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敖回忆录-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十多年前,在美国新闻处副处长司马笑的家里,叶公超就向我说,他加入国民党,原希望他两脚踩到泥里,可以把国民党救出来,结果呢?他不但没把国民党救出来,反倒把自己陷进去,言下不胜悔恨。章孝慈也许以为他出来搞政治,可以得乃父之余荫,但是他该知道,与其得先人之余荫,不如自己在一旁纳凉。当年袁世凯身败名裂而死,他的儿子袁克文鬻文卖字为活,寄情于昆曲山水,培养家中的书卷气,最后他家老三袁家骝与媳妇吴健雄都成为物理学家。这种光宗耀祖,岂不比搞实际政治更多收获? 
  足见终老学术,才是上智,愿章孝慈勉之。四年后(1993年3月26日)章孝慈到我家,首先谈到他当时读了我给他上一课,就想结识我,因故未果,四年后有缘拜会,得偿宿愿。他来拜会后,在4月2日《中国时报》上自己发出讯息说: 
  我最近和李敖聊天,他问我敢不敢聘他到东吴授课,坦白说我正慎重考虑,很多人讨厌李敖是印象式的反对,没注意其论著资料的丰富和架构的严谨,大学就要容纳各种声音,我在当法学院长时,自由派的李鸿禧、蔡墩铭、林山田和最保守的大法官,都被我聘请来授课,院内各路学派都有,让学生自由选择,大学文化也就丰盈了,后来我转任教务长,他们一个个离开,我现在想来都觉可惜。 
  到了6月7日,章孝慈请我在福华大饭店早餐,敲定我去东吴;十九天后,来了“东吴大学聘书”,“兹敦聘李敖先生为本大学兼任特聘教师”,我在6月底寄回“应聘书”,接着是填各种表格,表格中“著作栏”中我填的是:“不胜枚举。”“若干老师反映班级人数过多,影响教学品质,故调查各老师对班级人数设限之意愿”栏中,我填的是:“教得好不怕学生多。”就这样的,我去了东吴。 
  去东吴前,在5月4日,我在校本部做了一场演讲,题目是《如何反对章孝慈》,学生们贴海报,一路从校园里贴到校门外,这一演讲,算是一场“下马威”;9月对日,我上课那天,教室内外也形成挤挤挤挤场面,我在头一堂课先花许多时间骂章孝慈的爷爷、骂章孝慈的爸爸,然后才进入正题。海内外舆论报道我上课盛况,当晚“中国电视公司”也播出了。 
  9月21日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如下: 
    到东吴大学教书 自嘲这是十余年来的第一份正式职业 
    李敖突称章孝慈“引狼入室” 
    【本报系记者简余晏专访】“蒋介石、蒋经国对我的政策是放虎归山, 章孝慈则是引狼入室。”时常撰文批评“蒋家”,且曾因政治主张入狱十 年的作家李敖,受蒋家第三代现任私立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之邀,今天开 始在东吴大学历史系教书。李敖表示虽然与章有所交情,在上课时如果谈 到必须批评蒋家的内容,李敖强调:“一句话都不会饶他。” 李敖表示,这是近十余年来他的第一份正式职业,以前没想到有人敢 
  聘他到大学教书,更有趣的是:出面“三顾茅庐”的还是身份特殊的东吴校长章孝慈。他表示,年届五十八岁,许多同年龄的人都快从大学教职退 休了,他才进大学教书,心里觉得怪怪的。 
    李敖说,很佩服章孝慈的胆量和度量。例如他形容章孝慈是“歹竹出 好笋”,而且打比喻说,秦桧的曾孙秦钜也是抗金而死的好臣。听到李敖 这番形容,章孝慈只反问:究竟指谁为秦桧呢?然后一笑置之。此外,李敖担心聘他任教会遭刁难,章孝慈也坦白相告:让李敖进来教书后,未来 的麻烦可多呢。 
  当时台湾《联合报》标题“李敖东吴开讲座无虚席没准备特殊内容但见流利口才”;《民众日报》标题“‘失业’十年后获教职天马行空畅谈古今李敖‘忘我’爬上讲桌授课”;对聘李敖到东吴,更是得意之举,早在9月16日的美国《侨报》上,就标题出《章孝慈聘李敖任教决建东吴为具人文精神大学》,可见章孝慈心中的人文精神大学与李敖之来,不无关联。这在10月1日香港《开放》杂志刊出《批蒋作家李敖东吴开课——蒋家后人章孝慈引狼入室》一文中说得更明白: 
    章孝慈指出,未来东吴大学将以发扬人文精神为办学宗旨,绝不让政 
  治和商业干扰校园。章孝慈说,也许这种人文风气好几代才能扎根,但是 
  第一步就是从聘请李敖做起。 
  可见李敖在章孝慈眼中的地位。1994年5月23日美国《世界日报》刊出《章孝慈洛城谈身世成长与东吴大学》,进一步看到他的得意: 
    在“兼容并蓄”上,东吴大学最近聘请李敖担任该校历史系的特聘教 师一事,充分说明了章孝慈一再强调的“包容性强,大学才会活泼”观念。 也是其追求东吴“作风保守、学风自由”的具体做法。 
    谈起邀请李敖至东吴执教的经过,章孝慈也忍不住面露微笑,他说, 当初是一位学生,向他推荐请李敖来东吴执教,他听了学生的陈述理由后, 觉得颇有道理,就至李敖家登门拜访,长谈数小时后,宾主欢畅,章孝慈 也提出请李敖执教的请求。 
