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教理(佛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佛教教理(佛协-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原义只能是他受用土了(公元376年竺佛念译《璎珞经》说毗卢遮那是法身
佛,卢舍那是受用身佛,释迦牟尼是化身佛,但毗卢遮那和卢舍那梵文一名,故
其说可疑)。

    二、自受用土,本刹土即第八识阿赖耶转依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
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所变,自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无断,唯以无漏色蕴色香
味触相续四尘,及声一种有时间断,共五尘为性,体具事相色法功德,唯佛所
觉,
非静虑者静虑境界及寻伺境界。它的分量,周围无际,随法性土其量无边,充遍
法界别无处所,虽一切佛各变不同,但都无边不相障碍。这一刹土依义来说即密
严刹土(玄奘法师未译此经,故窥基法师《大乘法苑义林章》于此土未举刹
名),
因为密严经中明说赖耶即密严,与自受用之义相合。在这一刹土中身土也是无别
的,唐代密宗即依此而立智法身,并人格化为普贤。如金刚智译《金刚顶经》
说:
“普贤法身遍一切,能为世间自在主,无始无终无生灭,性相常住等虚空。”后
代解释,或指为四面毗卢遮那,或指为一印会的大日如来,或说为普贤金刚性
海。

  三、他受用土,这一刹土即第七识转依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
漏纯净佛土因缘成就,随于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器土即以无漏色蕴四尘或五
尘(同上)为体性,有十八圆满,如《佛地经论》所说。本刹土即一般所说的华
藏世界,分量的大小依窥基解为随十地菩萨所宜,大小不定。《智度论》卷五十
说:

  (一)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世界(化佛世界)一时起,一时灭;

  (二)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

  (三)如是一佛世界数如恒河沙等世界,是一佛世界海;

  (四)如是佛世界海数如十方恒河沙世界是佛世界种;

  (五)如是世界种十方无量,是名一佛世界(报佛世界);于一切世界中取
如是分是名一佛所度之分。

  龙树菩萨在这里举出了三千大千世界,佛世界,佛世界海,佛世界种,报佛
世界,共五个次第。西藏译《金刚手灌顶续》说一日月所照临为一世界,百俱胝
(十万万下同)世界为一三千大千世界,百俱胝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华藏世界系,
百俱胝华藏世界系为一中系(佛世界海),百俱胝中系为一大系(佛世界种),
百俱胝大系为一圆满华藏庄严世界相(见克主结《密宗道次第论》,法尊法师
译)。
这一次第和龙树菩萨所说相合,但数量更为明确。此一圆满华藏庄严世界种即为
他受用身佛毗卢遮那所应化的范围,详细的安立如《华严经》广说。后代密宗立
五部如来的他受用佛土,中央为毗卢遮那佛土,另外东方有阿閦佛土,南方有宝
生佛土,西方有阿弥陀佛土,北方有不空成就佛土。实际上,依《华严经》意,
象华藏世界这样的佛土,在十方也是无量无边不可数计的。他受用身和他受用土
也是一合相,因此他受用身量的大小也即以刹土的大小为范围,随地上菩萨的根
机而所见不同。这他受用身,在经论中也说住色究竟天。这色究竟天依《长阿含
经》卷十八,《大智度论》卷七,《大毗婆娑》卷一百三十三和一百三十四,
《俱舍论》卷十一,以及《华严疏抄》等所说,千四洲日月乃至千梵天为一小千
世界,百万(千千)日月乃至百万初禅天及千二禅天为中千世界,十亿(百俱胝
=千千千)日月乃至百万二禅天及千三禅天为三千大千世界,第四静虑其量无边
(经论各说数量不同,兹略取一义)。大毗婆娑说:“由此若依第四静虑起有身
见极难除断,以执无边地为我故。”色究竟天为第四静虑之极顶,依其为毗卢遮
那住处之义,当即以圆满华藏庄严世界种为范围。这一天是色界的边际,依义当
为一报身佛所化有情所感色法的边际,所以形量极大。

  四、变化土,就上面所说的他受用土,地前所见即为化土,但有广狭之异。
在小乘中唯言释迦牟尼一佛,没有许多化身。大乘资粮道菩萨可见,四天下有一
主佛,加行道中即见三千大千世界有一主佛。初地以上所见佛土渐渐增广即为他
受用土,详如《十地经》说。如人类所居的四洲即属于名叫娑婆世界(堪忍世
界)
的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为化身佛释迦牟尼所应化的佛土。其余无量无边的三千大
千世界,或已有佛,或现有佛,或当有佛,各为一化佛的佛土。一般所说的西方
极乐世界也有报化二义。后来在密宗中分无量寿和无量光二名,前者为报身佛,
所居土为他受用;后者为化身佛(现比丘像)所居为变化土。阿弥陀经所说西方
去此过十万亿(依梵本为百千俱胝=万万万)佛土,按照上文所举他受用土各级
世界的大小,仍和娑婆世界同属于一个世界海而为化土之一。另外如东方药师佛
的净琉璃世界,其体相也和极乐世界相同。大乘经中还说到在娑婆世界的兜率天
上有宫名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弥勒的住处。极乐世界和兜率内院是大乘兴起以
后一般佛教徒欣愿往生的处所,如相传龙树菩萨即往生极乐世界,而无著菩萨即
往生兜率内院。

