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来,第8识本来并不是自我和法。末那即“心根”,当它思量自我时,还伴 

  随着4种根本烦恼和谬误心理作用,它们是:妄生有我、有法的作用(我见); 

  不明事理的作用 (我痴);执着妄生我、法而傲慢自大的作用(我慢);执 

  着自我的心理作用 (我爱)。由于伴随上述4种错误,因此,末那识也就是 

  染污识,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它使人们永远沦入痛苦和生死轮回。 

       第3类,也就是第8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原有“谷物仓库”的意 

  思,因此也有人把它译作“仓库识”或“藏识”。阿赖耶识是前7识存在的 

  共同根据、前提和主宰,它的作用最大、最细,因此又称为根本识。它既是 

  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变现者,是宇宙万有的根源。 

       它具有3种含义:一是能藏,即阿赖耶识能摄持和保存一切“种子”(也 

  就是能够生起宇宙万有的一切潜在力)。瑜伽行者把宇宙万有分为潜在状态 

  和显现状态。潜在状态即“种子”,显现状态即“现行”,两者存在着因果 

  关系,种子可以生现行,现行可以熏种子;种子也可以生种子,现行也可以 

  生现行。这种永恒不断的因果变化也就是“人间苦海”的无限变化过程。二 

  是所藏,也就是说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生起宇宙万有的潜在力)的所 

  藏之处。三是我爱执藏,意思是说,阿赖耶识原非自我而是识的流传,但第 

  7识妄执力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因此被称为我爱执藏。在因果业报中, 



① 《唯识三十颂》十七。 


… Page 100…

此识被称为执持识,是轮回果报的精神主体,人的肉体会死灭,但这个识是 

永恒不灭的。 

     唯识派进一步分别识的作用,认为前6识都为“四分”限制,即“相分” 

 “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后来,由于对相分、见分的认识不 

同,瑜伽行派出现了分野,一部分人坚持无著、世亲的说法,认为“相分”、 

 “见分”都是虚妄的、无体的实在,也就是“境识俱空”,这一派被称为“无 

相唯识派”。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相分是有体的相对的实在,因而被称之为“有 

相唯识派”。 

     瑜伽行派的识不是主观对客观的认识,而是一个虚构的精神作用的体 

系,是8识对自己所变现出来的认识对象的认识,也就是认识自体的认识。 

特别是居于主导地位的阿赖耶识,被说成是宇宙万有的根源,是认识的主体, 

又是被认识的客体。从认识作用和过程来看,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但就他们把阿赖耶识说成是永恒暴流的种子、因果业报的承载,是众生共有 

