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专案组 作者:陈玉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号专案组 作者:陈玉福-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是那个人事科长程银朝,他站起来问梁矿长:现在可以报名吗?
  梁矿长问:你要竞争哪个职务?请你告诉我,我再告诉你,你找谁。
  程银朝说:我要竞选多种经营办主任。
  那好呀。梁矿长说:三办主任的竞选,可直接找罗副矿长。你还有什么事吗?
  程银朝说:我能不能直接跟你谈一谈?
  现在?
  是现在,这会都开完了呀。
  我接上程银朝的话说:散会吧。
  一部分人出去了,一部分人围到了主席台边。
  梁矿长说:那好吧,你可以谈了。
  程银朝看上去30多岁的样子,我打开了他的简历,见他是龙江矿业学院的毕业生,就把资料交到了梁矿长的手里。
  梁矿长看了看简历说:还是采矿专业毕业的,你应该竞选生产办主任才对。
  可我对开公司办三产更感兴趣。程银朝说。
  好吧。梁矿长问:那你说说,这撤了的19个科室,有哪几个科该归到多种经营办呢?
  程银朝说:三产办、总务科、八煤招待所、车队还有那个破烂加工厂。
  你上任后最想做的工作有哪些?
  先成立一个汽车运输公司,把矿上的那5辆破东风修理一下。当然了,你梁矿长得支持我,一是把矿上的外运煤任务包给我,然后贷点款,购10辆新东风。在管理上,我打算搞单车承包,承包运煤任务,卡死油料费、修理费,节约归己,超支在我承包费里扣。我要搞的第二个项目是加油站,我算过了,全矿的生产正常,车辆用油也是个不得了的数字。第三个项目是在招待所的基础上修建八煤宾馆,接待销售办的客户,就是我们矿的上帝。宾馆要修漂亮一点,既是我们矿的一个窗口,也是矿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些事你啥时候开始想的?
  昨天晚上。
  为什么?
  因为,我哥在你们五道岭煤矿工作,所以,我对五道岭的管理很熟悉。我想,你来八道岭一定会成立一个多种经营公司的,最差也要成立一个办公室。果然让我猜准了。
  好!梁矿长对我说:这个多种经营办的主任就他了,……我就不明白,你为啥是人事科长,而不是三产办主任呢?
  咋说呢?程银朝有点腼腆:他们用人只看你的学历,根本不考虑你的特长和实际情况。
  这叫死搬硬套,对不对?不过,程银朝呀,你那第一个项目可以上,我给你投资,那第二、第三个项目嘛,还要论证一下,你马上搞个报告给罗副矿长。
  好的,好的。程银朝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也是很高兴,梁矿长这三言两语,就定了个多种经营办的主任,接下来的工作就全看我的了。我对此充满了信心。我为什么乐意在梁庭贤手下干活,就是他这个人待人很诚,还特别信任你。你在他手下干活,感觉能放得开。我还有个预感,这程银朝如果能把握好自己,他在八道岭煤矿的发展前景是最好的。果然让我言中了,后来他领导的多种经营公司先是创产值三千多万元,到后来又上了饮料厂、罐头厂等新的十多个项目。到最后,他生产的山野菜罐头产品居然还远销到东南亚好多个国家呢!
  我们梁庭贤老总,就是这样用人的,除了个别人,大多数的人他都是一用一个准。就是他用的这些个人,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成就了我们后来的八道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星期后,八道岭煤矿的家底子彻底查清了:向银行、市县和有关单位借款1375万元;应收单位欠款765万元,账面亏损600万元,如果加上欠工人的工资,乱七八糟的全算在内,亏损高达1000多万元。而事实上,一些隐形的欠款、亏损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紧接着,生产办、销售办的管理及工作人员也顺利考评完毕。这时候,也就是我和梁矿长进矿10天之后,我们矿上的工作已基本上全面推进了。主要是两大块,一块是生产办的采煤任务,年产30万吨的硬任务已经分解到了4个采煤队。三名副矿级干部也离开办公区进驻到了采煤第一线。另一块是收欠款,销售办除了完成年销售收入两千万元外,还要清理完80%以上的外欠款。
  由于工作扎实的原因,生产销售两大块存在的问题也提前暴露了。先是销售办收欠款这一块,过去的销售科长和销售人员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把收来的欠款部分或全部装进自己腰包的情况,尤其是科长于跃林,落实的未交回矿里的欠款达200多万元。梁矿长要求我负责彻底查清这些问题,然后开会研究是否向市里有关部门反映这些问题。为了慎重起见,梁矿长让我查这些问题时最好不要太声张,我答应了。