    章孝慈说,结果李敖在东吴大学历史系开课,其教法大受学生欢迎, 原预定上课地点只是能容纳五六十人的普通教室,后来换到大教室,依然 挤得满满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章孝慈自美返台后,8月15日在华视演讲会上播出“大学教育之精神内涵”,特别指出: 
  在去年,我们聘请了李敖,李先生到学校来任教,有很多的报道满关心的,说东吴大学怎么聘李敖呢?李敖是备受争议的一个作家。有人说他是个疯狗、有人说他是个流氓、有人说他是个打手、有人说他是个天才,各种说法都有。我们很单纯,我们认为任何角度的学者都可以在东吴发展一个看法、一个见解,因为这是一个自由市场,能不能被接爱,就须经过所谓的市场检验,这是一个最客观的环境,而不是某些人来认定是好、是坏,让他有机会在学校里、在大学里,把你的学术见解提出来,如果你真的是被大家所无法接受,可能的结果是没有人选课嘛!我们常说:“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向各位报告,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他清清楚楚的,你教的东西有没有内容,他也是清清楚楚的。让李敖李先生到东吴来,赞成他也好,不赞成他也好,那你在课堂上。在学术上和他讨论,让同学来做个选择,这是一所大学的学术生命,要延续、要发展,不可缺少的就是兼容并蓄。 
  这篇演讲后三个月(11月14日),章孝慈突在北京脑溢血,从此陷入昏迷。12月13日我写信给东吴历史系主任王庆琳,说: 
  前承素昧平生之东吴高材生黄宏成青眼建议、校长慧眼亲邀,复蒙吾兄大驾光临,竟使李敖在他人濒临退休之年,得进大学执教,对东吴言,足彰自由人文学风之光宠;对李敖言,终得有人识货之礼遇,“寒雨连江夜人吴”,每一念及,百味杂陈。近日校长一病如此,百味之外,益增苦涩,正思有以略尽心意之际,顷得系上转知东吴大学秘书室专函,云“各单位同仁之捐款,可委请专人统筹,齐一划拨入户”,特写此信,奉报三点: 
  一、自执教以还,每月薪资,皆由校方直汇我在邮局专户,我一直原封未动,早拟退还,为恐校长怪我矫情,故暂置之。于今累积至新台币六万三千二百五十五元,我特全部提出,再照数加捐一倍,共计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元,随信附上,敬请查收。 
  二、今后每月薪资,累积到学期终了,我会继续比照办理,加倍奉还。 
  三、我正筹办一李敖私人收藏拍卖会,如果成功,对校长自可多金多助。 
  深感校长与吾死相知之情,特陈心意,聊报一二。…… 
  我筹办的拍卖会,陈中雄介绍由传家艺术公司白省三主持,1995年3月5日在新光美术馆举行,结果极为成功。4月5巳《中央日报》有这样的报道: 
    为章孝慈筹款拍卖所得完成分配
    李敖捐七百万元给东吴大学 
    【黄富美·台北】喧腾一时的“为东吴大学校长章孝慈筹款”拍卖会 活动昨日划下完美句点。提供收藏品义卖的作家李敖昨日公布拍卖所得分 配,当场捐出七百万元予东吴大学,及个人1993年度教学薪资的二倍十二 万六千五百一十元,由当初向章孝慈力荐聘请李敖任教的东吴法律系学生 黄宏成代表接受,另四百九十六万九千元李敖将另行斟酌移做雏妓救援、 促进二二八族群融合及子女教育基金。 
    李敖表示,“拍卖会成功,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力量,反而是大众力量 有以致之。这方面他首先要感谢二十九位买主的大力襄赞,尤其买了孙中 山先生墨宝的张慈让先生,他不但花了三百二十万买字,还当场捐出一百 万元帮助章校长。听说事后有人出六百万元请他割爱,他都不肯,真是义 行可风。会计师黄秋雄买字之外,又捐出五十万,也让人感佩。”总计这 次拍卖所得落槌价共一千一百零二万元,加上另外捐赠的一百五十万元, 并扣除拍卖公司手续费五十五万一千元,总计一千一百九十六万九千元。 李敖依当初约定,把它分成五项用途,其中七百万捐给东吴,由东吴 自行决定在章孝慈医疗基金,兴建女生宿舍,章孝慈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推 广上的分配比例。另四百九十六万九千元,李敖则决定自行调配用做雏妓 救援、二二八族群融合及子女教育基金。李敖并当场致赠书帖予张慈让、 黄秋雄两位先生,表达个人敬意。张慈让稍后并表示,在“国父”墨宝风 波告一段落后,他会把该幅字捐给“政府”单位。 
  《中央日报》未便报道的,还有重要的一项,就是我在4月4日的记者报告会宣布捐给章孝慈七百万的同时,还发表了我与汪荣祖合写的《蒋介石评传》。我即席说:“今天是蒋介石死后二十年的日子,别人把他做的坏事忘记了,可是我没忘记,所以二十年后,还由汪荣祖教授同我合写这部评传鞭尸他。——刚才捐出的七百万,证明我李敖多么爱蒋介石的孙子;现在发表的这部书,证明我李敖多么恨章孝慈的爷爷。我李敖的恩怨分明,在他们祖孙二人身上,正好做了既强烈又鲜明的对比!” 
