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君忆 管理三国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君忆 管理三国志-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也只能对你将信将疑。更有甚者,人们还有可能因为对你的极度不满,而反抗你的领导。
  道德高尚的人往往具备这种令人信赖的人格魅力。他可能不是某个组织结构中法定性的领导者,他也没有任何强制性的力量,他也没有提供任何诱惑性的好处,但人们依然尊敬他、爱戴他、甚至愿意追随他。这样,在一个无形的社会区域中,他就拥有了某种神奇而不可思议的领导力。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92、曹操拥有法定性的领导职位和政治家所特有的口才,懂得如何使用强制性的力量来控制局势,也很善于设计一些激动人心的奖励计划……但复杂多变的性格却使得他经常陷在矛盾之中,一会儿自圆其说,一会儿又不知所措。
  93、复杂的性格总是与迷茫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当一个迷茫的人担任管理职务的时候,他就会把很多错误的观点带到他所管理的这个组织中来,使得他的领导力充满了许多难以琢磨的不确定性。
  在所有“挟天子而令诸侯”的阴谋者之中,曹操无疑是最成功的玩家。因为拥有了汉献帝这个政治工具,他获得了一个法定性的国家领导职位,即大汉王朝的丞相。与此同时,他把丞相府改造成了一个军事管理机构,并用这种军事管理的方式彻底架空了汉献帝的中央政府。
  通过“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成功地掌握了大汉王朝的管理机器。他可以用天子的名义占有国家的各种经济资源,用天子的名义任命各地的官员,用天子的名义惩罚那些不愿意顺从他的大臣和军阀。尤其是在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袁绍之后,他控制了大半个中国。那么,他真的是一个具有强大领导力的管理者吗?
  是的,他拥有法定性的领导职位和政治家所特有的口才,他懂得如何使用强制性的力量来控制局势,他也很善于设计一些激动人心的奖励计划……当他真情流露的时候,他也会闪烁出令人感动的人性的光芒。他的性格很复杂,但这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所有性格复杂的人都会很麻烦。
  性格复杂的人总是支离破碎地看问题。当我们追求效率的时候,总觉得应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当我们克扣员工新酬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心狠手辣。当我们谈论商业道德的时候,深感诚信之可贵。当我们做市场营销的时候,又总是绞尽脑汁地大耍阴谋。所以,性格复杂的人经常陷在矛盾之中,一会儿自圆其说,一会儿又不知所措。
  越复杂就越分裂,越单纯就越完整。来自印度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告诉我们说,要了解复杂的事情,必须很单纯。如果你是单纯的,那么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单纯。如果你是复杂的,那么单纯的事情也会变得复杂。你的心灵是一面镜子,如果它支离破碎,它就没有办法全面地反映事物的真实性,使得情况变得错综复杂而又令人迷惑。
  复杂的性格总是与迷茫的人生联系在一起。当一个迷茫的人担任管理职务的时候,他不仅需要一些强制性的力量来控制局势,也需要一些见风使舵的权谋来避免风险。曹操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复杂的人,一方面多愁善感,另一方面又崇尚暴力和权谋。他杀害了那么多反对他的人,他以为只有消灭那些反对他的声音,才能控制那些变化多端的局势。
  强制性的力量、具有诱惑力的奖赏、雄辩的口才、以及道德上的伪装,都可以用来消灭那些反对你的声音。可是,你为什么要消灭那些反对你的声音呢?如果你真的很强大,你就应该有能力来包容它们,在包容它们的过程中,最终达成团队的共识。但如果你是脆弱的,任何反对你的声音都会让你惊恐万状,你根本没有办法包容它们。弱者才会残忍,惟有强者懂得温柔,崇尚暴力和权谋的曹操,其实是一个内心脆弱的人。
  真正的风险不是来自那些变化多端的局势,而是来自他自己的迷茫。如果他自己的迷茫问题没有找到答案,他就会把很多错误的观点带到他所管理的这个组织中来,使得他的领导力充满了许多难以琢磨的不确定性。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94、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与他所承担的管理工作相匹配。只有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有足够的领导力担任高层的管理职位。
