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伐-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秸飧鱿⑹钡木郎裆唷⒙榍锪礁龆衩颜谩⑸比瞬徽Q鄣亩衲б荒弦槐奔谢鞴矗偃舨蛔撸蘸笙胱咧慌乱材炎咄眩

经冉遇这么一闹,石青虽然虚惊一场,好处却也有不少。最大的好处就是冉闵遗诏得以四处流传,拥护他的人越来越多,背弃董闰的也越来越多;大魏朝局因此明朗起来。

三月十五午时时分,王宁和一万降兵赶到邺城入驻西苑。至此,石青麾下包括一万五千戍卫军、张温五千人马在内,总计达三万余人,声威更是大振。反观太子派,在冉遇逃走后仅剩一万五千宿卫军,无论数量或是气势都无法和石青一派相提并论。董闰自知难敌,早早携上家人躲进宫中,没有任何意图、没带任何希望地守护着皇城四门。

黄昏时分,石青带了四五百亲卫骑,在张温、蒋干、郎辏А⒅O档热说呐阃吕吹交食墙鹈髅拧M沤浔干系某锹ィ旖歉∑鸺杆靠嗌婕囱锷暗溃骸俺巧辖刻妫乱寰А⒋笪禾G涫嘤惺虑蠹印⒒屎蟆⒍蠼7忱托值苊撬偃ベ鞅ǎ灰罅顺⒋笫隆

话音未落,金明门上呼喝连天,一片忙乱。没多久儿,有一人从垛口处探出身形。看到那张儒雅从容的面孔,石青一看差点笑出声来。原来来人是尚书台右仆射刘群。

“太常卿稍后,刘群已差人前去禀报太子、皇后和大将军。想来不久就有诏令到达。”刘群拿捏着架子,似模似样地冲下面喊了一声。

石青暗自一笑。抬手一揖道:“有劳刘大人。”

刘群这才举手还礼道:“石帅客气。此刘群份内之事。”

两人一上一下刚寒暄两句,董闰就风风火火地赶过来。他一见石青便气急败坏地大骂道:“逆贼!皇上生前待汝不薄,而今尸骨未寒,汝竟敢肆意捏造谣言,篡谋江山社稷;做此大逆之事,不怕上天降罪么!”

石青还未回答,张温、郎辏А⒅O狄逊追卓诓党猓淮耸蔽嗾》ɡ淼酪逡簿褪俏约旱牧⒊≌》ɡ淼酪澹钊似窨下浜蟆

“大将军休要随意诬陷,皇上遗诏千真万确,怎会有假!”

“石帅光风霁月,皇上慧眼视贤;此事有数万在场将士佐证,岂能容你污蔑!”

“大将军如此说,只怕是贪恋权位吧?”

……。

诸人七嘴八舌,群情激昂,大战董闰的同时趁机向石青大表忠心。

眼下形势与前段时间不同,半个月前,石祗气焰嚣张,大魏岌岌可危,谁作邺城之主,成败都在两可之间,前途莫测之时,有多少人会忠心耿耿?眼下不同,赵国覆灭,大魏成为中原独一无二的朝廷,邺城之主也将成为中原的主人;跟紧这样的主子不仅安全有了保障,还有无数的荣华富贵等着享受。这时候再不趁机进献忠心那可真是个大傻瓜了。

城楼之上,宿卫军面面相觑,刘群锯嘴葫芦一般;董闰人单势孤,兼且没有舌战群儒之才,被城下一帮人驳得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正在他招架不住之时,石青一扬手,城楼下声音顿然止住了。

石青下了战马,对着城楼方向深深弯腰,庄重行礼道:“大魏太常卿石青拜见太子、皇后。”

董闰愕然回顾,只见自己妹妹董皇后在太子冉智以及冉操、冉明裕三兄弟的陪伴下上了城楼。

似乎没有经见过这等阵势,董皇后、冉智、冉明裕都有些慌神,唯有冉操双拳紧握,愤怒地瞪视着石青。

“太常卿…免礼。”董皇后怯怯地向城下喊了一声,待石青起身后,复又问道:“太常卿。你…意欲篡篡篡…”连着说了几个篡字,董皇后始终没敢将下面的话说出来。

冉操忽地窜前一步,冲城下怒声大喝:“石青贼子!汝要杀要剐,打进来再说话,小爷在此候着呢!”