的精神实体这一点来看,这又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阿赖耶识实际上是 

与小乘的“补特伽罗”、“一味蕴”等同样的变相的灵魂学说。唯识论把佛 

教的唯心主义推向了极端。 


… Page 101…

                                  2。顺世论哲学 



       顺世论哲学是沙门思潮之一,印度古代唯物主义的主要流派,很早以来 

  就流行在人民中间。到公元前2至3世纪,佛教、耆那教走向分裂,而顺世 

  论哲学则愈趋发展成熟。顺世论不信“智慧”,蔑视神权,力持死后天我一 

  切归之自然,它反对宗教,以纵欲为解脱之正道。顺世原音“路哥夜多”或 

   “路迦耶陀”意思是“世间行”或者“顺应世俗”的观点。在漫长的印度哲 

  学发展过程中,顺世论一直以战斗姿态同宗教唯心主义进行着坚决的斗争, 

  是印度哲学思想史的宝贵财富。 

       顺世论者只信现量,批驳一切宗教教条。它首先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 

  作为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婆罗门教,指向佛教、耆那教以及其他宗教教条。 

  它认为,凡宇宙万物均自然而生,自然而灭,并不是由天神或者自性而主宰。 

  因此什么天堂、业报、祭祀以及种姓等说教都是欺人之谈。顺世论者公开宣 

  称:没有天堂、没有解脱,也没有另外世界的灵魂,那些祭祀、颂经、苦行 

  等,只不过是那些无知的无勇气的人的谋生之道,他们是“小丑、无赖和魔 

  鬼”。 

       顺世论者集中攻击了宗教业报学说。业报说是宗教伦理思想的核心,按 

  照这种学说,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它自己的必然结果,善行必然产生好的结果, 

  恶行必然产生坏的结果。一个人现在的境况是过去(前世)行为的结果,而 

  现在的行为又决定未来 (来世)的结果(境况)。这种结果将由永远不灭的 

  转世轮回的灵魂来承担。这种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的学说在印度宗教哲学及 

  群众中的影响非常之大。顺世论者以其唯物主义自然观,根本否认轮回及业 

  报的存在。他们认为,生命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人若命终,神我即灭, 

  身坏神即随灭。他们指出:当一个人死了身体化成了灰烬,它如何能再回来 

  呢?如果离开肉身的人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他如何挂念着他的亲人?他一去 

  为什么不返呢?这说明离开肉身的灵魂是不存在的,天堂、地狱是不存在的, 

  所以善恶报应、轮回转世等等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这点出发,顺世论者提 

  倡享受主义,反对苦行禁欲和一切虚伪的道德。既然一切断灭,善恶均无报 

  应,因此智者宜取目前之欢乐,只有傻瓜才去为了解脱而受苦。他们指出, 

  人生有快乐也有痛苦,不能因为害怕痛苦而把快乐也一起抛掉,正象不能因 

  稻谷有壳而将稻米也一起丢掉一样。顺世论者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反对婆罗 

  门教、耆那教、佛教所宣扬的解脱、厌世、出世的主张,要人们去勇敢追求 

  现世幸福,“宁可此生为鸽子,不待死成孔雀”,代表了印度下层人民反对 

  宗教神学的时代思潮。 

       在反宗教斗争中,顺世论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它认为,自然 

  形成的物质是唯一的真实。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别无其他原 

  因。大毗婆沙199引顺世论者的话说:现见孔雀凤鸡等,山石草木花果刺等, 

  色形差别,皆不由因,自然而有。彼作是说:“谁铦诸刺?谁画禽兽?谁积 

  山原?谁凿涧谷?谁复雕镂?草木花木,如是一切,皆不由因。于造世间, 

                 ① 

  无自在者。”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因而生,自然而有。 

       顺世论者认为构成宇宙自然万物的是地、水、风、火4大元素,包括人 

  在内的一切生物、非生物都是由这4大元素所组成的。顺世论者将这4大元 



① 转引自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第38 页。 


… Page 102…

素称为“四大”,生一切有情(众生),禀此而有,更无余物,后死灭时, 

还归四大。人依四大种所成,若命 (指灵魂)终者,地还归地身,水还归水 

身,火还归火身,风还归风身,诸根(器官)归入空虚,身坏命终,断灭消 

失一无所存。人的意识也是由人体中所有的4种元素结合而产生的,是4大 

元素的一种特殊结合,正如酿酒用的稻米和其他原料本身并不具有酒性,而 

当按某种特殊方式混合起来,这些原料就产生出酒性来了。同样,构成人的 

肉体的物质元素本身没有意识,但当它们按某种特殊方式结合起来,组成了 

人体,便也产生了意识。所以当肉体死灭,还归4大元素时,意识也就不存 

在了。因此他们认为灵魂与肉体是紧密相联的统一体,脱离肉体的灵魂是不 

存在的。剑可以从鞘中拔出来,因为鞘和剑是不同的。纤维可以从茎中抽出 

来,因为茎和纤维也是不同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把灵魂从肉体中抽出来, 

因为它们是一体的,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使肉体与灵魂分开。他们甚至认识到 

灵魂是身体的一种属性,就象说“我是健壮的”、“我年轻”、“我老了” 