  我们需要单纯的价值观。这种单纯的价值观,就是我们在第九讲中谈到的道德。它将带领我们远离那些复杂、混乱和惊恐万状的局面,也远离那些气急败坏的暴力和处心积虑的阴谋。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应该与他所承担的管理工作相匹配。只有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有足够的领导力担任高层的管理职位。
  有人说,曹操是反道德的人,他不是同样担任过大汉王朝的高管吗?请大家注意,有道德的人和没道德的人之间的区别就在这里。中国历史上那些熟读圣贤书的知识分子,总是惟恐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够,所以不敢担任高管。但曹操不一样,他是知识分子的反义词,总是惟恐自己的权势不够,所以总是想方设法地谋取更高层的职位。
  曹操的父亲就是一个很善于谋取高管职位的人。曹操的父亲曹嵩用资金和权谋来谋取高管职位,曹操则是用暴力和权谋来谋取高管职位。他不仅是大汉王朝的丞相,而且还是汉朝历史上自吕后晏驾以来唯一的异姓王。在他的前面,爵位最高的是安汉公王莽,其次是冠军侯霍去病,而曹操则是空前绝后的魏王。
  曹操说过一句很有些顾盼自雄的话:“设若天下无有孤,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有很多学者喜欢引用这句话,用它来论证曹操的丰功伟绩。我以为,如果曹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些所谓的丰功伟绩当然值得赞美。可事实恰恰相反,曹操是一个反道德的人,他的那句话不过是居功自傲罢了。
  在管理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员工忠诚度。曹操作为大汉王朝的员工,他理应用他的忠诚和能力为大汉王朝建立丰功伟绩。也就是说,曹操应该效忠于汉朝,汉朝也应该表彰曹操的丰功伟绩。但事实的真相是,曹操并不是一个忠诚的员工,他在用一种不道德的方式强迫汉献帝表彰他的丰功伟绩。在他的有生之年,他拥有“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势,并且是全国最富有的大地主、大财主。在临死之前,他甚至为他的儿子曹丕准备了篡夺国家政权的有利条件。
  有人说,尽管曹操的人品有问题,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对历史有贡献的人。我就感到奇怪了,既然曹操的人品有问题,他怎么可能对历史有贡献呢?一个错误的人,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对呢?
  曹操和董卓、李傕、郭汜等等之类的军阀一样,有着同样的自私自利性和残忍性。唯一的不同在于,那么多的军阀都倒下了,而曹操还活着,并且占有了全国三份之二的土地。如果他运气更好一些,他甚至很有可能像秦始皇那样,占有整个中国。
  我们应该赞美那个占有整个中国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都是“倒扁运动”的新闻,陈水扁大约也很想占有整个台湾吧?但台湾的民众就是不答应。我们不应该赞美那些贪婪而没有道德的人,一旦他们占有了整个中国,所有的老百姓都会遭遇被奴役的命运。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像历史上汉文帝、唐太宗那样愿意为民众幸福而勇于付出的人。
  【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95、曹操是一个德薄而位尊的典型案例。道德根基的薄弱,导致了他在管理上的左支右绌和心力交瘁。
  96、没有了道德上的根基,管理学就不可能真正地成立。所有自作聪明的做法,都会造成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恶劣后果。
  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过,一个道德浅薄的人,即使他谋取了高管的职位,也往往会应证《易经》中的一个卦象:鼎卦的九四爻。
  鼎是中国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的锅,有三个足,分别代表着天、地、人,是道德的象征。古代中国人认为道德高尚的人适合管理国家大事,所以人们又把鼎看作国家政权的象征。鼎九四爻的爻辞说:“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鼎折足,鼎的三个足有一个折了,就会倾倒在地,里面用来供奉神灵的美味佳肴被泼洒出来,弄得一塌糊涂。所以,这是一个凶卦。
  孔子说,有三种情况会应证这个凶卦,即:1、德薄而位尊;2、智小而谋大;3、力小而任重。一个人道德修养浅薄却占据高位,智慧有限却要自作聪明地谋划大事,能力有限却要不自量力地承担重任,像这三种情况会应证这个凶卦,是不祥的征兆。例如:做公务员的,往往会出现德薄而位尊的现象;做企业家的,往往会出现智小而谋大的现象;做员工的,往往会出现力小而任重的现象。最后弄得一个个心力交瘁,何苦呢?