石青目光落到冉操身上,默默注视许久,忽然无声地笑了,然后莫名地冲他点头示意一番,便转向了董皇后。

“皇后明鉴。石青昂藏之躯立于人间已二十三寒暑,自拿刀之日起,杀人无算,甚至因此背负了不少恶名。然,时值今日,石青可以无愧地说,倒在石青刀下的皆是敌人和对手,无一亲朋兄弟。对上事之以忠,对友行之以义,束发受教以来,石青不敢片刻或忘‘忠义’二字,又怎会为篡夺大位而捏造遗诏?”

火光一闪,城楼上光芒大放;在刘群的指挥下,一群士卒点燃了火把,举起了灯笼。不知不觉中,天已黑了下来。

“……皇后有所不知,皇上遗诏石青,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杀胡复汉之大业尚未功成,前途凶险莫测,需有担当有能力之士方可承担此责,承蒙皇上不弃,以为石青可以胜任,为了皇上这份信任,石青不敢妄自菲薄,必将全力一赴。其二是皇上身殒之际非常明白,襄国战败,太子年幼,朝廷必将出现大变,或是分崩离析于内外夹攻之下,或是倾覆于权臣之篡位谋夺。无论如何变化,皇后乃至太子三兄弟都不会有好的结局。为皇后计,为子孙计,皇上这才遗命给石青。因为皇上明白,石青好杀却不滥杀,心中始终有忠义,把皇后和太子三兄弟托付给石青,他可以放心而去……”

城上、城一片肃静,数千人一言不发,静静地凝视着石青。石青立于火光照耀范围的边缘侃侃而谈,火光明灭闪烁,将他的脸膛映的忽暗忽明,只是无论火光如何闪烁,都无法掩住他那双眸子生出的光芒。

当石青说到“权臣”之时,董闰面色通红,犹豫片刻终于忍不住大声喝斥:“石青贼子,一派胡言。说什么杀胡复汉尚未功成,前途莫测,需要汝来承担,实在好笑。眼下石氏已灭,中原乃是汉家天下,杀胡复汉已然功成,哪有艰险莫测,哪里有用得着汝来承担?董某对大魏忠心耿耿,从无二心,人所共知;汝以权臣陷之,不怕天下人不服么!以董某看来,汝巧言令色,不过为谋一己之私巧立名目而已。”

石青转头看向董闰,不经意地说道:“大将军误会了。石某说的篡位谋逆之权臣不是大将军;实话说吧,以大将军之才智,还不够当一个权臣。”

董闰闻言,辨也不是,不辨也不是;一股郁闷之气上涌,将他的脸憋得更加红了。

石青没再理会董闰,环顾四周扬声说道:“诸位。汝等之中可能有许多人以为石氏灭亡,大局已定,剩下的就是庆贺胜利,就是施政布新。石青在此实言相告,眼下距离杀胡复汉大业功成之日还早得很。大家不要忘了,襄国石祗从来没有成为大魏真正的威胁,其败亡与否无关乎大局。真正威胁杀胡复汉大业的,真正威胁我等生存的,不是石祗,而是鲜卑慕容氏。收复襄国之后,大魏已经与鲜卑人全面接触。真正的艰险刚刚开始呢……”

第六集 第三十三章 邺城换主(下)

石青公开鲜卑人的威胁,趁机给追随者敲一敲警钟。其中有些人有所警惕,还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燕国乃边陲小国,并无单独进攻中原的能力。不过,无论内心作何感想,金明门外所有人等无不作出凛然之态。