  除了收欠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外,矿上的生产管理、物资管理上的问题也逐渐地暴露出来了。
  别人的问题还没有彻底地查清楚,我的问题倒先暴露出来了。我有啥问题?于书记,你问的好,我刚来八道岭煤矿,应该是不会有啥问题的。可是,我真是没脸说这些呀。于书记,真的,我也做过不光彩的事儿呀,以至于让他们抓住了把柄,要不是梁总力保我,我可能早就在矿上呆不下去了……
  发现采煤4队队长信玉丰问题的那天,天正下着大雨,整个矿区被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只有地上、路上流淌着的是黑黑的煤灰水。大概是信玉丰感到这样的天气我不会骑着自行车来采煤队吧,所以,他就让东风大卡车把一车车优质块煤往外拉。拉到第三车时,我赶到了。
  我马上到一个商店的电话亭里把电话打到了销售办,问他们今天有没有往外拉煤的车。销售办的调度告诉我,除了三队有30车外运煤任务外,其余4个队没有派运煤的车。我说知道了,我就挂上了电话。
  我掏了140元钱,租了一辆客货车,还有一架照相机,让司机把客货车开到了采煤四队通往大道的一边。等了大概有半小时吧,那辆送煤的东风车返回来了,1小时后,东风车又满载着一车块煤出去了,我让客货车跟在了东风车的后边。东风车开进了银岭县城,在银岭县城东关一处卖煤点上,三个民工正等在那里卸煤呢。
  这是一个叫“一路顺风”的商店,右侧是两间商铺,左侧是一间门面大小的进车道,店后一块约两百多平米的院子里,堆着山一样的块煤。
  我咔咔咔照好了照片后,让司机把车开到了一处比较背的路边上,我信步走进了“一路顺风”店。营业员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她问我买啥,我说买煤。我看“一路顺风”营业执照时,发现上面兼营处有煤炭销售四个字。小姑娘把她姑姑,也就是“一路顺风”的老板叫来了。
  “一路顺风”的老板很年轻,大概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很标致。她问我,要多少煤,要沫煤还是块煤。
  我说要十车块煤。
  十车?十东风车?
  是。但价格要最低。
  价钱好商量,要是公家用煤,发票按零售价给你开,收钱按优惠价收。
  谢谢。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一路顺风”的老板叫葛水平,是采煤四队队长信玉丰的“表妹”,实际上是小情人。信玉丰把公家的块煤拉到这里来,由小情人卖掉后,收入二一添作五,一人一半。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调查销售科以及信玉丰问题的事儿早就被传出去了。
  于是乎,他们就联合起来整我,咋整我呢?就从作风问题上下手了。于书记,你别笑话我,这事儿已经十年了。我和她有那种关系时,还是在五道岭煤矿当副矿长的时候。
  那一年,矿上分来了两个大学生,一男一女,女的叫杨虹,她分到了我负责的销售办。这世上的事儿就是怪,和杨虹一块分来的男大学生叫李光,一直在追她,可她愣是不理人家。开始时,我没有注意到杨虹对我有意思,一天晚上,南方一家大电厂的厂长来签了120万吨煤的合同。
  这宗大生意是我有意让杨虹负责谈的,我想试试她的身手,为让她下一步任销售公司经理打下基础。杨虹很出色,南方的厂长还许以重金聘她去南方发展。你猜杨虹是咋说的。她就当着人家客人的面说:我如果没有爱上我们罗头的话,我会去南方的。
  什么?我和电厂厂长都吃了一惊。
  南方人毕竟是南方人,吃惊之后他打哈哈说,时代不同了,没想到北方的大学生也如此的开放呀!
  杨虹不理我的茬,她说,爱是不讲条件的。我们罗头虽然有妻子了,可我不在乎,我希望有一天能赢得我爱的人的心。
  胡说什么呀?我瞪了杨虹一眼。
  别这么紧张。南方厂长对我说:杨小姐喜欢你有什么错?在我们那个地方,只要两厢情愿,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至于老总养个情妇什么的,根本不奇怪嘛!
  我才不让他养着呢!杨虹说:我挣钱自己养自己……
  别再说了!我打断了杨虹的话:越说越不像话了。
  也真怪,这一晚我们说的的确很开心,我破开荒地喝了不少酒。
  人家说酒壮英雄色胆。我不是英雄,于书记,可面对这么优秀的女孩,再加了酒精的缘故,我迈出了不该迈的第一步。这以后,我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我也想过和妻子离婚,可是,我张不开口呀。杨虹那边呢,除了上班,和我在一起时总是嘻嘻哈哈的,也是从来未提出过让我离婚的话来。她还不止一次地安慰我:头,别想的太多了,我真的不想结婚,等碰到合适的人,我会离开你的。
  于书记,真让你笑话了。到了今天,已经十年了,她都33岁了,还是没有找对象,我呢也是越来越离不开她了。
  辑田呀!省委书记严肃地说:我插一句话,这事儿你该早做了断呀,要不然你伤害的可是两个人啊!