  章孝慈在1996年2月24日死去,我隔天即写一信给他双胞胎哥哥,全信如下: 
  孝严先生: 
    几个月前你的电话,我至今未回,你当然不会以“无礼”论断此事。 昨天《联合晚报》发出“李敖建议把孝慈葬在东吴”的新闻,我已请东吴学生黄宏成(就是向孝慈建议东吴应请李敖来校的那位学生)向校方 转达,如校方由于官僚作风搪塞,我建议归葬桂林,长眠于令堂之侧。盼 你不基于政治考虑,婉商此议于申德夫人。并请转告:火葬才是真佛教徒 的作风,此有史迹可考。若以巨金市墓地,绝对是下策,务请三思。我生 平不参加婚丧喜庆。申德夫人处,请代致意。此请 双安 
                    李敖  1996年2月26日清早 
  我的建议未蒙章孝严这个小官僚采纳,章孝慈最后由“星云大师亲自主持诵经仪式”后,“安葬于三芝乡白沙湾安乐园”,从他卧病到死亡,我都没去看他。——我用我的方式,怀念了这位小我六岁的朋友。 
  我在东吴教书期间,留有一信致章孝慈: 
    孝慈兄: 
    昨天下课回来,得知吾兄亲邀参加东吴音乐会,我歉不能去,有愧雅意。今早复电,适吾兄外出,特请秘书小姐代达,想蒙鉴及。 
    日前周玉蔻向我描述吾兄桂林行,听来令人动容。这位女士上穷碧落下黄泉,不遗余力,可惜史学方法训练稍差,故所作流为“报道文学”。静宜大学受吾兄感召,亦以邀请信及聘书前来,我最后谢绝了。 吾兄大手笔请李敖来东吴,岛上报章所刊已多。海外报章亦复不少。 
  就海外友人剪寄者影印附上,聊供一笑,最有趣的是《东方新闻报》说李 敖“言行如禽兽”一段: 
                  言行如禽兽 
    当然,我并非在此指责章孝慈恩怨不分,是非不明,他能够放开胸襟, 容忍异己,忘记怨仇,固然可博得君子坦荡荡的赞赏。但过分迁就类似李敖这种人,除了给人有欺善怕恶的印象外,还给人有额顶的感觉,对章孝慈及他先辈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 
    正如李敖自己所说,章孝慈请他教书,正是引狼入室。 
    足见吾兄不辨禽兽,去孟子诛杨墨远矣! 
    台大近日调查哲学系事件,我有一信给陈维昭,副本附上,可见我火气之盛。 
    来到东吴,独步后山,独通书库,山林与学术之乐,他人不知也。独乐之时,心想大江东去,垂老入吴,此皆章孝慈破格“引狼”之功,如不被解聘,此生或将终老干斯。窃笑之下,不禁神驰。此问孝慈校长大好 
               李敖 1993年10月27日 
     黄宏成下周去服兵役,一年后回。 
  章孝慈收信后还不死心,又来电话亲邀,我还是拒绝了。我不参加音乐会的真正理由是我不去“中正纪念堂”,但我不愿伤他心,故不说理由,这是我为人又守原则又细心之处。一如章孝慈到我家来,我事先请我母亲到街上去玩一样。——为了他自幼失母,我不愿他看到我家有老母,以免使他看了难过。我愈老愈不好交友,但一旦成为我朋友,我总是很古典很旧式地与朋友交,我也欣赏“深情哪比旧时浓”的那种年长于我的老哥更是老派作风。我的好友施珂大哥、陈兆基、江述凡、元丰瑜等等,都属此类。我的同乡吉垦者派之尤,老友韩昭先也同属此类。李世振常常向人说;“你们别以为李敖是个‘新家伙’,从他身上,你可以看到比我们还多的叫日道德’!”我觉得李士振的观察角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