借着这股肃杀之气,石青转向城楼,冲董皇后亢声说道:“皇后!此乃大动乱年代,礼仪不存,约束不再;人人是豺狼,个个为禽兽;胜者能成王,败者沦为贼。身居高位者,必是刀山血海中一步一步杀出来的;太子年幼力孤,若指望他人捧扬抬举,无异与虎谋皮;最终只能落得个粉身碎骨的结局,误人误己误国。若是太平时节,石青甘愿为周公,在太子年幼时尽心辅佐;此时却万万不行。为了抵抗鲜卑人,石某殚思竭虑,不能分半点心思,不能让兵围西苑之事再次出现。否则,便是自蹈死路,既对不起皇上的信任,也对不起追随石某的无数部属兄弟。”

石青硬起心肠,口气极为严厉,董皇后听后更是惊惧,哀哀缀泣一阵,转对董闰道:“兄长,我们不争了,你和太常卿说说,不要伤害我们性命就行…”

“妹子。都怪兄长无能,没能保住大魏江山社稷。”董闰非常伤感,却没再坚持抵抗。

董皇后摇了摇头,反过来安慰董闰道:“不怪兄长。这是命。太常卿说得挺对,这世道,没有本事就不要奢望太多,看看石世、石鉴、石祗这几个的下场就知道了。”

董闰默然,沉思一阵,他冲城下喊道:“石青。汝想要什么?无论是大魏江山还是帝位社稷尽管拿去,我家外甥不与相争,只是,汝需答应董某一个条件。”

董闰话音刚落,城楼上下一片哄响,城下的为轻易解决此事兴奋,城上的大多是惊诧;江山社稷这等东西,明知是死也没多少人愿意主动放弃啊。

石青平静地点点头,和声道:“大将军请说。”

董闰沉声说道:“放我们走!董家、冉家不愿呆在邺城,要去内黄隐居。请放我们离开。”一口气说出自己的请求,董闰双眼眨也不眨地盯着石青,紧张地等待着回答。他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份,但还是说了出来,冉、董这等敏感的姓氏留在邺城实在太危险。他希望石青欣喜之下能够答应这个要求。

董闰很快失望了。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石青直接摇头拒绝了。“对不住大将军。这个要求石某不能答应。石某会亲自照顾太子三兄弟的生活,会让他们读书学习,会让他们做文臣做武将,会让冉氏成为流传经年的荣耀世家。因此,石某不能答应大将军。”

“你你你……”董闰戟指向下,气急败坏地指着石青,欲待喝骂,适才的刚勇之气却因妥协泄得一干二净,手指哆嗦半天,终究没有骂出来。至于石青后面的说辞,直接被董闰忽略了,这种托辞不仅不能让董闰相信,也不能让在场大部分人相信。

“罢了。兄长……什么都别说了,听天由命就是了。”事到如今,董皇后反而坦然下来,她一抹眼泪,淡然道:“兄长在此和太常卿交涉吧,妹妹先走了。”说罢招呼了冉智三兄弟,下城楼向后宫去了。

董闰心灰如死,当下再不提什么要求,直接命令宿卫军开门投降,请石青进城接管。

石青毫不客气,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他先调来张温部接管皇城,随即连夜将蒋干、张温、王宁、郎辏А⒘跞骸⒅O怠⑽げ舻纫恢谛母拐偌轿髟坊嵋椤

会议之上,石青把“推举麻秋为尊并归降大晋”的打算说了出来。两个话题当即引起轩然大波。除了王宁、郎辏惹爸佬┓缟挥斜硖溆嗳说龋跞骸⒄盼挛薏患Ψ炊浴N奘寺玖ζ瓷保貌蝗菀状蛟斐稣獾却蠛镁置妫跄苋寐榍锢凑」担坑衷跄芮嵋坠樗澈廖拮魑拇蠼