  对于这些刹土的体性,我们不要忽略了经论中解释的色法(物质)意义。法
性土和自受用土体性是一,不过就认识(了别)方面加以区别。所谓法性土即真
如理,自受用土以无漏色蕴四尘五尘为体性,就是肯定了这种刹土的物质性。如
果我们把法性根据字义解为概念的本性(法为意识之境相当于概念),法界解为
内在的规律或本质,则所谓法性土或自受用土其意义不过是理智的认识对象,属
于高级认识的范围。至于地上菩萨所见的他受用土,范围广大,也只能是理智的
认识对象(见上文他受用土段二级至四级)。地前菩萨二乘圣者以及凡夫则可见
的范围自四洲以至三千大千世界,这是一般耳目所可接,一分理智所可及的。佛
教大乘对于刹土的这种分类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所谓各土皆不离识,一方面是指
出各土的不同是就认识(了别)的程度和范围来区分,另一方面也是对于不可知
论的一种否定,遮遣了有不能认识的存在。

  这样,由凡夫,二乘,地前菩萨,地上菩萨,以至佛地的安立,从佛土的分
别来看,毋宁说是认识真理的一种由略到广、由浅入深的上升发展过程。由地前
认识耳目所可接的四洲开始到佛地以自受用身受用无量无边的自受用土和以自性
身亲证法性土真如理为止,显然含有对于真理无限地接近的意义。我们也可以这
样说,地前的对于刹土的认识,只不过是感觉的认识(前五识—变化土),地上
则达到理智(逻辑、思惟)认识的领域(末那识—他受用土),在十地中逐渐扫
除认识上的障碍(所知障),步步深入(十地分证法身),同时感觉认识的范围
也逐渐扩大(刹土地地增广),但每一阶段仍是有限有量的。到了佛地才达到充
认识之量而尽其用的境界。

  根据经论和传说,在人间也有不少为大乘菩萨所应化的净妙之土。在《华严
经》的《菩萨住处品》就列举了许多菩萨所住的胜地。西藏后来传说有五方胜
土。
中央摩揭陀国金刚座为贤劫千佛成道之处。东方有文殊师利菩萨的刹土在中国的
五台山。南方有观自在菩萨和多罗(度母)菩萨的刹土布呾洛迦山(见《西域
记》
十末),吉祥山(参看《西域记》十憍萨罗国条),和驮那羯磔迦窣堵波(粳聚
塔,即相传为说《时轮金刚经》的地方)。西方有金刚手的刹土空行密藏邬胝衍
那(乌苌,乌仗那)和迦湿弥罗(罽宾)。北方有五法王和二十五部主所居之处
苫婆罗(香拔拉)(见松巴《佛教史》三页)。此中布呾 落迦山在中国也有同
名的普陀山为观音应化之处。吉祥山即《西域记》十所记跋逻末罗耆釐(黑蜂
山),
法显《佛国记》作黑波罗越山。驮那羯磔迦窣堵波,现代学者多推定为塔,遗址
已经发现。邬胝衍那和迦湿弥罗属北印度,中国古代也叫做乌苌和罽宾。迦涅弥
罗据《大唐西域记》所述本为药叉守护之国,金刚手为药叉主,所以在后代传说
中其地就成为金刚手的刹土了,又迦湿弥罗东北,乌苌东部有东女国(金氏),
据迦湿弥罗国史也曾为迦湿弥罗所征服。另外,乌苌以东如钵露罗(勃律)、斫
句迦(沮渠)、于阗等国,都是古代大乘经典荟萃的地方。西藏传说乌苌有空行
母洲,金刚手所结集的密宗经典收藏其中,当和东女国有关。苫婆罗(香拔拉)
国的地望据西藏传说在千泉之南和葱岭以北(松巴《佛教史》六页)大致相当于
汉之大宛,唐代的'情-青+市'捍(拔汗那,宁远国)的地方,其他四面环山和
《时轮经》中所说的情况相似。此外,佛经中所说的香山,印度也称为鸡罗娑
山,
西藏称为冈底斯山,为四大河发源的地方(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昆仑之丘或
昆仑虚)。山上(或南部)有池名阿耨达池,印度也叫做摩那娑池,并有宫殿名
阿拿迦嚩底宫是金刚手,乌蒭瑟摩,毗婆门,吉祥天女,欢喜天的住处,印度传
说湿婆和冥天女也住其中。大概迦湿弥罗,乌仗那,东女国,和鸡罗娑山这一区
域自古传说为药叉守护之域而为金刚手的刹土,后来成为密乘发祥的地方。至于
灵鹫山和楞伽山等都是佛在世说法之处,后代也成为佛徒瞻仰巡礼的胜地。以上
所说的地方在大乘经和后代佛教徒的心目中都认为是人间的净胜之土。

