妙,不但形象表达了酒席间形态,还很好延续了陈润之所创立的氛围。众人一番品评后,皆是佩服裴公子的学识,赞所接诗句可遇不可求。

依着席间顺序,该是轮到张延基行令。张延基见一轮明月映在杯中,随口道:“圆月跌落金樽內。”

这诗接的有重复之嫌,不过对的也算周正。众学子商谈一番便放过了张延基,谁料张延基竟举起酒樽将杯中琼浆一饮而尽,释然道:“你们不叫我喝我偏要喝。如此良辰美景,如若少了酒还有什么味道?”

李括见此情状,灵光一闪赶忙接道:“那我便接‘手举金樽带月吞’。”

众人吟读一遍皆觉有圣贤遗风,纷纷赞叹李括的急智。陈润之道:“括兄弟这诗接的极妙。谪仙都说‘莫使金樽空对月';如此良辰美景,丽歌佳人,还是及时行乐的好。”

李括正欲回应,却听见屋外似乎有脚步声响起。那脚步声愈来愈近,竟是那么熟悉。。。

终于。。。一声响破街市里坊的河东狮吼从屋外传来。“死小七~!”

雕花扇门应声而开,众人只见一身着碎花石榴裙,面容姣好,体态丰腴的小娘双手叉腰冲着李括喝道:

“我做好了煎蛋炊饼等你回来吃饭,你却在这胡饮鬼混,气死我啦!气死我啦!气死我啦!!!”

。。。。。。。。。。。。。。。。。。。。。。。。。。。。。。。。。。。。。。。。。。。。。。。。

注1:见于《词律拾遗》,改编自王维《渭城曲》,在唐代为必点名曲。

注2:《新唐书?兵志》:“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

注3:鱼儿酒:为唐时名酒,以高粱,小麦为原料,酱香突出优雅细腻、味醇丰满、回味悠长。加以冰块冷饮,实为夏日消暑的佳饮。

注4:《绿腰》:软舞《绿腰》,也作《六么》,为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

注5:《柘枝》:《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来自西域的石国,石国又名柘枝,《柘枝舞》原为女子独舞,身着美化的民族服装,足穿锦靴;伴奏以鼓为主,舞者在鼓声中出场。舞姿变化丰富,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舞袖时而低垂,时而翘起。舞蹈即将结束时,有深深的下腰动作。

注6:安禄山擅跳胡旋舞,曾多次表演给李隆基,杨贵妃。李隆基愉悦之下,便准了安胖子拜贵妃为干娘的请求。。。

最后场景有喜感没?伸手求票!!!!!

   

 第三十九章 霓裳(六)

通济坊客隆茶馆内院的厢房里,红烛摇曳,点亮一室春光。

“哎,阿甜你轻点,再靠里边点。啊,轻点,疼!”李括俯身卧在床榻上,任由杜景甜替他擦拭腰背上的伤口。不时发出一两声的惨呼,引来小娘的怒目而视。

“活该!自己受了这么重的伤,非但不回家养伤还跑去那种地方鬼混!”小娘想到小七哥竟进了那种烟花之所,两颊通红,轻啐了一口。

自知自己理亏,少年挤出一丝笑容赔礼道:“都是你小七哥我不好,我不该让你一直等着。。。”

“你还知道道歉啊?你知不知道我做了最拿手的煎蛋,还蒸了人生第一次的炊饼。人家在店里等你那么久,却等不到你的影子。要不是我在路边遇到阿福,怕你还是要在那钓鱼巷过夜吧?”小娘得理不饶人,索性将蘸有药酒的绸布扔在一旁,双手叉腰质问道。

李括苦笑道:“那你说怎么办,我都听你的。”

见小七哥服软,小娘颇为得意,嘻嘻一笑道:“那你得答应我,以后有什么事情不许瞒着我。还有,不许再说“吃腻了煎蛋”这种混账话!”

“额。。。”

“你不允?”

“答应。。。我都答应。”

“哼,这还差不多。”小娘重新拾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