  为什么说“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有资格担任高层的管理职位”呢?因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保持人格上的坚贞。如果德薄而位尊,人格经受不了腐化,就会出现鼎折足的卦象,导致管理上的败坏。三国时期的曹操,民国时期的袁世凯,都是德薄而位尊的典型案例。
  如果曹操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就应该是一个忠于职责的丞相。以他的能力而言,应该很快平息人间的战乱。老百姓将得以休生养息,大汉王朝也能够得以复兴。然而,正是因为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身份特征,让某些军阀找到了不愿意归顺中央政府和拥兵割据的理由。同样都是野心家,他们凭什么向曹操低头呢?所以,尽管曹操扫灭了一批像张邈、吕布、袁绍、刘表这样的军阀,但他的非道德行为也激发了许多新的动乱。各地的反曹势力此消彼长,终于演变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在一片混乱之中,刘备的道德修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尽管他的作战能力不如曹操,也经常遭遇命运的颠沛流离,但他身上却有着一种神奇而不可思议的领导力。不仅一代大儒孔融对他赞不绝口,膺秉懿德的陶谦更是以重任相托,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忠心耿耿,生死不渝,他也因此有了一支极具凝聚力的团队。这支团队曾经被打散过,但在古城这个地方,他们又重新团聚在一起。在经历了许多艰难坎坷之后,这支团队竟然在赤壁大战中绝地求生,并且最终赢得了三分天下的胜利。如果他们能够做得更好一些,他们甚至能够像当年的汉光武帝刘秀那样,创造出大汉王朝的第二次中兴。
  那么,在这个神奇的团队中,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奥秘呢?
  请听下一讲——赤兔马和的卢马。

  第十二讲 赤兔马和的卢马

  曹操和刘备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管理学:渔夫的管理学和园丁的管理学。两种不同的管理学理念,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领导力。
  成君忆先生认为,曹操的领导力充满了许多难以琢磨的不确定性,而刘备才是一个真正有领导力的管理者。尽管刘备的作战能力不如曹操,也经常遭遇命运的挫败,却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忠心耿耿,生死不渝。
  那么,这种令人惊奇的领导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今天要讲到《三国演义》中两匹美誉度很高的名马,一匹是赤兔马,一匹是的卢马。赤兔马曾经是吕布的坐骑,能够日行千里。曹操剿灭吕布之后,把赤兔马赠送给了关羽,可以说是骏马配英雄。后来,关羽千里走单骑,骑的就是这匹赤兔马。
  至于的卢马,是一种额上有白色斑点的马。传说,的卢马“乘则妨主”。所谓妨主,就是给主人带来灾难。刘备是这匹的卢马的第二个主人。当别人把的卢马“乘则妨主”的传说告诉他时,他却很认真地说:“但凡人死生有命,岂马所能妨乎?”事实上,这匹的卢马非但没有妨主,反而在危急时刻创造了飞跃檀溪的奇迹,救了刘备的性命。
  作为一部伟大的战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这两匹名马,其实有文化上的象征意义。用管理学的话讲,赤兔马象征着员工忠诚度,的卢马的故事则是一篇领导力的寓言。【成君忆的管理学理念】
  97。 赤兔马先后有过两位主人,一位是吕布,一位是关羽。他们的职业生涯,可以被看做是员工忠诚度的两个案例。
  《三国志?吕布传》中说:“布有良马曰赤兔。”这匹赤兔马从何而来呢?《三国演义》中说,吕布原来是并州刺史丁原的部将,善于弓马,膂力过人,号称飞将。董卓以金银珠宝和赤兔马为代价,收买吕布。吕布于是杀了丁原,跳槽到董卓麾下。董卓很欣赏他的才华,也很信任他,并且“誓为父子”——以父子相称。
  从表面上看,董卓与吕布的父子之情好像真的亲密无间,但事实上却在互相钩心斗角。司徒王允因此有机会挑拨他们之间的矛盾。吕布又与王允联合起来,杀死了不可一世的董卓。在此后群雄逐鹿的岁月里,吕布纵横天下,甚至差一点在濮阳消灭了曹操。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在下邳的一个城楼上擒获了吕布。这个城楼,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门楼。
  在白门楼,吕布、曹操、刘备之间有一段对白,精彩得犹如话剧。吕布对曹操说:“曹老板您所顾虑的,只有我吕布一个人。如今我已经归顺您,以后有我为您冲锋陷阵,何愁天下不定?”刘备那时候投靠在曹操的身边,曹操回头看着他,问:“你认为何如?”刘备回答说:“难道您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下场吗?”曹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下令缢死了吕布。吕布骁勇善战的一生,终于在白门楼画上了句号。
  曹操为什么要缢死吕布呢?民间向来就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他是多么难得的将才啊,难道曹操不为之可惜吗?有人说,他听信了刘备的谗言——我却不同意这个观点。吕布之死,是因为他的员工忠诚度有问题,实在怨不得刘备。丁原和董卓的案例,即是证明。 第二年夏天,刘备在徐州公开树起反曹的大旗。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全军覆没,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