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虚言恐吓了一通,魏军再度启程,绕道西行。石青这番举动乃有意为之,目的是想通过武恒守将张安之口把围攻卢奴城下燕军的目的传达出去,以吸引燕国兵马赶赴救援,或者逼退卢奴城下燕军。

过了武恒行出二十里,西行魏军遇上了童图部。童图部此时不足四千骑,为了摆脱悦绾部精骑的纠缠,童图和李崇一样,采用了同敌骑强攻硬撼的战术,最终虽然击溃对手,己方损失也超过两成。

石青暗暗惋惜,与权翼相比,李崇、童图只算能冲能拼的猛将,却不能独当一面;他没有露出声色,慰勉了几句,便招呼童图率部跟在自己身边。

黄昏时分,西行大军早早在高阳城下驻足,扎营休息。王宁进言道:“石帅,兵贵神速,眼下天色还早,不如再赶一程。”

石青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本帅估算,无论再怎么急赶,明晚也不可能赶到卢奴,既然如此不妨走慢一点,让将士们放松一下。”

听到这个理由,王宁有些不服气,战事正到关键时刻,哪有余暇放松,他正欲继续进言,石青先开口吩咐道:“王宁、丁析、王龛,汝三人负责安顿士卒,扎营休息。鹿勃早、李崇、童图,走,随本帅遛马去。”

“好咧——”李崇呼喝一声,和鹿勃早等人拥着石青离开了主力大队,没再给王宁留下进言的机会。

石青牵着黑雪,李崇牵着黄骠,鹿勃早才换的坐骑,是从俘获的战马中挑选的青葱。战马顺着草茎一路嚼食,一众骑士随意地跟在后面溜达。春秋之际对骑兵来说是最好的作战季节,野外丰富的草料基本上可以满足战马粗料的食用。

“嗬!怪了,你们看,那些鲁口民夫是不是在逃,我们可是联军呢?”李崇指着北方好奇地叫了起来,在那边有一队畏畏缩缩的鲁口民夫车队。

童图嗤地一笑,道:“大惊小怪!这两天被悦绾一扰,鲁口民夫见到大军哪有不心惊胆战的?正常着呢。”

“还好啊——”鹿勃早叹了一声,有些遗憾又有些欣慰,原本他以为鲁口‘民夫’被石青当作分散燕军注意力的诱饵势必损失惨重,结果只是被悦绾袭扰了两日,损失比预想的要好得多。

几个骑将嘻嘻哈哈地说笑,石青没有插言,至多附和着笑笑,看起来有些心不在焉。鹿勃早外貌粗鄙,实则心细如发,早早就注意到石青的异常。

石帅有心事…鹿勃早正自暗中恻度,身后突然响起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他准备回头查看究竟,却感觉身边神思不属的石青精神一振,先自回过身去。

难道石帅在等什么消息?鹿勃早若有所悟。

一名亲卫疾驰而至,扬声报道:

“禀报石帅。幽州军安国守将秦兴,幽州军蠡县守将郑生,征东将军左长史王琨联袂而至,请见石帅……”

秦兴、郑生、王琨?他们定是来问罪的。不知石帅如何应付……鹿勃早心念一转,已经明了幽州军三位北上主事人此行目的。眼光一闪,他好奇地向石青看去。一见之下,他忍不住有些奇怪了。

听了亲卫的禀报,石青似乎很失望,意兴索然地挥了挥手,不耐烦地咕哝道:“这些目光短浅的鼠辈,与进入幽州南部获得的收获相比,与重挫燕军换来的许久安宁相比,受点损失算什么,他们怎么好意思前来寻事!”

估计石帅没等到消息,心中有些郁闷,偏巧碰上秦兴这几个不长眼的,正好有了发作对象。呵呵…鹿勃早暗笑两声,正想继续猜测石青等待什么消息时,耳边突然传来一声炸响。“鹿勃早!汝说说看,秦兴这等人为何不识趣?”

“这个…”鹿勃早恩呢了两声,却不好直言回答。

“罢了。你和他等多少有些旧谊,先私下和他们聊聊去。”

石青不耐烦地挥挥手,随后补充道:“本帅心绪不佳,此时相见只怕没有好言语。无论如何,我军和幽州军还是联盟,需得维持些颜面。嗯,你告诉他们,就说本帅一会儿就回去。”

“是。”鹿勃早小心地应了一声,揖手一礼向石青告辞。

鹿勃早匆匆回到正在扎寨的营地,一眼就看见秦兴、郑生、王琨三位气呼呼的‘老友’。三人带了两三千亲卫骑兵,与扎营的魏军保持一段距离远远呆着。鹿勃早疾步迎上去,正欲开口招呼,精瘦如猴子一样的王琨先行开了口,他蹙着眉带着责备的口吻道:“鹿将军。听说你在石帅面前很受重用,悦绾突然回师,魏军悄无声息地溜走,这等消息,你这位向导会不知道?为何不能提前通知一声?我等可是从幽州一起过来的老兄弟呢。”

鹿勃早面色一僵,心中又是恼火又有些羞愧。鲁口人大多是从幽州下来的老兄弟不假,可是南下以来又有几个人真正眷顾老兄弟情意的?想到这里,他心一横,冲王琨翻了个白眼,反唇相讥道:“老兄弟?在此之前,不知道左长史可曾念叨过鹿某这个老兄弟没?也许只有追责的时候,左长史才会想起鹿某这个老兄弟吧。”

秦兴嘿了一声,叱喝道:“鹿勃早。冤有头,债有主,征东将军、王刺史若是亏待了你,你冲他们来就是了,不该连累其他兄弟,你可知道,若是提前知会一声,就可挽回好几千兄弟性命。他们与你可都无怨无仇!”