  是的!于书记,这我知道,可是,我真的是没有办法选择了,她们两个一个特别的优秀,一个是十二分的贤淑……不过,于书记,你放心吧,我会快刀斩乱麻,马上处理好这件事情的。
  我接着说——
  罗辑田继续讲着,省委书记又眯上眼靠到了沙发上,陈秘书以速记的方式,快速地记录着罗辑田讲的故事。故事虽不是多么新鲜,可是新旧观念的冲突已经变成了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所以,经陈秘书整理后的故事,读起来是惊心动魄的,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不为过。
  ……



第十一章 顺水推舟

  银岭矿区最著名的人物,也是龙江省最著名的人物…梁庭贤,居然以一个副总的身份坐在了他于涛主持的总经理办公会议上。看到自己多年的对手成了他的下属,他高兴的不得了。这种良好的感觉,使他暂时放弃了陷害梁庭贤的计划。

  田玉玲最开始是看不惯刘宝宝那种自以为是的泼辣劲儿的,可是慢慢的,随着友谊的递进,她也渐渐地习惯了。而且还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从打麻将到学游泳,从帮助儿子王韬解决难题到一次又一次去高档酒店里吃饭,田玉玲对刘宝宝这家人的好感也越来越强烈了。
  50岁的女人也有虚荣心,尤其是人家说她年轻漂亮,身材像30岁的女人一样时,她就开心,她那点有限的虚荣心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她不知不觉地爱上刘宝宝这个女人了,就像她家王一凡看上柯一平一样。
  田玉玲想想自己的过去,有时觉得白活了,有时觉得也没有白活。有白活了的感觉是在类似于那天在游泳池里众星捧月的时候,她想,自己这么好的身材,这么好的条子,咋就早没有人发现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感到自己过去真是白活了。
  感觉到没有白活的时候,是想起自己一个农民的孩子,跟上王一凡从乡下到小城市,再从小城市来到九龙市这样的大城市,完成了由土包子到贵夫人漫长的过渡过程。她没有白活。自己小的时候一块下地种田、一块儿玩过的那些同龄姐妹们,哪一个不是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中人老珠黄的?岂止是人老珠黄呀,你看看农村里那50岁的女人,除了个别家庭中的个别女主人外,哪一个不是十足的老太婆?脸上的皱纹一层叠着一层,手上的老茧一层摞着一层……
  每当她想起那些姐妹的时候,她就觉着自己是活在天堂,而那些姐妹们是活在地狱。所以,她每年都让王一凡给她派辆车回老家一次,她把王一凡、儿子王韬和自己穿过的旧衣裳(所谓的旧是过了时的,有些还是新的)打成大包小包,去送给老家那些姐妹们。在她们一次又一次的感谢声中,她还毫不犹豫地把身上早已经准备好的小额钞票一张张递到她们的孩子手里。这个时候的她,感觉就不是众星捧月了,她感到自己就是那救苦救难的菩萨。
  老乡们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她,无非是鸡呀、羊呀(羊是十几家人凑的份子)什么的,其实她最爱吃的还是那没有放肉的行面拉条子、盐水面、揪面片子、山药搅团、麻腐饺子、酿皮子、煮山药、烧山药等等一系列的农家吃食。
  她就奇怪,为什么九龙市里的菜吃起来没味道,而乡下的吃食就如此的香甜呢?王一凡告诉她,乡下的菜是经过阳光雨露、上人粪尿种植的,是绿色食品,而城里的菜是在温室里上化肥长成的。所以城里的菜没有乡下的菜好吃。她的悟性很高,从她现在的言谈举止你就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可是,有谁知道,她才是个初中毕业生,只是在城里上过两年夜大、混了个大专文凭,如此而已。其实,悟性高是一个方面,环境才是最能造就人的。你要是把农村中的一小部分人放到城里来,他们也会变成城里人的。
  再有就是,刚开始,她还看不惯刘宝宝家里的那种张狂样:四室两厅两卫的房子装修得像皇上的宫殿一样,就连柯一平种草坪的方盘都是用不锈钢做成的。地上铺的是清一色的从德国进口的木地板,人进来还得换鞋。她就打趣说:“宝宝,你把房子弄成这个样子,就不嫌拾掇、换鞋时麻烦?”
  “那有啥哩,”刘宝宝说话时也张狂,“有保姆哩,一个月给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