一样,灵魂不是身体以外的什么东西。尽管顺世派的意识灵魂学说还不那么 

科学,但是他们将意识灵魂与肉体统一起来,这无疑是对唯心主义、宗教神 

秘主义关于灵魂可以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神不灭论的有力批判。 

     在认识论方面,顺世论是经验主义的。他们主张依靠感性的知觉认识物 

质世界。感性知觉是认识的来源,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除知觉外,其他 

的证明都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的提出,意在否定吠陀经典及其他一切宗教 

经典的权威,具有反宗教的意义。 

     前期的顺世论哲学强调直觉的重要性,把感性认识绝对化,贬低甚至否 

定理性认识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认为逻辑推理也是不可靠的,使认识停留 

在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到后期顺世论者,开始改变了对逻辑推理的认识, 

他们已经知道如何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区别正确的推论和错误的推论,承认 

在判定感觉经验所感知的一切现实事物时,推论是有用的。但他们仍坚持反 

对宗教唯心主义关于彼岸世界、灵魂不朽、种姓等推论,认为它们是荒诞的。 

     顺世论的学说没有完整的论著保存下来,现在只是零星片断地散见于它 

的敌对派对它的批判的资料中。在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的经典中,却保 

存了关于顺世论的记载。从这些思想材料中我们看到,顺世论的唯物主义观 

点还是朴素的,也没有建立起正面的伦理体系。但是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唯物 

主义学派,在古代印度宗教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敢于针锋相对地 

对奴隶主、封建主的精神支柱——宗教唯心主义进行尖锐批判,并对被教派 

歪曲了的现实作出唯物主义的解释,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直到近代印度启 

蒙运动中,一些小资产阶级思想仍可以从中吸取思想营养。顺世论哲学也同 

佛教一起远播中国,在中国藏译、汉译佛经以及其他史籍中都保存着一些有 

关顺世论的重要资料,对中国古代思想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Page 103…

                                3。数论哲学 



     数论梵音“僧佉”,为印度婆罗门正宗6论之一。僧佉,原意为“计算”, 

后来引申为:思索研究,数论哲学由此得名。《百论疏》这样说:“僧佉此 

云制数论。明一切法不出25谛,故一切法摄入25谛中,名为制数论”。《唯 

识述记》说:“僧佉此翻为数,即智慧之数,数度诸法,根本立名。从数起 

论,名为数论。论能生数,亦曰数论。” 

     数论之学起源很早,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数论起源于公 

元前8世纪,相传其祖师为迦毗罗,号称“神圣的仙人”,是神话中的人物。 

其事迹见于博罗他纪事诗等书中,多为神话故事。迦毗罗传弟子阿修利 (见 

金70论),阿修利传般遮尸伽,为僧佉大师,其学说散见于大博罗他纪事诗 

诸书中。其后有毗利沙迦那,译名作雨众,也是很知名的数论大师。佛典中 

甚至常常称数论力“雨众外道”。到公元4世纪,自在黑作《数论颂》72颂, 

也就是中译金70论之本颂。 

     数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原始数论、古典数论、后期数论。原始 

数论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体系则产生于公元前5世 

纪左右。原始数论主张世界是地、水、风、火、空、神我6大元素所组成, 

其中“神我”虽然是一种意识的东西,但它潜藏于原初物质之中,是物质的 

变异成分。因此,原始数论带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倾向。 

     公元前后,印度奴隶制盛极而衰,封建关系的萌芽开始出现。这一时期, 

印度思想领域的斗争表现得非常激烈。占统治地位的吠檀多唯心主义与顺世 

论、耆那教激烈斗争,也与数论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倾向进行着斗争。过一时 

期,各派哲学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数论也由原始数论发展为 

古典数论。原始数论已没有可靠的资料可寻,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数论颂》 

所提供的思想材料。我们着重据此介绍古典数论的思想。 

     数论象奥义书一样,也在努力探索世界的第一原因。但所获得结论与方 

法却根本不同。数论否定梵,天帝和灵魂的存在,指出世界是物质的,产生 

物质世界的原因也是物质的。因为数论哲学主张“因中有果”,果含于因中。 

由此推断出来的物质世界的本源是“原初物质”,也叫做“自性”或者“根 

本原质”。这种原初物质是处在极精微的状态的,由于其精微,它是不能被 

人直接感觉到的。数论的术语将这种处于原始状态,也就是处在进化成可见 

的物质状态之前的隐伏的原初物质称为“未显”,它是无形的,无差别的, 

无限的,普遍存在的。但是,它与显现的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相同的。 

     数论认为,物质世界中的每样东西都是由三种实体或实在——“德”的 

不固定的构成。这三种德分别是:“喜”,表示轻盈、光明和喜悦的性质; 

 “忧”,表示运动、激动和痛苦的性质;“闇”,表示沉重、阻碍和懒惰的 

性质。由此推论,原初物质也是由这三种成分构成的。德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比如,喜是原初物质中含有的智力潜能,忧是能量,闇则是质量或惯性。这 

三种德形成稳固的平衡时,原初物质呈未显状态。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这 

种或那种“德”占居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