鹿勃早心头一黯,沉默下来,秦兴的话语算是拿中了他的软肋。王琨见状,忍不住得意起来,嘴巴动了动,正想斥骂几句,南边蹄声大作,烟土弥漫中,一小股骑兵急速奔向魏军营地。马上骑士尚未进入营地便即高声呼喝:“快!快——禀报石帅!鲁口出事了!”

听到‘鲁口出事了’,质问鹿勃早的三位幽州军大将霍然一惊,再顾不得继续问罪,不约而同地向魏军营地涌过去,颤声惊问道:“怎么回事!鲁口——出了什么事?”

前来报信的这股骑兵是前往广固安置冉、董两家家眷的何三娃和他率领两百亲卫骑。听见几个陌生将官追问,他猜到对方是幽州军,迟疑了一下,便照实答道:“诸位将军,今早慕容恪率军奇袭鲁口,随后西进强夺安平,眼下除下博县外,滹沱河以南博陵诸城已尽归燕军所有。”

听到鲁口出事的消息鹿勃早先是一惊,继而想起石青似乎在等待消息的神色,一个念头霍然跳上心头:“莫非——石帅料到鲁口会出事?他洒下的真正诱饵其实是鲁口?”想到这里,鹿勃早不敢再想下去,一转身向着营地飞奔过去。

石青这次回来的很快,他没顾得和秦兴等人寒暄,也没顾得询问应该在青州的何三娃为何成了通传信使,站在草草立就得辕门外,听了何三娃的禀报后,只慌里慌张地不住追问:“你说什么?慕容恪突袭鲁口?难道鲁口就没有一点防备,怎能让他得逞?王刺史呢?什么!死于乱军之中(一旁的王午族弟王琨啊呀一声晕了过去)。征东将军呢?被;雷诺的冀州人马救到下博县去了,还好还好…什么?慕容恪意图强渡滹沱河!幸好,你们把渡口浮桥烧了。嗯,不错,该为汝等记一大功。只是,唉——事情怎么变成这个样子呢?鲁口丢了,这这…该如何是好啊!”

石青哀声叹气,围着辕门团团乱转。看他这副焦急模样,任何人都不会怀疑他会预料到这件事。

鹿勃早同样如此,瞧见石青愁苦的面容,他先前的怀疑动摇了。也许,是我多心了,石帅怎么会预料到慕容恪的举动呢?而且,鲁口失去,对石帅有什么好处?昨晚石帅还说,魏、燕,幽州军三足鼎立,北方形势可以稳固。他若预料到鲁口危险,肯定要提前知会的……

翻来覆去地思索了好一阵,鹿勃早渐渐肯定下来,认为石青不会预料到鲁口出事。就在这时,他忽然想到何三娃禀报的一件事“邓恒被雷诺的冀州军接应到下博县去了”,想到这件事,他心中倏地冒起一个大大的疑团:自燕军南下以后,雷诺待在冀州城里从不外出,怎么会在百十里外的下博县突然出现,而且是在此关键时刻,这未免太巧了……

第六集 第五十五章 盟友就是用来吞并的

三月三十,在高开指挥的猛烈攻击下,乐陵城岌岌可危,就在这个时候,午时左右,燕军没有任何征兆地退了下去,随即拔寨启程,向西北方的马颊河赶去。

见到这种异状,对石青充满盲目信心的李历立刻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石帅得手了,燕军要败了,老子这次拿性命下注看来是赌赢了……

尽管结果是这么美妙,李历仍然不甘心,他像一个不知见好就收的豪客,只知道贪婪地索取,希翼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

“贾活。汝代李某守护乐陵,小心谨慎,不可让对手钻了空子。某意欲率一批敢死之士跟在燕军之后,见机行事,紧急关头不定能有些作用呢。”李历唤来贾活,不由分说地将乐陵防务交给他,然后将城内骡马耕牛收集起来,率三百敢死之士或骑骡马或乘耕牛冲出乐陵,向西北方向追击。

不知是燕军退的太急还是中间有所耽搁的缘故,黄昏时分,李历这个小队不仅没有追上目标,反而被另一支人马追赶上了。这支人马是由义务兵骑兵训练营和何三娃的两百亲卫骑组成的一支三千四五百骑的骑兵队伍。带队之人是李历的顶头上司原义务兵督帅、现任青州将军的司扬司子弘。