(郭元兴)


【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大乘佛教区别于小乘佛教的一个根本出发点。这个概念在初期
大乘经如《宝积迦叶会》、《无量寿经》等中已明显地提出,随着大乘空宗、有
宗、密宗教义的发展,它的含义越来越丰富,而在菩萨行和一切密宗的修法中提
高到极重要的地位。

  菩提心的意义,据龙树的解释是:“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
菩提心”(《大智度论》卷四十一)。在《金刚经》中,佛告须菩提,发趣菩萨
乘的人应当发起这样的心,所有一切有情之类我当都使他们在无余依的妙涅槃界
中而证涅槃。这一段话在《金刚经》的最早注释《无着金刚论》(隋达摩笈多
译,
西藏亦有译本)中就判为发心住。

  公元411年来华的昙无谶在译完《涅槃经》以后,续译有《菩萨地持
经》。
这一部书即后来所谓《十七地论》(《瑜伽师地论》中的《菩萨地》)。其中第
二品为《发菩提心品》。品里说,菩萨最初发菩提心是一切正愿的正始,能摄受
一切正愿。这初发心是菩提的根本,是大悲的所依,也是菩萨学的所依。关于发
菩提心的性质、种类、缘、因、力、退失、坚固、利益等,这些在书中才开始作
了一个系统的说明。

  六世纪中行世的《大乘起信论》(据《长房录》说为公元554年真谛译,
但晚近中外学者多考证它为汉土著述,并非译本),在中国佛教各宗的理论构成
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提出三种发心之说,一、信成就发心,二、解行发心,
三、证发心。后代的解释,以这三种发心配于菩萨的五十二位,即是以信成就发
心配于十信、十住,以解行发心配于十行、十回向,以证发心配于十地;前二发
心属凡位,后一发心属圣位。就由这一种理论发展出第六识发心和第八识发心的
分别,以为凡位的发心是第六识发心,而圣位的发心是第八识发心。

  六世纪中的慧远(523~592)著《大乘义章》十四卷,分五聚二百四
十九门(今本二十卷,存四聚二百二十一门)。书中《净法聚》篇有发菩提心义
一门,分发心体相为三,即相发、息相发和真发。他以“相发”配《起信论》的
“信发”,在种姓位;以“息相发”配“解发”,在解行位;以“真发”配“证
发”,在地上位。又广开为六种发心:一、想发,属外凡;二、信发,属十信;
三、解发,属习种姓;四、行发,属种姓位;五、观发或道发,属解行位;六、
证发,属地上。他认为发心的因起次第是这样:菩萨先要亲近善友,得闻正法
(生死大苦,涅槃至乐之法),因闻法而生信、慧(即信此正法,知此正法),
因信、慧而生大悲,欲拔济众生于生死大苦;因信、慧而生大慈,欲授众生以涅
槃大乐;但欲度人先需自度,由此发起大菩提心(《大乘义章》卷九)。

  公元七世纪中玄奘游学印度回来,大量翻译瑜伽系的根本论典,发菩提心的
意义在有关论典(如《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等)中得到更详明的介
绍。
他门下记述师说加以发挥,也备极精审(参看《显扬圣教论》卷二、卷八,《瑜
伽师地论》卷三十五、卷四十七、卷五十,以及窥基《瑜伽略纂》、遁论《瑜伽
师地论记》等)。

  公元716年来华的善无畏(637~735)在所译的《大日经》中特别
提出关于菩提心的解释。从此以后,经中关于菩提心的解释文字就常为后来显密
各家所引用,如莲花戒(八世纪人)所著《广释菩提心论》(宋施护译)和《菩
提心观释》(据藏译本为莲华戒著,宋法天译)等。经中说佛果一切智智的因是
菩提心,它的根本是大悲,它的究竟是方便。它解释说,什么是菩提呢?它就是
对于自心的如实地了解,也就是无上正等菩提。这里,“如实地”就是“按照真
实情况”的意思。下文又说,虚空自性就是心的自性,心的自性就是菩提的自
性,
所以心、虚空界、菩提(三者)无二,也不应为二。因此,想了解菩提的,就了
解自己的心性好了。本经关于菩提心的解释基本上和《菩萨地》所说菩提心是大
悲等流(卷三十五)和《大智度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