这一晚的西苑灯火通明,争论不下。

石青将鲜卑人的威胁,关中的重要之处,邺城的各种困境一一道出,却依旧不能让众人满意。无奈之下,石青只得敞开胸臆,承认推举麻秋为尊和归降大晋皆是应急举措,一俟情势好转,他便挺身而出,登基称帝。

有了这番说辞,众人才略微满意。天交四更,会议结束,石青送别一众亲信离开之际,又一一反复交代,请众人回转后即刻利用本人和家族之影响,将“推举麻秋为尊和归顺大晋”的大政方针顺利地贯彻下去;为麻秋入邺做好准备。

三月十六晚,麻秋大军抵近安阳的消息传来,石青召集大魏全体朝臣,再次于西苑连夜会议,会议之上,他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公开宣布:邺城人士需推举麻秋为尊,并敦请麻秋归降大晋。麻秋未来之尊号应由晋室赐封。

强硬地将未来方略公示出来之后,会议气氛一变,转入喜庆阶段。以功论、以才论,石青大肆封赏,拔擢了一大批文臣武将,大有将邺城才俊一网打尽的架势。

襄国之战中,大魏损折的不仅是武将士卒,还有许多文官朝臣,如尚书令徐机、尚书左仆射刘琦、中书监卢偡等等。这些人的逝去为大魏朝廷留出无数空缺,也为石青安置亲信提供了诸多便利。

当三司、尚书台、中书监、九卿以及未来的征北大将军府人事确定下来之后,一个崭新的权利架构隐然成形。

石青此举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意志得到完整的体现,并非刻意针对麻秋;他可以不在乎中原之主的荣耀,却必须要确保中原各部力量为己所用。事实上,麻秋一直在边关为督帅,影响力限于屠军内部。虽然这半年在关中积累了一些人脉,却因行程匆忙,此番没带多少关中士人随行。这种情形下,邺城新的权利架构,只能由石青来完成。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

石青唤来何三娃,吩咐道:“三娃子。你回一趟肥子。向军帅府传石某将令。命令周成任徐州将军,命令贾坚任青州将军,命令魏统任司州将军,命令司扬任兖州将军。命令刘征任青州刺史,命令陈然任司州刺史,命令刘启任兖州刺史,任命刘复任徐州刺史。自本帅将令传到之日始,青、兖、徐、司四州军、政分开;四州将军成立将军府,依新义军惯例负责本州武备军事,四州刺史成立刺史府,依军帅府旧制负责民事政务。夏收之后,肥子军帅府解散,没有职司官吏尽皆赶赴邺城,朝廷另有任命。另外,本帅有一道密令传给刘征、刘启大人;请两位大人居中调度,将王羲之、荀蕤、郗愔等南方士人尽皆调到邺城任用,不要让他们再呆在青兖。”

何三娃点头应承。石青瞟了眼营房外黑蒙蒙的夜色,声音忽地一低,肃然说道:“三娃子,此番回转青兖,你顺便给我办一件事。这件事非同小可,你一定要小心在意,万不可有失。”

何三娃一凛,亢声道:“石帅放心,就是拼了性命不要,三娃子也不敢误事。”

“哼!此事若有失误,害得不是你的性命,而是数百无辜人的性命,还要给本帅加上千秋骂名。”

石青警告地盯了三娃子一眼,沉声叮嘱道:“你带四百信得过的亲卫去皇宫,将董皇后、冉智兄弟还有董大将军一家带上,连夜出东门,将他们秘密护送到广固,请刘征大人妥善照料。告诉刘大人和护送的兄弟,不可走漏了太子、皇后的行踪,否则后患无穷。”

历史证明,改朝换代之际,失败者从来没有好的下场。石青有心保全冉氏兄弟,但他对自己的岳丈一点都不放心。

麻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怎会容许前朝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