在黄河北岸巡视的燕军骑兵直属慕容恪,接到命令的时间比高开早,撤离乐陵的行动也比高开更早。为了协防青州,这段时间新义军衡水营从官渡浮桥东下,一直在历城附近河段游弋。发现燕军有撤离的动向之后,衡水营校尉苏忘通知了司扬,随后用船只将在黄河南岸戒备的骑兵训练营渡到了北岸。这支三千多骑的队伍顺着燕军撤退的方向摸索前进,好巧不巧在马颊河附近赶上了李历。

有了三千多骑兵相伴,李历信心大增,当即向司扬一一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猜测,最后督促司扬率部继续跟进,关键时刻突然杀出,给对手以雷霆之击。

对于一直想战、求战的司扬来说,李历的建议如同久旱之甘霖,再惬意不过了。随即再无二话,两支人马合二为一,在司扬的统带下连夜北上,循着足迹往西北方追赶燕军。

这支勉强算是‘骑兵’的人马认准一个方向,在黑夜中懵懵懂懂往前赶,第二天天光大亮之时,司扬、李历等人发现,他们不仅追丢了燕军,甚至不知道身处何方,四周的环境看起来极为陌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他们迷路了。

迟疑了一阵,太阳跃出了地平线,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司扬命令队伍继续北上。这时候他想得不是跟在燕军身后突袭破敌,而是如何与己方主力人马会合,争取参与对燕之战。

世事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历经千回百折,希望依然渺茫,可在不经意地回首间,却霍然发现目标就在眼前。经过一夜折磨,司扬死了突袭建功的心,可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燕军却突然出现在眼前。

一行垂头丧气的骑士向北行了二十里不到,东北方一阵大响,两支人马一先一后一追一逃冲了过来,在前面逃得人马只有一两百人,后面追赶的队伍却连绵不绝,看不到尽头,也无法估猜有多少人马。不过,在后追赶的人马旗号司扬、李历很熟悉,正是他们一直追赶的燕军;前面逃得人马旗号他们也熟悉,并且不仅是熟悉,看到后还有些奇怪,因为那是石赵的制式旗号。石祗死后,世间怎么还有石赵的制式旗号呢?

逃军的旗号让两人疑惑不定。只是,不等他们想到答案,那支逃窜的人马已然临近,其中有人大喊道:“是新义军哪位兄弟,快!帮忙阻挡一下追兵,保护征东将军撤往安平。”

这句喊声中透露出来的讯息太多了:征东将军是邓恒,原本率幽州军坐镇鲁口;安平是以前的博陵郡治所,位于鲁口正西五十来里处。这就是说他们刚从鲁口逃出来,鲁口被燕军攻占了。

稍一错愕,司扬没有过多地犹豫,一舞长刀大喝道:“李历、何三娃。保护征东将军,训练营诸将士,随某杀敌断后!”

司扬之所以如此快速地做出决断,只因为对方喊的称呼是“新义军哪位兄弟”,他虽然不知究竟,但是明白一点,能这样喊得必定是真正的自己人。随着石青再入邺城,“新义军”这个称呼渐渐被“魏军”所替代,只有青兖老人才会习惯用新义军相互称呼。

请司扬出手救援的是戴施,他保着邓恒出鲁口向安平逃去,快被追兵赶上之际遇上了司扬这支迷途的新义军,当下开口求援。

燕军依照慕容恪的指令紧跟邓恒的脚步相继西来,逶迤成长长一线,只是前锋人马并不很多,司扬率军突然杀出,转眼斩杀了百十骑,燕军势头为之一滞,前锋部纷纷勒住战马等待主力跟上。司扬不敢纠缠下去,率部赶上戴施,一边向安平撤离,一边追问情由。

为了尽量多抢掠些财货,邓恒派遣了大量‘民夫’北上,滹沱河以南一共只留一万五千人马防守,其中绝大多数屯守于鲁口,并在慕容恪突袭之下损折殆尽。如下博县、安平城等,一般只留下三两百关、闭城门的值守士卒,几乎算不设防之地。

几路人马混合一处赶到安平城后,一见安平破败的城池,阻塞的壕沟,邓恒、司扬等人尽皆认为安平城不足恃,必须另找出路。邓恒招呼幽州军士卒嚷着去渡口,渡过滹沱河,会合安国、蠡县两地旧部。

滹沱河渡口距离安平不到十里,一旦赶过去就能脱身,司扬认为邓恒的主意不错,正欲开口附和,却被戴施扯了两下衣袖阻止了。戴施用不能置疑的口吻反驳邓恒道:“不能去渡口!慕容恪绝非易于之辈,既然能突袭鲁口,也可能另遣一支偏师突袭安国、蠡县。如今滹沱河北岸是何情形我等不知,岂能贸然前往。以戴某之见,我等应即刻南下。冀州城有数万魏军,再是安全不过。大伙快走吧——”

这支混合的人马共计四千余,主力是对北边战事茫然不知的司扬部骑兵训练营、立功心切的李历部以及何三娃的两百亲卫骑。另外还有五六百幽州军将士,五六百幽州军又分作三部,一部分是邓恒贴身近卫,不足百人;一部分是戴施暗中联络的心向邺城的幽州军将领及其亲信,大约有两百多人;最后是群龙无首的两百多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